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工程地质问题中许多现象是不确定、且具有随机分布的特性,而这种随机分布特性往往可以采用某种形式的密度函数来描述。采用X2检验假设分布有效性是一个重要的方法,采用该法可以获得观测数据最佳拟合的概率模型,通过自编程序可以同时检验多种概率密度函数并选取最佳模型。本文将介绍这一方法,并通过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矿床的形成不为人所能见,由此决定找矿工作必然采取提出找矿假设和对其验证这种形式.文章在分析国内外一些矿床的发现、发展史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一些找矿假设的思路和方法,及对其验证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作者93年发表一文[2]的补充,也是对本刊98年第二期一文[1]的商榷。文中重述了两种决策的不同可靠性,即在否定虚假设H0时可以控制出错率到指定要求,使结论可靠;而接受H0则不易做到这点。对被检验假设的否定或接受均通过否定H0来获得是最好的。叙述了设置H0和备择假设H1的考虑。指出当前应用中的主要问题是对H0的不适当接受,即对第二类错误的忽视。重温一些基本概念等。  相似文献   

4.
基于固定主应力轴假设的砂堆基底应力凹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港  韦健飞  周蕾 《岩土力学》2014,35(4):1141-1146
对砂堆三棱柱的基底应力分布及应力凹陷现象进行了研究,基于固定主应力轴假设(FPA假设)将砂堆分为应力状态已知的I区和应力状态未知的II区,并假设了II区内的多种剪应力分布来求解II区内的应力状态,最后,将不同剪应力分布假设下砂堆中线上的静止土压力系数值与Kulhawy公式计算值对比,可得出如下结论:基底法向应力存在应力凹陷现象,自然休止角越大(砂堆越紧密),应力凹陷程度、应力凹陷范围越大;不同剪应力分布假设下,II区应力分布形态不同,法向应力极小值所在处也不同。剪应力二次方分布假设和三次方假设下砂堆基底应力分布最为合理、最为符合真实情形。  相似文献   

5.
合理的导水率假设关系对于提高TOPMODEL模型在流域径流模拟中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以旬河流域为例,基于中国土壤水力参数集确定了流域导水率关系,将原TOPMODEL模型的指数型导水率关系修改为抛物线型,并通过引入植被冠层覆盖参数来改进TOPMODEL降雨模块。研究结果表明,选取适用于研究流域的导水率假设关系,可有效地提高TOPMODEL模型的模拟精度。同时,对于以林草地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流域,考虑植被冠层截留的影响可有效改善模型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6.
地球系统科学和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的出现,标志着水文地质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已成为水文地质学的新范式,其产生和发展,从方法论上为地下水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下水流系统组持续开展了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与应用研究.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回顾与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地下水问题受多因素影响,研究应以"目标与问题导向相结合",靶向准确,才能在信息浩渺中不失方向,向着目标前行;研究时应采用"假设演绎法",先依据已有认识和资料演绎出应有的现象,再有目的 地观察和寻求证据,或修改假设继续求证,直到假设被证实或证伪;演绎寻证过程,可以采用"控制性实验""信息提取与组织""多学科方法与手段融合"等技术方法.实例分析证实,控制性模拟实验使我们得出了地下水流模式的新认识;采用多通道的信息提取、加工和组织,构建地下水流系统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各类工程中的应用问题;多学科与手段融合、各种信息相互验证,提高了结果的可信度.以实例研究为基础,从研究方法上的总结能为正确认识和理解地下水流系统理论、推进新理论和新思路在水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Budyko假设,考虑土壤水蓄变量因子,改进流域水热耦合平衡方程,验证了Budyko假设在松花江流域的适应性,分析了松花江流域实际蒸散发(ET_a)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以1995~2006年作为模型参数率定期,2007~2012年作为模型检验期,用P-ΔS代表陆面蒸散发的水分供应条件,结果表明,增加土壤水蓄变量因子,提高了模型对实际蒸散发的模拟精度。(2)在α=0.1的显著性水平下,1995~2012年各汇水区ET_a均没有趋势性变化;ET_a在空间上由西向东逐渐增加,存在明显的地带性。(3)降水对ET_a的贡献量空间变化与潜在蒸散发、降水、土壤水蓄变量对ET_a总贡献量空间变化一致,表明松花江流域的水分条件是影响实际蒸散发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8.
护坡格构与坡面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边坡防护中的锚固格构梁多采用Winkler假设计算内力,设计者通常忽略了边坡岩土体和格构之间摩擦阻力的影响。摩擦阻力对于预应力而言较小,但确实存在,在未加预应力锚固格构梁中不应忽略。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使格构梁的设计得以优化。  相似文献   

9.
根据广义相对论,在天体引力作用下,天体周边的空间是曲折的。空间因天体的引力而发生曲折,地球在引力的作用下也与人类之前所认识的有所不同。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假设一引力作用下的平衡质量运动理论,试图从思维的角度重新思考和探索地球的运动规律。主要讨论三个问题:地球上质量的分布;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速度。由地球上海陆质量的分布引出假设一引力作用下的平衡质量运动理论,其次,利用该假设对地球火山、地震和自转进行分析与推导。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分层假设的Green-Ampt模型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Green-Ampt入渗模型由于假设过于简化而限制了计算精度,针对这一问题,在分层假设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将均质入渗土壤分为饱和层、过渡层和干土层,采用Richards模型分析了不同入渗条件下各层的厚度以及各层内含水率和导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入渗条件一定时,过渡层占湿润层(包括饱和层和过渡层)比例会随湿润层厚度的增加线性减小,积水深度和土壤初始含水率分别会影响这一线性关系的纵轴截距和斜率,而土壤饱和导水率则对其没有明显影响;过渡层内土壤含水率分布为椭圆形曲线,而导水率随深度增加线性减小。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湿润层的等效导水率并相应给出锋面吸力的计算方法,对传统Green-Ampt模型进行了改进。结果显示,改进后模型计算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地壳均衡假说与湘西北地壳均衡失调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湖南省1:100万10′×15′平均均衡重力异常图知,湘西北地区呈重力高;除此以外的广大地区,当消除花岗岩对应的局部重力低外,均衡异常基本呈零值特征。笔者认为这是湖南全省的地壳均衡失调区,并从5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学说在中国的实证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新智 《第四纪研究》2006,26(5):702-709
关于现代人起源主要有两种学说:多地区进化说和近期出自非洲说。文章介绍了中国人类进化的假说:'连续进化附带杂交’。构成这个假说的基础的中国资料为多地区进化说提供实证。其直接证据来自人类化石,包括中国人类化石具有一系列共同特征,直立人与智人之间有形态学上的镶嵌,中国化石中有表现西方基因的形态学证据。另外,本文还简略介绍了用DNA研究中国现代人起源目前达到的结论,并从体质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古环境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诸方面的资料对这个结论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3.
晚石炭世腕足动物古生物地理区形成机制—环境控制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成文 《吉林地质》1994,13(2):13-21
晚石炭世腕足动物地理分布以及散布过程受环境控制。在控制腕足动物地理分布的诸多环境因素中,温度是首要因素,板块构造亦具巨大影响。在腕足动物散布过程中,温度的驱赶作用,洋流的携带作用,海浸与海退等环境因素犹如传送带一样,将腕足动物(幼虫)携带到能满足其生态需要的生存、繁衍场所。腕足动物具快速散布的潜能,该潜能的发挥取决于环境。由于研究的类别以及其所处地质年代不同,各种环境因素控制作用的主次地位可能变更。这就是环境控制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根据北瓦地区岩心样品的地球化学数据处理结果,介绍多元正态总体假设检验方法与对应分析相结合在该区铅锌矿化带识别中的应用。从全体数据的对应分析结果出发,将见矿钻孔的样品得分值经稳健处理后作为铅锌矿化带的已知样本,并以马氏距离为统计量对未见矿钻孔的样品进行识别,在一定信度下作出了该区已知铅锌矿化带在深部存在较有意义延伸的统计推断。  相似文献   

15.
热能聚散交替假说是地质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于解析地壳演化和运动机因的新论点。本文通过实例结合研究,经实际检验,证明这一新论点不仅可以用宏观的地热异常表征加以描述,同时可以用微观的量纲给予肯定,它既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塔里木及邻区古新统剖面分析,石膏层位于海侵层位的上部,并沿自西向东的海进方向渐次升高.结合生物相分析认为,石膏是在海进条件下形成的,其成因模式符合“分离盆地说”成盐理论.  相似文献   

17.
大地震发生的网络性质——兼论有关地震预测的争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徐道一 《地学前缘》2001,8(2):211-216
现有地震形成机制的假说大多是仅考虑震源及其邻近地区的事实依据。文中提出 :大地震的形成机制具有网络特性 ,把大地震看成是多层次网络的节点。一个地震的发生是多种动力 (包括天文因素 )作用的结果。地震形成机制的网络假说能较好地综合已有概念 ,解释地震预测研究中发现许多新现象。从网络假说看近年来“地震能否预测”的争论可有许多新启示。如果应用网络假说 ,至少一部分地震应是可以预测的。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鸟类飞行起源的2种假说:"树栖起源"假说与"地栖起源"假说。详细讨论了2种假说的理论支撑点及存在的问题,认为鸟类的祖先和原始鸟类可以借助自然界中任何有利的地形和地物来帮助滑翔和起飞,而不是仅仅依赖直立高大的树木。"地栖起源"假说更合乎情理,也更接近或更符合客观事实,同时提出了"地栖起源"假说的新模式图。  相似文献   

19.
Tyap.  KF 《地学前缘》2000,7(1):69-78
讨论了一些有关地壳均衡概念的模型。业已证明 ,这些模型既不能用以正确评估地球的平衡状态 ,也不能用以解释构造成因。介绍一种新的地壳均衡模型 ,它与地球的某一种旋转方式相适应。地球体与球的偏差 ,被用来作为地球平衡的判据。地球被认为是在偏差趋近于零的那些点上得到平衡的。地球体与球体之间标志的差异 ,是由地球外壳中地质作用的方向所确定的。所提出的是大地地壳均衡模型 ,是地壳中构造形成新旋转假说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The meaning of the term Mathematical Geology was contentious at the founding meeting of IAMG in 1968 and has remained so ever since. In North American usage, it has primarily meant statistical applications in geology, and thus is an extension of inventory that has been traditional in geology. To the Leningrad school (originally led by A. B. Vistelius), it is the discipline of testing geological hypotheses mathematically. Although mathematical hypothesis testing has considerable potential for the earth sciences, unfortunately, by comparison with inventory-type studies, it has received very little attention. Reference is drawn to recent papers in which geological hypotheses have been tested mathematic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