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3年11月25日在山西省洪洞县甘亭镇发生了ML5.0地震,这次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虽然不大,但对山西临汾市地震应急工作是一次有效的实战检验。介绍了这次地震的基本情况,包括震感、烈度分布、灾害损失以及震前、震后出现的宏、微观异常现象;就地震发生后的地震应急工作,从临汾市委、市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地震应急现场工作队及全市地震部门的应急工作三方面进行了总结;得出了在这次地震应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李蔚 《山西地震》2005,(4):37-39
从2004年12月印度洋发生地震海啸造成的灾难中得到启示,从完善我国的应急救援、防灾救灾体系、法律法规体系,预测系统、快速反应预警系统以及启动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指挥体系、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实施应急救援等方面,阐述了建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各种应急队伍的必要性,绘制了灾害处理应急流程图,分析了应急队伍所应承担的任务,提出在我国应尽快建立地震海啸预警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日美地震应急管理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日美在地震应急管理领域的管理模式和研究现状比较,从应急组织结构、管理机制、技术手段、应急管理形式以及法律体系等方面找出我国与日本和美国在地震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将地震应急管理提升到项目管理的高度,引进国际先进管理思想,改进我国地震应急管理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应急避难场所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已建成的应急避难场所选址进行评价,可为应急避难场所个体改进、布局优化和新建选址提供依据。本文在文献研究与天津市城市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从有效性、安全性、可达性3个维度构建包含8个评价因子的应急避难场所选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建立应急避难场所空间点位分析模型和覆盖范围模型,对天津市27个应急避难场所进行适宜性评价,并对中心城区14个应急避难场所进行满足性评价。结果表明,天津市应急避难场所具有良好的基础,但总体适宜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安全性亟需加强;天津市中心城区人口密集,但应急避难场所数量少,服务区域有限,存在较大范围的覆盖盲区,其中和平区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仅0.2m2,远小于人体最低占用面积0.6m2,达不到人均有效避难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地震现场应急工作中,现场的应急通讯保障措施、灾情信息的快速获取与上报方式是制约应急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介绍北京市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组成、架构和主要功能,结合该系统在北京怀柔3.0级地震应急工作中的应用和主要作用,探讨地震现场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功能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云南省地震局地震应急通信系统的主要架构,各分系统的主要特点和使用,及其在各种地震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和工作模式。对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现场应急工作中的应急通信工作模式进行了详细描述。随着项目建设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思路的应用,对将来地震现场应急通信工作模式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李兴泉  廖峰  谌亮  余桦 《中国地震》2021,37(4):829-836
应急协同是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重特大地震等突发事件往往需要多部门协同实施应急救援服务.本文利用Netty、OkHttp及高德地图API等主流技术,构建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移动应用系统.该系统融合了应急协同、应急基础数据查询、灾情实时上报等功能,为地震应急决策服务提供移动端应用支持,提升地震应急工作的联动性...  相似文献   

8.
以河北省石家庄市区应急避难场所为例,利用ArcGIS分析模型对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进行分析,结合应急避难场所的覆盖区域、距离、路线以及容纳人数等因子,研究分析应急避难场所在应急疏散过程中的承载能力。为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的综合利用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地震发生时灾民的临时安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增强现代化城市防震减灾能力,保障城市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应急避难场所进行适宜性评价,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应急避难服务功能,提高避难成功率,减轻灾害损失。本文利用熵值权重与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以构建的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基础,对天津市中心城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进行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给出了各避难场所适宜等级,检验了场所的避难服务功能,为避难场所空间分布合理性提出建议,对增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合理性及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乐山市多年来的地震应急工作进行总结后,认为健全的地震应急管理体制是做好地震应急工作的关键,高素质的队伍是做好地震应急工作的保证,完善的应急预案制度是确保地震应急工作协调、高效、有序开展的前提,良好的硬件设施是做好地震应急工作的支撑,科学的震情趋势判定是做好应急工作的依据;强调平时要充分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积极面对突发事件,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中国城市社区应急协同治理的优化路径,探讨目前城市社区应急管理现状,为中国城市社区的应急协同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将根据SWOT模型分析,识别不同主体在参与城市社区应急治理中的优势和劣势,发现机会和威胁;通过整合不同主体的优势,明确多元主体参与城市社区应急治理的重要意义,提出构建多元主体相互协作参与的城市社区应急管...  相似文献   

12.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和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重特大地震的发生往往致使较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科学制作并合理利用应急技术产品是提升抢险救援效率的有效措施,可以有力支撑指挥层级快速决策与应急指挥。以四川长宁"6·17"地震中的应急技术保障工作为参鉴,结合当前常用应急监测技术手段,全面梳理应急技术保障产品在实践应用中的常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清单制"管理思维,从何种阶段制作哪类产品,哪类产品需要哪些要素上进行细化构思,建立地震灾害应急技术保障产品清单,从管理模式上规范技术保障机制,促使地震应急技术支撑有力并且有序,切实提升震后应急处置效率。  相似文献   

13.
震办 《山西地震》2007,(1):29-29
2006年,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太原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意见》,对省城应对地震等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目标、任务、原则、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立即开启避难场所,组织群众避难。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国内地震系统应急视频会议建设、组网和应用的基础上,根据云南地震应急视频会议部署现状,提出日常、演练和应急3种视频会议组网模式,并在2018年8月13日、14日2次通海5.0级地震和2018年9月8日墨江5.9级地震应急视频会议组网中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符合云南省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刘鹏飞 《华南地震》2004,24(4):86-89
通过对应急救援能力诸要素中,人、物、场所以及对应急救援工作机构中人与物的结合状态、物与场所的关系、信息媒介与应急救援装备管理关系的分析,论述了现代目视管理方法、手段的运用效果和特点,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探索应急救援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地震应急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和地震应急工作应用中的常用组网模式,并根据辽宁地震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和解决了在各类组网模式下本地化应用相关问题.目前,辽宁省地震应急视频会议系统在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应急管理部、省内20个节点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利用"背靠背"技术实现了与省政府、应急厅及地市级应急...  相似文献   

17.
2012-02-16河源发生4.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广东省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队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地震加密观测、震害调查评估、科学考察、新闻宣传、协助当地政府决策等地震现场应急处置工作,通过分析河源4.8级地震应急处置工作中的震前准备、震后应急以及在地震应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地震应急处置工作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未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浅谈山西区域地震无线通信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线通信与现代网络通信的通信方式、网络功能、网络拓扑等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无线通信与现代网络通信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山西省区域地震通信网络的实际情况及其承担的主要任务进行了分析,从其对中强地震的应急响应、抗震救灾中迅速及时传递震情、灾情,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急指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得出计算机通信网络可为大地震快速响应,为抗震救灾指挥等提供平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从数据共享、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等方面分析了海南省地震应急数据共享服务的全过程,讨论了数据共享与应用在海南地震应急联动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中国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地震应急快速响应信息系统”中的地震速报应急触发系统的软件设计思路、实现方法和工作流程。实现此功能是系统集成中的一项工作,通过此项功能可以将地震台网中心和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处理系统连接起来,共同完成地震应急触发快速自动处理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