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8月5日,美国宇航局新一代木星探测器——“朱诺”(Juno)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升空。至今已有多个空间探测器飞向或接近了木星及其卫星.其中包括先驱者10号、11号、旅行者1号、2号、“伽利略”、“尤利西斯”和“新视野”空间探测器,其中只有“伽利略”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木星探测器.  相似文献   

2.
关注今年七月——人造探测器将撞击彗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月12日发射的美国“深度撞击”(Deeplm-pact)彗星探测器,将在今年7月首次撞击名叫“坦普尔1号”的彗星,以实现研究彗星内部秘密的计划。举世注目的“深度撞击”号价值3.3亿美元,太空行程大约4.31亿千米。此举是人类第一个实际接触并探索彗星的空间活动。2005年4月29日,美国公布了“深度撞击”号所拍摄的“坦普尔1号”图片,拍摄时间是4月25日,正在太空与目标彗星“赛跑”的“深度撞击”号距离彗星6387.73万千米。在宇宙的黑色背景中,该彗星看上去像是一个浓烟滚滚的火球,不过它本质上由冻结的水、岩石和气体物质凝聚成的,并没有火。  相似文献   

3.
2011年11月9日北京时间4点16分。搭载有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的俄罗斯“火卫-- -土壤”探测器由俄罗斯火箭发射升空。升空后由于“火卫-- -土壤”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未能按计划实现变轨,萤火一号也无法奔向火星。真可谓出师捷接身先死。那么,“火卫—— -土壤”和萤火一号原定科学目标和主要性能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宇宙深处的精彩图象1990年4月25日由“发现者”号航天飞机载入太空的“哈勃”空间望远镜,1993年12月又经“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宇航员进行了修复以后,分辨本领大大提高。几年以来,它已为我们拍摄了10万余张天体的照片,平均每月拍摄1389张照片...  相似文献   

5.
1973年3月3日,美国发射了第一艘长途跋涉的星际飞船“先驱者10号”。1973年4月5日又发射了“先驱者11号”。这两位探测宇宙的使者,肩负着在太空中寻找宇宙人的使命。它们带有一封访问地外文明的“介绍信”,上面镌刻着表示人的形象的一男一女,以及标明太阳系及地球位置的图像。这是一张通往太空的名片,能在宇宙中保留几万年之久。  相似文献   

6.
卫星简介 “朱雀号”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下属的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主持,由日本的多家高校以及美国的一些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研制。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2日,欧洲航天局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搭(?)俄罗斯的“联盟-军舰鸟”运载火箭成功升空,使它成为新一轮火星空间探测中的“捧头兵”。耗资3亿欧元的“火星快车”,重达2号,上面携带了7台由欧洲各田研制的科学仪器和由英国研制的、以当年达尔文环球考察船“小猎犬2号”命名的登陆车。预计它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进入火星轨道,对火星进行一个火星年的轨道观测。而它的登陆车“小猎犬2号”则在到达火星的5天之前就与之分离.并借助  相似文献   

8.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11月26日10时2分(北京时间11月26日23时2分),耗资25亿美元的美国“火星科学实验室”(Mars Science Laboratorr HSL)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由宇宙神一5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它所携带的美国第三代火星车——好奇号(Curiosity Rover)的长度是第二代火星车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的2倍,质量是它们的5倍,  相似文献   

9.
2005年10月9日,由于俄罗斯“第聂伯”(Dnepr)运载火箭发生故障。欧洲首颗“极地冰层探测卫星”——极地冰层探测卫星-1(CryoSat-1,又译克里塞特-1或冷卫星-1)箭毁星亡。但欧洲空间局没有气馁,在与俄罗斯一起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后,又鼓足干劲,制造了极地冰层探测卫星-2。并于2010年4月8日利用俄罗斯“第聂伯”火箭顺利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0.
纪念加加林:俄可能20年后建成月球基地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实现了人类的第一次太空之行.加加林的开创性壮举仍是俄罗斯这个国家太空计划登峰造极的成就,也是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源泉。2011年4月5日,俄罗斯“加加林”号载人飞船携带3名俄美宇航员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1.
庞征 《天文爱好者》2011,(12):86-89
2011年11月9日零点16分,北京时间凌晨4点16分,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搭载俄罗斯“火卫-- -土壤”探测器,在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仅仅7个小时后,北京时间9号中午11点左右,俄联邦航天署发布消息。“火卫-- -土壤”探测器及其所搭载的中国“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它们未能按计划实现变轨,结果导致此次火星卫星探测失败。  相似文献   

12.
理论天体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8月22—2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昆仑宾馆召开。这个会议是由中国天文学会“高能天体物理”和“星系与宇宙学”两个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会前,于8月15日—21日,还由这两个专业委员会举办了一期宇宙学暑期讲习班。 参加宇宙学暑期讲习班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工作者三十余人。这次讲习班由方励之作了宇宙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发挥教育基地优势和作用,提高天文知识的普及力度,扩大天文知识的覆盖面,培养青少年学习天文知识的兴趣,2005年4月15日至5月20日由北京东城区科协、北京古观象台联合主办了“古往今来探索宇宙”天文知识竞赛和“多彩的宇宙奇妙的星空”天文美术大赛,该活动是为东城区3—6年级小学生精心设计的,其中“奇妙的宇宙梦幻的星空”天文绘画比赛,既让更多的孩子参加到该活动中来,学到天文知识,又为他们充分展示才智搭建了平台。此次活动历时35天,共涉及18所学校,两千一百余人,收到  相似文献   

14.
神秘而不可见的物质维系着宇宙,使我们生存的世界免于分崩离析,但它们到底是什么? 宇宙并不遵循“所见即所得”的原则。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物质——恒星、气体和尘埃——仅仅占据了宇宙物质质量的10%左右。这些可见的普通物质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科学家们把它们称为“重子物质”,因为质子和中子在亚原子粒子中被称为“重子”。宇宙物质的其余90%则是“暗物质”,它们包围着宇宙中的每一个星系。  相似文献   

15.
“卡西尼”号奔向土星@健行“卡西尼”号奔向土星1997年10月15日凌晨,美国东部时间4点43分,一艘装备精良的大型宇宙飞船“卡西尼”号在卡那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由“大力神”火箭送入太空,开始了它奔向土星的漫漫旅程。这是人类在继“海盗”号、“先驱者”号...  相似文献   

16.
学术活动     
北京天文学会学术年会于1981年1月20日至1月23日在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十九个单位的96名代表.开幕式由副理事长冯克嘉同志主持,叶述武理事长作了会务报告.然后由北京天文台台长王绶琯作学术报告:“射电天文学的几个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方励之教授作学术报告:“宇宙极早期中的粒子生成”.北京天文台李竞、胡景耀、陈建生作关于“银河系结构现代观”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7.
10年前的4月25日,即1990年4月25日,美欧联合研制的哈勃空间望远镜,由发现号航天飞机送入地球轨道,以探索宇宙的奥秘———这项计划已经取得了远远超出预期的成果。10年来,“哈勃”为我们传回了大约29万张高质量的精美图片,而这些图片所展现的许多天体,我们似曾相识,但更多的是黑洞、衰亡中的恒星和遥远的星系等陌生的宇宙图景。“哈勃”不仅使天文学理论发生了革命性变革,而且也使公众得以亲眼目睹来自宇宙深处最为壮观的神奇景象。实施宏伟的“哈勃”计划哈勃空间望远镜是美国航天局(NASA)与欧洲航天局(ESA)的合作计划,以美国天文学…  相似文献   

18.
大事聚焦     
日期1月1日l月7日1月8日 一_,,,.一内容‘_0新世纪开始薰黔薰肇鹦星黑;‘星尘”探测器过近地点(它由美国宇航局在1999年2月7日发射,将于2004年1月飞‘怀尔德一2”彗星,在O到1月巧日l类首次把除月亮以外跳穿越彗尾时采集尘埃和气体样本,并在两年后送回地球。这将是人样本取回地球。1月24日l月28日l月31日2月2日2月3日2月6日2月11日2月15日2月16日2月17日2月18日2月19日2月20日3月1日3月4日3月6日3月8日3月10日3月11日O“太阳神一2号”太阳探测器发射25周年(’’太阳神l号,’.“太阳神2号”是由美国宇航局发射的两个原西德的太阳探测器。它们…  相似文献   

19.
李冰 《天文爱好者》2009,(12):35-37
在2009年1至5月期间,夏威夷岛中小学生参加了由莫纳克亚天文台推广委员会和KTA超市共同资助的宇宙海报设计竞赛。竞赛题目为“探索我们的宇宙”,与国际天文年的主题相同。要求既反映天文内容,例如夜空、望远镜,还要有夏威夷的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20.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由长征-2FT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入轨,为我国完成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开了个好头。目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由八大系统组成。为了完成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8进行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其它几系统也进行了多项改进。尤其是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和测控通信系统改进较大,其中“天宫”一号上的乘员分系统和有效载荷分系统分别属于航天员系统和空间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