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1983—2008年鲁西南地区四声杜鹃物候期与同期气象资料,探讨了四声杜鹃物候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四声杜鹃始鸣期与1—5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绝鸣期与6—7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间隔日数与平均气温均呈显著的正相关。随温度升高,四声杜鹃始鸣期以3 d/10a的速率提早,绝鸣期以3 d/10a的速率推迟,间隔日数以6 d/10a的速率延长。初春日照多便于四声杜鹃活动,始鸣期提早、秋季的日照时数多,四声杜鹃绝鸣期推迟。冬、春降水多,四声杜鹃始、绝鸣间隔日数缩短。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青县1972—2017年近46a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对高青县境内初、终霜冻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高青县霜冻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46a来高青县初霜最早出现在10月9日(1981年),最晚出现在11月17日(1998年),平均出现在10月26日;终霜最早结束在2月11日(1977年),最晚5月3日(1995年),平均在4月8日;终霜的平均绝对变率大于初霜的平均绝对变率,除20世纪90年代(1990—1999年)无霜期缩短外,其它年份无霜期均为延长趋势,这表明90年代处于相对较冷期,其它年份处于相对较暖期。高青县出现偏早和特早初霜冻的频率为13%,偏晚和特晚终霜冻的频率为10.9%,虽然频率较小,但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霜冻是高青县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东部大杜鹃的始绝鸣日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青海省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大杜鹃始、绝鸣物候期及气候资料,分析了物候期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 青海地形复杂且各地气象条件不同,使得大杜鹃自然物候现象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在温度、日照和降水的共同影响下,除诺木洪始鸣期有不明显推迟趋势外,其他3站均有提早趋势;绝鸣期均有推迟的趋势;始、绝鸣期间隔日数均有延长的趋势。大杜鹃始、绝鸣期的变化与气候变暖的趋势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说明动物物候期对气候变暖能作出一定的响应。  相似文献   

4.
选取青海省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大杜鹃始、绝鸣物候期及气候资料,分析了物候期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 青海地形复杂且各地气象条件不同,使得大杜鹃自然物候现象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在温度、日照和降水的共同影响下,除诺木洪始鸣期有不明显推迟趋势外,其他3站均有提早趋势;绝鸣期均有推迟的趋势;始、绝鸣期间隔日数均有延长的趋势。大杜鹃始、绝鸣期的变化与气候变暖的趋势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说明动物物候期对气候变暖能作出一定的响应。  相似文献   

5.
选取定陶1963—2015年的历史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资料并进行历年平均,利用气候历年统计方法,采用一元回归方程y=ax+b,分析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的变化特征及线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定陶近53年初霜日的线性倾向率为3.20天/10年,初霜日历年平均值为10月25日,最早初霜日为9月30日,最晚初霜日为11月15日,极差为46天;定陶近53年终霜日的线性倾向率为0.04天/10年,终霜日历年平均值为4月4日,最早终霜日为3月11日,最晚终霜日为4月25日,极差为43天;定陶近53年无霜期的线性倾向率为2.73天/10年,反映无霜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定陶终霜日变化缓慢,无霜期延长是由初霜日推后造成的。定陶无霜期历年平均值为203天,最多无霜期是235天,最少无霜期为177天,极差为58天。  相似文献   

6.
在浙江的气候条件下,茶叶采摘期为4—10月,其中4—5月采春茶,6月采夏茶,7—10月采秋茶。一般来讲:春茶产量高(约占全年产量的45—50%)、品质好(高级茶叶的比重大),适时开始采摘茶叶可以促进春茶的优质高产。本省春季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变化多端,使春茶的开采期年际之间的差异很大。如南湖林场大面积茶园的开采期,自1957—1980年的24年中,最早为4月12日,最晚为5月2日,差20天之多。因此,对春茶的开采期进行预报,对  相似文献   

7.
利用通辽市10个气象站1961—2012年52a雷暴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统计了单站雷暴日数、雷暴出现的初日和终日及初终间日数,利用GIS绘图软件对全市多年雷暴日数进行插值绘图,探讨了通辽市雷暴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通辽市全年雷暴日数为290d,集中出现在6—7月,占年总日数的57%。最早初日为3月18日,最晚结束日为12月27日;(2)通辽市雷暴活动日数空间分布不均,北部多,东部少,相差10d;(3)雷暴活动初日多发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但最早和最晚年雷暴初日差值各站差异较大。全市平均初雷暴日出现在5月6日;(4)雷暴活动终日多发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舍伯吐站雷暴结束日最早,甘旗卡站结束的最晚,两站相差13d,全市平均终雷暴日出现在9月26日。全市平均雷暴活动期为144d。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天然牧草物候期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青海省5个牧业气象站的牧草资料初步分析得:优势种牧草和同生牧草各异;物候期特征:春季返青期最早的是海北(4月16日),最晚的曲麻莱(5月11日)。秋季黄枯最早的是河南(9月5日),最晚的海北(10月1日)。同年中牧草生长期最长为海北地区(168d),最短为河南地区为126 d;物候期的变化特征:返青期,益麻莱、海北、兴海呈提早,河南大部分呈提早,甘德呈推迟。抽穗或花序形成期,禾本科草类抽穗期,曲麻莱和兴海呈提早,海北大部分草种呈提早,河南和甘德呈推迟;莎草科草类花序形成期,甘德、河南呈推迟,海北呈提早;杂类草草类花序形成期,海北、河南呈推迟现象。开花期,曲麻莱呈提早,河南、海北、兴海草地的大部分牧草呈提早,甘德的大部分牧草呈推迟。种子或果实成熟期,河南呈推迟现象,其余草地的部分牧草呈提早、部分牧草呈推迟。黄枯期,甘德均呈推迟,兴海呈提早,海北、河南、曲麻莱大部分牧草呈推迟。生长期:曲麻莱、甘德呈延长趋势,河南、海北、兴海大部分牧草呈延长趋势;不同草地同一种类品种的牧草物候期变化趋势也有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黑河地区第一场透雨的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荣青 《气象》1980,6(3):13-13
春季第一场透雨,指的是连续3天内全区有3个县以上出现≥15mm的降水过程。它一般出现在5月份,最早在4月份,最晚在6月上旬。透雨过早或过晚,对农业生产都会带来很大影响。根据1959—1978年共20年资料,可将第一场透雨分为早年、晚年和正常年三类:出现在4月为早透雨年(有1963、1967、1969、1973、1978共5年);出现在5月25日以后为晚透雨年(有1962、1968、1970、1971、1974共5年);其余10年为正常年。然后,利用天气学方法对早、晚透雨年当时和前期的环流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它们的环流形势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0.
利用河南省驻马店、沈丘和太康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90-2004年的蚱蝉物候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研究了气候变暖对蚱蝉始鸣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温升高的气候背景下,蚱蝉始鸣期呈提前趋势;3-6月平均气温对蚱蝉始鸣期有显著的影响,始鸣期与1月1日至平均始鸣期期间>5℃有效积温关系最为密切。用积温法以5℃为发育起点温度,>5℃初日为起始日期对各站蚱蝉始鸣期进行模拟和预报,其效果优于平均法。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暖对河南省蚱蝉始鸣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南省驻马店、沈丘和太康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90-2004年的蚱蝉物候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研究了气候变暖对蚱蝉始鸣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温升高的气候背景下,蚱蝉始鸣期呈提前趋势;3-6月平均气温对蚱蝉始鸣期有显著的影响,始鸣期与1月1日至平均始鸣期期间>5℃有效积温关系最为密切。用积温法以5℃为发育起点温度,>5℃初日为起始日期对各站蚱蝉始鸣期进行模拟和预报,其效果优于平均法。  相似文献   

12.
阳信县雷暴日气候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阳信县1971--2005年雷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阳信县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阳信县雷暴日的年际变化大;季节性明显,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雷暴初日最早出现在3月中旬,终日最晚出现在10月底,雷暴期呈逐年代缩短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利用哈尔滨市1951 ~1998 年候降水量资料,用候降水量突变划分汛期,并对哈尔滨市汛期特征进行分析。哈尔滨市汛期可划分为:提前型、落后型;偏长型,偏短型;连续型、分段型。平均入汛期为6 月21 ~26 日,最早入汛期为5 月21 ~25 日,最晚入汛期为7 月21 ~26 日;平均出汛期为8 月26~31 日,最早出汛期为7 月6 ~10 日,最晚出汛期为10 月11 ~15 日。平均汛期长度为60d ,最长汛期为100d ,最短汛期为20d 。  相似文献   

14.
根据异常气象统计标准,1996年(1~12月)我省突破历史记录的主要气象要素值有:2月极端最高气温,12月平均最高气温,4月、年平均最低气温,6、11月最多降水量,12月最多日照时数,4、11月、年最少日照时数和最晚初霜日期,(见附表)。另外,靖边创年最多降水量记录(569.8mm,为更新极值记录,下同),6、7月创月最多降水量记录,7月14日降水量91.9mm,创7月和年日最大降水量记录。铜)g4月28日降水量54.8mm,创月一日最大降水量历史记录,并实现4月暴雨口数零的突破,创4月最多降水量历史记录。年大雨日数创记录的是白河(1),年最…  相似文献   

15.
张定琪  陶炳炎  夏桂文 《气象》1979,5(12):14-15
为了探讨杂交水稻亲本花期相遇的计算方法,我们在1977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1978年在南京气象学院和徐州、建湖、兴化、扬州、海安、句容、丹阳等气象台站组织了联合试验。对南优、汕优的一些亲本设置了分期播种试验(最早播期为4月20日,最晚为6月20日,每隔5—10天播一期,每站共播7—9期),并辅以盆栽,进行了观测研究。 过去一般多用叶龄法预测花期相遇,近年来的实践表明,由于父、母本的出叶速度、总叶片数都与生育期间的天气条件(尤其是温度)有关;而天气条件因地点、播期、年份不同有很大变化,因此叶龄指标很不稳定。本文仅对杂交水稻花期相遇的积温指标及其计算方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云南雨季的时空特征及与大气环流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系统了解和认识云南雨季变化的气候特征、年际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利用云南116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5年20时—20时的逐日降水资料,根据新定义的西南雨季单站标准,系统分析云南雨季变化的时空特征以及相应的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1)对于1981—2010年的气候平均,云南全省平均雨季的开始和结束日期分别为5月22日和10月15日,雨季变化的空间差异较大,雨季开始大致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推进,结束则从西北和东南逐渐向西南推进,由此导致云南雨季长度和雨季总降水量变化由南至北逐渐减小;(2)云南雨季变化的年际差异显著,全省平均雨季开始日期最早在5月8日,最晚在6月8日,结束日期最早在9月30日,最晚在11月2日,早晚相差近1个月;(3)云南雨季开始日期主要受西南季风和中纬度冷空气活动的共同影响,季风建立偏早和中纬度冷空气活动频繁有利于雨季开始早,反之有利于雨季开始晚;而雨季结束日期主要受热带季风环流变化的影响,夏季风向冬季风季节转换早则云南雨季结束早,反之雨季结束晚。   相似文献   

17.
利用吉林省45个气象站1960—2015年逐日积雪深度、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分析该省积雪初、终日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吉林省积雪初、终日的空间差异显著,东南山区积雪开始早且结束晚,可积雪期长;西北平原区积雪开始晚且结束早,可积雪期短。(2)吉林省积雪平均始于11月9日,止于次年4月1日,可积雪期达144 d。(3)近56 a积雪初、终日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但阶段性特征显著。其中,1980年代之前,积雪初日偏早、终日偏晚,1990年代后积雪初日偏晚、终日偏早,可积雪期缩短;积雪初、终日分别在1983年和1991年前后发生显著性突变。(4)积雪初、终日期对气温变化较为敏感。8—11月月平均气温与积雪初日呈显著正相关,而3月、4月平均气温与积雪终日呈显著负相关;积雪初、终日分别受0℃开始日期、10℃终止日期的影响。积雪初日与10月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而积雪终日与4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松原市1971—2000年5个气象站点日最低气温≤2℃初、终日出现日期的变化分析后得出:终霜结束日期在5月第1侯,东部扶余在5月第2侯。初霜开始日期东南部的长岭和扶余在九月第6侯,中西部的乾安、松原、前郭在10月上旬第1侯出现。平均无霜期东南部短于中西部地带,尤以东部的扶余站最短。其中东南部的长岭、扶余为144-148天,中西部为150—53天。终霜结束最早日期是4月18日,最晚日期5月24日,初霜最早出现日期9月14日,最晚为10月24日。初、终霜均出现日期呈现出不统一出现的特征。年代际终初日及无霜期变化表明:终霜出现日期提前,初霜日期滞后,相应无霜期延长的现象明显,无霜期与年代时间大致呈直线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001的水准,体现出了气候正在变暖当中。  相似文献   

19.
青海高原雷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胡玲  郭卫东  王振宇  汪青春 《气象》2009,35(11):64-70
利用青海高原41个气象台站1961-2007年雷暴资料,分析了雷暴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趋势系数、倾向率、绝对变率和滑动t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雷暴变化趋势和振荡周期.结果表明:近47年青海高原雷暴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各区变化特征不一致,雷暴多的地区减少趋势越明显,雷暴最少的柴达木盆地变化不明显,甚至略有增加;雷暴初日表现为显著的推迟趋势,雷暴终日呈显著的提前趋势,雷暴期在缩短;青海南部高原雷暴出现最早,结束最晚,柴达木盆地出现最晚,结束最早;年雷暴日数在2000年发生明显突变,周期分析发现存在准5年周期振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雷暴天气引起的雷击、暴雨灾害在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20.
近50年来湛江市年极端气温统计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1,他引:0  
近50年来的资料统计结果表明:湛江市年极端气温的变化幅度较小,最高气温不是很高,最低气温不是很低;除10月外,其它各月均可以出现极端气温;3月既可以出现年最高气温,又可以出现年最低气温。年最高气温出现在3~9月长达7个月的时段内,平均出现在6月28日。年最低气温出现在11月~次年3月长达5个月的时段内,平均出现在1月16日。湛江市各地年最高气温平均出现日期差别较大,徐闻最早为5月20日,吴川最晚为7月25日,相差66d;年最低气温平均出现日期差别较小,廉江最早为1月14日,湛江最晚为1月18日,相差4d。经分析认为,与西南低压、副高、冷空气和海洋等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