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我国及美国国家气象局提供的热带太平洋月平均海温、水位、地球向外长波辐射和850hPa纬向风资料,对1980年以来的三次厄尔尼诺(El Ni(?)o)事件延长原因及其特征作一分析和探讨。文章指出,El Ni(?)o事件延长的原因主要是:在El Ni(?)o事件发生后,热带太平洋大气环流半年左右的韵律活动及在赤道南、北两侧明显的大气振荡加强,从而使大气的El Ni(?)o异常过程间隔半年相继发生。  相似文献   

2.
3.
厄尔尼诺事件与广州降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1910—1993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与广州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强厄尔尼诺当年,广州雨水偏多;在弱厄尔尼诺当年,广州雨水偏少并严重干旱。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联合考察”1—8航次考察资料、美国NOAA、日本气象厅及我国国家气象中心气候资料室提供的SST、水位和风场等资料,对1988—1989年反厄尔尼诺事件(La Nina)形成及发展过程和热带西太平洋海洋上层热结构的相互变化作了综合分析。文章指出在La Nina事件期间,热带太平洋的海、气参数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热带西太平洋温跃层及热含量(0—150m)作出的响应,显示出当La Nina增强时,温跃层下降,热含量增加;La Nina盛期时,温跃层最深,热含量最大;La Nina减弱时,温跃层上升,热含量减小。它们与厄尔尼诺事件(El Nino)的关系则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5.
The 2015/2016 El Ni?o event reached the threshold of super El Ni?o event, and was comparable to the super events in 1982/1983 and 1997/1998. Interestingly, the tropical cyclones(TCs) were found to have very late onsets in the decaying years of the super El Ni?o events.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late TC onsets related with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disturbance sources and trigger mechanism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WNPSH) from January–June during the decaying years of the super El Ni?o events were stronger than the climatic mean, which resulted in a relatively stable atmospheric state by inhibiting deep convection. As a disturbance source, the April–Jun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 during the decaying years of the super El Ni?o events were significantly weaker than its climatic mean. The cross-equatorial flow and monsoon trough, as important TC generation triggers, were weaker from April–June during the decaying years of the super El Ni?o events, which further reduced the probability of TC generation. As for the late TC onsets, the role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ies(i.e., subtropical-high, the ITCZ, cross-equatorial flow, and monsoon trough) were more important. The cross-equatorial flow may take as predictor of TC onsets in the decaying years of the super El Ni?o events.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下的东中国海月平均海平面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厄尔尼诺形成和发展期间.海平面下降并出现负距平值.在厄尔尼诺过程温度距平强度指数急剧上升时,海平面下降明显,最后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徐东桂 《海岸工程》1989,8(2):36-41
本文以青岛90年的气象资料及朝连岛30年水文资料,与本世纪以来所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及五十年代以来出现的反厄尔尼诺事件,进行对比。从中找出关系较大的几种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厄尔尼诺事件与影响粤西的热带气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56-1997年的热带气旋资料,对厄尔尼诺事件与影响粤西地区的热带气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厄尔尔尼诺年影响粤西的热带气旋较常年频繁,厄尔尼诺年则明显少于常年;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弱变化与西热带气旋活动的频数明显相关,呈一种反位相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即将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家喜 《海洋预报》1997,14(2):81-82
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即将形成宋家喜(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在1991~1995年的五年中,赤道东太平洋共发生了三大厄尔尼诺事件,即1991年5月至1992年6月,1993年3月至10月,1994年10月至1995年2月。也有人认为是一次长厄尔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热带气旋与厄尔尼诺事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利华 《海洋科学》2001,25(9):36-38
根据近50a的实测资料,对中国热带气旋与厄尔尼诺事件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认识:(1)在厄尔尼诺年,中国热带气旋明显偏少。(2)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越大,中国热带气旋的个数越少。(3)中国热带气旋的强度越大,在厄尔尼诺年出现的机会越少。(4)在厄尔尼诺年,中国热带气旋初次登陆的时间偏晚,终次登陆的时间偏早。(5)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越大,中国热带气旋期的历时越短。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多年历史资料统计分析了东中国海海面温度(海温)场对厄尔尼诺与反厄尔尼诺事件的遥响应情况,结果表明东中国海海温与厄尔尼诺事件有密切的关系,其年际变化特征与一些学者提出的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相吻合,同时,分析还发现上并年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前冬半年海温异常偏高,而下半年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年冬半年海温异常的偏低,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厄尔尼诺事件的理论预测和实践检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地球自转速度减慢、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海温升高、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增大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间在一切细节上有惊人的对应关系。这个综合检验结果给出了地球自转减速和日食-厄尔尼诺系数预测厄尔尼诺事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2004年的弱厄尔尼诺已得到初步证实,2005年的拉尼娜有待检验。  相似文献   

13.
利用金华本站历史观测资料,分别就两类厄尔尼诺事件次年降水量、梅雨、高温日数、日照时数和台风等情况逐一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两类厄尔尼诺事件对金华气候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别,第1类影响年金华年降水量偏多,是涝年。入梅偏早,出梅偏晚,梅期偏长,降水量比常年偏多。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少,出现高温天数少,高温天气不严重。第2类影响年正好相反,金华年降水偏少,是旱年,入梅容易偏晚,出梅偏早,梅期偏短,梅雨量偏少,日照比常年偏多,高温出现也多,是高温天气比较严重的年份。  相似文献   

14.
根据水资源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得出了钱塘江流域水资源的统计预报模式:(1)在春季型厄尔尼诺事件的当年和夏季型厄尔尼诺事件的次年,金华站年径流量的距平一般都大于零:(2)厄尔尼诺事件的结束时间若超过5月1日,那么次年金华站年径流量的距平一般都大于零;(3)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越大。对钱塘江流域水资源的影响也越大。这对该流域长期及超长期的水资源预报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秘鲁南部塔克纳附近海岸常位于阿塔卡马沙漠北缘,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历史上降水量从未超过25mm/a。地质和历史资料汇编显示,降雨发生在厄尔尼诺事件期间。最近的气象资料分析表明,上升高原和安第斯中部厄尔尼诺现象以干燥度增高为特征。本文提出秘鲁南部海岸克卡拉达德洛斯布罗斯连续5000年沉记录的数据,依据所反映的中全新世厄尔尼诺和海岸上升流活动对沉积层中的有机壤质矿土和泥石流层产状加以讨论,并与上升高原全新世层序进行对比。克卡拉达德洛斯布罗斯(18°1′S,70°50′W),为一略呈北—南走向2…  相似文献   

16.
东中国海海温场对厄尔尼诺与反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多年历史资料统计分析了东中国海海面温度(海温)场对厄尔尼诺与反厄尔尼诺 事件的遥响应情况,结果表明东中国海海温与厄尔尼诺事件有密切的关系,其年际变化特征与 一些学者提出的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相吻合,同时,分析还发现上半年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的 前冬半年海温异常的偏高,而下半年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前冬半年海温异常的偏低,这是一 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1个概念模型讨论了西风爆发事件对暖池厄尔尼诺与冷舌厄尔尼诺两种事件的作用,并讨论了它们对应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由西风爆发所诱导的纬向平流异常和海洋波动对厄尔尼诺的多样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模型包含了最基本的海-洋与大气物理变量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本结果可为解释西风爆发事件对厄尔尼诺多样性影响研究提供最基本的框架。  相似文献   

18.
1997~ 1 998年出现了 2 0世纪中最强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根据长江洪水与厄尔尼诺事件的实测资料 ,指出 1 998年的长江巨洪与这次厄尔尼诺事件具有较密切的关系。同时讨论了厄尔尼诺事件影响长江洪水的物理途径 ,这对长江巨洪的长期及超长期预报具有较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长江口海域海水表层温度与厄尔尼诺事件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长江口海域引水船站和嵊山站四十年的海温观测资料,分析了1960年以来厄尔尼诺发生前后长江口海域海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SST具有与厄尔尼诺发生周期相一致的2-7年的变化周期;在厄尔尼诺发生期间长江口海域SST距平一般呈中间高的分布特征,即厄尔尼诺事件当年的的海温一般偏低,而次年一般偏高,至第三年又有所下降;研究还表明,长江口海域海温的变化与东亚冬半年冷空气活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及台湾暖流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利用位于东海黑潮区G断面温、盐度的多年观测资料,对该断面平均温、盐度变化与厄尔尼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期有助于研究黑潮对我国东海及邻近海域环流和沿海气候的影响。 Ⅰ.资料来源及统计方法 由于采用的划分标准和指数不同,因而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