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作区面积4292km~2。采集化学分析样1448个。对样品中43种元素含量进行了定量和近似定量分析,剔除分析灵敏度较差的8个元素后,最后选定35项元素含量进行统计学和地球化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较低稀释比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铬铁矿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铬铁矿属难熔矿物,目前对铬铁矿的分析以化学分析为主,方法成熟,但操作麻烦且步骤繁琐;而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进行分析测定,一般都采用较高稀释比熔融制样,不利于低含量元素的测定。本文选用四硼酸锂+偏硼酸锂作为混合熔剂,与样品以20:1的稀释比熔融制样,利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铬铁矿中多种元素(Cr、Si、Al、TFe、Mg、Ca、Mn)的方法。采用多种铬铁矿标准物质和人工配制标准物质制作工作曲线,理论α系数及康普顿散射内标法校正元素间的吸收-增强效应,方法精密度(RSD,n=10)为0.2%~5.3%。方法检出限低,如锰元素的检出限可低至60 μg/g;镁元素的检出限为225 μg/g,比文献采用高稀释比XRF测定的方法检出限(250 μg/g)要低。本方法通过选择有效的熔剂和较低的稀释比解决了铬铁矿的制样问题,熔剂的用量减少,称样量增加,提高了低含量元素分析的准确度,相应地降低了分析成本。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南地区76种元素地球化学填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生活的地球是由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构成的,了解所有元素在地球的分布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以及资源与环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西南地区区域化探扫面的副样,采用1∶50000图幅一个组合成一个分析样的方式,收集水系沉积物样品,研制开发了76种元素分析方案,特别是对一些困难元素进行重点研究,使得所有元素的分析检出限低于地壳丰度值。编制完成76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图,利用地球化学资料进行资源远景的初步评价,区域成矿的划分等基础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生态环境地球化学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琦  李萍  周平 《四川地质学报》2002,22(4):231-235
成都平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表明,成都市区土壤Hg、Ag、Pb、Cu、Zn、Sb、P、S、Se、C、Sr、Mo、Na2O等13种元素和河流水系沉积物P、Hg、S、Zn、Pb、Cu、Mo等有机质、N、Cd、Cr等11种高含量元素,土壤中主要污染元素Hg、Pb、Zn、Cu的含量,在浅层样中较高,其污染状况市区内及工厂区比城郊严重,府河,南河的污染比沙河严重,但其污泥可以综合利用,研究表明,东部龙泉山区深层样丰富的农业有益元素为水果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国磷矿石分析文献评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了1990—2010年中国磷矿石分析技术与方法的中外期刊文献102条,其中单个组分(元素)分析方法的文献56条,传统的多个组分连测方法的文献24条,现代多元素同时分析方法的文献20条,综合性评述等2条。20世纪90年代以来,单个组分(元素)测定的方法迅速减少,发表的文献量也大为减少,多元素同时分析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已成为当今磷矿石多元素分析的基本的有效的技术方法。ICP-AES用于测定磷矿石中痕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具有明显优势,而磷矿石的主、次量元素分析XRF的测定精度更高,特别是以XRF为主。直接压片制样的XRF技术的"环境友好"特性使其具有更广的应用前景。结合目前中国磷矿石分析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和现有的磷矿石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提出了应尽快制订以现代多元素同时分析方法为主的磷矿石分析方法新的国家标准,以与现代主流分析技术相适应;研制新的具有更多特性量值的磷矿石标准物质,以满足磷矿石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在成都盆地平原区浅层土壤内发现呈面状分布的Cd、pb、Zn等元素高值区.为了研究它们的成因,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这些元素在不同景观区及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分布特征及相关关系,利用参考元素对Cd、Pb、Zn的富集含量进行了定量估算.结果表明,平原区浅层土壤内Cd、Pb、Zn元素的分布明显不同于物源区及平原区深层土壤,在元素之间的典型相关关系及元素富集的分布特征上,均表现出明显的人为源特征.Cd、Pb、Zn元素的富集主要出现在平原区中部的城镇及农田区,与成都盆地浅层样地球化学图上的高值区一致.Cd、Pb、Zn元素的富集,是在自然背景的基础叠加了人为源含量,但尚未达到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硝酸-氢氟酸-双氧水增压密闭消解样品,实现了苹果中43种元素含量的同时测定。比较了采取干样和鲜样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时的相关性,干样和鲜样中元素比值为0.9~1.1,证实了干样和鲜样测定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000 9~2.862 0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13%~3.45%。比较了不同元素在果皮和果肉中的分布,结果表明:果皮中的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果肉,稀土元素在果皮富集明显。  相似文献   

8.
《甘肃地质》1985,(Z1):78-100
第一节 地球化学特征 中祁连山西段中—晚元古代地层厚逾万米。我们在进行专题研究过程中,采集了岩石全分析样56个,半定量光谱分析样1379个。现根据各地层剖面中岩石化学分析资料及微量元素分配情况,简要分析各地层单元的地球化学特征。 一、常量元素地化特征 沉积岩石的化学成分,能反映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搬运方式、沉积环境和变质程度。它不仅对探求元素富集规律有价值,而且对推断沉积年代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古构造和岩浆活动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中国西部地区成都平原首次开展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研究了深层样元素的基准值及浅层样元素的分布特征,并利用元素的分布特征判断隐伏构造和隐伏岩体;探讨了在农业地质、环境污染、人体健康、天然气预测、pH值计算等多目标的地球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花岗岩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及其痕量元素判别图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痕量元素判别图解采识别地史时期基性火山岩喷出的大地构造环境,已经有些时候了.但是,许多地区岩浆/构造活动的产物是深成岩,特别是花岗岩.本文旨在将痕量元素判别图解加以扩展,以适用于花岗岩类,包括石英实际矿物含量在5%以上的深成岩.由于难以采集大地构造环境已知的花岗岩样,加上花岗岩系的成因比较复杂,给化学成分的解释带来了困难.因而把花岗岩作为大地构造标志不如玄武岩那样受尽重视.但花岗岩的蚀变一般比玄武岩弱得多,不仅不活泼的元素,就是一些活泼的元素,也以用作指示元素.因而可以抵消上述的不足.已有许多花岗岩的分类方案,具有大地构造的涵义.例如,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表壳元素丰度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蔡以评  郭小平 《福建地质》1997,16(3):105-109
按新一代福建省地质图的岩石地层和侵入岩谱系单位划分的岩石类型采样,经无污染加工,制备组合分析样,由国同3家权威实验室,用中子活化法等15种分析手段,定量测试62种元素,又按构造区和岩石类型制备大组合样测定15种元素。采用福建地壳厚度31.5km,三分法地壳模型,计算福建省表壳、各地质构造单元、以及四大岩石类型的元素丰度,初步讨论福建省地壳与各地质构造单元的主要成分特征。  相似文献   

12.
各种地质样品的分析越来越需要标准样来监控分析的质量[1,2]。标准样还可作为鉴定新的分析方法的依据和分析测试(特别是仪器分析)的校正标准。地质部已把研制各类地质物质的标准样品作为地质实验分析和地球化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建设,纳入了科研计划。地质部标准参考样研究组承担了以痕量元素为主要对象的地球化学探矿标准样的研制。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在组织开展全国性1:50000~1:250000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中对重点区要求必测的无机元素项目要求,用天然基体的地下水制备地下水无机多元素测定监控样。采集的地下水经初步分析后,进行有关组分的添加处理,制备需要研制的实验室监控样品。通过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判定监控样的均匀性良好,在监测期间内性质稳定。探讨了该监控样在地下水无机元素测定质量监控工作中可以用于校准仪器、评价测量方法的准确度和用作分析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4.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中,粉末压片法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环保制样技术,操作简单、制样效率高,但由于受到粒度效应和矿物效应的影响,其测定误差在5%左右,因而限制了这种技术在常量元素检测方面的应用,目前主要应用于痕量元素的测定以及对分析精度要求不高的分析领域。本文运用行星式粉碎制样机,将水系沉积物和土壤标准物质在几分钟内粉碎至平均粒径4~5μm左右,建立了超细粉末压片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SiO2、Al2O3、Fe2O3、CaO、MgO等主量元素的方法。该方法绝大多数主量元素的测量精密度(RSD)小于2%;检出限为0.003%~0.021%,优于熔融法的检出限(0.006%~0.081%),特别是原子序数小的钠元素,检出限改善4倍。本文针对水系沉积物和土壤研制的超细粉末压片法,由于样品粉碎至几微米,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粒度效应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制备样品的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矿物组成简单,矿物效应可以忽略不计。同时对测量数据加入烧失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各元素归一化的测量结果与标准值基本一致,方法准确度比常规压片法获得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喀拉通克铜镍矿床产于漏斗状基性岩体中下部的橄榄苏长辉长岩相中,矿石类型分特富铜镍矿石(Ⅰ)、富铜贫镍矿石(Ⅱ)、贫铜贫镍矿石(Ⅲ)及富镍富铜矿石(Ⅳ).由于矿床物质成分复杂特别是金银铂钯矿物颗粒细、品位低、种类多,故首先在进行矿物定性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目的矿物的特殊富集流程.然后在人工重砂大样中富集目的矿物,并制成砂光薄片,有代表性的排定视域,引入电子探针-图象分析-计算机联机定量并辅以显微镜定量的综合方法对贵金属元素和矿物进行定量.联机方法是用电子探针以扫描方式提供颗粒电子象和元素X射线面分布象信号给出元素或共存元素的化学信息,对矿物颗粒进行分类,统计出个数及面积百分比.这种方法对微细杂矿物的定量工作颇有成效.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安徽铜陵为例探讨了元素统计分析在成矿学上的若干应用,指出矿床及岩体中元素多总体混合分布与多期地质作用(特别是与大地构造作用)有关,计算得到的各总体的参数值似定量地反映了相应大地构造阶段成矿作用的强度。从概率上指出了该区寻找与岩体有关的金矿是有前景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与单元素异常处理方法比较基础上,应用多元素空间分布与空间定量组合求异方法,以吉林白山地区1∶ 20 万化探测量数据处理分析为例,进行空间定量组合求异模型研究,建立了该区的中大比例尺因子--泛克里格模型,应用DEM 原理表达三维元素空间分布模型,并给出地质解译。结果表明: 多元空间定量组合求异法较传统单元素求异法不仅精度更高,更能反应元素空间的内在结构与关联性,且提供了更多的地学信息,尤其使DEM 的三维表达更为直观。  相似文献   

18.
灌河口潮滩重金属累积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于文金  邹欣庆 《地球化学》2007,36(4):425-433
河口地区潮滩是重金属重要的"汇"。测定了灌河口(燕尾港)潮滩高中低滩的33个表面样粒度、重金属数据,研究了4根柱状样的重金属和粒度特征,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及富集指数法等评价指标,对灌河口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其结果进行了相互比较和印证。分析结果显示,灌河口潮滩重金属的分布主要受水动力影响,特别是受粘土分布的控制。Cd与粒径Ф值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只有0.099,而与粘土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Hg的变化趋势恰恰相反,其含量随着距离河口距离的加大反而有增加的趋势;其他元素的变化趋势不明显。重金属元素Zn、Pb、Cu、Hg含量变化走势基本相同,用Li作归一化标准元素归一化后,所有重金属元素的归一化值变化波动范围均比重金属含量值明显收窄,波峰和波谷有后延的趋势。灌河口滩涂总体重金属环境尚可,但存在一定程度的Hg、Cu污染富集。柱状样Hg、Cu的地累积污染指数总体上均呈现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云南个旧锡矿东矿区塘子凹凹陷带岩体内的蚀变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富碱、氧化环境中,钾长石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多种金属元素可以综合利用.蚀变分带比较特别,主要的蚀变带钾长石化带与绿帘石化带相互交替出现,可能与热液的多期(次)性有关.通过对蚀变岩以及矿体采样分析结果的定量计算,得出有关常量元素、主要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  相似文献   

20.
地球化学基准与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指标对比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高质量一致性地球化学基准数据和建立全球地球化学一张图平台,是持续监测全球环境变化的定量参照标尺。本文通过对中国、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汞、镉、钨地球化学数据对比和中国同一实验室间隔15年两次分析数据对比发现:镉元素在不同实验室和同一实验室间隔15年分析的数据是一致的(相关系数0.96),汞元素一致性较差(相关系数0.74),钨元素不具有可比性(相关系数0.56)。镉元素分析结果的高度一致是因为分析方法相同的和检出限相近;汞元素一致性较差,特别是低含量汞存在显著差异,是因为分析方法不同和检出限不同;钨元素在不同实验室不具有可比性是因为实验室分析方法存在显著差异。环境变化量必须大于野外采样误差(REsmpl)和实验室重复样误差(RDlab)之和(RCenv>REsmpl+RDlab),才能确认观测点发生了环境显著变化。因此,必须将采样误差和实验室分析误差降到最低。本文提出实验室分析的6点基本要求:①原始样品过10目筛,使用无污染加工到粒度小于200目;②使用成熟的多方法分析71种元素+其他指标,其中主量组分以玻璃熔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分析为主,微量元素以四酸分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为主要分析技术,配合其他特殊分析方法;③分析检出限必须低于地壳克拉克值,报出率不低于90%;④使用的标准物质必须具有涵盖所有分析元素的认定值;⑤实验室重复样分析相对误差含量小于3倍检出限RD≤40%,大于3倍检出限RD≤20%,主量元素、铁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重复样分析相对误差RD≤20%;⑥主量组分SiO2、Al2O3、Fe2O3、FeO、MnO、MgO、CaO、Na2O、K2O、TiO2、P2O5、H2O^+(结晶水)、有机碳、CO2、SO2等15项,或SiO2、Al2O3、Fe2O3、FeO、MnO、MgO、CaO、Na2O、K2O、TiO2、P2O5、LOI(烧失量)等12项加和为99.3%~10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