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在文献[1] (利用周期分析法研究观测资料中的干扰因素)的基础上,首先根据时间窗为一年观测资料的末尾数据,用泰劳级数的线性组合式,外推未来半个月的数据。这些数据称作预估值的近似值。然后,以扩大的时间窗解算契比雪夫系数,随后用契比雪夫系数计算未来半个月的数据,即为正式的预估值。 照此方法,对泰安台1982年石英倾斜仪全年资料作了逐段预估,所得一年的预估精度南北分量为0″.038,东西分量为0″.017。易门台倾斜仪1982年上半年的预估精度,南北分量为0″.054,东西分量为0″.039。太原台水管倾斜仪1983年第一季度的预估精度,南北分量为2.5μ,东西分量为3.1μ。并对1979年6月19日山西省介休5.1级地震前后的水管倾斜仪资料进行了检验,证实了震前有较为明显的异常。  相似文献   

2.
按照修正后的孕震模式和断裂力学理论,得出了一组震源参数,并与前人运用其他方法所得的震源参数进行了对比,进一步论证在震源区存在液体。最后,以该模式对1988年11月6日的澜沧—耿马地震的孕震过程进行了分析,说明了修正后的模式在地震预报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统计全国56个5.0级以上地震前109条水温观测数据的异常变化情况,分析其强度分布特征,将其作为水温仪器分辨力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在此基础上采用同型号仪器在单井不同深度开展对比观测实验,得到不同噪声水平和扰动条件下仪器分辨力选择的量化依据.同时定量分析云南水温观测台网、龙陵水温观测台阵在传感器分辨力选择过程中的细节...  相似文献   

4.
由预估校正法,构造了一个收敛加速的解微分方程的方法,即所谓的二阶C变换法。此法的稳定域与校正法的相同,数值检验表明此新方法很有用。  相似文献   

5.
影响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变化的因素分析和效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对比法和相关分析法验证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变化社会经济影响的区域差异,为相关理论研究和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预估校正法 ,构造了一个收敛加速的解常微分方程的方法 ,即所谓的二阶 C变换法。此法的稳定域与校正法的相同。数值检验表明此新方法很有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则化平滑因子方法,对重力台站连续观测资料进行处理和讨论,尝试分离同震信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并获取同震重力效应和地震波信号,且估算的同震重力效应与理论模拟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为快速反演地震参数及地震预警提供更多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由同震倾斜阶跃按静态位错模式反演震源参数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降维法,该法把同震倾斜阶跃的量值和方向分别处理,用其方向分布求解断层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用其量值求解断层长、宽和错动量。应用降维法对菏泽5.9级地震和海原5.5级地震的研究表明,该法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本文认为:荷泽5.9级地震震源断层是北北东向的,以走滑为主,兼有倾滑分量,倾角很小,地震看来是发生在聊考断裂带上或受其控制。  相似文献   

9.
研究利用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分析方法获取的2008~2018年中国大陆各个区域地磁日变化异常显著事件,结果显示:1)部分中强地震前,地磁垂直分量存在日变化异常现象。2)一般情况下,异常出现在震前7个月以内,绝大多数在6个月内。3)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卸载日原始日变化曲线呈现不同程度的日变化反相位现象,该现象与孕震区附近地震孕育过程中伴生的临时感应电流相关。4)地震震中主要位于异常台站分布边缘的阈值线附近,且很大部分位于阈值线曲率大(表现为内凹或尖状凸起处)的区域或1 d内出现的两个异常区的交界区域。  相似文献   

10.
断层形变的应变强度比动态图像与震例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索由跨断层水准和基线资料提取应变强度比 (趋势因子 SRT及压性因子 SRC) ,并借助最小二乘配置获得其时空域连续变化的动态图像的方法。利用中国西部甘宁青及川滇地区80年代后期至 2 0 0 0年 7月的最新跨断层形变资料 ,运用该方法获得了研究区的应变强度比动态演化特征 ,结合姚安 (Ms6 .5 )、景泰 (Ms5 .9)等震例进行综合研究 ,给出了中短期强震危险区动态图像预报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榆树沟定点形变数据为因变量,以气象因素为自变量进行相关、回归计算,得到各测项的回归方程,通过对回归残差的分析,总结典型震例。研究结果显示:1)地温是榆树沟定点形变(除水管NS向)年变信息的主要影响因素,地温与观测值之间呈现准线性关系;2)气温是榆树沟水管仪NS向年变信息的主要影响因素,气温与观测值之间呈现准线性关系;3)金属摆两分向观测数据与地温负相关;4)水管仪NE、EW向及伸缩仪的3个分向与地温正相关;5)水管仪NS向与气温具有高度正相关性,与气压也具一定负相关性;6)伸缩仪NE向除与地温高度正相关外,与气温也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7) 回归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剔除气象因素的影响,有助于对地震异常的识别。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一般三维有限元计算的无限域单元的插值函数,介绍了使用裂纹前缘单元和无限域单元模拟地震断层错动所产生的形变场的有限元法。作为该方法的应用实例。本文对直立走向滑动断层的水平、垂直位移场及倾斜、应变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方便、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跨断层短水准资料,利用“点-线-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分析甘肃地区1990~2016年8次5.5级以上地震的震前应变背景、断层活动和短期形变异常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显示,多个地震震前不同层面上出现如下典型的异常特征:1)地震往往发生在垂直形变累积率的高值区或差异显著的高梯度带上,震前出现有序的形变场分布;2)震前不同断裂带之间或断裂带的不同段之间常存在显著的运动差异,发震断裂震前中短期运动速率显著增强,造成区域运动的不均衡;3)随着强震的逼近,显著异常场地在空间分布上明显向近震区迁移和集中,或近震源区的一些跨断层场地异常强度逐渐增大。地震震前典型异常的时、空、强演化特征说明,断层运动失稳前,近震区附近断层活动、应力应变场均有一定程度的显现,地震发生前断层活动存在不同往常的失稳波动现象,应力出现向近震源区传递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SAR图像数据量的激增,迫切要求一种自动的内波检测技术来代替传统的人工解译.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平稳小波变换(SWT)的SAR图像内波检测方法,利用SWT对SAR内波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计算SWT系数的小波梯度信息,通过模极大值搜索方法进行内波边缘特征提取.最后通过南中国海东沙群岛观测的多幅SAR图像进行实验与分析,实验结果证明平稳小波变换对于SAR内波检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多孔介质中的力学理论,推导了在地壳中存在微孔洞时介质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的表示公式,讨论了描述地壳中空洞形成过程的孕震模型参数,讨论了孕震模型参数的变化与地壳介质状态的变化和地面重力变化的关系,并根据乘法分解理论推导了孕震过程计算重力变化的弹塑性递推计算方法,并采用GTN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发生在1996年云南丽江Ms=7.0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微孔洞的形成过程与地面重力变化的关系,较合理地解释了丽江Ms7.0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对理论震相走时表,包括震相走时、震中距及震源深度之间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个理论震相走时随震中距或震源深度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同时部分震相走时受震中距或震源深度的影响会在某处截断。借助这些规律可以快速分析地震事件。  相似文献   

17.
强震的孕育规律与孕震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强震能否预测以及如何预测的科学难题,建立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发现强震孕育过程的指数规律:sf(k)=1.48ksc,其中sf(k)和sc分别为第k个锁固体断裂点与第一个锁固段膨胀起点对应的累加Be-nioff应变,可以利用锁固段在其变形膨胀点处开始发生的震群事件(加速性地震活动前兆)预测未来大震,并给出了强震四要素相关预测方法。通过对诸多历史强震(如邢台地震、海城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的回溯性检验分析表明:强震可以预测,且其孕震过程都遵循着上述简单的共性力学规律。在此基础上,归纳出4种典型强震的孕震模式,即大震震级呈"大—小—大"型,大震震级呈连续上升型,锁固段快速连续破裂型与标准型。此外,根据相关强震预测理论方法,对有关抗震救灾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如下建议:建议加强活动断裂位置精确定位、性质判定的地震地质研究,并开展孕震区锁固段(闭锁区域)判识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耗散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中(特别是临界行为中)Lyapunov指数的变化规律,介绍了Lyapunov指数的定义、理论背景与计算和估计方法,用数值方法计算了Ross1er吸引子与Lorenz吸引子的正指数,并以大灰厂水准资料和京津唐地区多台资料为例,计算了蕴震系统在大震前后其正Lyapunov指数值的变化,以此来分析和研究系统的临界行为及其自组织的演化过程,以期为地震预报提供一种实用化的参数。  相似文献   

19.
在国内外现行的主要孕震模式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详细阐述孕震过程的模式。该模式由(Ⅰ)弹性变形、(Ⅱ)扩容、(Ⅲ)前兆蠕动、(Ⅳ)地震、(Ⅴ)震后调整等阶段组成,主要强调液体(水)存在;发生大小地震的断层均由积累单元和调整单元组成,余震是大震后构造剪切应力重新调整以及主断层未破裂区和位于它两侧尺度小、长度短的断层未破裂区共同破裂的结果。最后,运用断裂力学理论对该模式的孕震过程进行了比较圆满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历史观测资料预测未来值的方法,即以递推累进计算方式建立动态预估方程。对香山地震台资料进行预估计算的结果表明,不论采用何种数学模型,都可以建立与该模型相匹配的预估方程。通过反馈,可以利用历史资料预测未来值。在此基础上,就区分有震和无震形变信息的特征标志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