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通过强震震例阐述了重力观测在地震预测中的作用,分析了强震震间期与同震及震后重力场变化特征、区域重力场变化及其与强震活动的关系。强震前区域重力场出现大范围的有序性变化,震源区附近产生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局部重力异常区,并沿区域主要发震构造断裂带出现显著的重力变化梯度带;强震一般发生在重力变化高梯度带转弯附近或重力变化四象限分布特征中心附近;重力场动态变化图像能够较清晰地反映强震孕育、发展、调整过程的重力变化信息,并基于震例提出了强震震前重力变化的“场-源-带”基本模式。最后,提出我国重力监测预报发展中仍存在的问题,并对利用重力监测资料开展地震预测预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重力地震观测工作分为流动重力测量和台站重力观测两大部分。从邢台地震后采用重力仪进行这两项的观测研究,取得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和一些有意义的震例,特别是通过前阶段的重力手段清理攻关总结,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地震预报的探索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报方法的实用性研究是必要的也是适时的。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及实验证明了重力仪格值随温度变化而改变,而且对观测值的影响极大,以致造成虚假异常。本文对京津唐地区重力资料进行格值改算,再计算唐山地震前,唐山测点自74年4月至76年3月累积重力上升了130微伽,由76年3月到7月短期异常近200微伽。根据异常范围、形态、量值计算震前在莫氏界面断裂处有一个密度异常区。  相似文献   

5.
唐山及大同-阳高地震大地形变与重力前兆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大概还了近年来利用大地形变及重力复测资料研究唐山及大同-阳高地震的丰富成果,对这2次地震震前大地形变及重力前兆综合研究认为:震中区震前呈现闭锁状态;断层蠕滑及深部物质的运移,是震前的显著标志;地震成因的组合模式可以较好地解释唐山及大同一阳高地震的机制;跟踪监测形变场、重力场及断层活动时空演化特性,是利用大地形变及重力测量手段进行地震预测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唐山及大同—阳高地震大地形变与重力前兆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利用大地形变及重力复测资料研究唐山及大同-阳高地震的丰富成果,对这2闪地震震前大地形变及重力前兆综合研究认为,震中区震前呈现闭锁状态,断层蠕滑及深部物质的运移是震前的显著标志;地震成因的组合模式可以较好地解释唐主大同-阳高地震的机制,跟踪监测形变场,重力场及断层活动时空演化特征,是利用大地形变及重力测量手段进行地震预报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首先根据水平无限长圆柱形地质体的理论重力异常,在频率域使用余弦变换法,通过位场变换计算了水平方向的重力梯度,并与理论重力梯度做比较,发现余弦变换法计算得到的水平重力梯度是可靠的。其次,使用频率域中的余弦变换法计算了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芦山地震前的累积重力水平梯度,并求得沿龙门山断裂带走向和垂向的重力水平梯度。结果表明:沿断裂带走向和垂向的重力梯度能够以明显的条带状更好地显现出重力在断裂两侧的相对变化,并且芦山震中位于重力梯度高值区的中间地带;重力水平总梯度变化显示,在理县—芦山一带、康定—石棉一带为重力梯度高值区,且高值区位置及走向与区域断裂构造基本重合,并在理县、康定以及石棉附近重力水平梯度值为极值区。  相似文献   

8.
泰安地震台重力扰动现象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滤波分析法对山东泰安地震台重力固体潮观测的分析表明,重力观测中存在大量高频扰动信号.通过与气象观测实况资料的对比发现,这些异常扰动信号除了受台风等热带气旋影响外,还明显与“冷空气”过境等区域强对流天气有关. 对泰安台JCZ-1甚宽频带地震仪观测资料的频谱分析和滤波处理进一步表明,区域强对流天气及台风对重力仪的影响频段均在1—8 s范围内,其中2—6 s区间影响最为显著; 强对流天气过程触发的扰动信号范围可以在1—16 s,但8 s后扰动信号对重力仪观测基本不造成影响,即重力仪对高频扰动信号的响应存在8 s的截止周期.JCZ-1甚宽频带地震仪的波谱分析还反映出扰动信号的动态特征,即强对流天气产生的扰动信号在发展、传播过程中,首先出现的信号频率较高,随着时间推移信号逐渐向低频演化,揭示了干扰信号传播的多普勒效应以及扰动信号激发源的移动特性.  相似文献   

9.
珠江口盆地深部基底地层的地震时深转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盆地深部基底的地震解释需要时深尺.而钻遇基底的探井通常很少且仅揭示基底顶部,致使常规VSP时深转换曲线难以达到基底研究所涉及的深度.为此本文提出深部下延段校正的VSP时深转换方法,即用深井和钻遇基底井VSP数据与深反射地震、双船折射地震和重磁数据在深部下延段选取控制点的时深数据,重新拟合时深转换的二次多项式,使其可用于深部地震解释.将珠江口盆地分为深水区(>300 m)和浅水区(<300 m)分别进行水深修正时深拟合.用克里金法对两区同一基准面的等深线进行插值,最终完成全区的时深转换,并藉此编制出全区基底顶面埋深图.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地震重力测量中地球重力场相对变化(△g 变化)的若干因素,并定量地作了计算。计算表明:在消除了仪器格值、气温等因素影响后,重力相对变化主要是深部物质运动的结果,其次是岩石圈中地下水水位变化引起的,地下水变化作用的量级小于50微加。并就唐山震例作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震害实例及观测记录表明,沉积盆地对其内部的地震动有显著影响。国外已开展大量三维盆地地震响应的数值模拟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但在我国相关的研究还较少。本文综合了既有资料建立考虑盆地基底深度分布的三维模型,并基于高精度的并行谱元方法对我国的  相似文献   

13.
重力重复测量的原始结果中,包含有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如何从测量数据中排除干扰,提取与地震有关的可靠信息,是当前重力重复测量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对1970年至1979年京、津、唐、张地区重力重复测量资料作了较系统的统计分析,在比较各种统计分析的结果后,发现用逐步迴归法处理资料,对于寻找产生干扰的原因较有效。统计分析结果证明,在唐山主震前,重力值有趋势性变化和中短期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均衡重力异常与地震关系的研究。在简述了四种均衡假说之后,着重介绍了我国和苏联、日本,印度开展均衡重力异常与地震关系研究的情况及其取得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5.
辽南地区重力变化与地震活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近年来多期流动重力监测资料,对辽南地区重力场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区重力场时空变化与地震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17.
大型克拉通内部沉积盆地基底组构与盆地起源和油气聚集有密切关系.除了钻井岩心及周缘露头研究可提供盆地结晶基底类型证据外,反射地震信号记录了沉积盆地起源时期的有关大地构造作用信息,盆地基底组构可通过记录长度大的反射地震剖面研究.2007年中石化在塔里木盆地将1400 km的地震剖面接收记录从6 s加长到12 s,为研究克拉通盆地结晶基底的组构和类型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这篇文章主要介绍这次调查的反射地震剖面,讨论深反射地震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展示塔里木盆地巴楚—塔中地区的四条12 s反射地震剖面,并对反射剖面的散射模式作初步分析.本次调查表明,将地震剖面接收记录从6 s加长到12 s,采集处理的成本只增加了3%左右,但是可为研究克拉通盆地结晶基底和上地壳不均匀性提供很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8.
大型克拉通内部沉积盆地基底组构与盆地起源和油气聚集有密切关系.除了钻井岩心及周缘露头研究可提供盆地结晶基底类型证据外,反射地震信号记录了沉积盆地起源时期的有关大地构造作用信息,盆地基底组构可通过记录长度大的反射地震剖面研究.2007年中石化在塔里木盆地将1400 km的地震剖面接收记录从6 s加长到12 s,为研究克拉通盆地结晶基底的组构和类型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这篇文章主要介绍这次调查的反射地震剖面,讨论深反射地震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展示塔里木盆地巴楚—塔中地区的四条12 s反射地震剖面,并对反射剖面的散射模式作初步分析.本次调查表明,将地震剖面接收记录从6 s加长到12 s,采集处理的成本只增加了3%左右,但是可为研究克拉通盆地结晶基底和上地壳不均匀性提供很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9.
翦大西  魏望生 《地震研究》1992,15(3):247-254
1986年以来,笔者先后在下关、丽江台安装了GS-15,ET型重力仪连同弥渡台构成滇西重力潮汐剖面并获得了时间不等的高质量连续观测资料。为统一观测系统,本文将两种不同型号仪器的观测结果归算为武昌台的系统,即ICET(国际固体潮中心)系统。归算表明两台仪器观测结果主波潮次参数δ的偏差小于0.2%、在此基础上,文中讨论了近年来滇西潮汐剖面附近大震前的潮汐变化特征及利用各种物理参数预报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