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严开伟 《气象学报》1957,28(4):331-332
关于气象学报第28卷第1期内仇永炎著:“在一种寒潮情况下的水平温度场及冷锋构造”一文中所列之锋生公式,本人有如下的疑问:根据附录,由公式  相似文献   

2.
仇永炎 《气象学报》1957,28(4):333-333
在“在一种寒潮情况下的水平温度场及冷锋构造”一文的附录中,在推导锋生公式方面,是有些疏忽之处.现作如下简单改正. 令s为任一种氟象属性,F_2为雨度空简锋生因子.按定义:  相似文献   

3.
陈谋  文日凤 《贵州气象》1995,19(1):11-14
本文通过对一次引起我国南方强降温寒潮个例的若干物理机制分析,证实这类过程与冷锋南移加强有关,取偏西路径南下的寒潮冷锋,如锋前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有强锋生场形成,冷锋将急速南移加强,导致南方产生强降温;若江南出现强低空西南急流,还可产生较大范围的雨雪天气。  相似文献   

4.
吕克利  农尚尧 《大气科学》1995,19(2):183-191
本文利用半地转模式,讨论了双冷锋的锋生过程及其越过山脉的演变。结果显示,在变形场作用下,双冷锋在移行过程中会发生上层锋合并的现象。在锋生过程中,下层前一条冷锋加强远大于后一条,在上层则是后一条冷锋的加强远大于前一条。地形对双冷锋有重大影响,山的迎风坡对冷锋移行有阻挡作用,并削弱锋的强度,背风坡则加速锋的移行,并加强锋的强度。山对双冷锋的上层锋的合并有促进作用,并造成近地面锋区呈现鼻状突出;地形促使锋区垂直速度大大增大,并导致其产生跳跃式变化;地形对锋的影响限于下层锋区。  相似文献   

5.
以1983年4月28日影响江淮地区的冷锋天气过程为例,讨论了高空急流加速与锋生函数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了在这次冷锋天气过程的前期,高空急流加速对对流层中层锋生具有重要贡献。而在这次冷锋天气过程的后期,低层锋生可能是由斜压波从基流中获得发展的能量而诱使低层锋生。  相似文献   

6.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对新疆2008年4月18日的强寒潮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指出此次天气过程强冷空气随高度后倾,在入侵新疆的过程中有两次明显的锋生,正是由于锋生的存在,使得天气表现复杂和剧烈。第一次锋生:中低层强冷空气先行入侵,在哈萨克丘陵附近形成锋生冷锋,在快速入侵新疆的过程中与干热的下垫面接近,导致北疆出现剧烈降温及不同程度的大风沙尘天气;第二次锋生:冷锋进入后在天山山脉北侧形成寒潮静止锋,由于高空后倾的干冷空气不断侵入,再次出现锋生过程,导致北疆沿天山及天山山区的持续降温及大-暴量的雨转雪过程。  相似文献   

7.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对新疆2008年4月18日的强寒潮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指出此次天气过程强冷空气随高度后倾,在入侵新疆的过程中有两次明显的锋生过程,正是由于锋生的存在,使得天气表现复杂和剧烈。第一次锋生:中低层强冷空气先行入侵,在哈萨克丘陵附近形成锋生冷锋,在快速入侵新疆的过程中与干热的下垫面接近,导致北疆出现剧烈降温及不同程度的大风沙尘天气;第二次锋生:冷锋进入后在天山山脉北侧形成寒潮静止锋,由于高空后倾的干冷空气不断侵入,再次出现锋生过程,导致北疆沿天山及天山山区的持续降温及大一暴量的雨转雪过程。  相似文献   

8.
地形的动力作用与冷锋锋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庆农  伍荣生  张颖 《大气科学》1997,21(3):289-296
本文建立了一个考虑天气尺度水平变形场的二维、滞弹性、非静力平衡锋生模式,对冷锋过山时的锋生锋消机制进行了数值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无地形影响时,由于变形场的锋生作用与摩擦等因子的锋消作用相互抵消,冷锋最终达到其强度的准定常状态;当考虑地形影响时,地形强迫环流与锋面环流相互作用,使得锋面强度在山前和山后发生变化,在冷锋开始爬坡时锋生,爬过半山腰后开始锋消,过山顶后锋面强度变化不明显或者有微弱锋生,到达山脚后开始强烈锋生,并在地形下游其强度达到最大;总之,冷锋在翻越山脉或从高原移到平原之后,锋面发展的强度比冷锋不遇到地形时的更大。  相似文献   

9.
余远东 《气象》1996,22(8):9-15
该文提出了冷锋的不连续传播是引起冷锋快速南移的直接原因的观点,即主冷锋南侧的锋生及其发展代替了主冷锋,在南方的锋生过程中,西南低空急流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为德 《气象》1979,5(10):11-13
解放以后,随着台站网的建设和预报业务的开展,寒潮研究有了迅速发展。在寒潮天气过程、爆发条件和寒潮冷锋结构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六十年代中后期,以统计预报为特征的寒潮大风天气预报方法有了较大发展。七十年代以来,寒潮过程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关系、寒潮数值试验及爆发机制等方面又取得了进展。现就上述几方面的问题作一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一次冷锋过境后的边界层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声雷达探测、80米铁塔观测的风、温资料和探生资料,结合天气图分析,讨论锋后强天气过程的边界层结构。结果表明,冷锋后大风的形成是与高层下沉冷空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与边界层过程也有密切的联系。 资料分析表明,大风天气过程的形成可能是下沉运动引起的边界层动量和热量输送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1979年4月10—13日在我国的一次寒潮爆发过程进行了有、无地形及修改地形的数值试验和对比分析,发现高原地形对冷空气活动强度及路径等有明显的影响:(1)由于高原地形的存在使冷空气快速沿地形边缘向南推移,冷锋偏南,给我国平原地区带来较大的降温及较多的降雨。(2)这种冷锋的移动快而达到很偏南的纬度主要是低层冷空气沿高原地形边缘绕流所产生的。(3)如果高原大地形不存在,这时冷空气直侵印度,给印度北方带来强降温。  相似文献   

13.
一次东亚寒潮爆发后冷涌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丁一汇  蒙晓 《气象学报》1994,52(4):442-451
分析了1981年1月21—28日一次东亚强寒潮爆发后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冷涌的发展过程。冷涌的发展最先表现为低层强东北风沿东亚沿海地区和南海中北部的迅速建立。2—3d之后,又在菲律宾以东洋面激起第二次冷涌。与冷涌相伴随的低层温度场变化也十分明显,同样具有先后两次降温过程。冷涌期高空风场表现有明显的脉动,南海北部高空西风迅速减弱,而在南海近赤道地区出现了很强的高空东风区。冷涌的发展与寒潮冷高压的南下有密切关系,它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纬度冷高压的强度。另一方面,冷涌发展后,通过Hadley环流可影响中纬西风急流和热带东风急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冷涌结构及冷涌期中低纬环流相互作用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2年12月下旬一次冷涌过程的数值试验结果,分析了冷涌的结构并初步讨论了冷涌期中低纬环流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冷涌仅在近地面反映清楚,水平流场上表现为由大地形激发的开尔文波引起的东北大风沿青藏高原东侧迅速南下,而冷涌前沿则是以重力波特征向南传播。Hadley环流随冷涌南进不断加强。冷涌在涡度场和散度场上分别为一条状北倾的正涡度区和辐合区,它对应于冷锋南下时造成的上升运动区。冷涌能引起赤道地区的扰动加强和中纬度对流层高层西风急流的增强。冷涌期中低纬地区能量增大,通过能量的频散作用把中低纬环流连结起来了。   相似文献   

15.
绿洲冷岛的行星边界层结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苏从先  胡隐樵 《气象学报》1987,45(3):322-328
本文利用行星边界层二维定常数值模式研究了绿洲冷岛的温度、水平风速、涡旋系数和比湿的结构。并且分析了背景场层结稳定度与冷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The motion equation of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with cold front surface under geostrophicmomentum approximation is solved and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eam field for the cold frontsurface in the boundary layer are derived,for example,the slope of the cold front surface increaseswith the increases of geostrophic vorticity and the temporal tendency of geostrophic wind speed,and also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component of thermal wind speed along the motiondirection of the front:the stream field above and below the cold front surface in the boundary layerdepends on the slope of the front surface,geostrophic wind speed and its temporal and spatialdistributions.A common characteristic is that there exist updraft motion above the cold frontsurface and downdraft motion below it.  相似文献   

17.
赵鸣 《气象学报》2001,59(3):271-279
文中求解了锋面存在时地转动量近似下的大气边界层运动方程 ,得到了边界层内冷锋流场的一些特征 ,如冷锋坡度随地转涡度增加而增加 ,随地转风速时间倾向的增加而增加 ,随沿锋面传播方向的热成风分量的减少而增加。而边界层内冷锋面上下的流场与锋面坡度、地转风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有关 ,共同特点是在冷锋面高度以下有下滑运动 ,而其上有一层上滑运动区。  相似文献   

18.
The structures of temperature,horizontal wind,eddy coefficient and specific humidity over the oasiscold island have been studied by the steady-state numerical model of the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PBL).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asis cold island and the stratification stability of the background fieldhas been analyzed.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南京北郊164米气象塔实测资料对一次非降水弱冷锋过程的边界层风场结构一三维风速、横锋向水平散度、湍流通量和能量的时空分布,以及多尺度时空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冷暖空气的过渡区(锋区)风场各参量具有明显的梯度,锋区前线的强上升气流与强冷锋相近,但锋区宽度较强冷锋宽得多,其时间尺度为30分钟,水平距离为35公里。锋面过境对风温场的影响时段为24小时,在这期间,出现阵风浪涌和多种中、小尺度(时间尺度为3-4小时、1-20分钟)的湍涡活动。  相似文献   

20.
广东博贺近海海面的一次冷空气过程强风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广东博贺离海岸6 km的一个海上100 m铁塔观测到的梯度资料,采用特征量分析方法,研究强冷空气过程海洋近地层强风的微观特征。结果表明:冷锋过境时,近地层的气象要素有明显的响应:温度骤降、风速加大、气压上升,风向有明显的转变;风向标准差和风速标准差在冷锋前、冷锋过境和冷锋后都有明显不同;冷锋过境大风湍流度为0.08,阵风系数为1.19;此次冷锋过境强风在时间上表现为周期0.5~1 h的低频阵性;在空间上,60 m附近存在近地层的最大风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