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思想的线状要素Morphing方法,针对同名线状要素在大小比例尺下的两种表达,首先利用约束Delaunay三角网提取小比例尺地图上线状要素的弯曲特征点,然后采用模拟退火技术在特征点与大比例尺线状数据顶点之间建立全局最优匹配,匹配结果将两线状要素分割成多对对应线段,最后针对每一对对应线段采用常规线性插值方法进行Morphing插值。模拟算例和实际数据实验证明,该方法较好地顾及了线状要素尺度变换过程中的弯曲化简、删除、夸大、典型化等综合操作,变换结果能有效地保持原线状要素的结构特征,提高了Morphing变换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顾及线状要素综合要求的Morphing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基于弯曲结构匹配的线状要素Morphing方法。针对不同尺度下的线状要素,通过建立约束Delaunay三角网,根据三角形的不同特征构建能够表达弯曲特征层次性的多叉树。基于多叉树结构进行匹配得到对应弯曲,对对应弯曲进行重要性评价,以尺度为依据舍去次要弯曲,从而得到任意尺度下的中间图形。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利用弯曲结构匹配的线状要素Morphing方法满足线状要素的综合要求,能保持线状要素上的曲折系数和弯曲个数对比,实现光滑渐变的连续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同一线状要素的不同比例尺表达,借鉴Douglas-Peucker线状要素简化算法思想分别建立BLG树,通过对两BLG树从根结点到叶子结点进行层次匹配将两线状要素对应分割成多对线段。在此基础上,借助线性插值算法进行Morphing变换。实验结果证明,此方法有效保持了原线状要素的结构特征,提高了Mor-phing变换精度,改善了Morphing变换效果。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上下文特征的形状匹配方法,并将其用于线状要素的Morphing变换。首先通过计算每个点的形状上下文,建立形状直方图,然后通过直方图匹配找到同名实体在大小比例尺下轮廓点的最佳匹配关系。根据点的匹配关系,得到对应线段。最后通过分段线性内插实现线状要素的连续尺度变换。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形状上下文的轮廓点集匹配方法不需要标志点或者关键点,适应性较强,可以有效地实现形状匹配,极大地提高Morphing变换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姜三  江万寿 《测绘学报》2020,49(3):322-333
影像匹配是数字摄影测量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基于Delaunay三角网约束下的稳健影像匹配方法。首先利用Delaunay三角网对随机初始匹配点进行组织,构建分布均匀、结构稳定的局部连接关系;其次利用线段描述子和空间角度顺序建立了局部辐射和几何约束模型,并将粗差剔除问题转换为分析Delaunay三角网和对应匹配图的相似性问题;然后利用对应三角形局部约束实现匹配扩展;最后在分层策略和交叉验证策略下实现稳健影像匹配。利用3组数据集进行大量的匹配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匹配算法即使在高外点率下依然能够实现稳健粗差剔除,得到高精度的影像匹配结果。  相似文献   

6.
移位是解决地图制图和GIS中空间冲突的基本算子之一。Morphing变换可以实现源对象到目标对象的连续平滑变换,通过从两个方面拓展Morphing变换,从而实现对线要素进行移位。首先分析了线要素空间冲突的类型。在线要素弯曲识别的基础上,以弯曲作为冲突检查和线要素移位的基本单元;然后,用Delaunay三角网探测冲突区域,将冲突位置定义在局部的线要素弯曲(组);最后拓展Morphing变换实施线要素移位,即先对冲突发生弯曲(组)进行镜像变换,再对冲突发生弯曲(组)和它们的镜像进行Morphing变换,并给出了变换参数与移位距离和方向的定量关系。实验证明了该方法有效、可行。引入图形镜像避免了普通Morphing变换中的特征点识别和匹配等两个难点。将弯曲作为冲突发生的范围和化解冲突的操作单元,可以实现要素局部与全局移位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近景影像三角网内插点密集匹配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目前密集匹配中依据种子点寻找新特征点存在计算复杂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近景影像Delaunay三角网内插点密集匹配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子匹配特征点,通过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对特征点进行优化,以获取高精度同名点;依据同名点构建Delaunay三角网,在同名相似三角形内,以内插重心点作为匹配基元,并对内插点进行色彩信息相似性约束和极线约束,剔除粗差提高匹配结果精度;在匹配传播过程中,新特征点不断插入三角网中,对三角网进行动态更新,用于约束后续匹配。该方法能够避免繁琐计算,同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近景影像数据。  相似文献   

8.
Delaunay三角网中任意约束线段嵌入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约束Delaunay三角网在地理信息系统、地学分析、表面对象重建、数字城市、虚拟现实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约束线段嵌入是解决由Delaunay三角网转变为约束Delaunay三角网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重点研究约束线段嵌入Delaunay三角网的问题,通过分析约束线段与原三角网之间的关系,给出各种情况的约束线段的预处理方法,以迭代算法为基础,描述了任意约束线段嵌入Delaunay三角网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约束Delaunay三角网在地理信息系统、地学分析、表面对象重建、数字城市、虚拟现实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约束线段嵌入是解决由Delaunay三角网转变为约束Delaunay三角网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重点研究约束线段嵌入Delaunay三角网的问题,通过分析约束线段与原三角网之间的关系,给出各种情况的约束线段的预处理方法,以迭代算法为基础,描述了任意约束线段嵌入Delaunay三角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多尺度表达中同名线要素的变换问题,提出一种层次特征点控制下的线状要素Morphing变换方法,在已有的线性插值Morphing变换基础上,利用层次特征点对线要素进行分段控制,按对应弧段的结点的相对位置在本弧段的相同的相对位置处插入点,提高插值过程中点的位置对应精度,使中间比例尺的插值表达得到优化,提高Morphing变换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article, a new morphing method is proposed for two linear features at different scales, based on their entire structures (MLBES in abbreviation). First, the bend structures of the linear features are identified by using a constrained Delaunay triangulation (CDT in abbreviation) model and represented by binary bend‐structure trees. By matching the independent bends represented by the bend‐structure trees, corresponding independent bends are obtained. These corresponding independent bends are further used to match their child bends based on hierarchical bend structures so that corresponding bends are obtained. On this basis, the two linear features are split into pairs of corresponding subpolylines by the start and end points of the corresponding bends. Second, structures of the corresponding subpolylines are identified by the Douglas‐Peucker algorithm and represented by binary line generalization trees (BLG‐trees in abbreviation). The corresponding subpolylines are split into smaller corresponding subpolylines by matching the nodes of the BLG‐trees. Third, the corresponding points are identified by using the linear interpolation algorithm for every pair of corresponding subpolylines. Finally, straight‐line trajectories are employed to generate a family of intermediate‐scale linear features. By comparison with other methods, it is found that MLBES is accurate and efficient.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曲率法的曲线特征点选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使用弯曲树来组织曲线的弯曲形态,根据弯曲特征以一定范围计算曲线弯曲程度所得到的值度量点的宏观弯曲量,作为特征点的选取标准;并根据微观弯曲量微调领域内特征点的位置,来确定特征点。实验对比发现,本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曲率算法的不足,选取的特征点能够控制曲线的宏观形态,并且位置准确。  相似文献   

13.
等深线化简是海图综合的重要研究内容。针对现有化简方法存在的化简弯曲识别不准确、化简不彻底等问题,提出了一种Delaunay三角网支持下的等深线化简算法。首先,对等深线构建约束Delaunay三角网,实现了等深线弯曲结构的二叉树表达;其次,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结构,改善了等深线上需要化简弯曲的识别方法;最后,设计了多种化简手段,建立了新的等深线化简模型,实现了对等深线形状的彻底化简。实验结果表明,化简结果能够满足航行安全要求,等深线的主要弯曲特征得到了有效保持和清晰表达,化简精度符合制图要求,且能够有效避免自交。  相似文献   

14.
等高线的空间关系规则和渐进式图形简化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详细讨论了等高线表达地形的规则和以此为基础自动建立等高线关系的方法,对地形特征点、线的提取改进了已有较成熟的方法,建立了一套实用的等高线图形简化的渐进式方法,并对其特殊情况的处理提 出了具体的算法。这种方法把不同比例尺跨度的等高线图形综合融为一体,易于实现,等高线图形简化时的等高线相交可在综合过程中控制。  相似文献   

15.
顾及邻域结构的线状要素Morphing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图综合过程中,综合前后图形轮廓上两点间的绝对距离可能会发生很大改变,但是点的邻域结构和上下文信息相对保持稳定。基于此,首先提出一种结合形状上下文和松弛标记法的形状匹配方法,通过全局形状描述子形状上下文来描述点集的不变特征;然后将点集间形状上下文的统计检验匹配代价转化为松弛标记法的初始匹配概率,接着通过迭代支持度函数更新匹配概率,直到建立最优匹配;最后根据点集的匹配关系,得到相应的匹配线段,通过线性插值实现要素的连续尺度变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很好地顾及要素的上下文信息,而且也能顾及到邻域结构特征,提高Morphing变换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曲线弯曲深度层次结构的二叉树表达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地图综合要顾及目标的几何特征、语义特征和拓扑特征,其中地理意义是控制综合算子系统、参量调整的决定性因素。就线状要素而言,单从角度、距离、矢高等几何特征出发设计的曲线化简算法只能算作对曲线坐标串的几何压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图综合。由于曲线的弯曲特征在表达线状地物地理特征上具有重要意义,对弯曲特征的识别、结构描述及操作分析成为目前线要素制图综合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模型提出一种方法描述曲线弯曲特征在深度上的层次结构,对曲线上的矢量点构建三角网,在三角网覆盖区域里,由外向内进行三角形的“剥皮”操作,根据“剥皮”操作,根据“剥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特征三角形构建二叉树,实现大弯曲套小弯曲层次结构的表达。该方法基于Gestalt对称性、连续性原则、对二叉树结点进行考察,可提取认知意义上的真正弯曲。本文同时给出了弯曲特征二叉树在多边形(闭合曲线)综合化简中的算法设计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存在云雾遮挡、仿射变形的遥感影像,本文提出应用Hessian-Affine与最大信息熵,检测并筛选仿射不变特征,同时选刺同名点估计初始变换参数,对每一个待匹配点预测出一定圆域约束内的对应匹配点集,利用NCC相关系数迭代确定圆域内真同名点,得到初始匹配点集,然后利用均方根误差(RMSE)迭代剔除误匹配,直至完成最佳仿射变换参数估计。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发生仿射畸变、气候复杂区域的影像配准表现出较好稳健性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