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孙玉亭  王春乙 《气象》1984,10(5):24-26
研究天气对产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作物产量预报,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实际上,农业气象产量预报并不是完整的农业产量预报,因为农作物产量不仅与环境条件有关,还与品种、肥料、农业技术措施有关。因此,只分析外界条件和产量的关系,往往造成与实际有较大的差异。作物生长动态模式是根据作物实际生长状况,如采用干物质累积量、有效分蘖数、穗数、粒数等惰性因子,并考虑未来将出现的天气条件,  相似文献   

2.
根据作物干物质增长速度曲线,利用迭代法求出最佳气候条件下的最大干物质累积量,并求出最佳气候条件下的干物质累积速度。再根据干物质累积速度与绿度值的关系,求出最佳气候条件下的最大绿度值,并将其作为标准绿度值。以每年的绿度值的1.6次方与标准绿度值的1.6次方的比除以温度订正系数,求出水分系数,以此来评价玉米生长期水分供应状况  相似文献   

3.
春小麦生长简化模拟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试验,构建了描述作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叶面积动态变化以及干物质累积与分配等生长过程与气象条件关系的数学方程。在此基础上初步研制了水分、营养满足条件下的春小麦生长简化模拟模型。检验表明,此简化生长模型的模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从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SPAC)的水分循环出发,以冬小麦为例,通过对土壤水分动态和有关作物生长过程的模拟,建立作物水分消耗与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关系的动力-统计模式。经3年试验资料的验证,总干重、籽粒产量和根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平均模拟误差分别为6.39%,5.60%和5.45%。发育期、叶面积动态和干物质积累动态的模拟与实测情况吻合得也较好。  相似文献   

5.
根据玉米分期播种发育期观测资料和干物质累积及籽粒干物质累积资料,求出玉米发育期的热量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光合作用模型,温度、水分对光和作用影响模型和呼吸及物质转运模型;建立温度对玉米发育进程和物质积累的综合评价模型,并用该模型评价发育进程中温度对发育和物质积累的影响,以及对成熟度和产量的影响,从而为评价温度变化对作物的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的构思和展望气象条件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系,以往主要是使用多重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试图予以预测。但这种方法存在着两个问题,一个是如果超过了研制模式所用的资料范围(地区、年代等),则模式就不能使用了;另一个是从时间上考虑作物的生长,即处理生长的动态是困难的。真正有效的模式必须是在可以掌握各时段作物生长的实况的同时,还能够预测出其后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获得栽培管理上的必要情报。本项研究是在总结上述研究工作的问题后,在如图1所示的构思和展望的基础上,对气象条件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系予以  相似文献   

7.
唐守顺 《气象》1984,10(10):41-41
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冬小麦产量与500毫巴高空环流特征量的关系,尝试了用环流因子进行大范围作物产量早期预测的方法,于小麦返青后的3月初便可对产量进行预测,预测的时效较长,且具有一定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虽然事实已经证明用卫星资料估计农业产量比较困难,但是,利用NDVI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成果大都把重点放在研究产量与NDVI单点观测的关系上。但是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还是使用NDVI时间累积预测产量。这里预测籽粒产量或总生物量的简单模型都是由线性回归技术确定的。模式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NDVI时间累积的定义不同;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定量地描述作物生理现象、气象条件等环境因素与作物生态的关系,研究能够说明和预测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的作物生长模拟模式,不仅可以预报作物产量,而且可以用于评价某一地区潜在的生产力、农业生产的风险分析、确定作物的种植条件和适宜种植期,以及根据作物的生育诊断采取  相似文献   

10.
用气象卫星资料监测冬麦长势和估测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2、1993年的气象卫星资料,分析植被指数与甘肃省冬麦区33个县市冬麦产量的关系,发现绿峰植被指数与产量存在极好的相关性。另外,从预测产量的角度和预报时限要求出发,可用4月中下旬累积植被指数预测冬麦产量,并给出了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1.
水稻净光合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农业气象学和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利用人工气候箱盆栽试验观测资料,建立了水稻净光合模拟模型,确定了模型有关参数,探讨了水稻叶片的净光合能力与温度、光照等气象条件之间的本质联系,为研究水稻植株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和产量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稻干物质的数值模拟及类型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物质积累是水稻经济产量的基础,利用分斯播种资料,运用作物生长模拟方法,根据水稻主要种植区域的光温资料,作出水稻干物质积累的理论计算。通过对干物质积累值的时空规律分析和区划,为分析生物学产量形成的生态条件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3.
Climatic change and grain corn yields in the North American Great Plai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basic parametric crop yield model (YIELD) that uses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data to calculate yield and associated parameters for grain corn (maize) was applied to a transect through the North American Great Plains. This paper continues our examination of the impact of probable climatic change scenarios on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and irrigation requirements (Terjung et al., 1984), This study of grain corn yields showed highest yield for the first (or primary) harvest under full irrigation occurring under a sunny and cold scenario in Austin, TX, sunny and cool in Kansas City, KS, and sunny and warm in Bismarck, ND. Lowest irrigated yield was found with cloudy and hot and very dry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Under rainfed-only conditions, minima were obtained under the sunny-hot and -warm scenarios and very dry conditions.J. T. Hayes is a professor at the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Regional Planni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lbany, NY, U.S.A.L. O. Mearns is also curre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fund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Dr. Liverman is a professor at the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Wis., U.S.A.  相似文献   

14.
For the 1980–2003 period, w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op yield and three climatic variables (minimum temperature,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for 12 major Californian crops: wine grapes, lettuce, almonds, strawberries, table grapes, hay, oranges, cotton, tomatoes, walnuts, avocados, and pistachios. The months and climatic variables of greatest importance to each crop were used to develop regressions relating yield to climatic conditions. For most crops, fairly simple equations using only 2–3 variables explained more than two-thirds of observed yield variance. The types of variables and months identified suggest that relatively poorly understood processes such as crop infection, pollination, and dormancy may be important mechanisms by which climate influences crop yield. Recent climatic trends have had mixed effects on crop yields, with orange and walnut yields aided, avocado yields hurt, and most crops little affected by recent climatic trends. Yield-climate relationships can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forecasting crop production within a year and for projecting the impact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s.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气候生态棉区化学调控适宜期的试验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山东省气候条件下,棉花生长发育主要受热量条件制约.由积温推算出在不同气候生态棉区以及不同品种、种植方式、密度和产量水平下的棉田物候期,由此得到相应棉田各次化调期,可改变田间小气候,提高成铃率10%~15%,单铃重增加0.3~0.9g,使棉田因蕾期缩短而改变播期及种植品种,扩大麦棉两熟种植区域,提高棉花品质.  相似文献   

16.
分别统计分析了上海、合肥、金华、武汉、长沙、南昌、吉安、衡阳等站生长季热量(﹥10 ℃积温及持续日数)和越冬期低温(﹤0℃负积温及极端最低气温)变化特征。运用谱分析方法,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冷暖变化的周期及长期波动趋势。同时,预测本世纪末,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冷暖波动对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可能是一种潜在威胁;指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重视气候投入,突破传统农业经验,优化农业耕作轮作栽培制度,建设对气候变化具有强的调控功能的新的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7.
修正已有积温模型,提高积温稳定性,对积温指标更好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有重要意义。基于东北地区春玉米的生长发育情况,综合分析影响积温稳定性的气象因素,订正常用的活动积温模型。在进行积温稳定性评价基础上,将订正模型应用于春玉米的发育期预报中。结果表明:温度条件是影响积温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基于温度因子得到的订正模型,在出苗-抽雄阶段和抽雄-成熟阶段较原模型年际间变异系数分别平均减小了0.42%和1.42%,订正模型计算的积温稳定性更好。分别利用1981-2010年及2011-2017年资料进行回代及预报检验,发现订正模型对抽雄期的预报结果改进不明显,对成熟期的预报结果误差较原活动积温模型在回代及预报检验中分别降低了3.78 d和1.1 d。  相似文献   

18.
康桂红 《气象》1997,23(4):28-30
农作物产量形成是一个发展的时间过程,因此进行气候评介应用动态观点,利用动态模式对农作物进行气候评价是通过建立农作物生育期逐月动态模式,把气候产量作为判据,分时段定量评价产量形成的气象条件,比通常要用的定性评价方法更直观、准确。  相似文献   

19.
面向Internet的农业气象产量动态预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信息时代Internet网上用户对产量预报动态查询的需求 ,探讨了面向Inter net的农业气象产量预报的解决方案。试验结果表明 ,由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是一个光、温、水、土条件长期、综合作用 ,生物量长期累积的过程 ,因此利用积分回归方法 ,考虑全生育期光、温、水气象因子的综合影响 ,根据已出现的天气实况 ,在假定后期天气条件正常的情况下 ,有可能预测出未来产量的趋势。随着天气实况的逐一出现 ,后期的预报结果可望逐步接近实际值。统计检验和试报结果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