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突现期"。经济和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使我们赖以承载的各种资源日益紧缺,这就成了我们当前诸多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之一。其中,土地紧缺的问题尤其突出,守住18亿亩耕地"底线"的要求,成了国土资源系统重中之重的任务。近几年,浙江省的经济和社会工业发展一日千里,对土地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浙江有限的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6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为宣传主题,这是自设立全国“土地日”24年来第八次将“节约”或“集约”写入主题。可以说,节约集约已成为最能诠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要义的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3.
临朐县结合当地山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县情实际,不断创新措施,立足"增量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围绕低效闲置土地、储备未供土地、旧城改造和迁村并点以及让企业向园区集中,最大限度提高企业集中度与土地产出率等方面,千方百计盘活挖潜存量土地,努力拓展土地利用空间,破解土地制约瓶颈。同时,注重依法科学管理,严把用地预审、审批和批后监管等环节,使节约集约用地取得了明显成效,保障了当地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地球提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自然供给,是相对稳定,无弹性的。但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对土地进行整治,以满足人类对土地需求的经济供给,则是有弹性的。土地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它的利用程度精细化的高低,就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后劲,代表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向精细化转变,深挖潜力,节约集约用地,是当前土地利用上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临沂市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地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临沂市人多地少,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面对资源硬约束和发展硬道理的双重压力,根本的出路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近期对临沂市节约集约用地的现状、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对进一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措施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自改革开放以来,土地作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打下坚实的基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首先要节约用地,新的建设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其次是要提高土地的投人产出强度,使土地收益最大化。第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供应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加强管理、规划,整章建制,完善政策,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以达到节约集约用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过多占用耕地、土地资源集约化水平低、城镇用地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等诸多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道路,成为保证经济建设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压力越来越大,人均耕地越来越少,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从我省形势看,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国土资源服务保障工作任务仍然相当繁重,切实履行好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使命,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就是节约用地,使建设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提高投入产出强度,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供应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要做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关键是严格管理、加强规划、完善政策和法规、建立激励机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1土地闲置的原因及对策1.1土地闲置的原因安丘市位于山东省中东部、潍坊市以南,辖2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共计1229个行政村,人口91万,土地总面积1732km2。目前,全市共有闲置、空闲土地40.47hm2,农村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102.31hm2。造成土地闲置的原因集中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乡镇合并、单位合并撤销或者迁移,造成原乡镇驻地出现空巢现象,受地形位置或房屋结构等影响,处置难度比较大。②企业改制、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企业停产、破产、倒闭。③企业用地独立分散,占地面积大,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利用效率。④农村村庄规划不合理或落…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总体紧张的大背景下,土地仍然是影响城市建设发展的“瓶颈“,正确处理保护资源与保护发展的关系,城市外延发展与内涵挖潜的美系,对于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确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到实处。这一问题亟待解决,是我们国土资源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2.
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意义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是土地利用数量、强度大幅度增加的时期。国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提出要采取更有效措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要求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的同时,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减少对耕地的占用。但是目前,有些地方在建设用地的使用上只强调外延扩张,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后,我认认真真看了好几遍,不仅我个人学,而且还在全市召开的土地管理工作会议上,结合济源实际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土地是发展之基,作为一名地方行政长官,如果不学土地政策,不了解当前的土地形势,不保持清醒的头脑,就谈不上发展,就会做出与土地政策相违背的事。通过学习,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要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相结合,要与中央的政策保持一致,要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去认识土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济源市这几年经济发展比较快,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  相似文献   

14.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建设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提高投人产出强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供应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笔者认为,要做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关键是严格管理、加强规划、完善政策、建立机制,可采取以下途径。  相似文献   

15.
莱芜市地处鲁中山区,面积2 246 km2,人口124万,现辖莱城、钢城两个区。近年来,莱芜市始终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调整思路,眼睛向内,不断开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途径,切实推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集约发展新路子。1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大事来抓莱芜市境内山区丘陵面积占80%以上,人均耕地目前只有0.86亩,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是全省人均耕地最少的市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大力推进,全市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自2000年…  相似文献   

16.
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物质保证。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约束的矛盾Et益凸显,一些主要原材料、能源、水、土地纷纷告缺,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按照厅党组中心组学习的要求,通过认真的学习研究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总体感到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重视程度之深、规格之高,前所未有。这些讲话精神,为今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对新形势、研究新措施、开创新局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8.
威海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资源。威海市人多地少,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有限的土地资源要满足“吃饭”与“建设”的需要,根本的出路就是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近日,威海市国土资源局对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现状、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进一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社会步入高速发展期,用地需求急剧放大,每年建设用地缺口超过近2/3。面对日益增长的土地消耗压力,加快转变土地粗放利用方式,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刚性措施,推进“开源节流”,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以较小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快速增长的经济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当前沂源县处在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1土地利用情况分析沂源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沿沂河流向倾斜。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有山头1983个,河流1530条,是典型的山区县。沂源县辖9个镇4个乡,626个行政村和14个居委会,总人口55.5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53万人,占总人口的18.96%。按土地利用强度分析,城镇建设用地人均为132.39m2;按经济产出分析,城镇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