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世界》2012,(10):8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方法,可以探测到那些存在于宇宙婴儿时期的星系和恒星。在研究中,研究小组首先使用射电望远镜搜寻氢原子发出的射电信号,因为在早期宇宙中,氢原子的含量非常高。早期宇宙中暗物质和气体之间运动模式的差异会对恒星的形成产生影响,这种差异还会造成一种特定的震荡模  相似文献   

2.
《海洋世界》2012,(10):8
近日,科学家发现了宇宙中最孤独的恒星。这颗名为SN1006的恒星最终将以超新星爆炸的形式孤独地死去。很多超新星是因两颗大恒星碰撞,或者两颗恒星相距非常近,互相扰乱、破坏而形成的,但最新研究发现,这颗恒星的死亡似乎是自我引发的。位于智利的帕拉那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扫描了SN1006附近16.5光年以内的天空,并没有发现任何恒星或者其他恒星的残留物。恰恰相反,这颗恒星似乎是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在到达一个无法承受自身质量的极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10,(7):8-8
玄而又玄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曾经让许多人痴迷,如今有人说这些概念可能也是忽悠。 一些英国科学家声称,用于计算宇宙构成的方法也许是错误的。已有数十年历史的标准模型认为,我们所知的宇宙——由行星、恒星、小行星和气体等可认识的部分构成——只占宇宙的4%。  相似文献   

4.
天文学家们证实:一颗超新星(巨型恒星爆炸死亡之后的残骸)将激波发射到太空中,产生了带有极大能量的宇宙射线粒子。这些发现报道在《科学》杂志上,将使科学家们对于宇宙中一些更为奇异的现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多波束勘测是国家海洋专项 ( 1 2 6)的重中之重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承担的1 2 6-0 1 -0 1 / 0 6课题的多波束勘测工作量为全国各执行单位之最。勘测工作历时四年 ,至2 0 0 1年 7月 4日已全部圆满完成。勘测分浅、深水两个部分 ,分别由“海监 1 8号”和“大洋一号”船执行勘测四个区块。其中浅水勘测主要在 EA0 1和 EA0 2两区内进行 ,从1 998年 5月 6日开始至 2 0 0 1年 7月 4日 ,共进行了 9个航次、2 2个航段调查 ,总计完成1 43 3 58km有效测线 ,航行约 1 7.5万 km,做声速剖面 89个。深水部分主要在 EA0 2、EA0 3和 TA0 1区块进…  相似文献   

6.
UCTD海上比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洋勘测工作中,对于海洋动力学参量--电导率、温度、深度的测量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监测内容.拖曳式温盐深剖面测量系统(Underway 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Depth Measure System,简称UCTD)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技术走航CTD剖面测量装置.文中介绍了UCTD海上定点比...  相似文献   

7.
海底勘测及特征认定由挪威、瑞典两国负责的“海底环境勘测和特征认定规划”(ESMAC)目的在于通过海底勘测特征的认定,以适应海底开发领域日趋发展的需要。“海底环境勘测和特征认定规划”将用近二年时间完成,通过采样分析、鉴定,开发制定出一种能够利用水声学和...  相似文献   

8.
荆公 《海洋信息》1999,(3):28-28
一、美国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勘测现状 美国地质局(USGS)1984年~1991年对美国专属经济区首次进行的系统测量,使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深海测量拖曳式数字化侧扫系统——GLORIAⅡ。由于80年代还没有任何一种海底测量系统能在200米以浅水域进行完全符合要求的测量,加上美国大陆架专属经济区  相似文献   

9.
1755年,德国学者康德著“宇宙发展史概论”,对太阳系和各种恒星系统的形成作了分析。康德提出,所有天体(包括太阳系)都是从旋转的“原始星云”(原始不动的宇宙初始物质)产生的。1796年,法国学者拉普拉斯亦提出太阳和行星是从庞大的“原始气态星云”中形成的看法。他指出,这种“原始气态星云”——太阳的始祖——原是灼热而稀薄的物质。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太阳系起源理论,合称康德——拉普拉斯“原始星云说”。此学说在国际上影响颇大。笔者虽然支持康德——拉普拉斯提出的“整个太阳系由同一星际云收缩形成”和“落在生长着的行星上的质量把角动量带给它”的观点,但是,笔者认为,康德——拉普拉斯关于包括太阳系的所有天体皆乃来自“原始星云”(或稀薄的原始气态星云)的说法,却是不够完善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们发现了清晰的迹象,证明水蒸气存在于其他恒星周围的巨型热行星大气中。这些巨大的系外气态行星质量类似于木星,甚至比木星更大(木星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17.5倍)。其中许多行星的轨道距其主恒星极近,因此这些行星是炽热的。  相似文献   

11.
多波束测深边缘波束误差的综合校正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边缘波束误差是影响多波束测深数据精度的主要因素,数据精度影响其可信度和使用范围,也是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础.多波束勘测系统声呐参数的精确校正、勘测区声场模型的建立以及实时勘测海洋噪声的合理剔除是影响边缘波束数据质量的关键因素,严重时甚至导致勘测数据出现沿测线方向的条带状假地形或地形位置偏移.上述因素对多波束勘测数据的影响是一个综合作用的过程,靠单一的校正或编辑方法很难提高采集数据的精度.以多波束勘测原理和声学理论为指导,以多波束实测数据为研究基础和分析对象,运用GIS面向对象方法,全面分析造成多波束勘测大误差边缘波束的原因,并探寻改善已勘测多波束大误差数据、提高数据精度的综合处理方法,最终以可视化的方式实现人机交互处理.该项研究成果已初步应用于海洋项目总图编绘工作,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科技看点     
《海洋世界》2012,(9):8-11
太空Space银多金少的秘密在地球上,为何银的储量要远远大于金?科学家认为,是金还是银,取决于恒星毁灭时的质量。德国海德堡大学天文学家卡米拉·汉森说:"当大质量的恒星毁灭时,它们将新的物质散播入太空,这就是地球上大部分重金属物质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刘锐 《海洋地质前沿》2008,24(12):11-14
摘要:随着加速器质谱的出现,宇宙成因核素展示了其在地球科学应用中的生命力。介绍了宇宙成因核素10^Be、26^Al的生成、示踪原理及近年来在地学中的应用。宇宙成因核素是宇宙射线粒子(包括原生和次生粒子)与大气及岩石发生核反应所生成的新核素,其生成量可用已知物理过程定量描述。大气生成宇宙成因核素在考古、古环境及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则在地貌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一门新的实验技术。定量地描述地表的暴露历史和侵蚀速率,在解决许多地质问题中成为最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超级地球     
《海洋世界》2012,(10):8
据科学家估计,在银河系的恒星中,太阳系以外可能有数十亿个"超级地球",它们的质量是地球的10倍,但由于其内部活动过于迟缓,难以支持其表面形成生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员弗拉德·斯塔曼科维奇说:"在我们发现的那些绕着遥远恒星公转的行星中,它们的成分与地球相似,但质量更大。这些岩石性的超级地球是否像地球一样有着厚厚的大气层、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的基本定位原理、DGPS测深技术中水深测量系统的硬件组成。重点分析了福建LNG站线湄洲湾海底管道工程成功采用DGPS测深技术进行勘测作业,使测量精度和工程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这一工程实践经验说明,DGPS测深技术逐步为海底管道工程所采用,但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对今后我国沿海地区的海底管道工程的勘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世界》2010,(2):8-8
科学家以更精确的模拟来探索宇宙中发生的真实事件。 在大爆炸之后,130亿年间,宇宙逐渐演化,最终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众多星系交织成庞大的宇宙网。20多年来,科学家一直用冷暗物质理论来解释宇宙的演变。宇宙中的大部分(75%)物质是“喑”物质,  相似文献   

17.
EM1002S与GeoSwath多波束声纳系统测深精度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波束勘测之前,为了保证多波束成果质量,需要对多波束声纳系统进行一系列设备安装校准和精度评估工作.基于在渤海湾开展的多波束海底地形地貌勘测项目,在项目勘测之前,对EM1002S与GeoSwath多波束声纳系统进行了安装校准,并对2套多波束声纳系统的测深精度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计算得到两套系统之间的最大测深误差为-0.38 m,测深误差主要为0~0.2 m,无超限数据,结果分析显示2套多波束声纳系统的测深精度满足勘测技术要求,为我们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勘测》专项实施方案讨论会在沪召开由地矿部海洋地质办公室召集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勘测》专项实施方案讨论会,于1996年4月10日在上海召开。与会的部石海局、广州局、上海局和青岛所等单位就海区勘测的具体实施方案和...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世界》2007,(11):7-8
韩国的《东亚日报》10月上旬发表文章称,日本欲通过立法走向海洋,走向宇宙。日本重视海洋及宇宙战略的行为可以通过于今年7月开始实施的《海洋基本法》和明年将要立案的《宇宙海洋政策室》看出,走向海洋的战略超前于宇宙战略。  相似文献   

20.
海洋路由勘测对海底光缆工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深、海底坡度、土壤剪切强度以及潮流、雷暴等海洋路由各勘测要素及其在海底光缆通信施工中的作用,并对它们在施工中的作用及其必要性进行了评价,从而使海洋路由勘测与施工的需要结合得更紧密,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