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如何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探寻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以英、法、德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抢救和保护工作主要通过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导和财政支持这一国家艺术投资方式来实现。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侧重于通过法规和政府杠杆鼓励各州、各企业、各集团以及全社会对其进行抢救和保护。我国已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到新的历史日程上,国家已经启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不少艺术工作者提出了诸如政府财政专持、完善守法等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搜集了广东省有资料记载的46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显示,其级别结构特点是以省级为主,其次为市级,国家级目前所占比例不高;其类型结构特点是以民俗和传统舞蹈类为主,民间文学、传统医药和曲艺类项目偏少;其空间分布具有以广州、佛山、中山、江门、东莞和深圳等珠三角区域为中心,粤东、粤北和粤西区域零散分布的空间特点,并与该省各大水系的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4.
随着西方第三次工艺复兴浪潮的兴起,“制造文化”成为西方地理学者关注的新兴话题,而传统工艺制造的具身和物质层面的生产形式也得到关注。论文以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安顺石头寨布依族蜡染技艺为例,基于制造地理的理论视角剖析了布依族蜡染的生产实践。研究发现:蜡染生产是一种具身性、物质性、地方性和关系性的实践。在身体、家庭、工坊、社区和线上等不同空间,手工艺人的身体是蜡染生产实践的主体,通过具身练习提升蜡染技能,并充分发挥能动性对产品进行创新,同时制造实践也引发了手工艺人正面或负面的身体体验;蜡染生产流程具有鲜明的物质性特征,物质的活力和能动性引导着手工艺人进行“人与物质”的合作生产;地方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等地方要素是蜡染生产的基础和条件,同时蜡染的生产实践又塑造地方的身份和特性;蜡染生产不仅是手工艺人表达自我的创造性实践,同时建构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关系。研究有助于加强对经济生产实践中的文化维度的关注,为文化经济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实证,同时通过对手工艺人的身体技能、具身体验等方面的关注,也有助于在非遗保护实践中提供更具关怀性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6.
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当下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教育研究者研究的热点.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科课堂中的渗透需要对课堂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梳理,也需要对教学的内容和顺序进行调整,那么进行教材分析就显地非常有必要,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前提.本文运用目标矩阵法对教材"疆域"进行教材分析,梳理教材内容的层次,形成教师教学的序列,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8.
地理要素在传统无形文化传承中的空间印迹——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无形文化传承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基于山西15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位置信息和DEM、气象、河流、人口、经济、古道等基础数据,以ArcGIS 10.3地形分析、缓冲区分析、时间成本距离等获取山西自然、经济、社会、历史地理环境的多维属性,并提取非遗点地理信息,采用非遗密度、区位商和地理探测器分析非遗分布对地理环境响应的差异。研究结论:① 自然地理环境对非遗分布起基础作用。非遗偏好低中海拔、坡度<5°、平原盆地台地、临河、10℃以上积温≥ 3000 ℃、年均降水量≥ 500 mm地区。② 在人文地理环境中,非遗对交通环境的响应最高。非遗集中分布在县级行政中心2 h、市级行政中心4 h公路通行圈。县/区人口越多,非遗越多;五成多非遗位于乡村。在人口超过50万的区县,非遗主要集聚于建成区;在人口小于20万的区县,大部分非遗则分散在乡村。非遗分布与地区经济相关性不明显,非遗高度集聚区位于古代高级政、商中心。③ 非遗对地理环境的响应具有要素综合性、尺度差异性和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资源空间数据,集成相关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数据,采用最邻近分析、核密度估计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新疆非遗的空间分布规律和集聚特征,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深入探究影响新疆非遗空间分布的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结果表明:新疆非遗空间分布呈现北多南少的特征,主要集中在喀什、伊犁、塔城、巴州和乌鲁木齐等地(市、州);新疆非遗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不同类型非遗的集聚程度也有差异,在空间上形成了乌鲁木齐-吐鲁番-库尔勒为核心的一级组团、伊宁和喀什为核心的二级组团以及以塔城、哈密和阿克苏为中心的若干三级组团。新疆非遗空间分布受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的综合影响:社会文化因素(0.5494)>经济因素(0.4597)>自然因素(0.2285)。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的协同效应对非遗空间分布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地理与美育,前者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变化规律及人地关系的学科,后者是培养年轻一代感受美、鉴赏美和表达美的兴趣和能力的手段。两者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细细品味,地理与美育的关系还相当密切。地理学科虽然比一般学科更重于理性,以上说理为主,但一味追求理性的东西,会把课堂变成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一潭死水, 相似文献
11.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1.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意义。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为中心任务的,其本质要求是要培养一种新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一个核心就是“尊重”,主要内容是:①尊重人(包括当代人与后代人);②尊重差异性与多样性(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差异性,承认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③尊重环境(不危害、不破坏环境,要看到人类与环境的依存关系);④尊重地球资源。它既要受教育者学会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又要学会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符合人的学习认知规律,符合人的思维发展规律,可提高人的素质,增加人力资源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中学充分利用诸学科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教育应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课在渗透科技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替化的.它有助于教育学生认识自然,学会改造自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3.
正汲取地理智慧,服务健康人生。地理教育要着眼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促进学生生命整体和谐发展为出发点,重建课堂,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坚持专业和精神的修炼,以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和不断深入的教学研究,丰富地理教育文化,实现教师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干旱、洪劳、地震、台风等频发的自然灾害再三警示:增强减灾意识,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减轻自然灾害损失已刻不容缓。地理教学中有机渗透减灾教育,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表明“知识是主体借助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动地建构起了关于客体的认识。”即学习总要涉及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要以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等许多领域,都曾独步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艺术、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 相似文献
17.
18.
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自然灾害有日益增加的趋势。不管是灾害发生的频率、种类,还是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以至人员的伤亡,都呈上升势头。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加速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是自然灾害加重的直接原因,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时,对其活动可能导致的影响认识不够或是认识不到位,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只是为了局部的暂时的经济利益在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从而使灾害有增无减。另外,人类对灾害的认识不够、防灾避灾措施不力,也是使灾害损失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取决于教育的创新。要有效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涉及到从理念到实践的变革。要构建一个推行创新教育的体系。 相似文献
20.
国际理解教育主要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一些价值观念,使他们能够尊重和理解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从而有利于建立一种平等的国际新秩序,实现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