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海南地区东三段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识别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区构造高部位三角洲前缘储层发育程度较差,对储层成因及岩性油气藏分布规律研究有待深入.针对储层成因与分布等问题,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对比与砂体成因分析等手段,发现研究区在北西低、南东高、沟谷相间的古地貌背景下,东三段发育了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以砂体的成因信息为线索,依据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运用种子点追踪与沿层属性提取等手段预测了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分布.预测结果表明,古地貌控制了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展布,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上倾尖灭部位是开展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2.
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北缘的和静逆断裂-褶皱带是天山地区的一个最新的变形带.通过对褶皱带西段夏尔木登背斜、哈尔莫顿背斜区遥感卫星影像(ETM+)和分辨率为25m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解译分析,并结合野外考察,对两个背斜的地形横剖面、纵剖面,水系发育特征,两翼11个小型汇水盆地的水系密度、面积高度曲线和积分值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南海是地质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开发的热点.本文整理和分析了近年来南海深部过程、洋盆扩张、形成动力学机制及其与含油气盆地耦合关系等研究成果.结果表明,洋盆扩张作为南海形成演化的核心问题,扩张模式与年代、动力学机制以及深部过程均存在较大争议.但普遍认为南海是在伸展作用下,伴随着大规模的岩石圈减薄而形成的.南海含油气盆地广泛发育,均认为其形成演化主要受南海深部动力过程作用的控制,但关于南海深部过程对盆地和油气分布规律的控制作用等基础问题,目前的研究结果尚不能准确回答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前人研究工作,结合本文开展的南海深部构造界面反演,初步建立了南海深部过程及与沉积盆地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建议开展更为细致深入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确定南海深部结构及构造,构建南海深部演变过程,结合南海周缘含油气盆地分布及性质,明确南海深部过程对含油气盆地的控制作用,对比分析南海盆地的油气资源分布特征,从而阐明油气资源与深部构造及过程的关系,以期更好的理解南海深部过程及其对含油气盆地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程海断裂尾端侧向迁移与地震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晋南  皇甫岗 《地震研究》1992,15(2):180-185
以永胜、金官盆地和巍山、弥渡、祥云、云南驿等盆地分别作为程海断裂北端和南端结构,不难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断裂的活动部位不是固定不变的。侧向迁移是端部断裂活动转化的一种形式,断裂的不断更新使程海断裂端部地震活动增强。侧向迁移总是向着区域某一条地震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野外露头、国内外文献研究证实断层垂向分段生长具有普遍性.由于岩石存在能干性差异,断层在脆性层成核,而非脆性层或砂泥互层导致断层垂向分段扩展生长,两个断层之间形成叠覆区域,以此来适应随着砂泥岩地层的应变与位移.国内对于砂泥地层中断层结构样式、演化过程的研究偏重于理论研究阶段,本文旨在断层垂向分段模式指导下,讨论砂泥岩地层受力变形中断裂垂向分段地震识别方法,确定单一条断裂在不同位置处的空间组合形态.为了说明此问题,选取大庆油田某密井网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区,结合岩石力学层划分、断距-埋深曲线、断点空间归位等方法实现井震结合断面形态的准确刻画.  相似文献   

6.
松辽盆地陆相三角洲沉积的主力储层为分流河道砂体,其以"砂薄、砂地比低、横向分布不稳定"为特点.针对分流河道砂体平面展布及厚度预测难题,本文提出在对振幅、频率、相位、波形及相关等多种地震属性提取基础上进行优选组合,确定输入的最佳属性组合,应用支持向量机方法预测河道平面展布;同时应用测井曲线重构、随机反演方法,提高垂向分辨率,有效识别分流河道砂体厚度这一综合刻画方法.文中以G油田扶余油层F205沉积单元为例,识别出3条断续型分流河道沉积(河道1为基于井落实河道,河道2、3为地震预测河道),均为北北西走向.研究区中部的预测河道2在F205沉积单元内预测延伸长度为800 m,根据随机反演结果显示厚度在5 m左右.河道2相对于研究区东部预测河道3厚度大,延伸长,是下一步井位部署的潜力区.截止目前,在预测河道2中部设计了一口评价井G12-9,F205沉积单元钻遇砂岩厚度4.8 m,有效厚度为4.6 m,试油方式为压后抽汲,试油结论为高产工业油层.后经岩心、测井曲线等证实,该井为典型的河道砂沉积体.这充分证明了应用优选地震属性的支持向量机方法刻画河道平面展布,结合测井曲线重构参与的随机反演方法刻画河道厚度,在三角洲沉积体系分流河道的综合刻画上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和区域地震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从牛庄油田实际出发,针对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复杂的岩性油藏的特点,总结了一套较完善的浊流砂体综合解释方法,介绍了层位标定、人机联作定量解释以及综合解释等技术环节.钻探验证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和区域地震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从牛庄油田实际出发,针对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复杂的岩性油藏的特点,总结了一套较完善的浊流砂体综合解释方法,介绍了层位标定、人机联作定量解释以及综合解释等技术环节.钻探验证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地气耦合研究进展简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简要介绍了近十多年来地气相互作用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并从整体地球系统的角度探索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成因.在总结和评述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幔对流节律性假说,并利用这一假说解释了板缘地震、地球自转和厄尼诺之间的关系;利用地幔中存在中小尺度对流这一设想并结合绝对涡度守恒原理讨论了板内地震、地热流和旱涝分布之间的联系.最后提出了对今后地气耦合研究工作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基山砂体沉积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惠民凹陷是济扬坳陷主要生油凹陷之一,是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基山砂体是惠民凹陷在断陷期发育的一套物源来自于西北部宁津凸起的三角洲一浊积扇沉积体系;分布范围广,横跨滋镇洼陷、中央隆起带和临南洼陷田家一带;主体沿着宿安沟呈西北向东南方向展布,在临商地区发育类型丰富的油气藏,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近年来基山砂体油藏勘探取得较大成功,但砂体的物源、沉积相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文主要针对这2点进行了探讨,并将研究结论应用于勘探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河水-地下水交互带对河流和地下水水质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中交互流的运动机制,以重庆市马鞍溪为研究对象,选取旱季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为研究期,对河水、交互带及地下水的水位、水温、pH、Cl-进行监测,结合对交互带沉积物渗透系数、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和溶解有机碳浓度的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渗透系数对交互带水位变化及交互流运动有重要的影响,使得交互流在距河岸10cm附近易受降水下渗及蒸散发的影响.研究期间以地下水补给河水为主,地下水在补给过程中对交互流的影响逐渐减弱.交互流在距河岸30cm附近仍以受地下水影响为主,地下水运动至距河岸10~30cm后与降水、河水的混合作用增强,水分受沉积物质地影响在距河岸10cm附近富集,并通过交互流不断补给河流,从而对河水水质造成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加准确地研究油源断裂在下生上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在油源断裂类型及其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油源断裂和同一条油源断裂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活动特征、断面产状与油气分布之间关系分析,对油源断裂输导油气能力及油气富集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源断裂输导油气能力及油气富集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不同油源断裂同一时期的输导油气能力及油气富集存在差异性,活动强度大的油源断裂输导油气能力强,有利于油气聚集,其附近油气富集;而活动强度小的油源断裂输导能力弱,不利于油气聚集,其附近油气不富集.2同一条油源断裂不同时期的输导油气能力及油气富集存在差异性,强活动时期油源断裂输导油气能力强,有利于油气聚集,对油气富集所起作用越大,应是油气成藏的主要时期;而弱活动时期油源断裂输导油气能力弱,不利于油气聚集,对油气富集所起作用越小,不是油气成藏的主要时期.3同一条油源断裂不同部位的输导油气能力及油气富集存在差异性,活动速率大的油源断裂凸面脊发育部位输导油气能力强,有利于油气聚集,是油气成藏的有利部位;而活动速率小的油源断裂非凸面脊发育部位输导油气能力弱,不利于油气聚集,不是油气成藏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4.
辽河盆地及其外围盆地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了浊积扇、河流相、扇三角洲等多种类型的砂体,单层砂体较薄.为了准确地部署井位,应用井约束反演,地震属性分析和分频分析等技术,对不同类型的薄层砂体及含气砂层进行了预测,较准确地刻画了薄砂层的分布及形态,为部署井位提供了依据.经钻探,预测比较准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扼要回顾了海气耦合模式的发展历程,然后介绍了国内外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并对发展区域海气耦合模式所涉及的一些核心技术和科学问题进行论述,其中包括耦合技术、侧边界处理、海气与海浪(海冰)的耦合和资料同化等问题.另外,文中还讨论了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在数值模拟和动力降尺度中的应用.文章最后指出当前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发展中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并就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覆盖土层地震断裂的研究状况,包括宏观震害统计分析、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等,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建议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断层生长指数联合断层垂直活动速率方法,判断同生断裂活动时期为铜钵庙组~南屯组沉积时期、伊敏组时期和青元岗组沉积时期,同时,根据断层伸展率和伸展速率的研究得出,同生断裂在南屯组沉积时期变形强度较大,为断层活动的主要关键时期.同生断裂经历了从小到大、从新到老的过程,总体表现为纵向上断裂活动多期性,且由深到浅断裂活动强度逐渐减小的特点,横向上不同位置走向具有分段明显,并利用断裂分段生长点确定了断裂传递带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乌尔逊-贝尔凹陷南屯组主要发育2种控砂模式——同生断裂下降盘控砂和分段生长点控砂模式.同生断层控砂模式与地层沉积演化序列相一致,不同的沉积演化决定了断层控砂类型.南一段主要以断层下降盘和分段生长点控砂为主,南二段表现为断层分段生长点控砂,其中断层下降盘控砂发育有限,主要发育在南一段巴彦塔拉构造带处,断层分段生长点控砂在盆地发育较广泛,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8.
试论复杂地质体的油气地震勘探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我国油气勘探工作中反射地震的发展历程,指出地震勘探中信噪比与分辨率之间的矛盾,针对中国前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具有埋藏深、演化历史长、经受地质作用多,以致地表和地下条件都很复杂的特点,〖HT5”H〗提出了复杂地质体油气地震勘探的理念和方法途径〖HT5”K〗.我国油气资源多存储于复杂地质体如生物礁、鲕滩、风化壳、古潜山等储集体之中.不能完全搬用陆相油气勘探的经验.应在活动论大地构造理论指导下,根据“区域约束局部,深层制约浅层”的勘探经验,探索测区的时空演化规律,设计复杂地质体的观测系统,采取高密度连续采集技术,获取反射地震资料,再进行高分辨率与高信噪比的处理,从而使地震采集、处理与解释一体化,减轻山地采集困难,获取深部成像资料,在新的高度上寻找在复杂地质体中的油气资源.使地震勘探能在中国油气二次创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北京地区南口-孙河断裂与黄庄-高丽营断裂交会处钻孔剖面开展磁性地层学研究,结合沉积物岩石组合特征以及浅部测年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钻孔剖面的第四纪地层格架,由于地层沉积速率对控盆断裂的活动具有较好的响应,对比钻孔沉积速率的变化特征能够对目标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南口-孙河断裂与黄庄-高丽营断裂交会处所控制的断块在第四纪时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沉降。早更新世至全新世,南口-孙河断裂活动性表现为强弱交替的特点,黄庄-高丽营断裂则表现为逐渐减弱的特点。早更新世,黄庄-高丽营断裂活动强度大于南口-孙河断裂,之后南口-孙河断裂的活动强度大于黄庄-高丽营断裂的活动强度,直至全新世,2条断裂的活动性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临漳-大名断裂位于覆盖层较厚的平原地区,处于隐伏状态,为获得断裂的浅部构造特征以及活动特征,在断裂上采用高分辨浅层地震探测方法,获得了两条高质量叠加时间剖面图以及深度剖面图,这些图像清晰地显示了断裂的浅部构造以及活动特征。探测结果表明,临漳-大名断裂活动时代具有分段性,临漳段断裂上断点埋深120m,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大名段断裂上断点埋深105m,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中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