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咸阳某小区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数据为例,探求沉降观测的不同时段数据分析与预测的较优方法。应用线性回归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对封顶前和封顶后的沉降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比较两模型在不同时段进行数据分析时的结果,得到在建筑物封顶前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时,采用回归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均可,对封顶后的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时灰色系统模型则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2.
在建筑物的地下基础施工、地上建筑施工、建筑物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受勘测设计、施工、后期管理及自身和外界条件的影响,建筑物往往会产生沉降。通过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安全预报、科学评价,并检验施工质量,还能对其他工程的勘测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资料及沉降参数,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沉降观测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郑常庄新村二期项目从基础施工到竣工过程的沉降观测,以本项目中实际采用的操作方法对沉降观测基本理论和规范要求进行初步阐述和说明;并根据实测数据的计算、整理,以6#楼C4观测点的监测数据为例,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做出沉降曲线图;同时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对C4观测点的过程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对其通过回归模型计算值和实测观测成果进行比较,得出本项目一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计算值和实际观测成果基本一致的结论。最后依据观测数据的统计成果得出6#楼的沉降观测结论。  相似文献   

3.
针对时间序列自回归(AR)模型在高层建筑物沉降预测中出现的对于历史资料分析和利用不充分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时频分析的沉降预测模型。以桂林市某在建的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变形为例,在分别从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充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得到了均方误差为0.107 9 mm的预测精度,很好地克服了AR模型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神经网络在建筑物沉降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建筑物沉降的诱因与沉降量之间有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相关性,应用回归法对这种复杂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有较大的局限性.人工神经网络是由许多神经元组成的大规模非线性系统,具有较强的动态处理能力,能对简单的非线性函数进行多次复合,来实现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函数.神经网络这些特性满足建筑物沉降分析的需求.实例表明,应用神经网络BP算法可以对建筑物沉降原因进行更客观的分析,对沉降趋势预测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5.
非等间隔灰色GM(1,1)模型在沉降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李斌  朱健 《测绘科学》2007,32(4):52-55
本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非等间隔模型GM(1,1)对西安市朱雀大厦周边建筑物及地表沉降观测数据进行了建模、分析和预测,并且与传统的回归模型拟合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的结果验证了该灰色模型在建筑物及地表沉降变形分析中的实用性、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广州干部休养所周围建筑物沉降观测数据,基于Surfer与Grapher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了沉降观测可视化数据分析,分别绘制了沉降曲线图、同期等沉降曲线图与沉降三维图,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沉降量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实验证明:基于Surfer与Grapher的沉降观测绘图,可进行多角度分析,三维效果好,为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提供了一个技术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要想保证高层建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期维护工作中的安全,必须在这些阶段对建筑物进行实体勘察,通过沉降观测技术获取建筑物的变形程度,以及估算高层建筑物的实际数据来帮助分析沉降的原因,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文以高层建筑物的沉淀观测技术作为演技对象,通过分析沉淀观测的基本实施要求、实施步骤,再结合具体的实际项目来分析其应用的具体过程,得出该建筑物的变形程度在安全可控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变形监测在建筑物施工和运营管理方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变形监测的预测模型有很多。选取适当的变形监测预测模型对于预测建筑物的变形尤为重要。本文运用灰色模型GM(1,1)、BP神经网络和曲线拟合中的修正指数曲线对一幢大楼13期的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前12期沉降观测数据构建预测模型来预测第13期沉降观测的数据,将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这三种模型预测的精度。结果表明:在这一幢大楼的沉降观测预测中,修正指数曲线法预测的精度要比灰色模型GM(1,1)和BP神经网络预测的精度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多层建筑物已经被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所替代。高层建筑物对单元地面所产生的压力骤然增加,建筑物自身所存在的荷载相应增加。本文主要利用数字水准仪对高层建筑H楼进行沉降观测,设置15个周期,主体施工阶段每2层观测一期数据,封顶之后观测了5期数据。取3个点作为实验分析数据,得出了沉降变化曲线。利用BP神经网络、改进BP神经网络,对沉降数据进行预测,取期间的沉降数据和期间累计沉降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根据两个沉降数据预测值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训练样本,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建筑物沉降观测数据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文将时间序列分析法用于建筑物沉降观测数据处理,给出了用此法进行沉降观测数据处理时模型阶数确定的统计检验方法、模型参数估计以及预报分析的方法,以某建筑物沉降观测第30期的测量成果为例说明应用此法的全过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
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沉降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监测超高层建筑沉降指导建筑施工的问题,从荷载、沉降和时间3者之间关系曲线出发,分析了某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4年的沉降监测数据,得到了该超高层建筑的沉降特征,并对转化层沉降在施工过程中沉降贡献率和滞后的剩余沉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高层建筑沉降的增加与时间、荷载呈非线性关系;沉降曲线可分为"凸""凹""直线"3个阶段;转换层沉降是沉降曲线由"凸"型转变为"凹"型的部分,要减慢转换层施工速度,让前期滞后荷载量的沉降得到释放;主体封顶后的滞后剩余沉降值和沉降稳定时间历程是评价建筑沉降稳定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沉降曲线的3个阶段,获得了各阶段沉降特征,构造了沉降曲线函数,为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层住宅楼沉降监测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了高层住宅楼在建设和使用中进行沉降监测的技术方案设计、监测精度、最弱点误差、监测数据处理,通过对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层住宅楼与实验楼的沉降监测研究,得出了沉降变化规律,并对产生沉降变形的原因进行了几何与物理分析,指出了高层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对建筑物和邻近建筑物的基础稳定产生影响时,都应进行沉降监测,保证其建设和使用的安全,本文对高层住宅楼施工组织具有指导意义,可供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陆源 《现代测绘》2012,35(2):39-41
本文简单阐述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和整理分析其中所要注意的问题,根据实际测绘案例阐述建筑物沉降的观测方法,并综合分析普通建筑物的沉降规律.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建筑物沉降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建筑物沉降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建筑物的沉降预测。与采用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相比,支持向量机取得较好的预测结果。实例表明支持向量机在小样本数据的预测上具有精度高、泛化能力强的特点,为建筑物的沉降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数字水准仪进行建筑物沉降监测与预报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以中北领秀住宅楼为例,介绍了用数字水准仪进行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方法,探讨了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用灰色系统模型对建筑物沉降量进行了预报,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王录爽  陈廷武 《北京测绘》2013,(1):76-78,75
简要介绍各类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法与技术流程,并对沉降数据进行了全周期的分析。在建筑物沉降监测各个环节上遵循相关技术标准,有效监测建筑物在施工期间的沉降变化,为建筑物的施工和后期运营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大,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采用桩基基础,且荷载较大,对高层建筑的内部基础和设备的位置关系有很高的精度要求,其施工安装阶段将给高层建筑本身及周边建筑群体带来复杂的形变影响。为了保障建筑物施工和运营的安全,就必须对其进行沉降观测。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对高层建筑物沉降原因、沉降观测前的准备工作及沉降观测的实施过程和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等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如何通过沉降观测技术准确地反映出高层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的特点,采用了指数平滑和曲线拟合模型对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了两种数据处理模型的建模过程,并用于建筑物沉降量的实际预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变权组合预测模型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以某大楼实测等时距沉降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建筑物沉降数据所呈现的规律性,选取Logistic和Gompertz曲线模型对实测沉降数据进行了拟合;求取曲线模型的参数后,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变权组合预测模型。根据各模型的预测结果及其计算出的模型精度显示,变权组合预测模型的拟合精度比Logistic和Gompertz曲线的拟合精度高,更适合于作为建筑物的沉降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0.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与灰色预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高层建筑在施工期间,随着主体荷载的增加,必然造成主体不规则下沉。而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是确保建筑结构稳定的必要条件,其局部不均匀沉降可能导致建筑物发生倾斜。为了确保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及安全使用,对高层建筑进行沉降监测和变形趋势预测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次应用二级水准测量方法定期对某高层建筑进行沉降监测,对监测成果进行了细致分析,并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沉降趋势进行了预测。监测和预测结果表明,所建高层建筑沉降规律正常、稳定性良好,从而为类似条件下的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与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