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地震有关的水文及地球化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要回顾了几十年来对地震发生前、地震过程中和震后地下流体和地球化学变化的研究和成果,这些研究一般都是以探索地震预报可能性为目的的。论述了与地震有关的地下水文及地球化学变化的机理,这些地下流体(包括地下水和气体诸如氢、氧和惰性气体)的起源和迁移流动现象以及详细介绍了早期和近代对有关地震的地下流体和地球化学变化的观测成果。同时指出了对地下流体和地球化学作为地震前兆来观测研究的困难所在以及为了克服这些困难而应该采取的地震前兆观测研究的方向,例如多种手段和多种原理方法,开发有效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模型以及适当的数据分析统计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论地球信息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地球信息科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地球信息科学是研究地球系统的有关现象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行星地球。具体来说,它是一门以全球变化与未来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信息为对象,研究利用机器来检测、变换、传输和控制地球系统信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研究实现这些功能所需的设备和系统的原理,目标在扩展人类信息功能(尤其是智力)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地球环境变化和资源短缺的现象,令人类社会面临巨大挑战,因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我们需要知道地球具有物理和化学属性:地球的物理属性包括大小、空间、形状、密度、电性、磁性、引力、运动等,研究地球这些物理属性的学科叫地球物理;地球的化学属性包括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组成、含量、分布、变化等,研究地球化学属性的学科叫地球化学。“化学地球”不是一个学科概念,而是特指将组成地球的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化学元素及其  相似文献   

4.
地球化学是研究宇宙和地球中化学元素的迁移、富集与分散的学科,是与地质学并列的专业基础学科,与矿物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原子和分子,矿物学主要研究由这些原子和分子组成的化合物,而岩石学是研究这些化合物的组合体特征,但这三者之间是互相依存和补充的. 地球化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自20世纪初至60年代末的这一时期.这一阶段主要研究地壳的化学组成,提出了众所周知的克拉克值(地壳的平均含量)概念,这给我们在评价元素的分散与集中状态时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参照.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微量元素的分析成为可能,地球化学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正神奇的化学地球:地球化学元素图谱如何绘制?地球具有物理和化学属性。地球的物理属性包括大小、空间、形状、密度、电性、磁性、引力、运动等,研究地球这些物理属性的学科叫地球物理。地球的化学属性包括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组成、含量、分布、变化等,研究地球化学属性的学科叫地球化学。"化学地球"不是一个学科概念,而是特指将组成地球的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含量和时空分布生  相似文献   

6.
19家地质公园,是散布在三湘四水中19个永恒的地球印痕,是地球亿万年的沧桑皱纹。从岩溶、峰林、台地到冰川的神奇地貌,从志留系、泥盆系、二迭系到三迭系的地质纪年,都在这些地质公园中得到一一展示,也许我们难以想象,在亿万年前,我们的地球到底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变化,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些地质公园中看到,当年,我们的地球,和谁在共呼吸。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地球在内部位势场源和管量场源作用下引起的球形地球变形。着重研究了大地水准面高的变化与正高变化的比直,导出了它在球坐标系中的理论和数廬计算公式。数值结果表明:地球在位势力源和管量力源作用下所引起的大地水准面高的变化与正高变化,其比值的球函数系数低阶项相差近一个量级。因此,用大地水准面高的变化与正高变化的比值这一指标来研究现代地壳运动及重力场随时间变化等地球动力学问题将是十分有用的。  相似文献   

8.
从湘南,到湘北,再到湘西,这是一段穿:这的历程,只为寻求岩石里的秘密.这些固守亿万年的岩石,见证了我们人类从无到有的命运,也镌刻着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地球的气候变化与地球轨道的变化有关。科学家经过对各种现象的研究后提出,由于地球的运行轨道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地球的太阳辐射,这样就使地球的大气层发生了变化。这种观点与冰期变化因一方面是由于地球的运行轨道以及地轴的位置改变所致,另外地球椭率的变化,即地球旋转所造成的自身变化也是促成冰期变化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19家地质公园,是散布在三湘四水中19个永恒的地球印痕,是地球亿万年的沧桑皱纹。从岩溶、峰林、台地到冰川的神奇地貌,从志留系、泥盆系、二迭系到三迭系的地质纪年,都在这些地质公园中得到一一展示,也许我们难以想象,在亿万年前,我们的地球到底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变化,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些地质公园中看到,当年,我们的地球,和谁在共呼吸。  相似文献   

11.
地球信息科学是面向21世纪信息时代崛起的崭新学科。它是伴随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信息网络等多学科的理论渗透、技术集成,综合研究地球科学复杂系统的学科领域。地球信息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应对“数字地球”战略与全球变化等科学问题,探索地球信息机理、地球信息认知方法和地球信息时空图谱等新学科生长点的应用基础科学;并逐步形成地球信息科学技术融合体系,因此又是地球系统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地球系统科学与卫星对地观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重点论述了全球变化的意义、表现形式,同时说明它是地球系统的总体反应;地球系统科学是研究全球变化主要内容的学科。现代空间技术为对地球进行观测提供了可能性。从而为人类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现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存在着很多危机,所有的这些灾害当中,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是对地球最大的杀手. 关于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祸"与"福".我举个例子. 恐龙灭绝事件.恐龙灭绝是第二大生物灭绝事件,地球上大约70%的物种消失了.当小天体大约直径10公里左右撞击在墨西哥的一个半岛上,冲过大气层的时候把所有能够燃烧的东西全部燃烧,因此引起了森林大火和全球大火,它撞击地球表面的时候挖掘出一个巨大的撞击坑,引起了强烈的地震和巨大的海啸.  相似文献   

14.
地球信息科学是面向 2 1世纪信息时代崛起的崭新学科。它是伴随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信息网络等多学科的理论渗透、技术集成 ,综合研究地球科学复杂系统的学科领域。地球信息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主要研究对象 ;探讨应对“数字地球”战略与全球变化等科学问题 ,探索地球信息机理、地球信息认知方法和地球信息时空图谱等新学科生长点的应用基础科学 ;并逐步形成地球信息科学技术融合体系 ,因此又是地球系统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化石是地球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对于研究古地理、古环境 ,研究各种生物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人们可以了解地球及其周围环境的变化,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辽宁化石,特别是辽西中生代化石,正处在生物进化的关键时期——恐龙还没有灭绝,鸟类和被子植物开始出现,哺乳类动物正在进行早期演化,这些生物的遗体、遗物和生活遗迹石化成化石。这是大自然的恩赐,是全人类共同的珍贵遗产。 鸟类起源是古生物学界的四大难题之一。 1861年,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州索伦霍芬地区首次发现了始祖鸟化石, 100多年来,鸟类起…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中国和全球大地震能量释放与地球自转变化的关系,分析了中国大地震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根据中国大地震能量释放主要集中在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对变化曲线的中段,我们推测,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中国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有可能发生特大地震。  相似文献   

17.
海岸带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系统的定义出发,简要回顾了地球系统科学产生的背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地学领域的研究焦点与热点,并带动和加速了地球信息机理、陆地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的研究。重点分析海岸带在地球系统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并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最后,介绍海岸带科学前沿—海岸带海陆交互作用(LOCIZ)计划。  相似文献   

18.
海岸带研究中的点滴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已从罗马时期的局部影响步入了全球性的时代。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全球环境问题,导致了地球系统科学的产生。面对全球变化,科学家提出了七大关键科学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对于海岸带资源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来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变化将如何改变海岸带的生态系统,这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于是IGBP提出了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重大课题,是与其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地理信息系统是研究全球变化的重要工具,反过来,全球变化的研究也将促进地理信息系统乃至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本文简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基本框架和能力建设的主要方向,并以全球变化对森林的影响研究为例说明全球变化研究中专题型地理信息系统研制的方法及其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两位丹麦气象研究人员最近提出的分析数据令人信服地证实,地球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周期的长短变化相符。这一结果为预测地球气候的长期变化提供了一个有力依据。 所谓太阳活动,一般是指太阳表面黑斑和耀斑数量的变化,其实质是太阳内部能量的变化。太阳活动呈周期性,其周期平均为11年多一点,实际上是从8年到14年不等。丹麦气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