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敬泽 《气象》1998,24(2):57-57
介绍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研制的大型电子蒸渗计的工作原理,以及参数的设定,室内、田间标定方法。此蒸渗计经几年推广应用,取得大量农气蒸散方面的资料,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707测风雷达简介吴英成,张素华,王玲(兰州气象学校730021)(兰州观测站730020)引言根据我国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现行的59—701型探空测风系统将逐渐被707型电子探空测风系统所替换。707测风雷达已于1992年通过鉴定,并在郑州探空站作了...  相似文献   

3.
兰州地区秋冬季呼吸道疾病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 1996年 4月~ 1998年 12月兰州市某医院呼吸科门诊资料和兰州气象观测站同期的温、压、湿观测资料及历史天气图 ,对兰州地区呼吸道疾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兰州地区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的月际变化 ,进一步分析兰州地区秋冬季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与温、压、湿及天气形势等气象条件的关系 ,并进行个例分析 ,分四季建立了呼吸道疾病发病等级预报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4.
发展高新技术提高天气灾害预报能力兰州中心气象台风云变幻,气象万千。人们在自然界生存中经历了年复一年的冷暖风雨,气候和瞬息变化的天气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它既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气候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产建设,夺取无数的生命。甘肃深居祖...  相似文献   

5.
兰州新一代天气雷达降水估计的误差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新一代天气雷达(C波段),采用了目前世界上先进的雷达、多普勒、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等科技成果,具备了全天候的探测能力和丰富的雷达产品.增强了对兰州及其周边地区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探测及预报能力^I[l]。文中介绍了雷达估计降水原理,并从雷达估计降水原理和外界物理条件方面分析兰州新一代天气雷达对兰州及周边地区降水估计的误差来源。  相似文献   

6.
兰州百合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 言百合原产于东亚 ,其花雅丽高洁 ,微溢芳香 ,除做为花卉观赏外 ,其鳞茎可食用。《本草纲目》记述 ,“百合性甘平 ,润肺止咳 ,宁心安神”。兰州百合是四川百合的变种 ,在甘肃兰州及附近地区栽培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兰州百合鳞茎肥厚洁白 ,质地绵软 ,含糖量高 ,营养丰富 ,口味香甜 ,是百合中的珍品 ,为天然保健食品。兰州百合在国内有很大的消费市场 ,同时也销往日本、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市场带动下 ,近几年兰州百合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栽培和加工技术明显提高 ,效益十分显著。永靖县东部山区与兰州市七里河区接壤 ,是兰州百…  相似文献   

7.
兰州市新区规划气候条件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8-2007年兰州市永登县气象站观测资料及周围部分区域观测站资料,对兰州新区各项气象要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RAMS模式,模拟了兰州地区在不同气象扩散条件(有利于扩散、一般扩散条件及不利于扩散)天气背景情况下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兰州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在西固区,兰州西部的红古区和北部的中川、皋兰是污染较轻的地区,而位于南部的榆中则易受污染物的影响.利用HYSPLIYT模型,对各代表点采用相同的污染源,分析了由于气象条件不同造成的各代表点污染扩散的差异,在轻重两种典型的污染天气背景条件下确定了各代表点在24 h内的大气扩散能力与污染气团传输路线,发现兰州北部的大气扩散能力好于南部,西部好于东部,因此兰州老城区不宜规划污染企业;而位于兰州新区永登县秦川镇附近区域较位于皋兰县西岔镇附近区域更适于规划重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8.
孔祥伟  陶健红 《气象科学》2013,33(6):664-670
利用1960—2010年兰州等3站逐日观测资料,分析了兰州冬季气温变化及其可能成因。结果表明:近50 a兰州冬季气温、日较差、冷日数、冷积温及极端高、低温日数的变化速率均在1980s发生跃变。平均气温持续显著的增温,在1960s、1970s最低气温增温起主要作用,日较差、冷积温及极端低温日数显著减少,在1980s后由最低、最高气温共同增温所致,日较差减小变缓,冷积温稳定维持在较低水平,极端高温日数显著增加。大气环流异常和城市化共同影响,导致兰州冬季显著增温,二者对增温的贡献率分别约为37.24%和62.76%。1980s中期之后中高纬度欧亚上空对流层中层盛行纬向环流,两槽一脊的振幅减弱,西北地区位于中国上空异常反气旋西部偏南气流控制下,且同期城市热岛效应更加显著,这些均有利于兰州冬季增温。  相似文献   

9.
兰州区域气象中心开放实验室简介邓振镛郭慧(甘肃省气象局科教处730020)兰州区域气象中心根据自身业务科研优势及发展需要,于1996年5月组建开放实验室。经过半年准备,于1997年1月逐步开展实验研究工作。1997年5月13日兰州区域气象中心组建了第...  相似文献   

10.
兰州城市热岛效应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白虎志  任国玉方锋 《气象科技》2005,33(6):492-495500
利用1958-2003年兰州及临近两个乡村气象站气温资料,研究了兰州城市热岛效应特征和导致热岛效应季节差异及其年代际变化趋势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近40多年来,兰州城市热岛效应一直呈增强趋势,热岛效应在冬季尤为显著;在日变化中以02:00热岛效应最为明显,而14:00效应较小。冬季逆温层、夏季城市下垫面对热岛效应的季节差异影响较大。城市发展导致热岛效应增强,而部分气象要素的年代际异常加剧了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11.
兰州市冬季空气污染的天气成因分析及浓度预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兰州是全国冬季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通过对污染与天气形势的分析 ,给出了影响冬季兰州污染的天气分型 ;对 3种主要空气污染物TSP、SO2 、NOX 浓度值与同期表征逆温特征的逆温参数及地面气象要素作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1)污染物浓度与逆温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 ;(2 )污染物浓度与平均温度、能见度、风速、总云量、相对湿度成负相关 ,与温差、气压成正相关。最后针对不同天气分型 ,给出了冬半年兰州污染物浓度预报方程 ,经检验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由新疆气象学会、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和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召开的“全国第二届大气统计物理研讨会”于1989年10月9日-10日在兰州举行. 北京、甘肃、新疆、江苏、广东、湖南、内蒙、四川等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及有关大专院校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兰州和民勤两站干年(1995年)、湿年(1994年)的5~6月08:00和20:00气象观测资料,采用Scorer背风波参数等方法对兰州小高压的形成、发展机制进行动力和热力学诊断分析。分析表明,兰州存在明显的背风波效应和下沉逆温;民勤有较强的逆温层特征,逆温频数多且强度大,辐射和扰动逆温较明显,它们的背风波和逆温层特征影响着兰州小高压的形成、尺度和位置。兰州小高压是青藏高原大地形和大气环流共同作用的一种边界层现象,与青藏高原北部较强的逆温和背风波效应有着重要的关系,运用中尺度天气学方法得出兰州小高压的预报流程,以建立其诊断和预报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4.
1985年5月24日半夜至25日,兰州市出现了一场大—暴雨,日雨量达45.0mm。这是一次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的大范围降水,雨强中心在兰州、临夏。兰州市内又以七里河、城关区及榆中县的梁坪、上庄一带雨量为大,普遍达40—50mm,实属罕见。打破了兰州自1932年以来春季日雨量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甘肃省专业气象预报服务质量和水平,拓宽专业气象服务领域,促进气象科技产品进入市场,进一步满足和适应人民生活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兰州中心气象台按照中国气象局《省级城市专业气象服务系统“九五”建设指导方案》的指导意见,开发建成了甘肃省省级专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该系统在设计和建设中力求紧密依托我省气象基本业务,充分利用计算机和通讯等高新技术,突出省级专业气象预报服务的特色和重点,实现了信息收集、服务产品加工、产品分发一体化的专业气象预报服务功能。并以目前最流行的Web技术发布信息,以多种手段为用户提…  相似文献   

16.
兰州市呼吸道疾病与沙尘天气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 1996~ 1998年春季兰州市某医院呼吸道门诊逐日病例资料和同期甘肃河西 19站沙尘暴、扬沙及兰州站浮尘逐日资料 ,对兰州市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与沙尘天气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两者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当甘肃河西发生沙尘暴、扬沙天气或兰州出现浮尘天气且无明显降水后的 1~ 2d ,兰州市呼吸道疾病呈现高发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对降水资料的分析过程中,要求资料的时间序列呈正态分布。利用兰州地区的兰州、皋兰、榆中和永登4个站点1960~2009年的降水量资料,采用"偏度—峰度系数+W检验"方法,基于SPSS软件,对兰州地区的年、季和月降水量正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地区4个气象站的年降水量均呈正态性分布;兰州、皋兰和永登3站的夏、秋2季降水量为正态性分布,而榆中站只有秋季降水量为正态性分布,且秋季降水量的正态性最好,冬季最差;大多数月降水量不服从正态分布,但对降水序列进行平方根处理后,其正态性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一次降水过程中有没有兰州高压生成,会直接影响到兰州降水预报的成败。该文给出了7-9月兰州高压的气候统计特征,分析了一次兰州高压生消时的物理量场变化,提出了初步预报其生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利用激光测风雷达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在兰州城区获取的风场资料,分析了兰州冬季风场结构特征,并通过聚类分析得到了冬季影响兰州地区的天气形势,分析了不同天气形势下的风场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局地环流主导下的风场和污染物浓度日变化特征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兰州2017年冬季低空水平风速整体较小,平均风向以偏东风为主;风场日变化特征明显,午后至傍晚水平风速大于其他时刻,03:00(北京时,下同)-08:00 250~650m维持偏西风,650m以上偏南风增加,其余时刻各高度均以偏东风为主。兰州地区受弱高压控制时,局地环流占主导,城区污染严重。各高度污染系数最大值对应的风向存在差异,200 m以上污染系数迅速减小,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高度至200 m以上可有效减少近地面污染物浓度。  相似文献   

20.
以克拉玛依现有棉花产区的产量,分析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对照分析产棉区与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气候异同,认为未来开发区种植棉花,其产量形成的气候条件优于现有植棉区。但开发区的主要问题是防风,应建立防护林体系,改善农田小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