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空间定位是多平台多系统的,不同坐标系下的目标位置的坐标统一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常用的三种坐标系的定义和坐标系间坐标的转换进行较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GIS软件坐标系统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IS中空间要素一起工作的前提是基于相同的坐标系,但现实中不同地图制图者和不同的GIS数据生产者使用数百种不同的坐标系统,本文以常用GIS软件ArcGIS、MapInfo为例,对GIS软件的坐标系统进行研究与实现,为GIS用户进行坐标系设置与转换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方坐标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转换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作为我国测绘生产和GIS系统建设新的坐标系。由于早期测绘生产没有采用统一的坐标系,坐标系统的不一致是GIS系统开发、数据建库和多源数据集成经常碰到的问题。回顾常用的坐标转换方法,并探讨数学模型转换方法的参数计算步骤与提高参数准确性的方法,利用厦门地方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两套不同的公共控制点,计算转换参数,通过编写程序,完成了多种文件格式的测绘数据在两种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线路中桩、边桩的坐标计算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劲松  沈凌 《测绘通报》2004,(4):30-32,45
通过坐标转换公式,将中桩在各个独立局部坐标系的坐标统一到线路控制坐标系中;该计算模型还同时推导出边桩的坐标,便于全站仪、GPS的RTK坐标放样。  相似文献   

5.
GPS和GLONASS卫星定位系统分别采用WGS-84和PZ-90坐标系。为统一两种卫星定位成果,欧、美、俄于20世纪90年代各自求出两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目前三种参数尚未统一,对GPS/GLONASS联合定位造成较大影响。本文针对国外介绍PZ-90和WGS-84坐标系相互转换时常用的转换模型及三种不同转换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分别选用地面GPS参考站坐标和GLONASS卫星轨道坐标,用三种坐标转换参数进行转换,对转换结果差异及其对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精度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得出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6.
由于控制投影变形的需要,公路勘测设计中的平面坐标系采用任意带任意投影面的工程独立坐标系统,线状的公路数据往往分属于若干个独立坐标系。为了便于研究分析整条线路,需要将不同坐标系的数据统一到同一坐标系下。目前大多数坐标转换软件(工具)支持的是点坐标转换,而支持图形数据转换的比较少,本文基于ArcGIS提出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实现公路图形数据在不同工程独立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东部某地区TWD67坐标系和1954年北京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根据现有资料的收集情况,采用了四参数转换确定平面坐标和七参数转换确定大地高程相结合的转换方法,提高了坐标转换的精度。在没有实测控制点对数据检验的基础上,提出几种方法进行精度评价,通过精度评价结果证实采用这种方法坐标转换的平面精度可以满足大比例尺地图的成图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地方坐标系统存在问题,提出基于CGCS2000建立新地方坐标系统的方法,详细分析实现原理,并将城市地方坐标系统归纳为三种类型,并简要叙述建立方法。提出将原地方坐标系成果统一到新系统下的转换技术路线和衡量转换精度的方法,并通过实例对转换模型和精度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坐标系统变化对长度变形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济源市独立坐标系的建立过程,阐述了济源市独立坐标系椭球参数的计算方法,实现了独立坐标与国家坐标的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两种测地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施一民  冯琰 《测绘学报》2002,31(Z1):22-26
从数学上论证以长度量为坐标参数的测地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能够成为表述3维欧氏空间中点位的正则坐标系的条件及限定区域,然后着重阐述了测地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相互转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用算例验证了其正确性,从而为进一步实现测地坐标系应用于DEM和3 DGIS建模提供了可能,这就为最终解决在统一的真3维坐标系统中建立DEM和3 DGIS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GPS-RTK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测绘工程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城市测量和工程测量的应用中,因其使用的地方独立坐标系统的特殊性,GPS-RTK坐标转换参数求取方法也具有特殊性。本文从实际工作应用的角度出发,论述了GPS-RTK技术在城市测量和工程测量中坐标转换的不同方法及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线性坐标转换在转换参数较大时产生的弊端从而引出了非线性坐标转换模型,并且从公式的推导中可得到非线性转换中顾及了二次项及交叉项的直接解法以及转换参数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在参数较大时线性坐标转换中存在较大误差,同时说明了非线性坐标转换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例数据,对1980西安(参心)坐标系向2000(地心)坐标系转换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参心坐标系大地高的粗差、公共点位于不同投影带、公共点位于不同高程抵偿面等因素对转换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浅谈地球坐标系及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地球坐标参考系统和国际地球参考系及参考框架;阐述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指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可按精度划分为国家级连续运行基准站、GPSA、B级网、天文大地网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5.
对建立满足城市建设发展需求的秦皇岛独立坐标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测量规范和秦皇岛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建立秦皇岛坐标系的解决方案,解决了原有城市平面坐标系统不能满足城市规划区扩大要求问题。  相似文献   

16.
ArcGIS坐标系统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涉及地理信息的工作中,坐标系统的定义、转换是经常遇到的问题,概要介绍了坐标系统、地图投影等知识,详细介绍了ArcGIS下的坐标系统,并给出了ArcGIS环境下处理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建立完成相对独立坐标系统之后,一方面需要与国家坐标系相联系,以便独立坐标系成果更好地延续和利用;另一方面有利于独立坐标系成果的继承和更新。建立相对独立坐标系与国家坐标系之间联系的过程实质上是不同坐标基准转换的过程,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转换模型,建立合理的转换关系,通过多种方案的计算和对比,以转换精度来评价转换效果。已知的建立两者之间联系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结合实例对比各方法的优劣与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从线路放样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计算线路曲线段中桩测量坐标的切线坐标变换法和圆心坐标变换法两种计算方法。详细地介绍了两种计算方法的原理、程序实现的过程以及用一组数据进行试算所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有关大地坐标系的几个问题,它们大都与国家大地坐标系有关;为了坐标系的维持与应用,提出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应由至少2 000个国家级GNSS连续运行站和若干GNSS复测站的坐标和速度实现;认为大地参考架的更新周期取决于参考架的实现精度与具体应用的要求。为满足1∶1 000比例尺测图的需要,大地参考架的更新周期大约为30 a。同时还对"动态大地基准"的说法进行了评说。  相似文献   

20.
在工程施工中,通常使用的是地方独立坐标系,各类工程施工图、成果图都要求使用地方平面坐标。如何实现GPS测量坐标到地方坐标的转换,一直是工程施工中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从GPS定位坐标至平面坐标的两种转换模型,其中坐标网格法采用格网内插,算法设计简单,计算复杂度低,但精度会受内插网点的影响。在海南岛范围内精度较高,但沿海区域因无差值节点,需将格网外推。克里金内插法计算复杂度较高,但利用变形区域附近的点内插出畸变趋势,转换效果较好。通过对全岛范围约200个静态GPS点位、水准点位的转换结果进行比较,克里金转换算法可以满足一般工程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