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对最新IT的追踪,提出了GIS技术的6大发展趋势。Linux操作系统、云计算、ARM低功耗计算平台、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开源软件等的突飞猛进,推动智慧城市、地理智慧的发展,使得GIS功能为大众所用,拉开了新一轮GIS技术的变革,改变了GIS软件研发和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2.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汇总以及处理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飞速提升,加之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生产需求的逐步扩大,推动了GIS技术的进步与完善,实际应用范围和领域在逐步扩大。就测绘工作而言,将GIS技术应用到其中,不仅可以保证测绘工作的精准度,还可以为信息技术系统建设奠定基础。本文主要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探讨了该系统的优势和特点,并分析了在测绘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目的在于提高测绘质量。  相似文献   

3.
刘辉  何春桂  余学祥 《北京测绘》2007,(1):23-25,22
GPS为滑坡监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据采集手段,而GIS的强大的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库功能决定了GIS非常适合于解决滑坡监测研究领域中的许多问题。本文主要研究采用GIS技术管理GPS监测数据的模式,创新性的将GPS与GIS集成应用在滑坡监测领域,主要介绍了作者自行开发的基于GPS/GIS集成的滑坡外观监测系统软件——LEMS的框架结构,以及组成软件的五个子系统的功能与特点,并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软件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探索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背景下,GIS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模式.本文利用GIS技术构建数字化工厂空间信息可视化集成平台系统,以三维可视化的方式支撑企业生产管控、能源管理、HSE管理、供应链管理、设备管理、运营决策六大核心业务域.基于GIS技术实现了工厂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到运营管理整个生命周期的全新业务应用模式,研究了通过企业集成总线将GIS平台与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进行无缝集成的技术路线.以基于SuperMap GIS开发的三维工艺仿真GIS系统与石油化工企业的应用系统集成为例,实现了GIS平台与企业应用系统之间的双向调用.验证了该技术在解决异构系统集成问题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的研究为GIS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度应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自然语言及其语音技术的应用是提高移动GIS智能化程度,完善其人性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移动GIS的系统构成与应用需要出发,初步阐述了在移动GIS环境中语音和自然语言的应用意义及其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语音与自然语言的多种应用模式,包括集中方式与分布方式,自然语言对话、人机交互应答及其混合方式,特定人与非特定人方式等,并概括分析了在移动GIS方案中采用各种语音应用模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LONG Yi      ZHANG Ling      HU Lei-di      LV Guo-nian   《测绘学院学报》2008,(1)
自然语言及其语音技术的应用是提高移动GIS智能化程度,完善其人性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移动GIS的系统构成与应用需要出发,初步阐述了在移动GIS环境中语音和自然语言的应用意义及其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语音与自然语言的多种应用模式,包括集中方式与分布方式,自然语言对话、人机交互应答及其混合方式,特定人与非特定人方式等,并概括分析了在移动GIS方案中采用各种语音应用模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3G技术的普及,地理信息逐步以更加直观、简捷的方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同时,移动互联网与地理信息的融合在企业应用中也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移动GIS的出现无疑为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企业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模式,成为GIS大众化、普适化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现有地理信息系统(GIS)与虚拟现实(VR)技术集成方法,将其分为黑盒集成和白盒集成2种模式。提出了通过改变操作系统软硬件行为方式,实现GIS与VR技术集成的灰盒模式。基于该集成模式,在不对现有GIS系统进行任何修改的前提下,探讨了基于帧缓存的双目立体显示方法和基于消息映射的多模式交互设备集成方法,实现了各类GIS软件与虚拟现实设备的集成。为构建集空间分析操作与虚拟现实表达、交互一体的VRGIS系统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城市的总体体系结构和现有商业化GIS软件与GIS应用系统软件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针对数字城市的超媒体移动地理信息服务需求以及现有城市GIS系统数据异构、应用服务异构、用户接入与服务方式多样化的特点,采用MVC设计模式和WebService技术体系,设计面向数字城市的超媒体移动地理信息服务引擎及其原型系统。系统全面兼容OGC和ISOTC211空间实体以及Geo-processing的语义与形式化定义和WMS,WFS,WCS标准规范,实现多源异构空间信息数据与GIS应用服务的集成整合以及多样化用户接入与服务方式的统一,是数字城市的核心应用服务平台,也是继WebGIS之后,GIS软件平台与应用模式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GIS技术已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到了应用。在历史建筑保护领域,GIS主要用于建筑的空间信息展示及空间分析;在历史建筑信息采集方面,传统调研方式在调研前期缺少GIS技术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后期数据入库以及统计分析等功能上。本文介绍了基于GIS移动终端的历史建筑信息快速采集技术,通过统一的内外业采集系统,改变了以往内外业工作割裂的模式,并依据统一的数据标准,将外业现场调研的数据直接导入到内业数据生产平台,以缩短中间环节,实现内外业一体化,提高了历史建筑保护数据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GIS服务和GIS服务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空间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GIS服务和GIS服务链已经成为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本文对GIS服务和GIS服务链的定义、研究现状、分类、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了GIS服务和GIS服务链对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启示和思考,给出了国土资源GIS服务接口划分原则。  相似文献   

12.
Web GIS及其常用软件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朱凌 《测绘通报》2002,(9):60-61
给出WebGIS的定义,对市场上3种常用Web GIS软件作性能比较,对未来Web GIS软件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3.
GIS发展瓶颈、理论及万象GIS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GIS发展中的 3个瓶颈问题 :输入、更新、全面的空间概念 ,并分析了产生这些瓶颈的理论背景 ,提出了GIS对象结构、系统空间数学基础及结构 ,矢量、栅格结合的 3个重要理论问题 ,最后介绍了万象GIS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article we reflect back on our decade‐long collaboration on the geographies of the Holocaust to argue for a GIS of place. Our previous work on ghettoization in Budapest and on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Jewish persecution in Italy had a marked spatial dimension, both in the research questions we set out to answer and the methods we used, which were largely quantitative. During the course of our research, we progressively came to realize that a spatial perspective favors the voice of the perpetrator and that to fully comprehend and understand the geography of the Holocaust, we needed to engage with the voice of the victim, extend the set of methods and tools used, and broaden our epistemology. While proposing a fully‐fledged model of a qualitative GIS of the places and spaces of the Holocaust is beyond the scope of this article, we: (a) argu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corpus linguistics, and spatio‐temporal methods and for a mixed‐methods analytical approach and (b) note how the topological and relational foundations we identify as fundamental to a GIS of place parallel the long‐standing call for an “integrated history” of the Holocaust.  相似文献   

15.
GIS大众化和社会化是GIS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国内GIS教育的现状,该文提出了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育专业侧重了解GIS和应用GIS开展教育教学,地理信息系统相关专业侧重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侧重熟练掌握GIS等多层次GIS人才素质的培养及各层次人才培养中的GIS课程设置.其目的是满足社会对多层次GIS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组件对象模型的GIS——校园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将地理信息系统采用的核心技术归纳为地图分层、矢量抽象、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划分三个方面,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基于ActiveX技术的GIS平台。利用此类GIS平台,结合校园信息的特点,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抽象出校园图、楼、楼层、房间等通用概念,基于视图与视图配置的模型,开发出校园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技术能缩短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周期,提高软件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7.
面向GIS数据共享的概念模型设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陈常松  何建邦 《遥感学报》1999,3(3):230-235
G I S 数据共享的主要问题是数据的语义共享。在数据共享的保障基础———技术基础、标准化体系及政策法规体系中,标准化工作最为直接,而其中面向数据共享的概念模型的设计又是最基础性的工作之一。面向数据共享的概念模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寻求一种规范化、标准化的约束法则来保障数据的共享,为了保障数据共享的安全性,所设计的概念模型应能提供用于共享的抽象概念,这些抽象概念所描述的是地理概念而非纯空间概念,并应能提供语义抽象机制。采用语义数据模型的方法,提出利用地理特征这一概念作为建模的基本概念。通过一个实例对其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思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我国GIS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在社会需求的拉动下,GIS应用早已突破其专业领域,因之而推动了非GIS专业GIS教育的快速发展。作者在分析比较GIS专业与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目标、学生学科背景差别等问题的基础上,对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教学中教师要求、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诸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对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非GIS专业的GIS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GIS应用早已突破专业领域,在社会需求的拉动下,非GIS专业的GIS教育快速发展。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将非GIS专业的GIS教育分成四类,地理、测绘学科下的非GIS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工程相关专业和GIS公共选修课程,分别从各类非GIS专业开展GIS教育的必要性、特点、教材选择、课程设置、教学教法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对非GIS专业的GIS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A number of approaches for integrating GIS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have emerged in recent years, as part of a resurgence of interest in mixed methods research in geography. These efforts to integrate qualitative data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echniques complement a longstanding focus in GIScience upon ways of handling qualitative forms of spatial data and reasoning in digital environments, and extend engagements with 'the qualitative' in GIScience to include discussions of research methodologies.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se emerging qualitative GIS methodologies by describing the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computer-aided qualitative GIS' (CAQ-GIS), an approach for storing and analyzing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geovisual data in both GIS and computer aided data analysis software. CAQ-GIS uses modified structures from conventional desktop GIS to support storage of qualitative data and analytical codes, together with a parallel coding and analysis process carried out with GIS and a computer-aided data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 The inductive mixed methods analysis potential of CAQ-GIS is demonstrated with examples from research on children's urban geograph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