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庄荫模  程箴荣 《大气科学》1989,13(4):435-440
分辨率比较高的距离积分式天气雷达DVIP的积分精度是探测距离和方位的函数,无法确切地和简单地描述。为了便于描述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本文根据坐标转换后直角坐标网格内距离积分数据的数目随径向距离变化比较大,随切向方位变化比较小的特点,用方位平均的数据数建立了距离积分武天气雷达视频积分处理器平均回波强度标准差的理论公式。根据网格内数据数随方位变化的范围,本文估计了用新得出的标准差理论方程计算平均回波强度标准差可能引起的误差。利用得到的距离积分式积分精度方程,本文给出了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1014研究所、江苏省气象局等单位合作研制的DVIP的积分精度,并具体分析了由于采用径向和方位取样加密,该距离积分式DVIP的平均回波强度标准差减小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3.
天气雷达数字视频处理器(DVIP)的积分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立功 《气象科学》1993,13(1):96-103
数字视频积分器(DVIP)较模拟的视频积分器稳定可靠,尤为可贵的是可以与计算机联用因此当代的天气雷达几乎均采用DVIP。如何根据回波功率测量精度的要求设计一个DVIP或相反的情况,对于一个现有的DVIP,如何计算其积分精度,这是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课题。为此本文将推导出DVIP积分精度的公式,并对雷达回波在资料经座标转换后落在网格内的数据进行平均,得出平均回波功率测量的精度,在近距离可得到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王军  王致君 《高原气象》1990,9(4):449-451
在双线偏振雷达试制过程中,其视频积分处理器(DVIP)不同于常规雷达的DVIP。即将常规雷达峰值采样的DVIP改为具有距离、方位双重积分的多点采样智能化的DVIP,以减小脉动,提高被测对象的稳定性。本文介绍了双线偏振DVIP的组成方式、特点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5.
袁立功 《大气科学》1993,17(3):374-376
《大气科学》第13卷第4期发表的庄荫模、程箴荣两位同志的论文“距离积分式天气雷达数字视频积分处理器的积分精度”一文是有意义的,但文中某些内容也许是欠妥当,现提出讨论,不对之处请指正。文中主要的问题:(1)题为“……数字视频积  相似文献   

6.
庄荫模  程箴荣 《大气科学》1993,17(3):377-378
首先需要说明,“距离积分式天气雷达数字视频积分处理器积分精度”一文解决的问题是:由McGill大学首创、南京大学等单位改进研制的高分辨距离积分式数字视频积分处理器(DVIP)的积分精度,和通用的低分辨率距离——方位积分式DVIP积分精度可用单一的数值表示的情况不同,它本质上随距离和方位变化,无法进行理论分  相似文献   

7.
天气雷达—雨量计风联合探测区域降水量的精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C波段数字化天气雷达定量测量区域降水量的精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震刚  徐宝祥  张鸿发 《气象》1990,16(1):16-21
  相似文献   

9.
杨金红  高玉春  程明虎 《气象》2008,34(5):44-51
相控阵技术应用到大气探测领域是一项崭新的课题,国外已开展了此项研究.为了研究相控阵天气雷达在大气探测领域的探测能力和探测精度,使用美国相控阵天气雷达与多普勒天气雷达同步探测的两次强天气资料,分析比较了两部不同扫描体制雷达的径向探测精度、切向探测精度、扫描时间、灵敏度以及在探测强风暴反射率因子特征、径向速度和超级单体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电扫描雷达的探测精度会随着波束指向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多普勒雷达在整个扫描范围内不随扫描方向角的改变而改变.相控阵天气雷达的切向分辨率比多普勒雷达低,提出了在方位上采用窄波束、俯仰方向上采用宽波束扫描,同时在接收时采用多个窄波束覆盖发射波束的接收方法.将存在模糊的速度场恢复为连续的速度场然后再对速度数值进行调整的退模糊方法也能剔除波束多路转换扫描方式下的速度模糊现象.  相似文献   

10.
11.
从球坐标系出发,利用三角形余弦定理和大气折射理论,推导了不作任何近似的、包含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射影响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波束水平距离D_m的计算公式,并与斜距投影D_r、地表平面近似的计算公式(不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射,记为D_d)和地表球面近似的计算公式(不考虑大气折射,记为D_s)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标准大气状态下,D_m与D_r在高仰角相差2.5 km以上(D_r大),最高距离差达3.5 km(19.5°仰角最大斜距处);与D_d在低仰角相差0.5 km以上(D_d大),与D_r相差在0.5 km以下(Dm大)。并利用2011—2015年南昌站的探空资料,分析了南昌地区各个季节大气折射的变化情况及其与标准大气的区别。结果显示,夏季南昌上空电磁波的传播受大气折射的影响最大,冬季电磁波受大气折射的影响最小。最后,给出了南昌地区各个季节地球曲率K及等效地球半径Rm与标准大气的订正关系。  相似文献   

12.
赵杰  杨小怡 《贵州气象》2003,27(1):35-37
运用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对2002年6月17-20日影响我省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分析,找出多普勒雷达各种资料对强降水天气的预报规律,并检验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武汉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7年7月27日发生在武汉及其周边部分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特别是引起武汉、洪湖的冰雹和地面大风灾害的2个强风暴(A、B)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这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天气背景是,副热带高压西侧强烈的西南气流诱发了中小尺度扰动,强的低层垂直风切变,大的垂直不稳定,低层较干和中高层更干的水汽条件。(2)产生灾害性天气的对流系统最初是一条近乎南北向的断续型对流带,强风暴A和B在其成熟阶段都有低层弱回波和中高层悬垂回波结构,最大回波强度均大于60dBz;风暴A在其崩溃阶段,近地面径向速度迅速增大,随其北移.造成武汉市黄陂区大风灾害;风暴B在平均径向速度图上存在明显的中层气流辐合(MARC),是即将出现地面强辐散风的标识。(3)强回波中心高度迅速降低是地面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标识,VIL密度比VIL本身更能反映风暴的强度,特别是当因雷达扫描策略的影响导致探测不到风暴顶或风暴底时。(4)在用冰雹探测算法(HDA)探测冰雹时,要注意修改可调参数.特别是0℃和-20℃环境温度的高度.这样才能大大降低冰雹误报率。  相似文献   

15.
排除法是对电子、机械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的一种常用手段,在缺乏有效检测设备的特殊情况下,往往能对设备的故障排查和诊断起到关键作用。RDASOT软件是新一代天气雷达的离线操作系统,它对雷达的定标检查和故障定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RDASOT动态测试方法定位接收机故障,是台站机务员必须掌握的一种方法。汕头CINRAD/SA天气雷达在扫描过程中出现接收机、发射机等多项报警,随后出现雷达产品无回波并最终导致故障停机,严重影响观测。为彻查此次故障,针对所有可能导致此次故障的原因,在因台站功率计探头损坏而无法直接测量雷达各个关键点功率参数的情况下,利用排除法,根据信号流程和故障现象,在依次排除掉发射机高频链路、发射机调制器、信号处理器等因素后,把故障定位在接收通道。为进一步判断是接收机前端还是后端故障,结合接收机RDASOT软件的动态范围测试结果,采用分步隔离动态测试法逐步缩小故障范围,最终判断出频率源为故障部件,成功将雷达系统恢复正常,并根据故障报警信息,结合分析和处理方法,总结出在发射机高压正常情况下无回波的故障诊断流程,为天气雷达故障维护维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常德多普勒天气雷达一次综合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常德cINRAD/SB一次综合故障的现象和特点,通过该次故障的原因分析、隔离定位和排除.表明天气雷达的诊断和维修要综合应用故障指示灯、故障报警、雷达性能数据,采用相关软件和硬件仪器相结合的方法,掌握与故障相关的3个标定原理和信号流程,能更有效、更准确地进行故障分析和隔离定位.  相似文献   

17.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1998年4月23日发生在宜昌市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及雷达回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低层西南急流、强垂直风切变,高层降温降湿而低层增温增湿等特征.是这次强对流天气的环境条件;而雷达  相似文献   

18.
樊利强  王迎春  陈明轩 《气象》2009,35(11):9-16
利用多普勒雷达变分分析系统(VDRAS),对2006年8月1日傍晚北京城区出现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伴有冰雹、大风及强降水)的三维风场、温度场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初始对流生成于北京西北部山区的河北省境内,系统过山移进北京城区时,受局地的动力及热力条件作用,迅速组织并强烈发展,形成带状的MCS即飑线;(2)在飑线生成之前,北京城区及东南部边界层低层存在较强的东风气流,并迅速扩展向西北方向延伸,与过山的西北偏北气流形成强的边界层辐合线.该近地面辐合线是飑线生成的主要触发机制,而边界层低层东风的加强和减弱以及北进和南退对辐合线的维持、飑线的生成、发展和减弱都起着重要的作用;(3)在边界层辐合线的作用下,不断有新生对流系统发展;(4)对流系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呈明显的带状分布特征,是一次典型的飑线过程,并伴有明显的阵风锋.  相似文献   

19.
杨磊  贺宏兵  杨波  孟鑫 《气象科学》2019,39(6):786-796
为提高双偏振天气雷达雷暴监测预警能力,探究雷暴活动过程雷达偏振信息特征及雷暴内部微物理过程,利用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结合地面大气电场仪和闪电定位系统资料对2015年8月31日发生在南京地区一次局地强雷暴过程进行了分析。主要利用体扫数据获得雷暴单体内部垂直剖面(Vertical Cross Section,VCS),同时结合模糊逻辑算法进行粒子类型识别,得到多个偏振参量和雷暴云内部粒子类型的垂直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得到各偏振参量和粒子分布随闪电活动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15℃高度层以上冰晶区域出现K_(DP)的负值区与闪电活动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雷暴云中霰粒子的分布变化同闪电活动演变同步很好,在一定高度霰粒子的出现可以用来对雷暴进行预警;雷暴云中低层存在强烈的辐合上升区,利于霰和冰晶碰撞非感应起电和闪电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对天气在线气象服务有限公司所预报的襄樊市2002年4~9月降水、气温、风等气象要素的质量进行了检验与分析,并将其预报与襄樊市气象台的同类预报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天气在线”72h及以内各要素预报均具有参考意义,其短期降水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