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斑口虾蛄生态因子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活力强,体长10cm左右的黑班口虾蛄进行海水盐度,水温,pH值等生态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其生存的海水盐度为6.02%-38.64‰,适宜的盐度是24.20‰-29.51‰;生存的水温为10-35℃,适宜的水温为22-30℃,存活的pH6-10,适宜的pH7-9。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温度、盐度、pH值的变化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成活率和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生存盐度为11.73~31.43,适宜盐度为19.61~26.18;生存水温为14~30℃,适宜水温为22~28℃;生存pH值为6.0~9.5,适宜pH值为7.5~8.5。说明环境因子变化对幼体存活有较大影响。乌贼幼体对渐变的适应性强,幼体成活率渐变大于突变,但温、盐度的耐受值宽度并未增大。  相似文献   

3.
在水温26.8~31.8℃、PH值7.8~8.1室内条件下,于12.8~37.1盐度范围设置10个梯度,观察不同海水盐度对施獭蛤(Lutraria sieboldii)稚贝存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獭蛤稚贝适宜生存盐度为19.8~33.8,最适宜生存盐度为26.3~31.7;适宜生长盐度为21.9~33.7,最适宜生长盐度为26.3~29.0。  相似文献   

4.
不同pH和盐度下氨氮对方斑东风螺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海水盐度和pH的条件下进行了氨氮对日龄30d的方斑东风螺(Babrylonia areolata)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海水盐度和pH对氨氮的毒性有较大的影响,水温为29~30℃条件下,当盐度为18、23、28时,氨氮对方斑东风螺的安全浓度分别为9.39、10.40、11.97mg/L,盐度越低氨氮毒性越强;当pH为6.5、7.5,8.5时,氨氮对方斑东风螺的安全浓度分别为18.500、14.080、10.200mg/L,pn值越高氨氮毒性越强。  相似文献   

5.
对企鹅珍珠贝稚贝、中贝和成贝在降低盐度的海水中存活状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在水温20~23℃,以不同盐度梯度(8、12、16、20、24、28、30和33)的海水暂养稚贝并定时检查,在广东的四个海区,对盐度变化时中贝及成贝的养殖成活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盐度低于16的3个组,稚贝在60h内全部死亡,盐度20~24海水中,稚贝虽只有部分死亡,但活力较差;稚贝在14的海水中4h后转入正常海水,可全部存活,而超过8h后再移入正常海水的稚贝会陆续死亡;在盐度18海水中,稚贝一直未分泌足丝附着,而移入正常海水,6h就有小苗附着;大万山岛附近海域在雨季盐度可降至20以下,6~9月不适合养殖,而其它实验点可以通过深吊避免海水盐度变化造成企鹅珍珠贝死亡。  相似文献   

6.
龙虎斑是由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fuscoguttatus♀)和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lanceolatus♂)的杂交种。研究水温及盐度在骤变和渐变情况下龙虎斑的存活和摄食情况,结果表明:龙虎斑在温度为1435℃的海水中均能存活和摄食,最适宜温度环境为2535℃的海水中均能存活和摄食,最适宜温度环境为2535℃;温度从30℃骤变至20、25、35℃时,龙虎斑100%存活;从30℃骤变至10℃和15℃时,龙虎斑全部死亡;水温从30℃开始渐变,下降幅度为1℃/d,当下降至24℃时摄食减少,13℃时停止摄食,下降至11℃时出现死亡。龙虎斑在盐度为135℃;温度从30℃骤变至20、25、35℃时,龙虎斑100%存活;从30℃骤变至10℃和15℃时,龙虎斑全部死亡;水温从30℃开始渐变,下降幅度为1℃/d,当下降至24℃时摄食减少,13℃时停止摄食,下降至11℃时出现死亡。龙虎斑在盐度为155的海水中均能存活和摄食,摄食适宜海水盐度为455的海水中均能存活和摄食,摄食适宜海水盐度为445;盐度从30骤变至5、10、15、20、25、35、40、45、50、55等盐度时,龙虎斑100%存活,骤变至0时,4 h内存活率100%,16 h存活率55.5%;盐度从30渐变,每天降低2,降至6后,每天降低1,盐度降到1时,龙虎斑的活动和摄食明显减少,渐变至0时,36 h出现死亡,48 h内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7.
华贵栉孔扇贝稚贝盐度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水温28.5~29.4℃、pH值7.6~8.1条件下,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Reeve)稚贝(壳高9.77±0.19mm)对不同盐度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华贵栉孔扇贝稚贝适宜生存盐度为24.27~37.18,最适生存盐度为26.91~32.13,适宜生长盐度为24.56~37.09,最适生长盐度为26.91~29.52。在适宜生存盐度范围内,当盐度变化超出最适范围时,低盐端变化对相对成活率、壳高日增长率、体重日增长率影响比高盐端明显。  相似文献   

8.
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生态因子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温度、盐度、pH值的变化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成活率和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生存盐度为11.73~31.43,适宜盐度为19.61~26.18;生存水温为14~30℃,适宜水温为22~28℃;生存pH值为6.0~9.5,适宜pH值为7.5~8.5。说明环境因子变化对幼体存活有较大影响。乌贼幼体对渐变的适应性强,幼体成活率渐变大于突变,但温、盐度的耐受值宽度并未增大。  相似文献   

9.
在水温为21.4℃—31.2℃,盐度为27.2‰—36.3‰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了企鹅珍珠贝培育附壳珍珠的研究。经287天的育珠,成活率87.5%。在收获的15个母贝中,植入直径为7~10mm的珠核47粒,佛像模型2个;收获附壳珍珠40颗,佛像2个,留核率达85.7%。其中商品珠35颗,商品珠率为83.3%。在商品珠中,珠色为银白色的16颗,占45.7%;金黄色的16颗(包括1佛像),占45.7%;污斑珠3颗,占8.6%。珍珠直径超过11mm的有5颗,10.0~10.9mm的有19颗,9.0~9.9mm的有9颗,8.0~8.9mm的仅1颗。抽测珍珠5颗,珠层厚度最大者862.5μm,最薄者562.5μm。  相似文献   

10.
为保护和开发合浦绒螯蟹资源,通过生态调查和养殖试验,研究了该蟹的生长和生态特征,结果表明:该蟹在淡水中生长,在盐度8-25的海水中繁殖;其生活史包括卵、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和成蟹5个阶段。各阶段的生长和生态特征各不相同。规格较大的蟹其绝对生长值也大,但相对生长率则较小;相反,规格较小的蟹其绝对生长值较小,但 相对生长率则较大。合浦绒螯蟹交配的适宜水温是15-20℃,盐度8-25;蚤状幼体生长的适宜水温为20-25℃,盐度8-25;大眼幼体已趋于淡水生活,其生长的生长速度较快,一年内可长成,开展人工养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