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安全生产工作愈来愈摆在日益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山西省煤矿因安全问题而引发的事故屡屡出现。已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切实做好安全工作,保护煤矿安全生产,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好《山西省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园安全生产法》,对煤矿炸药库区进行防雷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山西是煤炭生产的大省,煤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小型煤矿的生产不规范所致。现将小型煤矿的220V电源防雷做一介绍。1小型煤矿的生产过程小型煤矿一般为坑口有一个输出为380V的变压器,供电制式为IT制式,供矿井的通风、采煤掘进设备、运输设备、照明、瓦斯监控报警等使用  相似文献   

3.
阎栋  程为 《山西气象》1995,(2):54-55
选准目标深入市场努力为煤矿瓦斯防爆服务阎栋,程为,陈金陵(晋中地区气象局030600)山西是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生产是山西的支柱产业之一。我们在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开展气象科技服务中,选择气象条件变化与煤矿瓦斯爆炸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不仅在揭示两者...  相似文献   

4.
结合多年从事监控系统防雷装置检测经验,就安全监控系统遭受雷击损害的主要原因以及可能的侵入途径进行分析,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采用接闪分流、均压等电位、屏蔽、接地和过电压保护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对安全监控系统防雷装置进行设计,希望可以对以后安全监控系统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煤炭产业的现代化步伐也越来越快,煤矿的电力系统、通讯系统和各种监控系统中装备着大量精密、敏感的电子设备,这需要提高雷电防护等级,重新设计煤矿的雷电防护体系[1]。黑龙江七台河市是一座煤炭资源丰富的煤城,主要以小型煤矿居多,其煤层分布浅且不均匀、瓦斯含量普遍较高,大部分煤井分散在地势空旷的丘陵半山中[2]。本文结合现有的防雷技术规范,通过实地  相似文献   

6.
易丁  滕万里  曹飞 《贵州气象》2012,36(Z1):57-59
该文针对清镇市流长乡金利煤矿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运用了概率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对生产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福利设施区、炸药库、变电所、绞车房、办公楼、锅炉房、瓦斯抽放站等计算风险值,总值低于风险容许值.提出防雷建议:①煤矿场区内各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应分别按B、C级设计.②安全监控、井下人员定位、通信、计算机网络等系统的监控室应采取屏蔽措施.③变配电系统采取防雷电波侵入措施,高压侧安装阀式避雷器.低压侧安装电涌保护器.④生产、辅助生产、办公生活等区域应分区域采用联合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7.
从对直击雷的防护以及煤矿电源系统、监控系统雷电安全防护等方面,介绍了煤矿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雷电防护措施,并介绍了煤矿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等电位连接和静电防护措施,以及系统的接地要求。  相似文献   

8.
煤矿瓦斯浓度与气象因子相关分析及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西省大同市地方煤矿1979~1997年发生的90起重大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发现瓦斯事故是发生次数最多,占事故总数的33%,而其造成的灾害也最重。瓦斯浓度的高低与气象因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统计计算,得出了旬瓦斯浓度与旬气温、旬气压的相关关系,建立了旬瓦斯浓度预报模型和逐日瓦斯浓度等级预报模型,预报拟合率和试报效果较好。利用该研究成果,结合中短期天气预报,可以提前预报瓦斯浓度的变化趋势,对于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及时加大通风,减少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瓦斯抽放站是易燃易爆场所,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瓦斯放空管是存在连续级释放源的区域,属于爆炸危险区域的0区,为一类防雷。因此我们要做好瓦斯抽放站的防雷防静电措施,确保瓦斯抽放站及煤矿生产的安全运行。本文从雷电危害人手,针对瓦斯抽放站的不同区域及雷击的几种类型,依据相关规范技术标准,对瓦斯抽放站的防雷方案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0.
邱娅  胡万全  余兵  王勇  邱飞 《贵州气象》2006,30(5):43-45
通过对小型煤矿瓦斯监测系统组成介绍及其遭受雷击原因分析。结合工程实践,对完善煤矿监测系统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简要叙述了国内外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棉花专家系统和棉花生产管理决策系统的发展,重点介绍了美国的GOSSYM模拟模型和我国的COTGROW模拟模型等最成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雾与能见度的预报水平,对业务上常用的两种能见度诊断方案,即Stoelinga and Warner(SW)方案与Forecast Systems Laboratory(FSL)方案的改进进行预报试验,SW方案基于Gultepe方案考虑了液态水粒子数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FSL改进方案中利用了递减平均法对公式中用到的温度与露点温度进行订正,并用其重新计算公式中的相对湿度。基于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逐时更新循环(hourly update cycle,HUC)业务模式输出结果,从2015—2016年选取10次雾天气过程,并详细分析了2015年11月13—14日这次雾天气过程的预报结果,比较了改进前后各方案对雾与能见度的预报效果,结果显示:在模式预报的雨水含量占总液态含水量比例较大的预报时效,改进后的SW方案对雾与能见度预报效果优于原始方案,在模式预报液态含水量接近0的预报时效,改进前后的SW方案对雾与能见度的预报效果相当;利用订正的温度与露点温度重新计算相对湿度,其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降低明显的预报时段,改进后的FSL方案对雾与能见度的预报效果大大提升。将两种改进后的方案相融合并进行预报试验,结果显示,综合对能见度与雾的预报效果,Combined Visibility(CVIS)方案要优于其他两种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3.
段丽瑶  白玉荣  马建铭 《气象》2001,27(7):53-56
对天津市冷食销量与气象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冷食销量与月、候、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舒适指数、炎热指数等均有很好的相关性,尤其是与气温相关最佳,把气温作为影响冷食销量的主要因子,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别是建立了月、候、日销量回归预报方程,并制作了冷食指数预报服务系统,投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14.
用欧洲数值预报产品格点资料,对1986年11月-2002年3月河南省出现的87个大到暴雪个例进行对比分析,将大到暴雪划分为3个类型,即高原低槽型、阻高-横槽型和L型,对每个型进行合成平均,建立了大到暴雪的天气学概念模型。为提高样本中大到暴雪的概率,先将样本进行消空处理,然后选取物理意义清晰、天气学意义明确的预报因子,分别建立了全省分片大到暴雪1-7 d预报方法,在业务试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到暴雪天气模型及数值产品释用预报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欧洲数值预报产品格点资料,对1986年11月-2002年3月河南省出现的87个大到暴雪个例进行对比分析,将大到暴雪划分为3个类型,即高原低槽型、阻高-横槽型和L型,对每个型进行合成平均,建立了大到暴雪的天气学概念模型.为提高样本中大到暴雪的概率,先将样本进行消空处理,然后选取物理意义清晰、天气学意义明确的预报因子,分别建立了全省分片大到暴雪1-7 d预报方法,在业务试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风雹灾害的等级划分与灾情评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山义昌 《气象》1998,24(2):49-51
以冬小麦的风雹灾害为研究对象,从1981~1990年33个冰雹个例中选取与冬小麦生长有关的17个个例,以冰雹直径、降雹时间、降雹时阵风为因子,对冬小麦风雹灾害进行等级划分及灾情评估。应用证明,这些研究对提高农业灾害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测报业务是气象预报、科研和气象服务工作的基础。地面、探空测报工作看似简单,但要真正达到高质量实为不易。工作中出错是不可避免的,但责任性事故是完全可以杜绝的。现就从管理及人才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地面、探空测报的内在质量及杜绝重大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确安装、维护和使用暗筒式日照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暗筒式日照计是气象台站测定地面日照时数的仪器。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要求日照计应安置在开阔的、终年从日出到日没都能受到太阳光照射的地方,通常安置在观测场内或平台上。我们在业务检查工作中经常发现台站未能正确安装暗筒式日照计。那么台站如何正确安装日照计?日照计安装不正确其感光迹线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判断日照纸涂药的优劣?下面具体予以介绍。1正确安装暗筒式日照计的三个要点a)仪器安装水平:首先日照计支柱底座要调准水平,同时日照计也要调准水平。b)筒口对准正北:台站应用北极星法、日中线法等方法精确测定本站子午线,…  相似文献   

20.
气象与环境学报》编辑部与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技术合作,于2008年初开通了由该公司开发研制的“稿件远程采编处理系统”和“网站系统”。系统主要包括作者在线投稿系统、作者在线查稿系统、在线审稿系统、编委在线审稿系统、主编在线审稿系统和远程编辑系统。实现了作者、审者、编者在线稿件收稿、审稿、退修、发稿通知的全过程监控与管理。网站包括期刊介绍、编委会、投稿须知、期刊订阅、广告合作和编辑部公告等信息。系统运行以来,加快了稿件处理效率,缩短了论文刊登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期刊传播影响力,方便了广大作者和读者,促进了编辑业务现代化建设的进展。通过对《气象与环境学报》稿件远程采编处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的叙述,概述了网站与系统的功能和设置,归纳了应用效果与体会,讨论了系统和网站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