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松树沟蛇绿岩是东秦岭构造带内出露规模最大的超镁铁—镁铁质杂岩体。地质填图证实,该区存在结构十分复杂的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其中北区松树沟超镁铁质主岩体内发育的高角度逆冲断层系向北拆离;而包括富水杂岩在内的南区镁铁质及超镁铁质岩块均向南大规模逆掩;剖面上总体构成不对称(向南滑脱为主)的“背冲型”样式。松树沟逆冲推覆构造研究对恢复蛇绿岩组合层序及其古构造环境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天山白石泉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岩石学与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白石泉地区镁铁一超镁铁质岩体处于塔里木板块前缘活动带与中天山地块接合部位,是中天山地块华力西中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主要岩石类型有辉石橄榄岩(斜方辉石橄榄岩、斜长二辉橄榄岩)、橄榄辉石岩、橄长岩、辉长岩及角闪辉长岩等,主要造岩矿物为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角闪石、斜长石及黑云母。橄榄石均为贵橄榄石,其Fo值(78-85)位于含铜镍硫化物矿橄榄石的Fo值范围之内;辉石主要有顽火辉石、古铜辉石、紫苏辉石、透辉石等;斜长石的环带构造较为发育;角闪石的FeO含量随着岩浆的演化逐渐增加。它们与造山带环境中的东疆型镁铁一超镁铁杂岩中的造岩矿物具有相同的特征。这些特征表明了白石泉地区的镁铁一超镁铁质岩体的原始岩浆为高镁的拉斑玄武质岩浆。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魁北克西北部太古代阿比提比绿岩带中,产有少见的斑岩型金矿.下面是带内的马拉提克金矿区巴尔奈特矿的一个斑岩金矿.矿区受东西向断层控制.区内,斑岩侵入体多侵入于超镁铁质或镁铁质凝灰岩或岩流中,有些呈岩床状.大小在10×100米~100×2000米之间,垂深大于300米.与岩流的交界处有角闪石化薄边和很宽的滑石一绿泥石片岩接触带,后者具科马提岩成分.  相似文献   

4.
根据冯记沟矿区主要构造的走向、形成期次、平面展布规律,分析了该区应力状态及构造演化,总结了矿区构造特征、地质应力作用与构造赋存规律的关系。认为矿区经受过多期地质构造运动的破坏,整体表现为一系列走向近南北向褶皱群以及与之相伴的断层构造。由于受较强烈的近东西向挤压,总体为一西翼窄、东翼宽缓的不对称背斜构造(尖儿庄背斜),北端翘起、向南倾伏,被断层切割呈“簸箕状”。断裂多表现为高角度逆冲断层。从各种构造的切割关系分析,在东西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发育了一系列的近南北向的逆冲断层以及褶皱(矿区北部的尖儿庄背斜、马家滩向斜、冯记沟背斜等),同时还派生了与主压应力相互垂直的右行平移正断层(DF2)及北东向的斜交逆断层(DF3)。  相似文献   

5.
湖南锡田锡钨多金属矿床成矿构造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锡田矿床内发育近SN向花岗岩穹窿伸展构造、NE向复式褶皱和NE或NEE向走滑伸展构造系统。穹窿构造主要由印支期和燕山期侵入的花岗岩和古生代地层及不连续的环形滑脱断层组成,控制燕山期花岗岩与围岩接触带矽卡岩型矿体的分布;复式褶皱为古生代地层组成的NE向复式向斜,在矿区中部被锡田复式花岗岩体切割。严塘复式向斜与小田复式向斜中的背斜核部,尤其断层叠加的部位常控制一些构造破碎带型钨锡富矿体的分布。NE向或NEE向走滑伸展构造系统包括NE向右行(伸展)走滑断层、NE向或近EW向右行次级的走滑伸展断层、近SN向左行走滑断层和NW向伸展断层,控制了锡田矿区内的不同方向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云英岩脉型锡钨多金属矿床的分布。花岗岩锆石U-Pb、白云母40Ar-39Ar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表明锡田地区燕山期构造活动、岩浆作用与成矿响应时间非常接近,介于150~160Ma。岩体与地层(灰岩)接触带、岩体中的NEE向断裂带以及被NE向断裂叠加的背斜轴部是重要的成矿区域,可作为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6.
埃达克质岩的构造背景与岩石组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介绍了埃达克质岩形成的构造背景与岩石组合。埃达克质岩可以形成于不同的构造背景并与不同类型的岩石同时出现:1)火山弧环境中常出现埃达克质岩一高镁安山岩-富Nb玄武质岩组合,它的形成可能与板片熔融以及熔体一地幔橄榄岩的相互作用有关;2)大陆活动碰撞造山带环境(如羌塘)中埃达克质岩常与同期钾质或橄榄玄粗质岩共生,这可能与俯冲陆壳熔融和俯冲陆壳熔体交代的地幔橄榄岩熔融有关;3)造山带伸展垮塌环境(如大别山)中埃达克质岩会伴随有镁铁质一超镁铁质岩浆出露,增厚下地壳产生埃达克质岩浆后的榴辉岩质残留体拆沉进入地幔,与地幔橄榄岩的混合可能形成后期镁铁质一超镁铁质岩浆的源区;4)大陆板内伸展环境中埃达克质岩常与同期橄榄玄粗质的岩石共生,增厚、拆沉下地壳,以及富集地幔的熔融或岩浆混合在岩石的成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位于主地幔逆掩断层(MMT)北部的Swat-印度河地区和巴基斯坦北部地区,Kohistan序列的下地壳岩石广泛裸露于地表,这些岩石由角闪岩、变粒岩和超镁铁质岩石组成。对这些岩石详细的岩石学-构造研究表明,Chilas-Jijal变质杂岩可以被划分成两个变质带,从MMT向北西方向,它们是石榴石变粒岩带和辉石变粒岩带,由于强烈的退化变质作用和广泛的韧性变形,那些高压变粒岩主要变成角闪岩。  相似文献   

8.
莫桑比克黄金产区位于马尼卡绿岩带,该绿岩带是马尼卡(Manica)-穆塔雷(Mutare)-奥德兹(Odzi)绿岩带的一部分,从津巴布韦东部奥德兹经过穆塔雷一直延伸到莫桑比克西部马尼卡地区,使马尼卡地区成为莫桑比克最重要的金矿成矿带。金矿主要富集在太古代镁铁质和超镁铁质火山岩中的剪切带、条带状含铁建造或在表壳岩与周边花岗岩之间的断裂接触带中。  相似文献   

9.
河南狮子庙金矿田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狮子庙金矿田位于华北地台南缘与秦岭褶皱带的衔接部位,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熊耳群、太华群,构造主要为马超营大断裂、重渡-三门倒转背斜和韩沟-李子坪向斜。金矿带分布于马超营断裂带两侧,主要为碎裂蚀变岩型金矿,从西到东有康山、元岭、红庄、潭头、前河等金矿。狮子庙金矿田已发现矿脉10余条,以红庄矿区96234号和元岭矿区980号碎裂蚀变带为主。矿体均受断裂控制,赋存于构造的引张部位。Au与金属硫化物关系密切,黄铁矿、褐铁矿是Au的主要载体。马超营断裂带两侧600~700m标高处的构造碎裂蚀变带是找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0.
王学平  周真真  郭木根 《地质通报》2011,30(10):1598-1607
萍乐坳陷带西段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控矿构造包括武功伸展构造体系的高角度断层、近水平顺层拆离断层及伸展过程中派生的短轴背斜,它们组成一个构造网络,成为含金热液循环的良好通道。伸展构造体系浅层次脆性变形域控制着金矿田的分布;浅层次脆性伸展构造的根带和峰带控制着成金矿带的展布;伸展过程中派生的短轴背斜控制着金矿区的分布,而近水平顺层拆离断层与短轴背斜复合的背斜轴部则控制着金矿体。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乱泥沟金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乱泥沟矿区第四系砂金矿产丰富,是寻找岩金的有利靶区。区内出露的古元古代变质岩系地层的原岩为泥质粉砂岩和中基性海底火山岩,其Au含量高,是金矿成矿的初始矿源层。区内NE,NW向构造发育,所发现的矿体均受控于NW向断裂,呈脉和复脉状产于构造蚀变带及其次一级的层间破碎带中,成矿物质简单,矿体品位和厚度变化系数较小,为中—低温蚀变岩型金矿床。利用物化探测量手段,圈出具找矿意义的组合异常,通过工程查证发现金矿体。在综合研究矿区地质特征及物化探异常的基础上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指出下一步有利的找矿区段。  相似文献   

12.
敦煌金滩子金矿床系20世纪70年代初,在区调工作中检查古代采矿遗迹时发现,80年代开展过普查,经2014~2015年详查提交的一处中型金矿床。矿区由梭子山、八卦图和金滩子3个矿段组成。金矿化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加里东晚期石英闪长岩为八卦图和金滩子矿段石英脉型金矿的赋矿岩石,华力西中期二长花岗岩为梭子山矿段蚀变岩型金矿的赋矿岩石。目前控制主矿体长151~320 m、斜深155~350 m、矿体平均品位7.61×10~(-6)~17.94×10~(-6),矿体延伸较稳定,金品位较高。黄铁矿、褐铁矿、石英、方解石为主要载体矿物。据对金滩子金矿各矿段深部矿化特点及走向上控矿因素的分析,认为该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许明 《地质与勘探》2018,54(S1):1349-1355
近年,在新疆西南天山乌恰县吉根地区首次发现锰矿带,长大于28km,向北延伸至吉尔吉斯斯坦。锰矿层沿锰矿带断续出露长约14km。博索果山锰矿位于锰矿带南部,已发现具一定规模的富锰矿体,有望评价一处中型锰矿床。锰矿赋存于下泥盆统萨瓦亚尔顿组第二段,层控特征明显,属沉积成因。含矿岩石组合为硅质岩、硅质板岩、炭质页岩、硅质粉砂质板岩,夹泥晶灰岩透镜体等。锰矿受控于博索果山背、向斜构造。向斜核部更有利于储存厚度大、品位高的锰矿体,剥蚀程度小,有较大的找矿前景。乌恰地区锰矿找矿标志明显,地表基本能快速发现。  相似文献   

14.
构造控矿是找矿地质学和矿床地质学非常重要的问题,分别从主成矿阶段矿物组合,基底控矿,盖层,岩体,重磁线性构造,矿床密集区及系统论工程的角度探讨了金矿构造化探问题。  相似文献   

15.
柞水-山阳矿集区位于秦岭造山带中部,区内矿产资源丰富,金矿找矿近年来不断取得突破,发现了多个大-中型金矿床,然而区内金矿成矿时代、成矿地质背景一直存在争议,直接制约矿集区金矿床找矿工作。夏家店金矿床是该区大型金矿床,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金矿石类型有角砾岩型、碎裂岩型、糜棱岩型3种。围岩蚀变强烈,主要由硅化、方解石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萤石化、重晶石化等,与金成矿关系最密切的是硅化、方解石化、萤石化。热液成矿期可划分为石英阶段、石英-方解石-萤石-硫化物阶段、方解石阶段。文章选取夏家店金矿床主成矿期的方解石、萤石等矿物进行了Sm-Nd同位素测试工作,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39.64±0.98)Ma,表明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结合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特征,认为夏家店金矿床成矿作用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岩浆事件有关。据此将柞水山阳矿集区金矿床成矿年龄厘定在140Ma左右,为秦岭造山带伸展的地球动力背景下构造-岩浆热液演化的产物。通过与区内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对比,文章首次提出柞水-山阳矿集区存在140 Ma左右的金矿床成矿事件,为下一步在柞水-山阳矿集区开展金矿床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肖德长 《地质与勘探》2019,55(S1):276-282
贵州从江-黎平地区锰矿产于南华系大塘坡组第一段黑色岩系中。通过对从江-黎平地区开展地质调查工作,查明该区含锰岩系分布于朝里向斜及寨柳向斜,区内两个已知矿床八当锰矿和高增锰矿即位于朝里向斜。文章系统阐述了从江-黎平地区锰矿成矿地质背景、含锰岩系特征、锰矿床地质特征,对该区南华纪大塘坡期锰矿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并总结了区内锰矿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成果,对该区锰矿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认为朝里向斜南部具一定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肖板及其外围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板及外围地区是闽中"金三角",矿点(床)众多。该区有利的成矿、控矿构造条件、麻源群变质岩以及燕山早期岩浆活动是金矿成矿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找矿的主要标志。金矿床以与燕山早期岩浆岩有关的岩浆热液型为主,矿化类型以构造蚀变岩型为主。肖板、龙门场、杨梅、徐州、岭头坪、葛坑是有利的找矿远景区,特别是火山拗陷区内的金矿点或小型金矿床集中区,应注意寻找盖层之下基底变质岩系中与肖坂类似的大、中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贾飞 《地质与勘探》2018,54(4):711-722
汉南碑坝地区位于米仓山的南部,是扬子板块北缘残存的古老陆块之一,区域上属汉南-米仓山推覆构造体系中的米仓山推覆隆起带。野猪塘金矿床是陕西省汉南杂岩内近期新发现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野猪塘金矿床的形成与米仓山隆起带南缘基底与盖层间的层间滑动带密切相关,金矿体严格受控于基底隆起带南侧印支-燕山期形成的近东西向断裂带,与地层关系不甚密切。矿体主要呈不规则脉状,长220~740m,厚3.13~7.17m,品位3.55~9.15g/t。矿石结构为隐晶质结构、自形粒状结构等。矿石构造有条带状构造、蜂窝状构造、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及浸染状构造等。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白云母化及电气石化等。找矿标志为构造蚀变带内的条带状蜂窝状硅化块状褐铁矿石和发育五角十二面体及立方体黄铁矿化的断层碎裂岩、花岗质碎裂岩。文章通过总结野猪塘金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评价了区内金矿床成矿潜力,扩大了找矿远景,对于该区获求更多的金资源量具有实际意义,以期对碑坝地区实现找金突破,为汉南-米仓山地区进一步找金提供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9.
马家店金矿区位于吉林省著名的夹皮沟金成矿带上,是近年来夹皮沟地区发现的一座中型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产于蚀变二长片麻岩与北西向破碎带的接触部位,空间分布明显受北西向构造控制,矿体呈似层状及透镜状沿蚀变带分布。通过对本区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的研究,对本区找矿前景进行潜力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采用研究成矿地质作用确定成矿地质体、研究成矿构造分析矿体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成矿流体确定找矿方向的"三位一体"研究方法,对陕西汉阴坝王沟金矿进行找矿预测,认为矿区成矿地质体以大型脆-韧性剪切带变形构造为主;成矿构造为脆韧性剪切带转换带、叠加带;成矿结构面主要为S-C面理;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变砂岩或硅质岩。利用找矿预测研究成果,在坝王沟金矿预测了有利成矿地段并提出勘查工作部署建议,找矿成果取得较大突破,表明"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方法对开展矿产勘查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