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周方君  周萌  叶福銮 《气象科技》2012,40(5):763-765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区域自动气象站蓄电池存在过充电现象.过充电使蓄电池使用寿命严重缩短,导致自动站无法正常运行.通过自行研制的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在端电压达到蓄电池上限值时停止充电,能有效解决蓄电池过充现象,起到保护蓄电池的作用.保护器只用太阳能电池的电能而不用蓄电池的电能,无光照(无须保护)时自动停止工作,最大限度地延长采集器工作时间;控制器可即插即用,无须改动采集器中的任何接线,从而保证了区域站的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2005年自动站故障维修情况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为保障全省自动站观测业务运行,我们作了一些故障维修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从业务运行管理、设备维修保障等方面对自动站维修工作做一介绍,为我省以后的自动站技术保障工作和新的自动站建设提供经验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概括了自动站数据传输中容易出现的故障,并从硬件、软件方面进行故障原因分析,对自动站数据传输工作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从DYYZ(Ⅱ)型自动站的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出发,介绍了DYYZ(Ⅱ)型自动站的部分 故障分析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5.
自动气象站数据错情分析与处理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动气象站(以下简称自动站)是我国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自动站的建立减轻了观测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观测时效,同时也减少了因观测、计算、抄录报表等原因引起的错情。由于自动站从探测设备、处理方式工作流程等与人工观测相比有很大区别,其测报数据的错情也与人工观测有所不同。本文就自动站数据错情进行分析并提出防错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自动站测报质量,避免因操作、维护不当或软、硬件故障造成的失误,从6个方面总结了自动站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自动站与人工站数据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祎  冉国辉 《贵州气象》2005,29(6):41-42
由于仪器工作原理、数据观测时间以及数据采样方式与样本数的不同,人工站与自动站观测的数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过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对误差原因进行了初步诊断,认为自动站对气象要素的反映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九五”、“十五”期间我国先后在全国各地开始了对大气探测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我国自行研制的自动站,定型生产并全面开始了布点,目前全国气象系统自动站安装使用已达1600余站,不久的将来气象站的探测仪器将得到全部更新,气象站全部使用自动站探测的时代就要实现。  相似文献   

9.
自动站现场校准配套方案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嫣 《山东气象》2010,30(1):35-38
根据自动站现场校准工作的需要,以自动站各要素传感器的现场校准工作为核心,面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研究制定了整套的自动站现场校准配套方案。其中包括全省自动站管理方案,校准人员管理方案,数据记录及处理系统,各要素校准情况管理方案,解决现场校准数据上传的实施方案,更换配件管理方案,标准器使用管理方案,校准车辆管理方案。这些方案的实施使自动站现场校准工作从各方面得到较全面的管理,且从业务技术和方法上为校准工作提供了较精细的工作流程,保证了自动站现场较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中国气象局自动站质量控制系统和广东省气象局自动站运行监控系统,方便台站对自动站运行实行监控,同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反馈气象数据疑误信息;结合实际工作简述自动站数据异常处理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1概述 我省目前已有51个自动气象站(其中5个Ⅰ型自动站,46个Ⅱ型自动站),大部分在2003年安装调试后投入试运行,其技术保障工作由我们装备中心(现吉林省气象信息技术保障中心)承担。  相似文献   

12.
吴世美  苏菲 《贵州气象》2005,29(4):43-44
针对在自动气象站测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以提高贵州省自动站测报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三要素自动站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要素自动站在贵州省投入业务运行已几年,为了使之更好更稳定地开展,保障基础业务工作的正常运行,有针对性地就贵阳市7要素自动站的一些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及处理技巧和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14.
游泳  胡春 《四川气象》2002,22(3):52-53
分析了自动站建设的必要性,解释自动站运行的原理和流程,以及自动站建设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几个发达国家的自动站发展史进行了总结,对今后自动站布局发展趋势、自动站观测技术和观测方法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我国自动站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使用在WEB上通用的VML标记语言,在光栅化地图上实时显示气象自动站监控点的观测要素,从而实现对气象自动站的实时监测,及时了解气象自动站的观测要素变化以及工作状态,当某一个自动站资料出现问题,系统将自动报警,提醒监控人员进行处理。提高对气象自动站有效管理,及时排除故障,保障气象自动站持续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17.
地面观测由人工观测发展为自动观测,提高了观测时效和精度,消除了人工读数误差,减轻了观测员的劳动强度。但是由于自动站观测仪器的性能、构造和原理及观测方式与过去人工站观测仪器完全不同,数据处理方式和规定也不相同,这就在报表数据文件的处理上对审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自动站报表审核工作刚起步.对自动站报表审核特点和规范理解掌握不深。容易造成误区。本文就自动站报表审核工作中常见的误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郭凌  蒙居正 《贵州气象》2007,31(6):48-48
通过对自动站采集器一次气压故障的排除过程分析,总结经验,得出在今后的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以期更好的做好自动站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安装了Ⅱ型自动站(以下简称自动站)。自动站具有显而易见的优点:操作简单,仪器维护方便,配备有微机自动处理终端,自动化程度较高,观测人员劳动量大大减小,但自动站在我国刚刚起步,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ASOM及自动站运行监控记录查询分析系统”的开发成功和应用,取得了以下两方面的成效:①提高了ASOM系统记录和自动站到报率监控的时效性和准确度。②自动站到报率记录数据库的建立,能够从每天大量的到报率数据中查询统计各种到报率的自动站,及时了解掌握自动站的运行情况,对于自动站故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规律性的原因,有利于自动站的维护保障和到报率的提高。这对于自动站的运行监控和保障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