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洪泽湖水情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湖区水文资料,本文从出入湖径流量,水位年内和多年变化等方面分析了洪泽湖水情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曹平 《台湾海峡》2001,20(3):292-297
水位是江,河,湖,海水势变化的标志,水位观测是水文测验中最基本的项目之一,而水位观测仪器的质量,性能直接关系到水文资料的收集及其成果质量,因此,选择水位观测仪器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资料收集的连续性和成果质量的可靠性,对于实现水文技术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长江口区各潮位站自记水位计的工作原理,可靠性,资料精度进行了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选用水位观测仪器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东海沿岸的入海径流资料进行了水文分析与计算。阐述了入海径流的含义、特征和年内分配。并对它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杭州湾的波浪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滩浒、乍浦、游山海洋水文观测站的风和波浪观测资料,对杭州湾风和浪的分布规律作了分析讨论,给出了各种统计特征值。  相似文献   

5.
关于长江冲淡水路径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80年6月中美关于长江口及其邻近陆架海区的沉积动力学联合考察开始以来,关于长江径流人海后路径的时空变化问题,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兴趣。 在这次中美联合考察之前,作者曾根据1980年以前的实测水文资料和余流资料,分析了洪水期本区的盐度分布和海流结构。本文目的是根据中美联合考察所得到的资料和历史资料,对长江冲淡水实测路径的性状作进一步的分析,并拟对影响长江冲淡水复杂多变路径的若干动力学问题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海上与其附近沿岸台站短期观测资料的分析,提出了水文和气象两种计算方法。用这些方法,采用附近沿岸台站的观测资料,可以得到海上累年的最大波高。检验结果表明,水文方法比气象方法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收集了1960~1990年间的水文气象资料进行累年统计,并参考有关航海资料和海洋图集,详细地对朝鲜海峡进行了分析研究,阐明了该海峡气候及水文特征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本文收集了1960~1990年间的水文气象资料进行累年统计,并参考有关航海资料和海洋图集,详细地对大隅海峡进行了分析研究,阐明了该海峡气候及水文特征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汕尾电厂煤港工程泥沙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岸滩冲瘀演变分析、泥沙计算、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对汕尾电厂煤港工程泥沙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了解了煤港工程海域--后江湾的水文泥沙基本特征、泥沙来源和泥沙运动规律,找出了煤港工程泥沙淤积成因,预报了煤港工程方案的泥沙淤积量,从泥沙淤积角度论证了煤港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天津港水文泥沙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孙连成 《海洋工程》2003,21(1):78-86
利用天津港多年水文、泥沙实测资料以及以往研究成果,对不同时期的港口泥沙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并结合天津港的总体规划方案,从水文泥沙角度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长江口南港河段水文泥沙特性及河床演变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1995、1996、2000年长江口南港河段五拟建港区水域水文测验资料及历年长江口有关水文泥沙及地形资料的分析,论证了南港河优水文特性和河床演变的基本概况,文中的观点可供建港规划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2.
锦州湾水文特征与泥沙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场调查和室内分析资料,阐述了锦州湾潮汐,波浪,流海和沿岸河流等水文要素特征,计算了锦州沿岸河流和外海进入湾内的泥沙量;并对锦州湾含沙量分布变化特征,泥沙洄淤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水文系统防潮减灾经验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罗  刘加法 《海洋预报》2002,19(1):59-63
本文简要介绍了山东省历史上发生的风暴潮灾害情况,总结了山东省水文系统50多年来在防潮减灾工作中取得的四条经验。在勘测搜集的潮汐水文资料基础上,研制了莱州湾代表站的风暴潮预报方案,积极开展了风暴潮监测预报,直接服务于各级政府的防潮减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应用水文资料计算中国近海海面地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中国近海存在着海水密度变化与海面地形相关的规律,以及华南沿海(包括厦门)由于大气扰动使沿岸平均海面升高的现象,研究了多年水文资料计算海面地形、日水文资料计算海面地形、一次水文资料计算海面地形的有关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计算结果,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东海北部气旋涡区冬半年水文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东海北部气旋涡区夏半年水文结构及其逐月变化,作者已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本文是上述工作的继续。鉴于冬半年海水的温、盐度等要素垂直分布均匀,其结构简单,而夏半年几个突出的水文现象大多没有出现,因此,本文叙述的方式和内容同前文是不同的。 迄今,只有毛汉礼等(1964)曾对研究海区冬季的水文特征以及海水类型作过分析,但对这一海区的水文特征在冬半年的变化规律尚未见报道。历史资料表明,该海区在冬  相似文献   

16.
张启龙 《海洋科学》1993,17(6):60-60
近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青岛海洋大学物理海洋系共同对现有的渤、黄、东海海域的水文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收集和整理,建立了该海域的海洋水文资料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温度跃层分布特征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收集南海以及台湾周边海域1900~2004年共105a的海洋调查资料,按0.5°×0.5°网格进行计算统计分析温度跃层的基础上,参考总参气象水文中心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制开发的中国海海洋水文分析应用系统,以及相关海洋水文图集,阐明了整个中国海温度跃层的海区和季节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中国海地理、气象和水文条件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致使温度跃层类型多,区域分布差异悬殊、变化复杂。温度跃层对海洋科学、舰艇航行及国防建设等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风对浙江沿岸海域夏季温、盐度垂直结构和上升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有关讨论风对浙江沿岸海域温、盐度垂直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等影响的文章,迄今尚未见报道。本文利用鱼山列岛断面1959—1979年间的水文大面积调查资料和大陈岛上的风资料,对该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分析中发现:每年6—8月间,当浙江沿岸海域夏季水文状况稳定以后,风对温、盐度断面分布、垂直分布类型和沿岸上升流强弱的短周期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研究风对浙江沿岸海域温、盐度垂直结构和上升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MATLAB软件强大的图形制作功能,结合海洋水文资料的特点,介绍了海洋水文资料的检查、处理、分析及应用中常用图形的快捷绘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渤海、黄海与东海的水温垂直结构呈现陆架浅海特有的水文特征,其分布与变化甚为复杂。几十年来,虽然中外海洋学家曾对这些海区水文要素的分布及其变异作过大量研究,但是,关于水温垂直结构各特征值较系统的分析研究则始于六十年代初期,毛汉礼等根据一年观测资料(1958-1959)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但是这些资料多数是用颠倒温度表观测,少数为深度温度计(BT)观测;并且研究海区限千124°E以西。本文试图分析研究近年来渤海、黄海与东海水温垂直结构各特征值的统计特性;研究海区有了较大的扩展:黄海至124°30''E;东海至127°E。 文中引用国家海洋局1975一1980年间BT观测资料,共计166个观测站,累积约七千余个BT片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