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长株潭地区23个县市区为研究区,从土地、人口、经济三方面构建农村空心化的测度框架及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农村空心化进行测度,揭示农村空心化的空间地域分异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长株潭地区土地空心化呈现由中心城市向外围逐渐减小的特征;人口空心化呈现出中部核心区高,北部低的特征;经济空心化的高、低分布与人口空心化的低、高分布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相似性特征。(2)综合空心化空间分布呈现出不均衡发展的态势,以中、低等级为主,空间分布由中心城市向东西两侧的外围地域逐渐减缓的特征,与中心城市的距离远近对空心化等级的空间分布具有较显著影响。(3)农村空心化是区域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农民收入提高及区域经济发展、农村人口数量及就业结构变化是农村空心化的主导与直接影响因素,土地利用方式及效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空心化程度的加剧。  相似文献   

2.
基于深圳市龙岗区1996年与2006年土地利用数据,应用GIS技术和基于公里格网的多元统计方法定量探讨了龙岗区农村居住用地的布局特征、变化态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在城镇空间快速扩张的同时,龙岗区农居用地减少有限,且用地地块逐渐破碎与分散化;农居变化是一个大量新建与消失并存的过程,在1996年农居用地消失42%的同时,亦有相近规模的农居新建而成;城镇化对龙岗区农居用地影响显著,消失农居多布局于邻近深圳主城、城镇化进程显著的西南地区;新建农居倾向避开高速城镇化区域,同时在租金利益下集聚于原有城镇空间附近地域;空间要素对农居布局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其中坡度影响最为显著,陡坡地区农居用地显著减少,而交通干线与水系附近则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舒丽琼  刘颖  唐晨珂 《山地学报》2021,39(6):901-911
空心化问题严重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分析农村空心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深入了解农村人口迁移、探讨如何破解其空心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更多的是以全国或某一特定村为研究对象,关于不同类型村落空心化的比较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具有地域特色的特定区域,如某些特定县市的农村人口迁移和空心化有何特点、空心化的动力机制等的探究尚有不足....  相似文献   

4.
采用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模型、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和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方法,结合长株潭区域1996—2005年的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研究该区域生态系统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非农用地对农用地的捕获力呈逐年增强的趋势,土地利用整体上朝利用强度增大、广度增加的方向发展,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则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分别与土地利用生态位差值和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中与土地利用综合指数相关度最高;(3)在推进新型城市化过程中,控制非农用地的外延扩展,增加农地转用的生态补偿,减小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位差值能有效抑制农地的快速减少,促进区域“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案例,利用土地利用详查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资料等多种数据源,运用相对变化率、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长株潭城市群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轨迹、空间地域分异特征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株潭城市群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及人均量呈递减趋势,但仍然呈粗放利用状态;②长株潭城市群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率呈高位态势且地域分异明显,交通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达的地区相对变化率较大;③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影响长株潭城市群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因子归纳为区域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及政策制度3类,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可知各影响因子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农林牧渔总产值、粮食总产量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6.
快速城市化中的中国农村空心化(英文)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23  
Rural hollowing is a recent geographic phenomenon that has receiv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China, which is experiencing rapid urbanization. It has led to the wasteful use of rural land resources, and imposed obstacles on the optimization of land use and coordin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Rural hollowing has various forms of manifestation, which refers to the neglect and vacancy of rural dwellings, both of which can lead to damage and ultimate abandonment of rural dwellings. Damaged dwellings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destruction, ranging from slight, moderate to severe. The evolutive process of rural hollowing in general has five stages, i.e., emergence, growth, flourishing, stability, and decline.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its physiographic features, the types of rural hollowing can be categorised as urban fringe, plain agricultural region, hilly agricultural region, and agro-pastoral region. Especially, the plain agricultural region is the most typical one in rural hollowing, which shows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rural hollowing as a “poached egg” pattern with a layered hollow core and solid shape. Furthermore,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rural hollowing are identified as the pull of cities and push of rural areas. In particular, this paper identifies contributors to rural hollowing that include rural depopulation in relation to rapid urbanisation and economic change, land ownership and land use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barriers.  相似文献   

7.
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活跃,传统的以第一产业为主研究评价农村产业的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用,构建一套适合农村三次产业综合发展的评价体系极其有必要。以广州为例,在建立农村产业用地分类体系的基础上,从产业集聚程度、景观格局和经济发展水平三方面构建农村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计算综合得分。研究结果表明:非农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农村产业已经趋于非农化、多元化;在非农产业的作用下,农村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由区域核心向边缘递减的圈层结构,区位作用凸显。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空心化综合测度与分区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杨忍  刘彦随  陈秧分 《地理研究》2012,31(9):1697-1706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以土地资源粗放利用、人口过疏化、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空心化现象。论文基于农村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采用子系统综合评价与层次逐级判断组合研究方法,综合评价了中国县域尺度的农村空心化程度,并进行了地域分区。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空心化地域分异特征明显,高值区集中于北方边境和东部沿海发达县域,两湖平原、中部传统农区空心化也较为突出;低值区集中在南疆地区、青藏高原、西南山区等落后山区。按照土地、人口、经济子系统的交互特征,可将全国划分为新疆经济平稳发展型空心化中低值区等10个农村空心化大区,以及北疆农村空心化出现区等47个亚区。研究结果可为有序、分区、分类推进中国农村空心化整治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
基于统计资料和实际调查分析佛山市禅城区的城市用地空间结构.结果显示,禅城区的城市用地空间演变遵循一般圈层式和轴向填充式规律,空间演变历程可分为4个时期:形成期、渐进扩散期、填充期和蔓延期.城市土地利用均质度较低,没有形成一定的功能分区,用地布局总体较为混乱,主要表现为工业用地与城市其他功能区边界模糊.区域环境变化、行政区域调整和产业发展与升级是影响用地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最后基于问题提出用地空间结构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88年的TM影像和2000年的ASTER影像解译的福建省泉州市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在GIS支持下揭示了研究期内泉州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特征,并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与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结构调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利用是泉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驱动因子,闽南文化的价值观、居住方式的演化以及县域产业结构差异对泉州土地利用变化也有着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88年的TM影像和2000年的ASTER影像解译的福建省泉州市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在GIS支持下揭示了研究期内泉州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特征,并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与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结构调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利用是泉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驱动因子,闽南文化的价值观、居住方式的演化以及县域产业结构差异对泉州土地利用变化也有着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将湖北省近16年的城市化发展分为两个时段,从人口、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等角度选取具有代表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城市化水平分异的主因子。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两个时段湖北省区域城市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区域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和该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不同时段影响湖北省区域城市化水平分异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的。在1994年以前的10年内,社会投资能力、市场发育状况及工业化水平是湖北省城市化水平地区分异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在1995年后,乡镇工业的发展水平对各区城市化水平差异的影响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大规模流失引发乡村人地关系失衡,加剧了村庄空心化问题。科学测度乡村空心化、提出以乡村振兴为导向的空心村整治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黑龙江省拜泉县为例,基于人口转移率测度了乡村空心化水平,运用熵权TOPSIS法评价了村庄发展潜力水平,将二者结合识别了村庄发展类型,提出差异化的空心村整治策略。研究结果显示:(1)拜泉县乡村空心化水平均值为0.6529,空心化程度明显。乡镇层面的空心化处于中度和高度水平,村庄以高度和重度空心化为主。农村人口流失主要归因于城乡建设不均衡、农村就业机会少、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等。(2)村庄发展潜力均值为0.2279,整体水平偏低且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县城周边、沿主要交通干线以及主要河流的村庄发展潜力水平普遍高于偏远地区的村庄。产业兴旺(0.5026)水平显著高于乡风文明(0.2703)、生态宜居(0.1472),治理有效(0.0317)、生活富裕(0.0482)水平较低,成为村庄发展潜力的短板。(3)拜泉县村庄类型划分为Ⅰ类——高潜力低空心化、Ⅱ类——高潜力高空心化、Ⅲ类——低潜力低空心化、Ⅳ类——低潜力高空心化4类,整体以Ⅱ类——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区域发展均衡性测度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发展的均衡性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一个热点课题。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过于悬殊,必然影响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文章以甘肃省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建立甘肃省地理空间数据库和经济统计资料数据库,计算经济重心位置及重心运动轨迹,并制作相应的专题地图,探讨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进行地区经济发展均衡程度测度及可视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分析了快速城市化区域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变化特征,并运用脱钩理论深入研究了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情况。结果表明:(1)随着人均GDP的直线增长,九龙坡区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耕地面积减少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同步性,而GDP增长率滞后于耕地面积减少率。(3)九龙坡区耕地面积变化和经济发展之间有类似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但受耕地面积的自身波动变化影响,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不是十分典型。(4)脱钩分析表明九龙坡区以绝对脱钩占主导地位,脱钩指数在波动变化中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以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为研究区域,以1978、1986、1995和2005年4期Landsat MSS/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阈值结合NDVI指数法提取海岸线,计算海岸线分维数,系统分析了深圳市多期海岸线分维变化特征,并初步揭示快速城市化地区海岸线分维变化机制,为进~步掌握快速城市化地区人类活动对海岸带变化影响进行了探索与总结.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海岸的海岸线分维不同,由基岩海岸、人工海岸到淤泥质海岸递减:(2)研究时段内,深圳市东海岸海岸线分维总体降低,西海岸总体上升:(3)人类活动对海岸线分维变化影响显著.人类活动强度与海岸线分维变化程度呈正相关,人类活动方式包括滩涂围垦和填海造地对海岸线的分维变化幅度影响不同,其中滩涂围垦使海岸线分维变化幅度较小,填海造地使海岸线分维变化幅度显著.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机制,是衡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解读新型城市化的内涵,确立其测评体系,是研究新型城市化的核心。以我国发达地区——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对江苏省的新型城市化进行了测评,并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思路,以期对我国其他地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欧向军  甄峰  秦永东  朱灵子  吴泓 《地理研究》2008,27(5):993-1002
根据城市化的内涵,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和地域景观城市化等4个方面,构建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1991~2005年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主要表现为经济城市化和地域景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人口城市化对区域城市化的总体贡献不断减弱;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元线型回归模型对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市场力、内源力、外向力和行政力依次是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其中,市场力和行政力是促进江苏省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理想动力。  相似文献   

19.
城乡关联性测度与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分析城乡关联与协调发展的关系及协调发展的内涵;结合昂温对城乡关系的分析,认为城乡关联性可以通过测度促进城乡间各种要素“流”形成的空间介质的质与量及要素“流”的实际流量、流速和流向来评价,进而提出城乡关联性测度的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通过对西安市1980--2003年城乡关系演变历程的研究与分析,验证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并指出目前西安市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综合水平测度初探--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城市化水平的测度需要建立综合的指标体系,本文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研究对象,对15个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并排序,以期对各城市及所在区域城市化水平有全面、总体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