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动气象站采集软件会形成很多数据文件,但有3个数据文件即Z文件、J文件、A文件要永久保存,当自动站数据异常时,必须同时更改,确保无误。1自动气象站感应元件损坏感应元件是自动气象站的核心部件,若损坏必须立即更换,否则采集的数据毫无使用价值。测报人员应不断提高责任心和业  相似文献   

2.
对一次更换浅层地温传感器后,采集到的浅层地温数据异常进行分析,找出发生异常的原因,提出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方法,以期为今后提高异常数据的分析判断和处理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降水数据的审核和记录处理最易出错,主要分两类:1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未审出,需人工判断;2预审员对错误或可疑信息处理不当。1降水与天气现象开始时间矛盾某站2009年9月J文件省级质量控制后提示错误:13日降水与天气现象开始时间矛盾。查数据文件,该日A文件备注栏空白,J文件08:  相似文献   

4.
为了便于对县站自动气象站微机的远程监控,在鹤岗市气象局自动站专用微机上均启用了Net-Meeting软件。当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可利用该软件提供的“远程桌面共享”功能对远程计算机进行监控和操作,直接使用解决自动站运行中出现的故障,效果理想。1故障现象2005年6月27日某县站自动站出现故障。分钟数据正常,采集器显示面板上各类要素显示正常,整点资料无法正常采集下载到计算机,人工操作“常规数据卸载”仍旧无法将整点资料从采集器下载到计算机。将采集器“复位”后,下一个时次该故障现象仍旧出现。2故障的解决方法值班观测员通知市局后,双方…  相似文献   

5.
自动气象站数据异常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红  李哓峰 《黑龙江气象》2011,28(2):29+35-29,35
本文以3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正点数据缺测情况处理为基础,详细阐述了形成月报数据过程中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Z文件、地面气象观测数据A文件和分钟观测数据J文件出现异常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以及为预防这些文件出错所采取的措施,保证气象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对现场校验超声波蒸发传感器所得的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分析进行验证,找出了数据异常的原因,同时提出避免此类错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容军 《广西气象》2004,25(4):48-50
对现场校验超声波蒸发传感器所得的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分析进行验证,找出了数据异常的原因,同时提出避免此类错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许焱 《湖北气象》2001,(2):40-41
湖北省的气象科技产业经过全省气象职工 1 0多年的共同努力 ,现已形成了以气象业务现代化为基础的专业气象服务、电视天气预报广告画面、防雷检测及其工程服务、电话气象服务以及庆典气球广告服务、综合经营等一系列气象科技产业项目。其中 ,与气象科技密切相关的电视气象服务、电话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防雷减灾服务已成为气象科技产业的四大拳头项目。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的颁布实施以及相关配套法规的出台 ,各级气象部门的领导非常重视发展气象科技产业 ,其产业队伍也随之壮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3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正点数据缺测情况处理为基础,详细阐述了形成月报数据过程中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Z文件、地面气象观测数据A文件和分钟观测数据J文件出现异常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以及为预防这些文件出错所采取的措施,保证气象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在西安至汉中高速公路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设中,户县涝峪到洋县槐树关公路建设沿线布设15套自动气象站,每天24h向西安中心站传输西汉高速公路施工沿线的天气实况数据。西汉高速公路自动站与气象业务用自动站主要区别是通讯传输采用电话拨号方式、探测要素量不同。西汉自动气象站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55-2009年西藏那曲气象站(NQ站)和2001-2009年BJ野外气象站(BJ站)的观测资料,对NQ站和BJ站气温、风速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BJ站的年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均低于NQ站,年平均风速反之;两站(NQ站-BJ站)温度差的增长率依次为最低温度(0.117℃.a-1)>年平均温度(0.034℃.a-1)>最高温度(-0.014℃.a-1),年平均风速为0.076m.s-1.a-1;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的2006年为界,2001-2005年和2006-2009年分别为人类活动影响较弱期和较强期。人类活动影响较强期与较弱期相比,两站温度差异增加的幅度依次为最低温度(0.512℃)>年平均温度(0.152℃)>最高温度(-0.025℃),年平均风速为-0.198m.s-1。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忻州市专业气象服务网站建设的研究,提出了专业气象服务网站建设过程中的分层解决模式,系统充分应用了MIS(管理信息系统)、Intreret/Intranet以及S/B(服务器/浏览器)技术,为专业气象眼务系统建设提出了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气象信息网站建设实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从气象信息网站建设的具体实例出发,论述了网站开发具体步骤和一些实际操作经验,为今后气象信息网站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4.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气象卫星资料存档系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论述了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气象卫星资料存档系统构成、存储数据的编目组织、应用软件的逻辑关联结构、层次框架结构及组织结构,介绍了应用软件主要功能和流程图,对存档系统建设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6—2014年4—9月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以及同期南岳高山气象站(简称南岳站)逐时风场资料和湖南省96个常规观测站逐时雨量资料,对同期117例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影响系统分型,并分析5类南岳站风场型对湖南不同天气型强降水预报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南岳站风场在6种天气型强降水天气过程中主要有5种不同表现型,其中4类逐时风场演变特征对湖南强降水带移动和强度变化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该站南风超过10 m·s-1的时刻较湘北和湘西北地区开始出现强降水通常有2~6 h的预报提前量,达到急流标准(12 m·s-1)的时刻较湘中以北地区降水达到最强提前2~5 h,南风剧减至8 m·s-1以下或转为北风的时刻较湘南地区降水加强有2~4 h的预报提前量。当南岳站主导风为南风且风速在12~14 m·s-1之间时,湘西北和湘北降水强度最大,但当该站南风超过14 m·s-1时,雨区将北抬至长江以北。当该站主导风为北风且风速在1~3 m·s-1之间时,湘中和湘西南降水较强;当其在3~5 m·s-1之间时,湘中、湘西南、湘东南地区均有降水;当其超过5 m·s-1时,湘中和湘西南降水减弱或停止,湘东南降水则加强。台风暴雨期间,该站出现明显的南北风交替且风速基本在5 m·s-1以下时,强降水区一般位于湘东南。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内蒙古气象局门户网站的设计理念和整体设计思路,以及网站的功能设计和技术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胡晓晖  张峰 《干旱气象》2001,19(4):27-29,36
文中主要介绍Internet/Intranet技术特点及提供的各种服务和我局使用该技术进行网络升级。具体利用Windows 2 0 0 0server作为网络操作系统 ,并且在网络中增加一台远程拨号访问服务器 ,作为网络的接入端和拨出端 ,而局域网内部用户通过远程拨号访问服务器 ,只需一个Internet帐户 ,所有局域网用户均可访问Internet ,实现了网络用户的拨出和拨入  相似文献   

18.
该文将时空数据模型的概念引入台风海洋网络气象信息系统,旨在构建一个多源、异构气象服务产品与数据按照统一的时空数据模型进行组织、集成和融合,并在互联网上实时展现的信息系统平台。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框架,同时分析了该系统中引入时空数据模型的技术难点和关键技术,重点展示了系统构建成型后能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台风路径信息与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场等多种气象信息的叠加显示;多功能历史台风路径信息查询;台风实况路径信息与城市风雨监测实况、卫星云图、雷达图的同步动画显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气象资讯、城市天气实况及预报等内容的集成发布等。该研究成果已在中国天气台风网(typhoon.weather.com.cn)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纳木错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依据中国科学院纳木错综合观测研究站设立的自动气象站和气象塔观测(30°46.44′N,90°59.31′E,4730ma.s.l.)资料,初步分析了2005年7月14日至2006年7月13日一年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水和风等气象要素的季节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纳木错站年平均气温为0℃,最冷月为12月,最热月为7月;全年降水量为281.8mm,多集中在5—10月;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2.6%,雨季和干季分明,全年夜雨率为78.6%;年平均气压值为571、2hPa,9月最大,1月最小;年平均风速为4m·S^-1,1月风速最大为6.1m·S^-1,上午风弱、午后风强;全年大风日数为53天,1月大风日数占全年的36%;全年盛行风处在东南至西风(135°--270°)之间,夏季有明显的湖陆风。  相似文献   

20.
广西自动气象站平行观测资料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2004年投入运行的39个自动气象站的自动观测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了各个观测要素的质量评估,并对两种观测资料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