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地名》2010,(1):26-27
虎丘,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已有2500多年历史,素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虎丘成为旅游者的神往之地。  相似文献   

2.
古城苏州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城内水港交错,街衢纵横。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故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有一条山塘街,它从闹市阊门通向名胜虎丘,苏州人有句俗语叫“七里山塘到虎丘”。就是这条山塘街,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其原因,我想大概有几条:一是山塘街是一条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  相似文献   

3.
城市湿地公园是践行“节约型园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公园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以苏州市虎丘湿地公园为例,系统梳理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理念: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分期建设、休养生息的建设理念,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开展虎丘湿地公园和虎丘风景区一体化区域设计和圈层渐进开发建设模式,采用低干扰的多样化生境营造、低成本维护的植物景观设计等技术,以期为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和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古城苏州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城内水港交错,街衙纵横。晚唐诗人杜苟鹤有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忱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山塘街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山塘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5年自居易奉命到苏州任刺史。上任不久,他坐轿子到虎丘去,看到附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回衙后,立即找来有关官吏商量,决定在虎丘山环山开河筑路,并着手开凿一条山塘河。它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7里,故  相似文献   

5.
电影“三笑”所表现的明代苏州才子唐伯虎为追求大学士华鸿山府里的婢女秋香,不惜卖身华府几经周折喜结良缘的趣闻轶事不仅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甚至传说中的“三笑”发生地,也被人们找到了落脚点。 一、虎丘。距苏州城外西北七里;凤景优美,茂林深篡,古径幽深,古人以“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红日隐檐底,青山藏寺中”赞之,曾被列为“五山十刹之一”。据说明代弘治年间,无锡东亨华太夫人游览杭州归来,路经虎丘上山进香。唐伯虎在山门邂逅婢女秋香,慕其秀色动人,尾随而至观音殿,待夫人虔诚膜拜离去后,秋香焚香时,他与…  相似文献   

6.
居高临下迎风而立曲线柔美嵌空玲珑设计精巧变化多端振风塔,又名万佛塔,系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沿江东路迎江寺内,南临长江。据史志记载,知府王宗徐因见安庆境内诸山蔚起于西北,而东南方江流一泻千里,认为这是安庆人文不兴之征兆,须在东南方起塔,以振人风,遂建塔,塔成,名"振风"。此塔面江而立,享有"万里长江第一塔"和"过了安庆不说塔"的美称。  相似文献   

7.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典园林。它同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留园占地面积约二点三三公顷。园内建筑精美,厅堂宏敞华丽,花木繁茂,池水明瑟,峰石林立,有“吴中第一名园”之誉。留园的结构造型风格,同拙政园的疏朗布局风格,被称为“苏州园林两绝”,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留园,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初为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花园,时称“东园”。清乾隆末年,为恕所得,刘恕,字行之,号蓉峰,购得后重新加以修葺,于嘉庆三年(1798年)落成,以园内多植名贵树种白皮松,有…  相似文献   

8.
乌镇,春秋时为吴疆越界,战事频繁,吴国曾驻兵于此以防御越国,故得名乌戍,因此得名乌镇。从此,纳入国家的政治建制。乌镇为浙北平原上一方古朴清雅之地,她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创造着自己的辉煌。沿着古镇幽长的石板路,来找寻她独特的水乡风韵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带你走进晚清乌镇的时空。乌镇的历史悠久而灿烂。早上6000多年前,就有先人在此创造着那个时代的文明,镇东郊谭家湾古文化遗址可以作证。唐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始建镇。宋嘉定年间,以车溪(今市河)为界分为两镇,市河以西为乌镇,属吴兴县,(今湖州市)市河以东称为青镇,属桐乡市。新中国成立后,即1950年,乌青两镇合并,统称乌镇。乌镇,曾是周边地区的集商重地,规模鼎盛时达10万人之多。从现存的清末民初的建筑格局与整体风貌来看,就足见当时街肆的繁华。历史上也曾有“一观二塔三宫六院九寺十庵”之说。可见,历史上的乌镇文化灿烂。岁月更替,风雨沧桑,保存下来的十几万平方米的江南典型水乡民居群及十几座古桥梁,诉说着古镇的清纯与从容。为使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得以有效保护和永久延续,让古镇灿烂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重现光彩,1997年——1999年5月,经过二年的酝酿,桐乡市委、市政府做出了把乌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作为桐乡发展第三产业、建设文化名市的重要举措。为此,市委、市政府组建了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并发动13个经济实力雄厚的部门和单位组建了股份有限公司,具体实施对千年古镇——乌镇的保护整治与合理开发。同时,古镇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茅盾故居,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潭家湾遗址,县级重点文物保护3处:六朝遗址,唐代银杏,修真观戏台。乌镇历来文人荟萃,人才辈出,如梁昭明太子及其老师沈约,一代丞相裴休,陈与义,更有藏书家鲍延博,光绪帝的老师夏同善,近代文学巨匠茅盾、沈泽民、严辰、严独鹤、孔另境等曾游学或寓居于古镇。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乌镇深厚的文化底蕴,才有了她在江南古镇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崇祯末年,陈圆圆与冒襄相会于苏州,经过虎丘之游与夜舟观剧,两人互生情愫,但陈圆圆被掳之后,情意更笃。冒将陈比作群花之最贵者兰,陈将冒认作为无出其右的可托之人,惜因历史的风云变换,一对佳人终未能成眷属,为后人怅惘。  相似文献   

10.
刘昌杰 《中国地名》2013,(11):18-19
莺莺塔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的普救寺内,它既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与北京天坛回音壁、四川石琴、河南蛤蟆塔同属四大回音建筑,以莺莺塔声学效应最为显著,又与法国巴黎钟塔、意大利比萨斜塔、摩洛哥的香塔、匈牙利的音乐塔及缅甸的摇头塔等同称“世界八大奇塔”。  相似文献   

11.
振风塔,又名万佛塔,系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沿江东路迎江寺内,南临长江。据史志记载。知府王宗徐因见安庆境内诸山蔚起于西北,而东南方江流一泻千里,认为这是安庆人文不兴之征兆,须在东南方起塔,以振人风,遂建塔,塔成.名“振风”。此塔面江而立,享有“万里长江第一塔”和“过了安庆不说塔“的美称。  相似文献   

12.
史航 《中国地名》2012,(8):44-44
一塔玲珑架碧空满山翠柏起秋风云生宝殿僧常定咫尺须弥未许通在山西省洪洞县城东北霍山南麓如诗如画的美景中,矗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七色琉璃塔,这就是中国十大名塔之一的山西飞虹塔。飞虹塔位于洪洞县东北17公里处著名的广胜寺内,是我国现  相似文献   

13.
西递镇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城东9公里处,是中国古镇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该镇奠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距今已有950年的历史。西递原名西川,又名西溪,后因距村3华里处为徽州府西古驿站过道,设递铺,供传递公文和来往官员歇息之所,故以“西递”命为村名。从西递版图上看,为长方不规则形状,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为300米。村中有正街、横路街和后边溪3条主要街道及99条巷弄。所有街巷,全铺设青石板。前后3股溪水,在石砌的溪床上,沿村西流。小溪两旁的高墙深院,隔溪向峙,砌桥相通。鼎盛时期有宅院600余幢、祠堂34个、庙宇3座、书院2所以及村口设置的魁星楼和文昌阁。掘有90余口水井供村中10500余人饮用。  相似文献   

14.
浙江淳安千岛湖的形成,使两座古城及大量的人文资源被淹没在湖底,形成了一个神秘的水下世界,也形成了千岛湖目前“只见山水、不见文化”的格局。为了弥补这一遗憾,“水下古城游”的设想应运而生。由此,在水下暗无天日40多年的古城也将一天比一天更为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5.
千年南宾镇     
走过138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镇南宾镇,是石柱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宾古镇从唐武德二年置县,历为县治、土司治、厅治、县治、自治县治至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青水秀,风光秀丽,龙河绕城三面,大风溪北来在龙井路汇入龙河,都会溪南来在太白崖下注入龙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名》2011,(11):52-52
千寻塔耸立在云南省大理市城西北崇圣寺内。崇圣寺,是国内外闻名的南诏名胜之一,是一座建于南诏时的古刹。现在寺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有寺前三塔仍巍然屹立。千寻塔在三塔中最人,位于南北两座小塔前方中间,  相似文献   

17.
探讨古村落名称诞生、演进的的历史进程,发掘古老的聚落地名文化遗产,更好地为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服务。本文对河北省境内千年古村的标准和形态、千年古村的界定、千年古村的比例、千年古村的分布、千年古村的村龄及其对民间村名传说的态度、千年古村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等八个问题进行了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5月1日一大早,我们一群文友出了蚌埠市区,驱车一路北上,直奔垓下遗址——濠城。公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麦田,麦子已经抽穗扬花。清新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濠城是一座小镇,隶属固镇县,位于县城东25公里处,沱河之右,淮河之左,平畴沃野,典型的淮北平原。"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万万没想到,在这偏远的小镇,竟亲眼目睹了刘邦这首"慷慨伤怀,泣数行下"的《大风歌》。它不是镌刻在石碑上的,也不  相似文献   

19.
正9月,一个天高云淡的季节。我一次次来到山亭街,徜徉于一幢幢结满岁月风尘的老屋。山亭街建于何时,目前还没有看到确切的史料。穿过一条条小弄,行走于从晚清至20世纪50年代末都曾经是黄岩主街道的山亭街,我恍如在一段从北宋至晚清、民国与新中国不同年代的时光中穿越。一千多年的时光,该是何等的悠长。泥土路、石板路、水泥路,这一条条曾经的通衢大道,泥泞窄巷,光洁的水泥小路,多少人从这里走过,走出黄岩,走向更宽广的世界,又在晚年叶落归根,  相似文献   

20.
"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来万盏明灯。"热闹繁华的重庆磁器口古镇,又名龙隐镇,座落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童家桥歌乐山下的嘉陵江畔,离城3公里。这里自然风光迷人,凤凰山、马鞍山、金碧山,群山起伏,绿树环抱;嘉陵江、凤凰溪、清水溪,山环水绕,景色如画。又因明代建文皇帝朱允避难"靖难之役"兵祸,隐居于此,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