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目前空间信息编目多样、缺乏全球统一编目体系的现状,借鉴地理空间信息分类框架,结合地图分幅拓展球面剖分理论,提出了基于EMD的空间信息剖分一体化编目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统一剖分编目中间件,搭建了全球空间信息统一剖分编目数据的管理框架.基于EMD的空间信息剖分一体化编目模型为实现空间数据的全球化、层次化和规范化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移动空间信息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结合移动通信技术和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趋势,介绍了面向公众的移动空间信息服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相关技术。基于移动空间信息服务系统关键技术难点的分析,提出一种开放式、易扩展、功能可重用的移动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3.
地理空间数据生产网格[1]是在新的信息技术背景下,与信息化测绘时代相适应的空间数据生产与管理的新模式。依据其体系结构模型[1]和网格计算技术,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其实现的具体方案,提出了空间数据生产服务总线架构,研究了网格计算在空间数据生产资源共享方面的应用技术。1空间数据生产网格的软件架构设计及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面向数字城市的空间应用服务互操作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从模型驱动的角度研究空间信息共享与GIS应用服务的互操作。首先分析数字城市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及GIS领域在互操作方面存在的困难,对OMG的模型驱动架构作了较详细的研究。认为对于数字城市中多领域众多应用系统互操作的情况,需要从一开始就结合目前相关的地理信息标准和规范,按照MDA的架构和原则设计—系列系统共同遵循的模型。并探索了如何按照这种思想为不同的GIS应用系统设计和建立公共模型、方法、工具和系统框架。以一个应用实例介绍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这种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OpenGIS的空间信息工作流管理系统框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空间信息工作流技术是将工作流技术引入GIS领域管理空间过程的新技术。其理论体系和标准化程度还比较薄弱,该文以WfMC工作流规范和OpenGIS规范为基础,提出一个空间信息工作流管理系统框架及其实现规范,该框架可以较好的解决空间信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系统集成与互操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空间信息工作流技术是将工作流技术引入GIS领域管理空间过程的新技术,其理论体系和标准化程度还比较薄弱。该文以WfMC工作流规范和OpenGIS规范为基础,提出一个空间信息工作流管理系统框架及其实现规范。该框架可以较好的解决空间信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系统集成与互操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8.
针对粗糙的三维地质模型,利用网格细分技术,生成加密光滑的三维模型。分析网格细分技术在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需求以及Loop细分和改进的蝶形细分技术,为保持地质体之间公共面数据的一致性,对"改进的蝶形细分法"做了进一步改进,增加了对边界约束的处理。探讨利用细分技术生成多分辨率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综合分析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几种基本方法,并重点探讨了G IS技术在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应用。指出多源数据的获取、数据共享、模型方法的互操是目前城市地理学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建议将网格计算这一新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应用到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中,并给出一个基本的城市地理学网格计算体系结构,讨论了实现这个计算体系的几个关键问题,认为采用W eb Service标准建立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网格计算体系是目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本体(Ontology)的空间信息互操作与集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Semantic Web技术的发展,基于Ontology的空间信息服务是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异构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与互操作实现的可行途径.在对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发展历程、Ontology的基本理论及国内外基于Ontology的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全面总结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Ontology驱动的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系统的体系框架、服务流程,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基于该服务框架构建的信息系统能将分散在Internet上的各种空间资源信息动态地集成在一起,实现分布式环境下异构空间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互操作. 相似文献
11.
广州信息密集服务业的空间发展及其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采用第三产业普查资料,深入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信息密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空间发展特征和原因及其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揭示了信息密集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地域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区域水文地质信息化与空间分析为目标,以GIS软件ARC/INFO为平台,开发了以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为基础,以应用模型体系为支撑的水文地质空间信息系统。以中国西部典型区域的水文地质实际勘查资料为基础,对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进行应用与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具有速度快、准确性与自动化程度高、动态性与可重复性强和可视化程度高等优点,可极大提高水文地质空间分析的有效性、可靠性以及水文地质工作效率,实现基于GIS环境下的地下水预测、模拟、分析与评价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计算模式驱动下GIS体系结构的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模式是信息时代特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范式,它综合反映了信息科学的理论、软件与硬件等因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相互作用的形式,是与相应阶段主流信息技术相对应的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规律模式或构筑范式。该文分析了计算模式驱动下GIS的体系结构从单机模式、局域网模式、广域网模式(WebGIS)到网格模式(GridGIS)的发展过程,指出单机、局域网和广域网模式本质上都具有集中封闭的性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论、技术、物理、功能和逻辑思维等五大边缘,是典型的空间信息孤岛。网格计算模式是一种彻底的分布式计算模式,GIS的网格模式直接打破了传统模式的技术、物理、功能和逻辑思维限制,并面向理论边缘的解决,具有开放、均质、扁平的结构性质,升格为空间信息网格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4.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2013,65(2):227-239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terminants of spatial knowledge and how our knowledge of space varie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By using data on U.S. city names recalled at 22 test locations, a multivariate model of the information surface specific to each test location is calibrated. This model links the probability of a city being recalled from memory to its distance from the test site, its population size, its location with respect to other cities, and whether or not it is a state capital. The paper then suggests that these recall data provide information on spatial knowledge surfaces from which large-scale spatial choices, such as migration destinations, are made. Results from the analysis lend further evidence to the idea that spatial knowledge is stored and processed hierarchically and that individuals underrepresent information in large clusters. Consequently, th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modeling any spatial behavior based on individuals' spatial information surfaces. In particular, the results cast further doubt on the validity of traditional large-scale spatial choice frameworks and lend support to the competing destinations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terminants of spatial knowledge and how our knowledge of space varie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By using data on U.S. city names recalled at 22 test locations, a multivariate model of the information surface specific to each test location is calibrated. This model links the probability of a city being recalled from memory to its distance from the test site, its population size, its location with respect to other cities, and whether or not it is a state capital. The paper then suggests that these recall data provide information on spatial knowledge surfaces from which large-scale spatial choices, such as migration destinations, are made. Results from the analysis lend further evidence to the idea that spatial knowledge is stored and processed hierarchically and that individuals underrepresent information in large clusters. Consequently, th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modeling any spatial behavior based on individuals' spatial information surfaces. In particular, the results cast further doubt on the validity of traditional large-scale spatial choice frameworks and lend support to the competing destinations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新空间形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空间是地理学研究的主题。随着信息技术在人与社会经济系统中更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地理空间正在发生快速的转型。在了解西方关于新空间形态解释的基础上,论文重点对当前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新空间形态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论文首先提出了实空间、虚空间及灰空间的三元空间假设,然后分析了虚空间、灰空间各自的内涵、构成和类型。最后,论文对三元空间之间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并认为三元空间并存与共生将是一个持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行业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特征及其在城市体系中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虽然高级别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较快,但是所占比重较小。空间分布上,生产性服务业倾向于集中在特大城市。由于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种分布特征重组了城市等级结构和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也成为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但是,生产性服务业不均衡的分布格局决定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在新一轮的城市发展中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因此,中小城市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时必须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免造成用地和资金的浪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就业的空间模式及区域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业问题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社会问题, 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中国就业空间分布进行区域划分有利于国家流动人口的引导、就业政策的制订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利用2000 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 对中国2343 个县(市)、市区的就业结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 ① 中国就业形成了连续型圈层、非连续型圈层、跳跃式圈层、混合型圈层、多核心圈层、带状等6 种就业空间模式; ② 中国就业区可划分为东部沿海、东北、京津、中部、西部等5 个就业区, 其中, 西部区可划分为陕甘宁青川渝、云贵藏和新疆等3 个就业亚区。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空间流动研究是连接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人类福祉的关键环节。理解生态系统服务产生、流动、使用的全部过程,准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状况,建立供给与需求之间双向反馈关系,对于科学管理生态系统和保障区域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大量相关文献,本文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角度出发,归纳了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需求的概念和评估方法,阐述了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两个主要驱动力对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的影响。系统梳理了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目前研究在文化服务的量化、生态系统服务流动动态研究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的驱动机制研究方面存在不足,提出明确生态系统服务驱动机制和转移过程、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不同时空尺度之间的相互转换,是未来将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更好地用于实践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