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谋胜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24(3):F0002-F0002
4月11日11时27分,我国自行研制的“海洋一号B”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准确进入了预定轨道。“海洋一号B”卫星是“海洋一号A”卫星的后续星,卫星轨道为太阳同步近圆轨道,卫星经在轨测试合格后,将交付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使用。  相似文献   

2.
悬沙水体不同波段反射比的分布特征及悬沙量估算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沿岸、河口附近水域具有高悬沙量的特点.悬沙的分布、扩散、沉降过程影响港口、航道水深的维持,影响生态环境.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开展悬沙遥感及定量算法研究,在我国已取得诸多成果,挥才兴等[1]提出了几种悬沙定量的经验和半经验模式.“七五”攻关分别对黄河口和长江口提出了对数模式、线性分析模式和双峰比模式,Ma等[2]将模式识别方法应用于悬沙遥感.90年代后期,国际上陆续发射多颗海色卫星,我国也计划发射海色卫星,为有效地利用海色卫星资料,进一步开展悬沙定量算法及传感器谱段选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海洋1号”卫星在海冰监测和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海洋1号A”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海洋卫星.2002~2003年冬季,该卫星首次应用于我国渤海海冰监测和预报.建立了从卫星1B级数据开始的海冰反演系统,提供海冰遥感图像和海冰密集度、冰厚与冰外缘线数值产品,作为渤海海冰监测和海冰数值预报初始场的重要信息来源,以及海冰预报质量检验的参考依据之一.介绍所发展的“海洋1号A”卫星海冰反演系统的流程、算法和反演参数,海冰反演结果,及其在渤海海冰监测和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1 2月 7日在范登堡美国BBC基地 ,将人造地球卫星“Jason(伊阿宋 )”号发射到高度为 1 3 3 6km的轨道上。在观测世界海洋状况的宇宙仪器中 ,该卫星装备了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它的测高仪能很精确地测量卫星在海洋上空的高度 ,收集有关海洋地形 (其表面的起伏 )、海浪高度、风向和风速等资料。为了有效的水文气象预报 ,卫星每 3h提供 1次报道 ,特别是对预报厄尔尼诺这种信息很重要。“伊阿宋”将取代从 1 992年开始在轨道上工作的法—美卫星“TOPEX 海神号”。新的仪器设备将在世界海洋的同一海区上空飞过 ,但具有 1min的移位 ,然…  相似文献   

5.
利用“北京一号”小卫星全色和多光谱影像对冬季渤海海冰进行了监测。根据多光谱谱段特征和现场测试的海冰光谱之间的对应关系, 建立了卫星影像冰水识别、渤海海冰外缘线的模型, 估算了海冰面积及判别海冰发展趋势;对卫星影像数据进行监督分类, 建立了相应的分类模型;根据海冰类型的不同将海冰区域进行了划分, 并作为对海冰灾害严重程度的判别依据;以2007年度冬季为例, 对渤海海冰的分布面积进行了统计, 与海冰监测业务中使用的MODIS数据反演结果进行了对比, 对比结果显示“北京一号”卫星可以为海洋监测和预报服务部门提供高分辨率海冰遥感信息, 并为我国海冰灾害的防范提供可靠有效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海洋世界》2007,(5):4-4
据《中国海洋报》报道,2007年4月11日上午11时27分,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海洋一号B”卫星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升空。经过797秒飞行后,星箭成功分离,卫星进入距地球  相似文献   

7.
《海洋测绘》2017,(1):82-82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李熙日前透露,武汉大学团队与相关机构共同研发的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珞珈一号”已通过论证,预计2017年底将发射升空。该卫星搭载了高灵敏度夜光相机,其精度将达到地面分辨率100米,夜间能看见长江上所有亮灯的大桥,届时将获取精度远高于当前美国卫星的夜景图片。  相似文献   

8.
我国海洋卫星体系及卫星海洋应用体系建设进展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卫星体系与卫星海洋应用体系是我国对地观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建设目标。它的建立将完善海洋立体监测系统,并推动我国“数字海洋”工程。对该体系的具体内涵进行了描述,同时介绍该体系的进展,并提出了建设该体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北斗"导航系统在海洋水文、气象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北斗”导航系统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具有快速定位、双向通信和精密授时三大功能.可以代替当前的Inmarsat-C和ARGOS系统在海洋监测平台中的应用。文章介绍了“北斗”系统在我国当前的海洋水文、气象监测平台的应用.并对“北斗”系统在我国海洋监测平台上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反距离加权法根据不同的方案融合得到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3月8日“HY-2”和“Jason-1/2”, “ENVISAT”卫星高度计的10 d平均波高, 借助NDBC提供的浮标数据对融合结果进行验证和比较, 结果表明:不同的融合结果均可以很好地反应海洋表面的真实情况;“HY-2”卫星高度计数据在多源卫星高度计数据融合中可以与其他卫星高度计数据一样发挥作用, 甚至可以替代已经停止运行的“ENVISAT”参与多源卫星高度计数据融合。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0月21日,由龚惠兴、童庆禧院士等组成的专家组通过了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潘德炉研究员领衔,会同国内六家研究单位的专家共同完成的我国免费接收处理美国“海星”号海洋水色卫星宽视场海洋水色观测资料的卫星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科技人员已能应用遥感技术向渔业部门准确地速报东海、黄海海况及测报中心渔场位置。这项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中的“东海、黄海渔海况速报”成果,于1988年3月18日在杭州通过部级鉴定。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科技人员经过艰苦努力,于1987年11月至12月期间,在北京卫星气象中心接收美国NOAA卫星的AVHRR资料,经计算机处理,快速、准确地提取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一号"(HY-1)卫星数据的海面温度反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洋一号”(HY-1)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探测海洋水色的卫星,星上载有10波段COCTS水色扫描仪和4波段CCD成像仪。本文介绍了利用“海洋一号”(HY-1)卫星数据反演海温的算法模型,对反演过程中用到的云检测方法进行了说明,给出了具体的反演处理过程,对利用本方法反演的海温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王瑞富  孙凌  张杰  宋平舰 《海洋学报》2006,28(6):158-163
“海洋1号A”卫星(简称“HY-1A”)是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它搭载了水色扫描仪和CCD成像仪,其中CCD成像仪主要应用于海岸带地区.为了对海岸带地区进行准确的信息提取和分析,必须去除云的影响和干扰,因此本文针对“HY-1A”CCD数据的特点,对云检测算法进行了评估、遴选和改造,实现了业务化应用,这也是“HY-1A”卫星CCD成像仪海岸带应用示范系统的重要工作之一.云检测的方法众多,主要可以分为可见光/红外阈值法和聚类法两种,每种方法还可以辅以空间均匀性判识.  相似文献   

15.
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HY-1A的应用潜力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继美国1997年发射专用的海洋水色卫星"海星"号(SeaStar)后,2002年5月15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专门海洋水色卫星HY-1A.首先概要地介绍了HY-1A卫星的性能和特点;其次运用辐射模拟仿真得到的综合信噪比这一概念从理论上评价了HY-1A卫星资料的利用率,同时利用接收到的HY-1A卫星资料,通过与美国海洋水色卫星资料的比较,评价了测量精度;最后从海洋水色、水温等海洋要素的反演结果讨论了HY-1A卫星资料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第一颗海洋卫星将在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开发以及国家权益等方面将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差分GPS定位(DGPS)可显著提高GPS导航、定位的精度。但在卫星几何分布图形不良或个别方向卫星信号失锁的情况下,DGPS将失去其作用。若将发布差分改正信息的基准站看成伪GPS卫星(简称伪卫星),则可极大地改善差分定位的精度。本文结合国外的试验成果,将这一技术作一介绍,可对我国建立海上差分GPS观测模式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HY-1”卫星COCTS水色遥感器精确瑞利散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HY-1”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颗海洋卫星,水色遥感器COCTS具有8个可见光(412,443,490,520,565,670 nm)、近红外通道(750,865 nm)以及2个热红外通道(10.30~11.40,11.40~12.50μm).COCTS遥感器上采用了多元并扫技术用以提高遥感器的信噪比和探测灵敏度,但是由于并扫会带来像元旋转的问题,于是我国“HY-1”卫星水色遥感器COCTS上采用了K镜消旋技术,而K镜消旋技术带来的一个消极影响是偏振响应很大,通过发射前实验室监测结果发现其值达到了8%.  相似文献   

18.
计划于1994年夏季发射升空的美国“海星”号卫星,将是世界上第一个私营遥感卫星。由于这颗卫星为遥感海洋水色而设计,所以它将有力地促进空间利用的商业化,使海洋科技界大大获益。这一装置产生的资料,将有助于人们对全球碳循环的认识,为在总体上进一步了解世界大洋提供资料,并在船舶航运、渔业管理和执法、海洋工程以及环境监测中产生新的商业机会。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卫星多普勒定位和GPS卫星定位技术在我国海洋测绘中的应用,进而展望了GNSS在下述几方面将成为海洋测绘未来应用的新亮点:导航卫星将为海洋强国建设发挥重大作用;GNSS三频接收机将为海域测量开创新篇章;GNSS导航卫星能够为机载激光测深系统提供更高精度的在航7维状态参数和3维姿态参数.  相似文献   

20.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于1988年5月建立的一套风云极轨卫星地面接收系统。该系统可接收我国“风云一号”卫星(尤其是其中的海洋通道)资料,兼容接收美国正在运行的TIROS-NOOA系列卫星资料。接收的信息是高分辨率图像传输(HRPT),其中包括AVHRR五个通道的数字图像,图像分1024个灰度等级,地面分辩率为1.1km,扫描覆盖的地面宽度为2800km。该系统对每颗星每昼夜能接收4—6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