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土资源》2013,(12):17-18
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歪头山镇境内的本溪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歪头山铁矿,是座拥有近百年开采历史的老矿山,现在是本溪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内的主要原料基地。这座老矿山为何在今天依然散发着勃勃生机,何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矿上的人会告诉你,"这与企业走上了‘绿色矿山之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苏梅 《国土资源》2009,(11):4-7
棚户区,是辽宁省阜新、抚顺、本溪等以矿兴城的资源型城市特定的历史产物。早年从事矿山采掘的矿工们就被集中安置在矿山附近的简易平房里,在矿区周围或城市周边。形成了集中连片的棚户区,多年后他们儿子又当了矿工,子女们到了婚嫁的年龄,又在简易平房边搭建小屋,一家三代或四代居住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近来年,本溪市平山区委、区政府按照新常态下国家和辽宁省的战略部署和要求,以耕地保护、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和矿产资源开发整合、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工作为重点,让本溪的自然山水、地域文化与现代工业完美结合,使本溪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4.
论本溪群     
本溪群的原始定义属岩石地层单位,70年来的研究表明;其界线层型及岩百地层单位性质没有改变过;本溪群可以延展到东北南部及华北,并具有二分、三分的概分性。华北本溪群曾被划分为湖田组(铁铝岩组)和畔沟组,业已证实二分的可行性;张守信(1988,1992)欲以太原组(新涵义)替代本溪群(剔除下部铁铝岩组合)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2013,(1):14-15
在采访鞍山、本溪、阜新等有关市之后,记者又来到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进行了采访。辽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城镇多,矿产开采强度大、历史悠久,矿产品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矿山环境破坏也较严重,环境治理欠账太多。目前,随着大批骨干矿山进入老年期,矿业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更加显化和突出。全省受采矿影响的区域面积达2202.64平方公里;矿山废渣累计堆放量达42.1亿立方米,占地面积  相似文献   

6.
自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实施以来,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和深部找矿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成果喜人,如广西南丹铜坑锡矿、湖北大冶铁矿、河北迁安铁矿、辽宁红透山铜锌矿、辽宁本溪铁矿等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7.
舒凝 《国土资源》2009,(11):30-32
2009年7月17日至19日,德国地学专家代表团及国土资源部陪同人员一行5人,来辽宁省进行国际地学考察与交流.代表团先后考察了本溪大台沟铁矿、鞍山大孤山露天铁矿、齐大山铁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并与辽宁省地学界的同行们以及相关人士,围绕地球深部铁矿资源勘探与开采、老矿山扩大年开采量、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等一系列课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辽宁是我国矿产资源、矿业开发及矿产品消费大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强度高、规模大,勘探、开采、加工体系配套齐全,拥有全国闻名的"钢都"鞍山,"煤都"抚顺,"煤铁之城"本溪,"煤电之城"阜新、铁法,"石油之城"盘锦,以及北票、南票、海城、大石桥等诸多矿业城镇和县区。最多时有各类矿山10000多个,从业人员100多万,年产矿石2.67亿吨。然而随着矿山开采规  相似文献   

9.
在富饶美丽的辽宁东南部,距山城本溪25公里处,座落着我国现代化大型冶金矿山——本钢(集团)矿业公司南芬露天铁矿,矿区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其矿床储量大、结构好、质量优,是本钢重要的原料基地。 南芬露天矿有着悠久的开采历史,自1823年即有民间开采。1910年日本资本家先用买办手段,接着以中日合办为名攫为已有;至1945年共掠走富矿495.66万吨,贫矿198.17万吨。其后,国民党统治者又在矿山盘踞3年,把矿山糟踏得七零八落,满目疮痍 全国解放后,矿山回到人民怀抱。广大干部职工以主人翁精神,迅…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矿山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管理,合理开采和利用有限资源,应大力加强小煤矿储量动态监测工作。储量动态监测能为上级主管部门和矿业权人提供较可靠的储量管理依据,是强化煤矿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几年在对沈阳、本溪、抚顺、阜新、锦州、葫芦岛市等矿区一百多  相似文献   

11.
泥岩的沉积序列和地球化学特征包含大量地质信息,广泛应用于沉积学及其物源分析等。豫西巩义地区上石炭统本溪组富集锂资源,但对于锂资源的来源、沉积条件等控制因素及赋存的矿物等不明确。基于野外露头等资料,综合分析豫西巩义地区上石炭统本溪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阐明本溪组锂富集特征,探讨本溪组的源岩、岩石风化程度、沉积物分选状况和古环境特征,进而分析本溪组锂富集的成因。结果表明:本溪组锂资源丰富,主要富集在泥岩中(Li平均质量分数为1 487×10-6),而铝土矿Li含量较低;沉积序列表明,本溪组主要以细粒沉积物为主,形成于潟湖环境;B/Ga、Sr/Cu值等参数表明沉积时期海水为微咸水,气候条件为温湿—干热气候,处于还原环境;微量和稀土元素等综合图解分析表明,物源区母岩以长英质岩浆岩为主,灰岩和泥岩等是次要物源,化学蚀变指数、风化指数参数及图解表明源岩遭受强烈的风化作用,经历沉积再旋回作用。本溪组富锂泥岩的物源、沉积特征等综合分析表明,锂资源的富集与泥岩中高岭石、绿泥石等黏土矿物关系密切,本溪组源岩为锂富集提供物质基础,沉积物的再旋回过程、沉积环境等沉积特征影响锂资源的...  相似文献   

12.
2014年9月20日,在第十届本溪国际枫叶节开幕式暨“中国温泉之城”授牌仪式上,辽宁省本溪市被国土资源部正式授牌——“中国温泉之城”. 望着这块金光闪闪、含金量颇高的“金字招牌”,本溪市国土资源局几年来的艰辛和付出瞬间化为了彩虹.该局局长吕彦明兴奋地告诉记者:“对资源型城市本溪来说,‘中国温泉之城’无疑是一张靓丽的名片,对本溪的经济转型和产业优化升级将起到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石炭统本溪组海陆过渡相泥页岩是该区潜在的页岩气勘探目标。在盆地东缘柳林—子洲地区本溪组代表性剖面和重点探井的系统观测和采样分析基础上,对该区本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发育影响因素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本溪组“缓慢沉降、陆源供给、封闭保存”的海陆过渡相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发育模式。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柳林—子洲地区本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主要发育在晋祠段和畔沟段,以黏土质泥页岩为主,含少量硅质泥页岩;其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主要为腐殖型;本溪期炎热潮湿的气候导致区域内成煤植物繁盛,沉积水体有机质供应充足;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整体缓慢沉降的海侵背景下,障壁岛-瀉湖-浅海泥质陆棚体系在水体底层形成较高盐度的缺氧还原性水体,为沉积有机质的保存和富集提供了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焦作缝山矿山公园被国土资源部评为第二批国家级矿山公园。焦作缝山矿山公园位于焦作市北部,是一座以展示煤矿开采遗迹景观为主体,以石灰岩采矿遗迹治理、地面塌陷遗迹治理等环境更新、生态恢复手段展示为核  相似文献   

15.
大野瞭望     
桂林:全面完成农村土地调查外业工作;柳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管理出“新招”;贺州:矿山救护队被确定为国家一级质量标准化矿山救护队;河池:拉开2009年矿山安全生产整治序幕;来宾:《来宾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通过评审。  相似文献   

16.
近日,汶上县国土资源局在严格矿山开发管理上又出新举措,制定出台了《采矿权人矿山开发行为不良记录制度》,要求辖区内矿山企业严格执行。该制度是对不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进行资源开采,或采富弃贫,造成资源浪费的;不能按要求对破坏的矿山生态地质环境进行修复的;因违法开采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的;不按时缴纳、申报矿产资源规定费用等行为进行记录在案的。凡被记录一次者,发证机关暂收回其采矿许可证,并要求限期整改;被记录两次者,不予通过年检,不受理其采矿许可证变更申请;  相似文献   

17.
辽宁石炭纪海侵可划分为中石炭世本溪期和晚石炭世太原期、山西期.本溪期海侵自海绿石石英砂岩期开始,在本溪灰岩期达到高峰,牛毛岭灰岩期海水退出;晚石炭世海侵包括太原期和山西期,太原期最早海侵相当山西庙沟灰岩期,故辽宁缺失Triticies带,即缺少相当山西吴家峪、无名灰岩期的海侵.  相似文献   

18.
辽东半岛南部石炭系是中国东部华北型石炭系的中部地层。它的本溪组厚度比太子河流域的本溪组薄,夹的灰岩层数、铝土矿层数比太子河流域的本溪组所夹的少,比山东、苏北、淮北的本溪组所夹的多。太原组的情况与本溪组正相反。  相似文献   

19.
<正>在2016年11月11日举行的全国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科技创新研讨会上,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科技创新成果受到国内同行关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工作经验得到了广泛好评。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矿产资源大省。但由于长期对矿产资源粗放型开采,矿山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被破坏等严重的矿山  相似文献   

20.
复州湾地区石炭纪早期发展史及地层研究有待深入。本文通过有关岩石和化石内容,讨论了传统本溪组的一些问题,认为本溪组应改称本溪群,它代表自奥陶系石灰岩侵蚀面至砾状灰岩顶面一段沉积地层,砾状灰岩顶面标志——平行不整合面,据岩性组合本溪群分为上下两部分(有待建组)。化石资料修正了本溪组时代相当莫斯科期的观点,提出该区本溪群延续时限自早石炭世晚期(相当纳谬尔A期)或更早至莫斯科期中期(Profusulinella带上限),在区域上本溪群是一个明显的穿时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