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用甩动法修复最低温度表应注意的问题梁文强(大新县气象局532300).在日常的测报工作中,最低温度表经常出现酒精柱中断。修复的方法一般采用甩动法、加热法、撞击法。本人在实际工作中一旦发现最低温度表酒精柱中断,都是采用甩动法来修复,而且效果比较好。正确...  相似文献   

2.
最高温度表水银柱中断后,一般都是加热法和甩动法修复,有时用这两种方法无法修复时,可以把温度表慢慢地倒立起来(即球部向上,头部朝下),水银柱中断处即可接上,但要停留一会方可放平,这样,就可以  相似文献   

3.
根据最低温度表的测温原理,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其“游标”只降不升.在温度下降时,酒精柱的表面张力推动“游标”下降,当温度上升时,酒精柱液面离开“游标”上升,而“游标”仍不动.因此最低温度表能测出某一时段内的最低温度.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却遇到两次“游标”上升的情况.起初迷惑不解,经细心观察研究,真相大白. “游标”上升的原因参看图1.当温度上升时,温度表感应部分的酒精受热膨胀,使酒精柱A上升,推动气泡M也上升,M又推动酒精柱B上升.由于“游标”在酒精柱B内,在靠近气泡M一端液面的表面张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最低温度表酒精柱中断现象在我省台站发生比较普遍,在地面温度高和温度变化剧烈的时候中断现象就更为严重。虽然用“甩动”和“加温”等方法对中断的温度表进行修复,效果仍然不好,直接影响观测  相似文献   

5.
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常遇到最低温度表酒精柱中断的现象,尤以地面最低表更为多见。遇此现象,我们一般采用“甩动、撞击法”修复。但有时我们只注意修复后放置一段时间拿出使用,而忽视了放置时表身平放还是直放这个问题,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待使用时又可能发生中断现象。  相似文献   

6.
1.百叶箱是安置测定温、湿仪器用的防护设备。它的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份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变化。2.①若溶冰不恰当,凡在定时观测正点前进行补测的,该时的湿度记录用干湿球补测值查算,气温仍以第一次干球观测值为正式记录。②凡在定时观测正点后进行补测的,则改用湿度计定时值(用规范规定的压、温订正法订正),配合第一次干球记录反查得出该时湿度记录(遇上发报时,湿度计可先借用前次观测的器差值进行订正,只作编报用)。  相似文献   

7.
苏静 《陕西气象》2006,(3):50-50
1 水银或酒精柱中断的修复 玻璃温度表断柱故障是温度表中真空被破坏或气体逸入,导致水银或酒精柱中产生气泡,把水银或酒精柱分为两段或数段。这种现象会给观测数据带来很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8.
在多年的气象仪器检定工作中发现 ,玻璃液体温度表出现的最常见的故障就是温度表的液柱中断 ,它是能够修理或者有可能修复的。由于玻璃液体温度表材料和构造的特殊性 ,其修复难度较大 ,稍有不慎可导致温度表报废。所以 ,掌握其修复技术非常重要。下面就长期检定工作中总结出的几种温度表液体断柱的修复方法做一介绍 ,供参考。1 修复原理水银柱或酒精柱中断现象是由于气体逸入水银或酒精造成的 ,气泡将水银或酒精柱分为两段或几段 ,因毛细管很细气体不能上升到顶端而形成中断。所以 ,修复时主要用下面几种原理 :(1)利用水银或酒精柱的重量排…  相似文献   

9.
史文 《气象科技》1974,(2):60-60
现在我们习惯地把出现在北太平洋西部的热带强大气旋叫做“台风”,出现在大西洋西部的叫做“飓风”(Hurricane)。可是早在1,000年前,我国就有关于“台风”和“飓风”的记载。目前可查到的,“飓风”两字最早见于《宋史》(卷六十七):“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八月,琼州(今海南岛)飓风,环城门,州署民舍殆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下垫面上暖湿“气泡”浮升的全过程,导出了暧湿“气泡”浮升启动条件判据表达式。表明暖湿“气泡”浮升是由环境空气与暖湿“气泡”内的虚温对比决定的,虚温对比越大,“气泡”越容易浮升。并且,暖湿“气泡”浮升多发生在小尺度地面风辐合点上。  相似文献   

11.
“阿尔伯塔”(Alberta)是加拿大的冰雹研究基地。阿尔伯塔冰雹研究计划(以下简称ALHAS计划)开始于1956年,是加拿大阿尔伯塔研究委员会、大气环境服务局(前加拿大气象局)和国家研究委员会协作进行的一项研究计划。麦吉尔大学提供科学上的援助。这项计划的外场观测区设于阿尔伯塔的中部,范围约300×210平方公里,观测区的西界是落基山麓的松树林和针枞林带,这一带是阿尔伯塔中部大多数雹暴的发源地。下面分两部份介绍阿尔伯塔雹暴。  相似文献   

12.
直接辐射计     
1.直接辐射计直接辐射计由电动式直接辐射计(图1)和数据记录器(图2)构成。电动式直接辐射计的感应部份(图3),装在内部有数段隔板的圆筒底部,其位置与轴垂直.感光  相似文献   

13.

玻璃温度表断柱故障是温度表中真空被破坏或气体逸入,导致水银或酒精柱中产生气泡,把水银或酒精柱分为两段或数段。这种现象会给观测数据带来很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14.
《气象科技》1976,(2):33-34
云南省东川市气象台从1972年开始,试用“无定向磁力仪”资料,制作降水量≥10.0毫米降水过程的中期预报。“无定向磁力仪”为一种自制的感光式自记记录仪器。整个仪器由光源、感应、记录三个部分组成。该仪器利用磁针为感应元件,当光源射入感应部分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万县地区气象局最近试制成功一部“光电自动遥测日照计”。这是继湖南东安气象站等地制成的“光电日照计”后又一种较为新型的日照遥测仪器。经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光电自动遥测日照计具有感应灵敏、精确度高、运转准确可靠,记录迹线清晰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在有关文件或奖牌中 ,经常可看到用汉字标示的年月日将“○”字误写为“0”或“O” ,如“二 0 0 0年十月一日”、“二OO一年三月”等 ,看起来非常别扭。把“○”字误写为“0”或“O”不但看着不舒服 ,也不符合汉字使用规范。翻开《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第 80 2页 ,可以看到“○”字的解释 :“数的空位 (同‘零’) ,多用于数字中 :三○六号│一九九○年。”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把“○”误为“0”或“O”的现象呢 ?关键是汉字排版告别铅字以后 ,“○”字在微机的字库里找不到。想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 ,在Windows/95、98、me或 2 …  相似文献   

17.
在34种天气现象中,“=”、“∞”、“S”都是使水平能见度在10.0km之内的视程障碍现象,它们的特征不一定完全符合《规范》规定,加之,我们地处湘西南,“∞”和“S”出现机会较少,对“∞”与“S”的感性认识及理性认识都还不够深刻.所以,在实际观测中,如果不准确地掌握“=”、“∞”、“S”三者的区别,就难免出现记录上的差错,引起记录失真.例如在我局就曾出现这种情况:有的习惯性地早晚记“=”,中午就记“∞”或“S”;有的把相对湿度作为“=”和“∞”、“S”区别的唯一依据;有的还没有记录过“∞”  相似文献   

18.
张旭 《气象》1991,17(1):49-49
有些观测员在高温季节。没有注意地面观测规范中已指出的,地面最低温度表的“毛细管内一部份酒精被蒸发后凝结于管顶”的问题。以致没有及时发现此类问题,照常观测读数,使地面最低温度记录产生误差。 据观察,最低温度表毛细管顶部凡有一  相似文献   

19.
《气象科技》1981,(6):10-10
“维”这个字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完全地加以量度”。在一条线上要确定某一固定点X的位置,让别人能够根据你的描述找到这个点,办法就是在这条线上先任意确定一个点,称它为零点(0点)。这样就可进行测量X离开0点多少距离,例如2米远。这里存在一个问题,X在零点的哪一侧?我们不妨把X在零点的某一侧叫做 2米;在另一侧叫做-2米。总之,在确定一条线上的一个点时,只需要用一个数字来表达或描述,所以这条线或这条线上的任意一段,就是“一维的”——用一个数字就能“完全地加以量度”。  相似文献   

20.
地面最高温度有时高于、有时低于地面温度,其主要原因是仪器安装不当。《规范》§13.1(二)规定:“必须经常注意地面三支温度表感应部分的安置状态,切实做到一半埋入土中(球部与土壤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