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地核的动力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重力分异过程中,地球的质量在向地心集中的同时,其自转动能也向地核集中,从而产生地核、地幔和岩石圈三者的差异旋转运动,因重力位能降低而释放的大量能量,并未完全变为热能,其中有一部分变为地核的自转动能,这部分能量的存在和释放,为地磁效应,液核对流和热幔柱形成提供能源和动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太阳系角动量分布,地球的物质来源,地球的形成方式,地核和地幔的形成几个总理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评述了有关地球起源的几个问题:地球物质的来源、地球形成方式和时间、地球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平衡和地核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地质旋回与天文周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阳辐射量变化与地质旋回的对应关系表明,太阳辐射不仅是形成地磁场内外磁尾和地壳与内核反向振动的原因,而且是核幔电磁耦合和能量交换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太阳向地球既输送了大量热能,又输送了大量电磁辐射能,这是我们通过天文周期预测未来地质变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根据地球基本磁場起源的“发电机”理论而提出的地磁場倒转的电磁模型,认为地磁場的倒转是地核内部“环型”場反向的结果,若地球转速的“突然”扰动够大,则地幔与地核之间的电磁作用可以引起地球内部“环型”場的反向,从而实现地磁場的倒转,计算表明,这一扰动的性质是地球蒋动周期的减小,其数量级为10~2毫秒。文章的末尾计论了反向地磁場的维持问题,得出倒转磁場维持的时间间隔约为10~3年-10~6年。  相似文献   

6.
南丹铁陨石物态方程用于地核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南丹铁陨石的物态方程和地球的PREM模型出发,求得内外地核交界面处的物质密度为12.83-13.419/cm~3,温度为5440-5680K;地心处物质密度为13.12-13.73g/cm~3,温度为5660-5990K,推估内地核可能由铁镍合金组成.  相似文献   

7.
热幔柱构造与地核热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核内部的压力和温度比以前人们的设想高得多。地核加热部分下地幔使之在地幔中升起形成热幔柱。有些热幔柱穿岩石圈在地表形成热点,其余热幔柱消溶在上地幔形成热室。这是上地幔在结构和温度上不均匀的原因,也是激发控制全球变化的头等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自然》杂志最近报道了一个新的地球内核深部观察结果。布里斯托尔大学研究小组观测到令人感兴趣的“纹理”附在凝固的铁质体上,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左旋的液体铁在地核外层凝固时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与地球膨胀有关的数值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与地球膨胀有关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目前的固体地球的膨胀与早期的固体地球收缩相对应。通过对两种演经过程能量变化的数值计算,分析、讨论了地球在整个演化过程中应该发生的一些地质现象,如岩浆洋的存在,大气圈和地核的快速形成等,从而 步的验证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
3 地幔和地核的流体动力学3 .1 确定地球动力学模型的普遍原理和我们的热地球演化模型一致 ,处于“气”态的内核物质变松弛 ,并同时转到液体凝固 (熔化 )状态 ,这个过程在外核界面上伴随有结晶熔化 ,因此形成地幔。在我们的模型中 ,相变过渡峰面 (凝固和结晶 )首先是向地球的中心移动 ,其次是向地表推进 ,其移动和推进的速度分别为 v1 和 v2 ,两个峰面与质量 m1 和m2 的转移有关。我们认为地球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应该满足 (很明显 ,的确满足 )脉冲 (移动的数量 )守恒定律 ,即 m1 v1 =m2 v2 (以前在估算Δρ时我们利用过这个定律 )。注意到…  相似文献   

11.
刘心铸  周琦 《地球》2009,(1):54-54
地球的所有长期历史和到现今状况的演化实际上就是巨大的、热驱动引擎下的地表碎块运动。尽管地球内部的硅-铁地核(内部是固态核心,外部包裹着液态核,并产生了大部份地球磁场)和地幔是固体的,但是却使地壳板块不断传送和移动,这个动力系统使我们的地球保持活力。  相似文献   

12.
地球结构     
《地球》2012,(4):139
地球内部大致可分为三个组成物质和性质不同的同心圈层,最外面的一层称为地壳,最中心部分称为地核,中间一层称为地幔。地壳的厚度是不均匀的,一般大陆地壳较厚,尤其山脉底下更厚,平均厚度约32千米,海洋地壳较薄,一般在5~10千米。地壳的物质组成除了沉积岩外,基本上是花岗岩、玄武岩等。地幔是介于地表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厚度将近2900千米,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地核又称铁镍核心,其物质组成以铁、镍为主,又分为内核和外核。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目的是说明大地测量学的近代发展如何为解决地球动力学的基本问题提供新的工具。例如:1.全球规模的重力场的知识将给出关于地幔中过渡带位置的信息,或关于地核-地幔交界面的地形的资料;2.在地球表面上的高精度定位将允许测量构造板块的位移,同时将对地震预报作出贡献;3.用新技术所确定的极移的分析,将能阐明其阻尼问题,维持这一运动的能源问题以及地核-地幔耦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Hide提出的方法和1965、1970及1 980年代的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资料计算了地球导电流体核的半径,与地震波求出的地核半径值接近。在导电流体地核冻结磁场的假设下,提出了一种计算地核表面无通量线上流体全速度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无通量线上流体速度可以达到18km/年,并且有占优势的西漂分量。  相似文献   

15.
《内陆地震》2005,19(4):318-324
通过对类地行星——月球、金星和火星天文期的研究表明,这些行星内部和地球一样发生地震,而且现代构造活动性具有差异。地球具有高地震活动性特征,其内部能量以地震形式损耗每年达10^17-10^18J,震源分布深度达700km,地震的应力降达几百巴。月震震源可追踪到1200km深度,每年平均观测到5次月震,释放能量约10^9J/a。火星地震活动性高于月球而低于地球。金星内部地震过程规模和速率远远低于地球。  相似文献   

16.
固态地球内核与地幔之间强烈的重力耦合作用提供了液态地球外核和地幔之间角动量交换的一种方式。本文提出的机制涉及液态地球外核的振荡,由于液态地球外核具有很高的电导率,这种振荡可将巨大的电磁扭转力矩施加于固态地球内核之上。固态地球内核并不能自由地对这个扭转力矩做出反应,因为重力迫使地球内核与地幔之间保持一定的相对位形。对这种相对位形的微小偏离引起重力扭矩,从而使角动量由内核传递到地幔。对这一祸合系统的简正振型的计算结果解释了观测得到的周期为数十年的地幔的运动。能量的电阻消耗所导致的振荡阻尼给出品质因子Q值约为20。基于近年来地磁发电机理论的计算结果,提出了维持这种振荡的一种激发机制。  相似文献   

17.
对2004-2009年银川地震台数字地震仪记录的数字观测波形资料进行震相分析,总结震中距30°-50°范围内地核界面反射波PcP、地核界面反射转换波ScP的震相特征.结果表明,在30°-50°范围内,银川地震台对于地震频发的印度尼西亚震区地核界面反射波PcP、地核界面反射转换波ScP的记录最为清晰,此结论有助于台站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资料分析和模型计算,得到地球自转速率长期减慢趋势和周期波动规律的形成原因.潮汐摩擦是地球自转减慢的主要因素,重力分异和圈层角动量交换是地球自转周期变化的主要因素,重力分异造成的地球各圈层差异旋转是地壳自转变化先慢后快的特殊因素.重力分异将一个均匀的自转地球变为分层的差异旋转地球,在质量向地心集中的同时,自转动能也向地核集中,使地壳和地幔自转变慢,使地核自转变快.圈层角动量交换将地球自转动能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使地壳和地幔自转变快,地核自转变慢.核幔边界积累的热能周期性使外核热膨胀,为热幔柱和火山活动提供了能源和动力,火山活动高峰对应地球自转加快是证据.计算模型表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规律和历史记录证明重力分异和圈层差异旋转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受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约束,地球体积不会有较大的胀缩,国内外测量结果证实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9.
地球深部研究联合会(SEDI)是一个致力于研究地球深部的国际科学组织。SEDI 的宗旨是,增进对地球深部的过去演变,当前地热、动力和化学等状态以及这些状态如何影响地球表面构造和观测过程的了解。地球深部通常是指地核和下地幔,但也可能涉及地表,例如,在地幔热柱的研究方面。SEDI 的科研课题和攻关难点包括地磁动力和长期变化、古地磁和地球深部的演变、地核成分,构造和动力学、发电机能量学和内核构造、地核的冷却和核-幔边界区、核-幔边界形状、耦合和地球的自转、下地幔的构造、对流和热柱等。自1987年以来,SEDI 一直是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的一个内部委员会。因此它跨 IUGG 的一些协会的传统学  相似文献   

20.
引言 北磁极位于地磁场竖直向下的地球表面.虽然地核通过内部对流的地球发电机过程维持了地球的主磁场,但却引起了北磁极随时间的不断漂移.北磁极的漂移速度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5 km/a突然增加到90年代末的55 k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