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断层的识别是断块型圈闭勘探开发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尤其是到了油田开发阶段,需要对断层组合关系、小断层发育程度及储层连通性提出风险认识.然而地震资料中的随机噪声严重制约了断层的识别,无法满足开发阶段对小断层精细刻画的要求,需要对其进行衰减处理.常规的相干加强滤波方法在去噪过程中会损伤大量高陡地层的反射能量并造成断点模糊,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倾角导向的相干加强去噪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平面波破坏滤波技术估算出地震体的倾角信息,然后将其作为倾角导向相干加强滤波的输入进行约束去噪.针对渤海KL油田在开发方案设计阶段的实际地震资料,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处理,通过对比分析倾角导向滤波前后的剖面、方差切片以及振幅属性表明该方法在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同时很好地保护了断层等地震反射信息,对断块型油气藏中断层识别十分有利,展示了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断层是剩余油的重要富存区,地震精细刻画断层对于高效挖潜剩余油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断层识别方法精度低、不确定性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势”频率数据体的相干-倾角-方位角三属性融合断层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匹配追踪频谱分解对地震数据进行分频处理,获取有利于断层刻画的“优势频率”;再以地震“子体”为运算对象,在免受噪声影响的情况下,从优势频率单频数据体中获取相干、倾角和方位角属性;基于HIS(Hue-Intensity-Saturation)变换融合不同属性后,最终实现断层高精度识别.理论模型测试表明,优势频率可以突出断距3 m以上断层反射特征,有效避免岩性边界响应特征干扰断层识别,降低了识别结果的不确定性.该技术应用于L油田,首次发现其优势频率为低频端25 Hz,实现了L油田断裂体系重建,指导该油田发现两个断层剩余油富集区、部署两口沿断面大位移定向井,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珠江口盆地东部YP油区不同油田主力油藏均为断层圈闭油藏,断层引起的地层横向速度变化导致该区地震资料大量存在断层影响畸变成像区,给该区构造评价带来挑战.传统解决断层阴影一般采用多方位或宽方位地震资料重采集或针对断层成像的目标性处理等,其涉及采集费用高,处理周期长.本文提出利用地层倾角属性定量刻画断层阴影带范围,然后再结合...  相似文献   

4.
小断层是影响开发后期高含水油田剩余油挖潜和注采调整关系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因此,油田开发后期对精确描述井间小断层的位置和走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依靠测井资料描述断层和储层特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断点组合、井间断层延伸长度、平面位置以及井间砂体连续性等方面,还需要井震结合进一步深入研究.采用更真实融入噪音的地震正演模型分析小断层识别的可行性出发,利用三维化、多手段的断层分级识别描述集成技术,形成"先大后小、先简单到复杂、三维可视组合、井震精细甄别"的小断层精细构造解释方法,通过三维地震像素处理和地震属性处理技术,进行断层增强和放大等手段,结合井震标定精细甄别确定小断层,有效解决密井网油田复杂地质条件的断层问题.对寻找断层附近、井间砂体及过渡带外扩潜力,进一步深化高含水老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精细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随穿过的物质成分或地层属性的不同,频谱特征将会发生改变,当岩层中存在破碎带、小断层等小幅构造时,这种突变现象将会更加明显.在传统频谱分析技术的基础上,本文拓展出连续频谱分析方法,并采用分层开时窗的手段对地震波进行连续频谱分析,从而提取目的层的隐蔽地质属性特征,进而圈定破碎带规模、识别小幅构造、寻找地层隐蔽圈闭,为精细地质解释提供更多可靠的地震响应信息.通过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复杂断块油藏是一种常见的陆相沉积油藏,在我国陆上和近海多有分布.涠A油田作为近海复杂断块油气藏,其显著特点是断层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分布及连通性复杂,致使地震成像不清,给后续的油藏和开发带来极大的困难.针对上述问题,从地震资料成像处理技术和解释性成像处理技术方面展开研究和攻关,在成像方面,提出了叠前成像处理及目标成像处理的理念和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叠前各向异性深度偏移、优势道叠加、面元中心化偏移、叠后分频成像、扩散滤波和方向金字塔滤波等一系列技术和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断层解释中,建立了以下的断层解释方法及解释流程:在扩散滤波数据体上进行相干、倾角、方位角检测,沿着相干方向进行方向金字塔处理,从断层的平面解释出发指导断层的剖面识别,从而提高小断层的识别能力.形成了一套复杂断块油田地震成像关键技术,对油田下一步的开发部署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其它类似油田的生产开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断层和断裂带的有效识别是地震资料解释中的重要环节,断层在地震信号响应中以断面波的形式体现,因此断面波成像的质量关系到断层的精细识别与刻画.本文利用精度较高的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正演模拟方法对断面波成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正演研究,主要正演分析的参数包括采集因素中的电缆长度和采集方向,地质因素中的断层倾角、断距、反射系数,以及处理因素中的偏移方法等几个方面.通过正演论证得出:采用合理的采集参数能够提高断面波的照明度;有效结合地质因素能够提高断面波的解释精度;利用合理的偏移方法能够使断层归位更加准确,断面波有效成像.基于以上结论,对于断面波的精确识别与刻画,应综合采集因素,处理因素及地质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断层的解释精度,有效减小解释误差.  相似文献   

8.
基于结构导向的梯度属性边缘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数据中的不连续性检测对于识别和刻画地下地质体边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勘探目标向岩性油藏和复杂断块油藏的转变,解释人员需要对小断裂、微裂缝等微幅地质体边界信息进行精细刻画.常规边缘检测算子由于算法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上述需求.本文通过引入能量归一化和沿层检测思想对常规检测算子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导向的梯度属性边缘检测技术.该技术通过结构张量估计得到局部地层区域的倾角和方位角,利用得到的倾角和方位角信息作为约束,使用二维边缘检测算子实现三维数据中的沿层不连续性检测.经过实际资料处理,并与结构导向方差属性对比分析,证实该方法在地层不连续性检测方面具有很好效果,检测得到的不连续性信息在细节上表现更丰富,可以作为地层横向差异和地质体边界识别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文中以苏仁诺尔油田为例,分析了主要产油层南屯组精细解释技术的应用效果.苏仁诺尔油田处在北东向苏仁诺尔构造带上,南屯组顶底界面及内部分界面(T23)为区域标准等时面,精细对比研究时参考局部等时面,可获得高精度地层格架.油田内断裂关系复杂,精细断层解释结果阐明了苏仁诺尔油田内部储层不连通、注采关系不对应等现象原因,以及对油田油气聚集规律产生的影响.采用多级次断裂空间配比关系来解决开发地质问题,同时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反过来验证地质问题,对于油田开发过程中注采关系调整,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精细地震构造解释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藏开发的高含水阶段,寻找剩余油分布,调整注采关系等是油藏进一步开发的核心问题.微幅度构造常常是剩余油的富集区域,而小断层的存在往往会影响注采关系.以往的地质分析都是基于已钻井的钻测资料,对于井间的微幅度构造以及小断层的分布情况无法进行预测,本文提出了井震联合精细构迨解释方法,即综合利用已钻井资料和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采用精细层位标定,井震联合小层对比统层,井震联合建立高精度三维速度场,趋势面分析法和“蚂蚁算法”等方法,形成了油藏开发中的舞震联合精细构造解释的方法流程,该方法通过在实例中的应用能有效地寻找剩余油富集区和发现小断层,并且结果都得到了生产中动静态资料的验证,研究表明,井震联合精细构造解释可以有效预测井间的微幅度构造以及小断层的分布情况,对于油藏开发阶段寻找剩余油分布,调整注采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勘探的深入,现在的很多勘探目标都是断裂体系非常发育的圈闭,这样针对圈闭里断层的识别和刻画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区的复杂断裂圈闭的研究认为:(1)利用分频超道数据体估计结构倾角,将相干体分析方法与超道技术相结合,可使大型断层成像更为清晰。(2)利用小断层主频段地震数据,对不同尺度的体曲率数据进行融合,可显著提高小断层的识别能力。(3)利用梯度矢量来描述地质体的倾角和方位,可剥除大倾角地层信息,使断层成像更为清晰。(4)本技术方法在研究区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各类特征的断层能够清晰识别,降低了断裂系统解释的多解性。(5)本技术体系对其他类似区域的断层识别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震相干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构造和沉积研究,能够对断层、裂缝以及地质体边缘等不连续性结构进行有效检测.基于乘幂法的第三代相干体分析技术没有考虑到地层倾角对相干计算的影响,尽管效率很高,但是在大倾角区域会受影响,不利于高分辨地识别小断层等.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抗大倾角干扰的相干体分析技术的高效实现方法.该方法利用平滑的层位信息对数据体进行拉平,并利用基于乘幂法的第三代相干体快速实现方法来快速计算相干值,然后对计算得到的相干值进行反拉平以减少大倾角对计算相干值的影响.最后将本文提出方法应用于渤海浅层以及南海深水的地震资料处理以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实际应用效果最好.因此,本文方法以抗噪性能强、分辨率高的第三代相干体算法为基础,结合了三代相干体算法的快速实现方法和体拉平技术,计算效率高,能够有效减少大倾角对计算相干体产生的干扰,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叠前Kirchhoff积分偏移识别小断裂与低幅度构造   总被引:15,自引:1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地震剖面精细解释小断层和低幅度构造存在较大困难.本文利用纵波和横波速度模型对采集得到的二维地震数据进行叠前Kirchhoff积分偏移得到纵波和转换横波深度和时间剖面,根据不同分量的深度和时间剖面联合解释小断层与低构造.深度剖面克服了时间剖面受地层厚度和地层速度共同制约的缺点,有利于识别低幅度构造.纵波(P)剖面与转换横波(PS)剖面相比有利于识别层间小断裂.我们对准噶尔盆地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证实了这些优点.  相似文献   

14.
刘雷  金利  文宇飞 《高原地震》2009,21(3):46-51
某油田已注水开发40年,高井网密度条件下仍对某些微构造、断层认识不足。运用三维地震解释资料与开发井资料解释两项技术结合,优势互补,相互验证,形成了一套开发地震可视化构造建模技术,应用该项技术显著提高了断层的首尾部延伸、复杂断裂带断层的组合关系、无井断点控制的小断层识别精度,对油田特高含水期提高钻井成功率、油田精细调整挖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油田的开发部署研究中,三维地震解释技术的应用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辽河油田复杂的地质条件以及油田规模应用水平井决定了只有应用地震这样密集的信息资料,才有可能较为准确地刻画地下地质体,落实微构造、小断层;在地震反演结果不能准确预测薄储层的横向变化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薄储层预测,进行储层追踪,指导水平井钻井.利用地震解释技术进行薄储层预测和小断层识别的实例充分展现了精细地震解释技术的价值.随着地震解释技术,尤其是四维地震的不断发展,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将地震与地质、测井、开发等结合起来,形成综合研究技术才是油田开发所需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地震资料检测断层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地震资料解释的重点.文中发展了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方法来检测断层,并结合地震剖面的旋转不变局部方差(Rotation Invariant Variance,VAR)信息,提出一种基于LBP/VAR特征的断层检测方法.首先利用相干属性、曲率属性和边缘检测等常规的断层检测方法和LBP/VAR算子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断层刻画,说明LBP/VAR算子的有效性,再对LBP、LBP/VAR进行阈值优化处理,使其检测断层的效果更佳.其次用LBP/VAR算子实现对含噪声的理论断层模型以及实际断层图片检测并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LBP/VAR算子对含噪声的断层理论模型仍然有效,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实际断层图片检测证明该方法对断层检测具有更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LBP/VAR算子具有连续性好、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能较好的刻画断层,为地震资料断层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17.
渤海A油田火山岩广泛发育,火山通道相的精细识别直接影响着储量计算和后续开发井的实施.针对油田地震资料品质较差,难以对火山通道进行准确刻画的特点,摸索出了叠后去噪、高精度相干、边缘检测等技术方法,对油田发育的中心式火山通道边界开展了精细研究.考虑到常规去噪方法对于火山通道边界信息损失较大的缺点,引入了扩散滤波去噪技术,该方法在有效压制随机噪声的同时,对火山通道边界的信息予以保留,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保边去噪;根据小波变换的多尺度特征,选择合适的频率区段进行重构,并加入倾角信息约束,最终得到的高精度相干体对火山通道边界的刻画更精确;基于计算机图形学的边缘识别技术,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噪声,降低边缘模糊程度,从而辅助识别火山通道边界;通过设置相干阈值,最终实现目标油田火山通道的空间立体刻画.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部LH油田具有典型的"双复杂"特征:地表复杂体现在地表障碍物密集繁多,设计激发点位实施率低,影响采集资料品质;构造复杂导致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确识别小断层,落实微幅构造,预测含油砂体分布范围难度较大.3D-VSP资料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信噪比、保真度,更利于精细地质研究和井位评价.为满足老油田二次开发的需要,在LH油田N18北块开展大阵列3D-VSP攻关,通过观测系统优化设计和针对性采集技术应用,获得了高品质采集资料.根据3D-VSP的技术特点,通过保幅波场处理、数据规则化和各向异性逆时偏移成像等技术的应用得到高分辨率、高精度、全方位的3D-VSP成像数据体.应用高分辨率VSP资料进行精细构造解释识别出大量小断层,查明了N76井未出油原因.结合3D-VSP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约束反演的岩性分析和储层横向预测研究,提出N76井侧钻和N29-305东部构造高点部署井位建议,实钻N18-1井效果理想.3D-VSP资料相比于地面地震资料对解决复杂构造成像及储层预测具有明显优势,展现了3D-VSP技术在中国东部"双复杂"地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识别断层地震解释方法,蚂蚁追踪在勘探开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蚂蚁追踪抗噪能力较弱,在识别断层的过程中受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较大,效果往往过于破碎,改进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对蚂蚁追踪的算法进行改进,另外一种是对地震资料进行去燥处理;由于算法的改进通常由研发人员提出,且集成到软件周期较长,对于解释人员而言,利用去燥处理的方式进行改进更加现实.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反射强度交流分量滤波对蚂蚁追踪的效果进行改进的方法.首先对原始地震资料进行构造导向滤波,随后进行基于多道倾角扫描的相干体运算,然后利用反射强度交流分量对相干体进行滤波,并将滤波后的正值充零,最后对充零后的数据体进行蚂蚁追踪.改进后的蚂蚁追踪效果较好,提高了断层的识别精度,有利于更加精细地解释断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边界保护正则化和约束反演,在反演的目标函数中引入各种先验信息约束,以解决波阻抗反演的病态问题和带限问题.为了克服波阻抗模型边界过于平滑,在反演中引入地层和断层等构造信息约束,并且通过调整地层分界面和断层处的正则参数值来实现构造约束.此外,采用各向异性扩散法进行平滑处理,改善反演结果.通过合成数据测试和实际资料反演,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刻画模型边界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