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4C测年数据可靠性及本底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4C测年方法在放射性同位素测年中被认为是最精确的一种测年方法,但是影响年代可靠性的因素有很多。根据多年的实验测试经验,提出了本底校正的方法,以提高测年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泥炭样品^14C年龄可靠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泥炭中分离出的碱不溶物、胡敏酸、富里酸等有机组分样品及未经组分分离的泥炭原样的~(14)C年龄测定,探讨了泥炭样品~(14)C年龄可靠性问题。初步认为:低灰分、低分解的泥炭,同一层位的各组分样品的~(14)C年龄,具有较明显的一致性,低灰分泥炭碱不溶物的~(14)C年龄,大多偏老于其它组分,表明其年龄是可靠的,但高灰分泥炭的碱不溶物,其年龄往往偏年轻,而胡敏酸组分的年龄则具有相对的可靠性;富里酸是最年轻的不稳定的组分,其~(14)C年龄明显年轻而不可靠,是现代碳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4.
蔡莲珍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2,12(2):103-112
本文阐述了经常开展~(14)C测定的互校对比活动和推行质量保证制度的重要意义。从国内外多次对比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建议应积极参加国际对比活动,进一步开展国内对比活动和质量保证制度,以期广泛提高全国~(14)C测试水平。这些建议不仅有利于~(14)C实验室本身建设而且对有关学科研究水平的提高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5.
根据4个箱式样的14C年龄-深度剖面,南海深海沉积物的14C地层分布具有两种模式,一种自沉积物顶面开始往下年龄逐渐递增,另一种在沉积物上部年龄几乎不变,由此向下年龄随深度递增.作者认为,前者由于含放射性物质的连续形成作用所致,后者由于含放射性物质的连续沉积作用和海底混合作用所致.所得14C年龄值未经混合作用等因素校正,故由此计算得出的沉积速率值仅代表真实沉积速率的上限,在本文中称为视沉积速率. 为了能较客观地讨论南海深海沉积物的近代沉积速率,在使用14C地层学资料时主要结合了氧同位素和碳酸盐旋回的定年资料.初步认为,南海深海沉积物的全新世沉积速率至少在千年厘米数量级内变动是无疑的.因受沉和环境的控制,沉积速率具有边缘海盆堆积速度高、横向变化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几种软体动物对^14C—DDT和^14C—杀灭菊酯的积累和排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几种软件动物:翡翠贻贝、波纹巴非蛤、凸加夫蛤、曲畸心蛤、伊萨伯雪蛤,纵带滩栖螺和珠带拟蟹守螺,对^14C-DDT和^14C-杀灭菊 酯和积累和排泄。结果表明:^14C-DDT能很快地在动物体中积累,翡翠贻贝和波纹巴非蛤积累DDT的能力最高,腹足类的纵带滩栖螺和珠带拟蟹守螺积累DDT的能力较差。^14C-DDT在动物中的分布具有器官特异性,在消化腺和珠带拟蟹守螺积累DDT的能 相似文献
7.
植物硅酸体AMS^14C测年和同位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植物和地层样品的植物硅酸体中,封闭了一部分原来植物细胞的有机物质可以用于AMS^14C(加速器质谱计^14C测年)和碳同位素分析。而且植物硅酸体本身所含有的氧、氢同位素与植物生长环境中的氧、氢同位素有直接的关系,可以利用植物硅酸体氧、氢同位素进行古环境分析。它的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可以高分辩率、连续地从黄土剖面中获取植物硅酸体化,本有可能成为类似于利用深海有孔虫进行氧同位素天空的新的陆地生物化石 相似文献
8.
9.
华南沿海几个晚更新世地层剖面的^14C年龄测定及沉积环境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贵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9,9(2):51-60
本文对华南沿海几个晚更新世地层剖面进行~(14)C年龄测定和讨论,这对该区第四纪地层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并结合孢粉分析资料进一步对地层划分和沉积环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海洋沉积物质14C测年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海洋沉积物质测年中的一些具体实例,结合国际上的研究动态,探讨了测年中表观年龄与储存效应及污染程度的关系。它从储存年龄的客观性角度强调了校正的必要性,并且对不同的海洋物质在测年中的可靠性做了探究,尤其就无机样品的误差形成原因及途径进行了分析,指出“死碳”的混入及碳酸盐物质缓慢的生长速率是主要的误差来源。 相似文献
11.
沙漠黄土边界带湖相沉积糜地湾剖面红外释光测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糜地湾剖南红外释光测年结果与^14C测年结果(校正年代)比较,认为红外释光测年方法应用于沙漠黄土边界带湖相沉积物的年代测定可取得理想结果。 介绍了适合红外释光测年的粗颗粒钾长石矿物的分离,对粗颗粒钾长石红外释光信号的光晒退、残留信号和回授等性质作了初步研究,对测量等效剂量和附加剂量法和再生法进行了比较,同时还介绍了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释光测年实验室从样品采集开始到年代值计算的整个测年实验流程。 相似文献
12.
黄土-古土壤序列14C年代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4C年龄的可靠性在于测年物质的可靠。木质样品被认为是最可靠的测年物质,但在黄土序列中不易发现。最常用的测年物质是有机质,其含量低于2%,并受到农业施肥和现代植物根系渗透的影响,造成14C年龄偏年轻,本实验室采用新的前处理法能有效地分离年轻污染物。在稳定沉积的古土壤中,孢粉可作为可靠的测年物质。黄土中的蜗牛吸收了不同放射性比度的14C,如果用于测年能影响年龄的准确性,通常挑选蜗牛文石进行测年。加速器质谱测年技术的运用使得黄土序列14C年代研究更快捷、更灵敏,但研究重点仍集中在可靠测年物质的选择和提取方法上。 相似文献
13.
14C测年是湖泊沉积物定年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对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深入研究,对于湖泊样品中的年代要求更高,而不同的测年物质的14C定年结果,会有不同的误差。通过对巴里坤湖部分样品,分别进行块状样有机质、陆生高等植物残体以及孢粉浓缩物定年比较,以探讨干旱区湖泊中14C定年的方法。测试结果表明:孢粉浓缩物与陆生高等植物残体的测年值极为接近,在西北干旱区湖泊测年过程中,孢粉浓缩物有望成为一种可靠的测年材料。在探讨湖泊沉积物年代的碳库效应时,孢粉浓缩物定年可能会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风成沉积物红外及绿光释光测年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沙漠黄土边界带是地质时期东亚季风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带,其风成沉积物记录了东亚季风气候的变迁。对处于沙漠黄土边界带的吉林省太平川剖面进行了钾长石红外释光及石英绿光释光测年的比较研究,详细阐述了粗颗粒技术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及钾长石和石英单矿物的分离过程,对于预热而导致的热转移信号对光释光测年中等效剂量的影响作了探讨,并且对不同的测量温度对红外释光测年等效剂量的影响也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边坡整体稳定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边坡整体滑动稳定性的可靠性分析是建立在土体具有的抗力大于荷载效应的概率基础上进行设计和校验的。在条分法的基础上推导出了进行边坡稳定可靠性分析的统一极限状态方程 ,将土的容重γ、内摩擦角φ、粘聚力 c作为随机变量 ,当其为非正态分布时 ,进行当量正态化 ,考虑变量相关的情况 ,用简化相关法对随机变量进行统计分析 ,并以 Bishop圆弧滑动法为例 ,用 JC法求解边坡的可靠性指标及失效概率 ,给出计算安全系数和可靠性指标的算法程序。并就影响可靠性指标的因素如抗剪强度指标、变量分布形式、土性参数的变异性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为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有必要对过去气候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而这又基于可靠的年代学成果,故而年代尺度的高灵敏度、高精密度的测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U-Th定年技术在14C年代测定(通常仅适用于39Ar/40Ar法或裂变径迹年代测定(一般用于>500 ka的火山堆积物)之间提供了一种年代测定的桥梁。U-Th定年技术在50~500 ka测年范围内是首选。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热电离质谱法(TIMS)U-Th定年技术、单接受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SC ICP-MS)和多接受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MC ICP-MS)、U-Th定年法在沉积物领域中的研究概况,并对α谱仪、TIMS、SC ICP-MS、MC ICP-MS U-Th定年技术在测量时间、测量精度、样品需要量等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采用简单的热解方法分离黄土-古土壤不同有机组分进行14C测年的探索,通过加热使黄土-古土壤有机质发生裂解,选择400℃作为试验温度,对陕西省岐山县礼村剖面黄土-古土壤粉末样品在400℃下挥发出的Py-V组分和残留下的Py-R组分分别进行14C(AMS)测年,并结合该剖面同层位黄土地层与考古文化层接触关系,认为礼村剖面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的地层中,Py-V组分年龄能代表真实年龄;在未受人类活动影响自然沉积地层中,Py-R组分年龄能代表真实年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