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广大气象工作人员,很早盼望有一部适合我国特点的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这个愿望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今天终于实现了。中央气象局决定,明年元月一日正式开始,在全国执行经过重大改革的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这是气象部门的一件大事。抓好新“规范”的学习,抓好新“规范”执行前的准备工作,是摆在我省气象系统各级领导和广大气象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也是气象台站下半年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陈德鉴  王树廷 《气象》1979,5(11):8-9
从1980年1月1日起,由中央气象局制定的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就要在全国气象台站正式执行了。这是气象观测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广大气象人员盼望已久的心愿。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气象台站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建国以来,经历过1950年《气象测报简要》、1954年《气象观测暂行规范(地面部分)》和1960年《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等  相似文献   

3.
李进虎  邵玉红 《青海气象》2006,(2):47-50,55
中国气象局颁发了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下称新《规范》),并于2004年1月1日执行,如何与原《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下称原《规范》)对照应用,保证新《规范》的正确实施。本文结合青海地面气象测报和自动气象站业务工作实际,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主要的异同之处,供同行们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中央气象局编定,气象出版社出版的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从今年一月一日起在全国各级气象台站正式执行。这是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的一件大事。通过学习新规范,对于日常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气象工作是人类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一门科学。气象观测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气象科学研究等提供重要依据,在规范中有明确的叙述。因此,就需要我们广大观测员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观测值班工作,如实地把气象要素变化按规定的方法与要求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5.
一、气象观测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指出,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它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气象台站的基本任务之一,必须严肃、认真、负责地做好。气象台站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任务是观测、发报和编制报表。二、地面气象观测技术方法沿革《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气象台站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保证  相似文献   

6.
由原国家气象局编定,气象出版社出版的《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已在全国各地农业气象(候)试验站正式执行。这套《规范》对指导基层农气(试)站的农业气象观测、统一观测程序和方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这套规范还存在着一些错漏或不甚严密的地方。由于业务范围所限,笔者仅就《规范》(上卷)中的棉、稻、麦、物候和土壤湿度等内容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今年《陕西气象》第一期,发表了任国拣同志写的“参加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编写随感”一文,对我们学好规范很有启示和帮助,希望多发表这类文章,以推动我们对新规范的学习和执行。在任国栋同志的文章中,有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特点,吸取台站二十多年丰富实践经验,编写得规定明确,符合实际,更加科学,为获取宝贵的“三性”气象资料提供保证,它是气象工作调正、改革的重要内容,将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以及促进气象科学技术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新版)自2004年1月1日正式执行以来,从事地面测报相关工作的同志对《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新版)中的一些技术细节掌握理解程度存在差异。为了进一步规范地面测报工作,提高地面观测水平,本文对新《规范》的学习谈一些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中央气象局制定的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下称新规范),一九八○年一月一日起在全国气象台站正式执行了。新规范是气象台站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我们观测员应认真学习掌握规范规定,才能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执行新规范,获取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的气象记录资料,为实现四化作出贡献。我是一九七六年底才参加工作的新观测员,没有经过正规训练,几年来,在老同志的帮助下,我认真学习规范,熟悉各种技术规定,在值班中做到正确执行,细心校对,业务质量达到自治区、地区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九七八年错情率为0.2%,一九七九年错情率为0.3%。新规范下发后,从台领导到组里对学习新规范都抓得较紧,自己积极参加学习,地区台组织考试时,我的成绩为九十点九分,自治区统一进行测验成绩为九十三点四分。我  相似文献   

11.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Operational Soltware for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简写为OSSMO)是为了满足《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即新规范)的需要,针对各类气象站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工作和各级审核部门的资料处理而编制的一套综合业务应用软件。本软件适用于人工观测和自动站观测方式的各类气象观测站以及各级审核部门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模式文件的审核及信息化处理,  相似文献   

12.
在气象工作中观测能见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鉴定大气透明度,即气象能见度剔除了光学能见度的其他制约条件,只受大气透明度一个因子的影响。现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及其他气象书籍中关于气象能见度的定义意义基本相同。这些定义的核心是:能见度是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看到或辩认目标物的最大距离。尽管《规范》和某  相似文献   

13.
鲍家栋 《气象》1980,6(3):28-28
1980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简称新规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我国地面测报工作的经验和特点。 经过这一段对新规范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总结了经验。广大气象观测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观测经验。新规范将现阶段测报工作中行之有效的观测经验有选择地予以列入。比如,在云的观测上,新规范归纳了夜间云的观测的三条经验,对山区台站云的观测叙述也比较详细。在夜间能见度观测方面,分别指出有目标灯和无目标灯须掌握的几条原则。特别是白天能见度的观测,根据所选目标物的颜色和其细微部分“清晰可辨”、“隐约可辨”、“很难分辨”三种情况下能见度估计方法。只要  相似文献   

14.
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1980年起就要执行,这对我们气象员来说,是一个大好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精神的鼓午下,金国各族人民,各条战线,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都在跃马扬鞭,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做为一个气象战士,学习好新“规  相似文献   

15.
引言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1].随着地面气象探测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自动气象站在全国气象台站已广泛使用,原有的1979年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已不适应现行地面业务开展的需求.中国气象局本着"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兼顾历史"的原则,历时多年,编制了既适用于人工观测方式,又适用于不同型号自动气象站进行自动观测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  相似文献   

16.
成兆金  庄立伟 《气象科技》2011,39(3):352-355
农业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AgMODOS)已正式在全国业务应用。但全国各省市之间对《农业气象观测规范》的有关规定存在理解与执行上的差异,构成了对系统软件应用的障碍。文章针对农业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的业务应用,提出了在观测、记载输入方面统一的一些建议,供全国各基层台站的农业气象观测人员使用借鉴。  相似文献   

17.
读者与编者     
编辑同志:你们将新规范学习讨论会集体整理的“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增改内容摘要”,及时刊登在《陕西气象》第八期上,对我们学习新规范很有帮助。但是,也发现几处有错误,如:26页右栏第5行勾卷层云,应为匀卷层云  相似文献   

18.
茆金祥 《气象》2004,30(12):83-84
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已从2004年1月开始执行。与1979年版旧《规范》相比,对风要素的观测,从概念、记录方法到数据处理都作了修改。这是为适应气象观测现代化和自动气象站业务需要而作的调整。只有准确理解风要素的相关概念和观测、记录、处理规定,才能在工作中自觉执行,从而获得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的风观测记录。  相似文献   

19.
怎样实施新的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周志香(山西省气科所,省农业气象中心030002)国家气象局气候司农气处组织有关专家,历经数年编写的新的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即将开始实施。农气观测员怎样才能把新规范不折不扣地贯彻到工作中去呢?我认为,除了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引言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气象台站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在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了《规范》中存在一些小问题,这里就三次观测站2时地面温度的求法是否科学提出本人的看法,与大家商讨。 1 问题的提出 请看以下记录:象山县气象站1996年12月5日8时地面最低温度为6.9℃(订正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