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介绍胡学军教授从脏腑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胡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在于脏腑功能失调,尤其与肺、脾、肾虚损密切相关,其病理因素主要为风、气、痰、瘀,久病不愈之关键为脏腑虚损,气机失调,多体现在肺失宣降,痰伏肺络;脾失健运,胃肠壅滞;肾气亏虚,虚气上逆等。治疗上主张急则治其标,祛风顺气以化痰行瘀;缓则治其本,调节脏腑功能,分脏论治,着重于理肺行气,健脾和胃,补肾纳气。将扶正与祛邪有机融合,从而达到邪去正复而病愈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王耀峰主任医师辨治小儿水疝经验。王师认为,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肾气不足、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是其主要病机,治疗总以健脾益肾、疏肝理气、清热利湿为基本法则,同时在辨证精当的基础上守法守方,以达到固本澄源、驱除病邪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阐述了《内经》“运气七篇”中关于天干记运的若干问题,包括“天干配五行”和“天干化五运”之分、“五气经天化运说”的“五气经天化运图”排布特点、戊己分及天门地户之说以及五天五色之气辨,提出研究运气学说应遵循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及其产生的背景、历史的演变过程,才能更好地把握运气学说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介绍郭俊杰教授从气机升降论治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经验。郭教授认为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发展与人体气机失调密切相关,脾胃气机失调是糖尿病胃轻瘫的核心病机,肝、肺两脏在气机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故以运脾、疏肝、宣降肺气为基本原则。治疗上从脾、肝、肺三脏入手,通过辛开苦降、疏肝补脾、宣降肺气等法来恢复人体气机流转,临床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5.
介绍王行宽教授运用“肝肺同调”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CVA基本病机为肝木化风,逆乘肺金,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致咳。其涉及肺肝脾三脏,主要责之于肝肺,故立“肝肺同调”法,治以清肝息风,化痰宁肺,肝肺同调,方用清肝宁肺汤加减,并在治疗过程中辨证用药,随症加减,发挥个体化治疗优势。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湖南地区脑梗死患者出生日期五运六气禀赋与其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就诊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老干科住院部的1041 例脑梗死患者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属性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湖南地区脑梗死患者出生日期的岁运、主气分布,运气相合属性及该年属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岁运为土,年干为己,主气为阳明燥金者,最易发病;岁运为水,年干为丙,主气为少阴君火、厥阴风木者,不易发病。出生在小逆、天符之年者,最易罹患脑梗死;出生在岁会、同天符,岁会之年者,不易罹患脑梗死。出生于平和年者,后天罹患脑梗死的概率低于出生于不平和年者。结论:出生时的年干、岁运、主气及运气相合属性对后天脑梗死的罹患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东垣认为饮食不节、形体劳役导致脾胃虚弱,元气不足。脾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脾病可致他脏病,他脏病亦可导致脾病。其调理脾胃虚弱,常根据症状、季节、脉象的异同灵活用药。心脾同病须用泻心火之药,肺脾同病须用泻肺之品和益气扶正之药,肝脾同病须用风药泻之,肾脾同病须用泻肾水及泻阴火伏炽之药。并强调治疗肝、心、肺、肾,或补或泻,都不可忽略调理脾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杜武勋教授多年运用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是杜教授多年潜心研究五运六气所创立的一种辨证模式,该辨证模式以五运六气理论为基础,结合患者出生、发病、就诊等关键时间点综合分析其脏腑盛衰及发病倾向,进而对临床提供指导。五脏之间因生、克、复的关系而紧密联系,一脏有病必累及他脏,故临证治疗冠心病除应考虑“心”外,还应考虑与心有关的其他脏腑,并综合分析病机,顾及整体平衡,以提高临床疗效。并举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9.
总结曾普华教授辨治新冠肺炎(COVID-19)的临证经验。曾教授认为,COVID-19的主要病机为疫毒从口鼻而入,弥漫肺内,耗散气阴;主证为寒湿郁热,疫毒闭肺,兼肺脾两虚、气阴两虚;治宜宣肺排毒、清热祛湿,佐以健脾补肺、益气养阴。临床治疗期以宣肺祛湿、清热化痰、开达膜原为法,以麻杏薏甘汤合达原饮加减;恢复期以健脾补肺、益气养阴为主,分肺脾气虚证、肺胃阴虚证论治,分别予以六君子汤加减、沙参麦冬汤加减;同时配合八段锦、耳穴压豆、中药足浴等中医特色康复治疗,获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五运六气学说的发展史有一段空白时期,即在王冰发现“七篇大论”遗文之前的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致使有学者提出了运气学说始于王冰的观点。笔者通过研究王冰之前的文献,发现这段时期并非空白,由于当时的朝廷对运气类书籍管制甚严,运气学说受当时道教特点及秘密传播形式的影响,使其未得到公开与传播。而通过详细的梳理与考论可知,运气七篇大论虽然始见于唐代,但在之前就已经有了丰富、完善的理论体系,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且直接影响了张仲景医学思维和辨证体系的创立,在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胡学军教授治疗肺结节的经验。胡教授认为肺结节与肺、脾、肝关系密切,虚、郁、毒、痰、瘀是其基本病机,治当立足调补脏气不离肺脾肝、祛邪散结重在热毒痰瘀。其中补虚扶正、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化痰散结是治疗肺结节的主要方法,以六君子汤、逍遥散、温胆汤、自拟补肺消结饮等为基本方,配合软坚散结药物,并随症加减。胡教授强调要明体质偏颇处方,审气候环境用药,常获佳效。  相似文献   

12.
介绍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治疗肺结节的经验。潘教授将肺结节的病因病机总结为虚、痰、瘀、毒,临证注重辨病、辨质论治、辨证论治三者结合,其中,偏颇体质以倦(白+光)质、腻滞质、热燥质多见,有症状患者证候以肺脾气虚、肺肾两虚、气阴两虚、痰湿蕴肺、瘀血阻滞、热毒内结为主,治疗采用香砂六君子汤、百合固金汤、金匮肾气丸、六君子汤合二陈汤、桃红四物汤等经方加减。其提出,肺结节证候多兼杂,故当以辨证为主,灵活配伍,针对病灶提早干预,调治患者偏颇体质、改善肺结节微环境、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13.
介绍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临证经验。潘教授认为放射性肺损伤病位在肺,以气阴耗伤、瘀毒壅肺为基本病机,多辨为气阴亏虚、瘀毒内结证,临床治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化瘀散结为主。潘教授临床多以经验方肺复方配合经方加减治疗,并注重分期论治,放疗过程中易损伤脾、肾二脏,故其临证亦强调健脾益肾,并认为热毒贯穿疾病始终,整个病程可适当加以活血化瘀、清热凉血等药物,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张智龙教授运用养血柔肝针法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经验。认为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基本病机为肝郁克脾,脾失健运,痰瘀内生,气血生化不足,肝无所藏,肝血不足,魂无所归,痰浊上扰及久病气血亏虚,阳不入阴所致,证多属肝郁痰瘀,临证从肝论治,因肝脾同居中焦,生理及病理关系密切,故强调培土荣木法,创立养血柔肝针法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介绍柏正平教授分期论治哮病经验。柏教授认为哮病发生的病因病机颇为复杂,其病因与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关系密切,而病机则责之于肺、脾、肾三脏,病理因素责之于风、痰、虚三端,故柏教授辨证论治哮病多从“风、痰、虚”三端和“肺、脾、肾”三脏入手,将临床分为发作期与缓解期。发作期责之于风痰,治宜祛风解痉、化痰平喘,常以舒喘汤加减治之;缓解期责之于肺、脾、肾虚,治宜健脾化痰、补益肺肾,常以补肺益肾膏化裁治之;且将活血化痰之法贯穿治疗始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药证规律,为COVID-19的中医论治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北黄冈大别山医院184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中医证候、处方用药,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对药物、症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265个处方,涉及中药129味。药物主要功效依次为化湿、健脾、化痰、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等;主要归肺、脾、胃经等;常见的药物-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表明,黄芪-党参等为常用药对,鸡内金+黄芪→党参等为常用三味药物组合,薏苡仁+鸡内金+黄芪→党参等为常用四味药物组合;常见的药物-症状组合规律为:益气-苔腻、健脾-苔腻、化湿-苔腻等。结论:COVID-19患者多肺脾同病,主要病机为疫毒闭肺、湿困中焦、痰湿内蕴,宜从肺脾论治,以化湿、健脾、宣肺平喘、清热等为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杨洪涛教授治疗小儿蛋白尿的经验。杨教授提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虚,标实为外邪、湿、浊、瘀、毒。小儿脾肾亏虚是蛋白尿发病的病因,肺虚易感是本病复发的关键,脾虚致精微物质吸收分布失常,肾病迁延日久则易致肾虚,故本病多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水、湿、热、瘀等兼证为标。治疗上遵循健脾补肾之原则,同时应注意固护肺卫之气。  相似文献   

18.
介绍刘炳凡老中医治疗咳嗽的临床经验。刘老认为,外邪犯肺为本病主要诱因,脾肾阳虚气弱为其内在因素,由此而产生痰饮留伏,干犯肺脏,此为咳嗽反复发作及迁延不愈的主要病理基础。咳嗽的治疗不但要分清表里,还应辨明寒热虚实。心咳主要为心火烁肺证,宜清心泻火、化痰止咳,予凉膈散加减治疗。肺咳中,水火相吸、风痰相搏证,宜疏风散寒、温肺化饮、平火降逆、开结除痰,予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肺热炽盛、气阴两虚证宜清肺化痰、益气养阴,用泻白散加味治疗;肺燥阴虚、久咳伤津证宜清肺养阴、润燥止咳,用叶氏养胃汤加减治疗;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证,宜清热涤痰、肃肺降逆,用《千金》苇茎汤加味治疗。脾咳中,肺脾气虚证宜润肺、健脾、益肾,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阳不足证宜温中暖下、健脾益气,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肝咳,宜清肺平肝、化痰止咳,用柴芍六君汤、泻白散合金铃芍甘汤加味治疗。肾咳中,脾肾阳虚证宜补火扶阳,用沉香黑锡丹加减治疗;肺肾气阴两虚证宜引纳摄固、补养真元,用人参蛤蚧散加减治疗;肾阳虚水泛证宜崇土制水、温阳利尿,用真武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9.
介绍徐健众主任中医师治疗胃痞的临床经验。徐师认为胃痞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脾胃虚弱为发病基础,中焦不利,气机壅滞,升降失调为病机要点,病位在脾胃,与肝、肺、肾皆相关。其指出治疗胃痞应重视全身脏腑经络气机整体调节,首要理气补脾复运,以健脾益气为本,气机调畅为要,辅调肝肺,佐以补肾为核心,亦不可忽视气血津液并重,阴阳寒热兼调。其结合临床经验自拟验方八仙汤,临床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0.
介绍朱镇华教授辨治鼻源性头痛的临证经验。朱教授认为本病与肺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外感邪气,郁于肺经,肺失宣降,邪毒循经上犯鼻窍,阻遏清阳,不通则痛而发病;久治不愈,耗伤脾气,脾运化失司,致清阳不升,清窍失养,不荣则痛而发病。临床上从鼻源性头痛部位辨治,痛在太阳,选蔓荆;痛在阳明,选白芷;痛在少阳,选川芎、柴胡;痛在少阴,选细辛;痛在厥阴,选吴茱萸。同时,根据五行相生理论和脏腑学说,灵活应用“培土生金法”,以参苓白术散为代表方剂,临床上随症加减,治以健脾补气、益肺通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