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奎薇薇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31(3)
在工程测量的应用方面,经常会遇到很多特殊任务。例如各种观测站选址测绘,往往选在边远山区,虽然面积很小,但难度很大。本文以农安三岗观测站站址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施测为例,探讨了局部地区小范围大比例尺地形图实测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施健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2,25(3):62-63
由生产实践的体会 ,探讨在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时 ,如何根据仪器装备、作业方法、地区类别及成图技术水平等等因素来确定航空摄影比例尺。 相似文献
3.
4.
5.
6.
沈忱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31(4)
介绍了在没有手机信号的野外作业环境中,有哪些通讯产品可供选择,并从它们的性能特点上分析如何选择适合野外工作的通讯产品,构建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通讯网络. 相似文献
7.
8.
9.
利用3维激光扫描仪对变形区域进行变形监测时,同期观测数据需要拼接到同一坐标系下,同时多期观测数据需要在同一外部坐标系下.在分析现有坐标系转换方法和3维激光扫描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参数优化法.利用参数优化法对三个以上公共点计算,求取转换参数,从而将观测数据转换到外部坐标系下.实验结果表明,该转换方法获取的数据精度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地壳运动与应变的GPS监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定位系统(GPS)观测可提供高精度、大范围和准实时的地壳运动定量数据,使得在短时间内获取大范围地壳运动速度场成为可能,已广泛地用于监测现今地壳运动.该文利用1993~2002年间5期GPS观测资料采用自洽统一参考框架方法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地区的现今地壳运动,获得了GPS速度场和应变场,结果及其精度较以前有所改善,尤其在垂直速度和喀喇昆仑-嘉黎以南地区应变参数较以前结果有较大不同.通过分析与比较得出:目前喜玛拉雅块体以N37.1±0.7°E的挤压为主,达到了-98.5±4.2×10-9/a,同时兼有的N127.1±0.7°E方向拉张,达到了26.7±2.8×10-9/a,最大剪应变62.6±2.6×10-9/a,面应变-78.1±5.1×10-9/a,这与前期的研究成果有着较大的不同;西藏块体N39.0±2.0°E挤压为主,达到了-20.3±1.2×10-9/a,同时兼有N129.0±2.0°E的拉张,达到了10.8±1.6×10-9/a,最大剪应变15.6±1.0×10-9/a,面应变-9.5±2.2×10-9/a;总体而言,喜马拉雅块体到西藏块体的主压应变率和拉张应变率变小;青藏高原现今东西向拉张主要体现在西藏块体中部;此外,GPS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每年以3~5 mm的速率处于隆升中,这一结果与前期GPS成果相差约2~3 m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