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增液汤合针刺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属气阴两虚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滴眼治疗,治疗组采用加味增液汤合针刺治疗。观察2组患者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情况、泪液分泌量(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SIt、BUT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增液汤合针刺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眼症有较好疗效,较单纯应用人工泪液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 例)与对照组(46 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肝明目中药局部熏蒸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国际常用经典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及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值的变化情况,根据临床症状及SIT值的结果评定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1%(40/44),对照组为76.09%(35/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OSDI评分、BUT、SIT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熏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能有效改善干眼症眼表刺激症状,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改善泪液分泌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原穴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干眼症患者8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予人工泪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原穴疗法。治疗30 d后对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Schirmer I、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35/40),高于对照组的62.5%(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UT、Schirmer I水平均升高,FL、OSDI评分均下降,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经络之原穴联合人工泪液可促进干眼症患者泪液分泌、增加泪膜的破裂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疗效优于单用人工泪液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痰热内扰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 例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中药组、对照组,每组各35例。联合组采用口服加味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中药组单予加味温胆汤治疗,对照组予西药艾司唑仑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治疗期间,联合组脱落3 例,中药组脱落4 例,对照组脱落1 例,最终纳入97 例。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6.88%(31/32),中药组为83.87%(26/31),对照组为64.71%(22/34),3组比较,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优于中药组和对照组(均P<0.05)。3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和PSQI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而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优于中药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在改善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中医证候和PSQI评分方面,加味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效果优于单用加味温胆汤及单用西药艾司唑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中药足浴在改善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效果。方法:将70 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耳穴贴压联合中药足浴,观察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围绝经期综合征改良库柏曼法(Kupperman)积分及干预后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积分。结果:对照组脱落2 例,观察组脱落1 例。2组干预后PSQI及Kupperman积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NSNS积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穴贴压联合中药足浴可以有效提高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金栀清目方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脾胃湿热型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脾胃湿热型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150 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 例。对照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栀清目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中医证候评分及眼表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T)结果、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的改善情况,并评定综合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67%(74/75),对照组为90.67%(6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积分、BUT、FLT、SIT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治疗组为2.66%(2/75),对照组为12.00%(9/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栀清目方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可减轻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眼部不适症状及伴随症状,改善眼表指标,提高疗效,且联合中药有利于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降糖活络丸内服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降糖活络丸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CSS和MDNS评分、血糖、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糖活络丸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熏蒸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WANFANG DATA),搜集中药熏蒸治疗干眼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个RCTs,共1903例患者,其中试验组953例,对照组95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中药熏蒸与人工泪液治疗比较,在增加基础泪液治疗分泌量[WMD=1.88,95%CI(1.00,2.77),P<0.0001]和泪膜破裂时间[WMD=2.13,95%CI=(0.80,3.46),P=0.002]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熏蒸疗效更佳。2)中药熏蒸联合西药治疗与单用西药治疗比较,在基础泪液分泌量[WMD=2.20,95%CI=(1.67,2.73),P<0.00001]、泪膜破裂时间[WMD=1.78,95%CI(1.47,2.10),P<0.00001]和角膜荧光素染色[SMD=-1.77,95%CI(-2.54,-1.00),P<0.00001]方面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熏蒸联合西药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定性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熏蒸或中药熏蒸联合西药治疗与单用西药治疗相比更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相对于人工泪液等西药,中药熏蒸或中药熏蒸联合西药治疗干眼症在增加泪液分泌量及泪膜稳定性,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和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仍需高质量的RCTs来进一步确定中药熏蒸治疗干眼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麻仁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初诊的功能性便秘患者60 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中药麻仁丸口服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仅口服麻仁丸治疗,2组疗程均为28 d。观察2组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盆底肌电评估测量值,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对照组为83.33%(2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C-QO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2、4周以及治疗结束后2周各项症状体征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排便时间、腹胀积分比较,治疗组在治疗4周及治疗结束后2周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下坠、不尽、胀感及排便频度积分比较,治疗组在治疗2、4周及治疗结束后2周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盆底肌电评估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麻仁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较单用麻仁丸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中药沐足对恶性肿瘤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恶性肿瘤失眠患者7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耳穴压豆和中药沐足,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较干预前PSQI、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耳穴压豆联合中药沐足对恶性肿瘤患者失眠效果显著,且可明显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养阴益气汤治疗中老年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中老年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环孢霉素滴眼液点眼,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养阴益气汤加减治疗,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SIt、BUT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7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It、BUT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益气汤治疗中老年干眼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疏肝解郁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帕金森病生存质量问卷(PDQ)评分和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以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1%,对照组为7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HAMD、PSQI、PDQ评分及精神行为、日常活动、运动功能和运动并发症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为主干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0 例的效果。方法:将60 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 例采用腰椎牵引联合五点支撑法干预,观察组30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及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综合疗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0%(27/30),对照组为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药熏蒸为主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洗剂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2例。对照1组采用耳穴压豆治疗,对照2组采用中药洗剂熏洗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洗剂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观察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WOMAC骨关节炎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1组为52.3%,对照2组为80.9%,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OMAC评分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洗剂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壮骨通络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K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0%,对照组为6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K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冻结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予以常规功能锻炼和电针疗法、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功能锻炼和针刺治疗。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30/32),对照组为65.62%(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VAS评分及Constar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可减轻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贴干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D)的效果。方法:将86例寒凝血瘀型P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 例。2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贴干预,对照组采用西药干预。观察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35%(41/43),对照组为72.09%(3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干预后、随访3个月后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及干预后、随访3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贴干预寒凝血瘀型PD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体针联合耳穴压贴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NAFLD 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NAFLD健康宣教,治疗组在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加用体针联合耳穴压贴法治疗,观察期2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肝脏硬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 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肝硬度值均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有所上升,且治疗组下降与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针联合耳穴压贴法治疗效果显著,能改善NAFLD患者的肝功能、血脂和肝脏硬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 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各项评分(单项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总积分)、疼痛强度量化评分表(MPQ)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强度(PPI)评分、疼痛积分(PRIT)]、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内啡肽(β-EP)]。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18%(41/44),高于对照组的77.27(34/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ODI各项评分及总积分、MPQ积分、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及关节活动受限症状,缓解疼痛,抑制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安神解郁汤联合耳穴刺激对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80 例肝气郁结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予安神解郁汤联合耳穴刺激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和临床疗效,并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38/40),对照组为75.0%(30/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AMD积分、NIHS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8/40),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安神解郁汤联合耳穴刺激治疗肝气郁结型PSD疗效良好,能明显提高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