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近日公布的第七届黑龙江省期刊优秀作品评奖结果中得知 ,“地震工程与工程震动”选送的 5篇作品 ,有 3篇获奖。第七届黑龙江省期刊优秀作品评选活动是由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和黑龙江省期刊协会共同发起组织的 ,初评工作由全省三百余家杂志社、编辑部分别进行 ,评选 2 0 0 1年至 2 0 0 3年间期刊发表的优秀文章。遴选出 71 5篇文章上报评委会 ,参加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终评结果 :获奖作品 578项 ;《地震工程与工程震动》2 0 0 1年 4期刊登的由李宏男等撰写的“神经网络半主动TLCD对偏心结构的减震控制”获一等奖 ,2 …  相似文献   

2.
《国际地震动态》2004,(6):46-46
“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将于2 0 0 4年7月1 0—1 4日与“第三届大陆地震、紧急救援暨巨灾保险国际会议”同期在北京举行。中国地震学会于2 0 0 4年6月5日就最新的会议日程、报到地点、注册方法、会后地震地质考察等事项发布了“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报到通知”。欲全面了解有关内容的同志可以登录中国地震学会的网站(网址:http ://www ssoc org cn)进行浏览。“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最新消息$中国地震学会办公室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于 2 0 0 1年 1 1月 5日至 1 1月 9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本次学术会议是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与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 ,会议议题为 :地震观测技术现状与发展研讨会。与会代表 4 2人。1 1月 5日上午会议开始 ,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薛兵主持会议。首先 ,由专业委员会主任庄灿涛讲话 ,他总结了第五届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自 1 999年成立以来在地震观测技术领域所做的工作 ,回顾了“八五”期间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的研制和“九五”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建设与发展 ,介绍了 95-0…  相似文献   

4.
经中国地震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决定 :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的评选工作 ,将于 2 0 0 4年7月中旬 (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期间进行。现将有关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的征文事项通知如下。1 申请途径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的候选人 ,由中国地震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推荐或由本人申请产生。2 申请条件及要求1 )申请人的年龄应在 4 0周岁以下 (含4 0周岁 )。时间界线以截止当年 6月 30日止不超过 4 0周岁为准。2 )已获国家级、部委级奖的论文 (指…  相似文献   

5.
为了鼓励科技创新,倡导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进一步提高我国学术期刊质量,促进我国学术期刊不断繁荣,中国科协决定开展表彰“第三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活动。《爱因斯坦对光子的想象辐射与分子间能量动量转移的动平衡》等100篇论文,经中国科协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初评、复评、终评、公示和审定后获奖。由中国地震学会推荐,《地震学报》编辑部发表的论文《地磁日变化异常与强震的关系》(丁鉴海、刘杰、余素荣、肖武军)一文在这次评选中获得“第三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中国地震学会推荐论文获“第三届…  相似文献   

6.
《华南地震》从 1 981年创刊以来 ,已经历了 2 0年风雨历程。 2 0岁 ,对一个人来说 ,正是青春年华 ,大有作为的开始 ;2 0岁 ,对一个刊物来说 ,也正是处于成熟期 ,它的办刊方针更明确 ,刊登文章的内容更丰富 ,作者群体的面更广 ,编委会的组成更具代表性 (编委会成员中有港、澳及日本学者 ) ,读者群体除了一批固定的老订户外又增加了众多的新朋友。 2 0 0 1年也是《华南地震》编委会的换届之年 ,第六届编委会在第五届编委会的基础上 ,作了部分调整 ,有三分之一的编委继续留任。第六届编委会在编委组成中将专业的广泛性 ,地域的分布面和年龄结…  相似文献   

7.
正《华南地震》是由广东省地震局主办,华南地区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地震学术季刊,主要刊登地震学、地球物理、地震预测预报、地震观测技术、地震地质、地震工程、防震减灾对策以及地震科学管理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设有多个特色的栏目,是地震及相关、相邻专业广大科技工作者必备的参考文献。本刊内容新颖,涉及专业广,信息容量大,资料价值高,理论性和现实性兼备,有很强的可读性和保存价值。曾被评为广东省第一、二、三届优秀期刊,并荣获中国地震局第二届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是国  相似文献   

8.
由广东省地震学会、地质学会、海洋湖泊学会联合举办的“华南地震灾害及地质灾害学术研讨会”于 1 2月 3~ 7日在广东肇庆市召开。这次学术会议得到了三个学会会员的热情响应 ,来自三个学会的 5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共收到学术论文摘要 55篇 ,涵盖了地震地质、工程地震、地震观测、工程地质等领域。中国地球物理研究所陈运泰院士应邀出席会议 ,并作了题为“防震减灾与经济建设”的报告。肇庆市常委莫友莲、广东省科协及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的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有 1 8位专家在交流了学术报告。达到了交流学科信息、研讨学术、开阔思路、…  相似文献   

9.
《华南地震》是由广东省地震局主办 ,华南地区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地震学术季刊 ,主要刊登地震学、地球物理、地震预测预报、地震观测技术、地震地质、地震工程、防震减灾对策以及地震科学管理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 ,是广大地震科技和管理工作者之必备参考文献。本刊内容新颖 ,涉及专业广 ,信息容量大 ,资料价值高 ,理论性和现实性兼有 ,有很强的可读性和保存价值。曾被评为第一、二、三届广东省优秀期刊 ,并荣获中国地震局第二届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是国家科委选定的科技信息研究统计与分析刊物之一。并被多家检索数据库与文献杂志…  相似文献   

10.
为推进华南六省(区)的地震科研、监测预报、防震减灾工作和配合“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广东、福建、海南、江西、湖南、广西等六省(区)地震局(办)在国家地震局支持和指导下,于1991年9月25—28日在广州联合召开了华南地区地震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华南六省(区)地震局(办)的领导和地震科技人员80余人。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李宣瑚副司长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朱启淦同志到会指导并讲了话。会议由福建省地震局袁定  相似文献   

11.
《国际地震动态》2004,(1):47-47
第六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研讨会于 2 0 0 3年 1 1月 1 6~ 2 4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 :“十五”期间地震科技信息工作的发展方向和任务 ;网络环境下如何有效地拓展地震科技信息的服务功能和领域及地震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等。出席此次会议的有第六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刘志远主任、第六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地震局杜甫来副局长、第六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网络部王宜主任…  相似文献   

12.
经历了 1 999年后期令地震学家和公众都感到震颤的许多大的破坏性地震之后 ,比较而言 ,接下来的一年似乎较为平静 ,令人感到欣慰。然而 ,2 0 0 0年并非没有发生大的地震事件。实际上 ,2 0 0 0年共发生 5次 M7.8~ 8.1的地震——许多地震显然比 1 999年的大。但所有地震都发生在人口较少的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地区 ,其中有 3次地震 2天之内发生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附近发生的M 8.0地震是 2 0 0 0年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至少造成 1 0 3人死亡 ,2 0 0 0多人受伤。2 0 0 0年大量地震研究的重点都放在由1 999年 3次地震…  相似文献   

13.
《国际地震动态》2003,(12):40-47
本刊 2 0 0 3年 1~ 1 2期 (总第 2 89~ 30 0期 )共刊载各类文章 2 39篇。为便于读者查阅参考 ,现编辑了这份 2 0 0 3年度总目录索引 ,并按历年来本刊的地震学类别列出了分类目录的题目名称、刊期和页数。此外 ,还将其中交叉涉及地震社会学的文章 ,同时列入“地震社会学和地震对策”分类目录 ,以供进一步开展此项研究工作时参考。因版面所限 ,除分类目录的标题为中、英文对照外 ,本刊总目录中的文章则只列出中文的题目 ,特此说明。Appendix :GeneralIndexofContentsofRDWSin 2 0 0 3Altogetherthereare 2 39articlesinNos.1 - 1 2 (Se…  相似文献   

14.
《华南地震》2001,21(4)
《华南地震》编辑部 :欣悉贵刊创刊 2 0周年 ,祝贵刊越办越好 ,在新世纪里取得更大成就 !并表示热烈祝贺 !《地震研究》编辑部2 0 0 1年 11月 2 6日《华南地震》编辑部 :值《华南地震》创刊 2 0周年之际 ,我《西北地震学报》编辑部全体同仁向贵刊表示热烈祝贺。《西北地震学报》编辑部2 0 0 1年 11月 2 2日《华南地震》编辑部 :首先祝贺《华南地震》创刊 2 0周年 ,预祝庆祝活动圆满成功。《世界地震译丛》编辑部2 0 0 1年 11月 15日《华南地震》编辑部 :在《华南地震》创刊 2 0周年之际 ,《内陆地震》编辑部全体同仁向贵刊表示衷心祝贺。 2 …  相似文献   

15.
简讯     
四川省地震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 2 0 0 2学术年会于 2 0 0 2年 8月 1 3 - 1 5日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会员、学会理事共 67人参加了 8月 1 3日举行的四川省地震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大会按照日程安排进行了以下议程 :1 第五届学会理事长韩渭宾作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2 第五届学会秘书长杜国光作《会章修改说明》 ;3 会议讨论、表决通过了第五届学会《工作报告》和《会章修改说明》 ;4 第五届学会秘书长杜国光作学会理事换届选举办法的说明 ,选举出第六届理事会。四川省地震学会 2 0 0 2学术年会于 8月 1 4日在都江堰召开。…  相似文献   

16.
第四届海峡两岸地震科技研讨会于 2 0 0 1年 1 0月 1 5日至 1 6日在台湾召开。会议由台湾地球物理学会主办。大陆方面由中国地震局局长陈章立 (海峡两岸地震科技交流中心名誉主任 )为团长 ,代表团由中国地震局系统、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 2 2人组成。台湾方面参加会议的有气象局、中研院地球科学所、台湾大学、中正大学、中央大学、成功大学、中兴大学、逢甲大学、地震工程中心等单位约 5 0余人参加了会议。旅美著名学者邓大量、吴大铭、邱哲明应邀参加了会议。大会共交流论文 49篇。其中 ,大会演讲四篇 ,陈章…  相似文献   

17.
《地震科学进展》创建于1971年5月,原为内部赠阅的不定期刊物《国外地震消息》,1978年8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改为正式出版的期刊《国际地震动态》,2019年9月经本刊主办单位申请、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同意更改刊名为《地震科学进展》。1971年5月—1975年12月,《国外地震消息》油印出版了共30期;1976年1月—1978年6月,《国外地震消息》又铅印出版了共30期;1978年11月以《国际地震动态》出版一期“试刊号”,《国际地震动态》从1979年起定为月刊,正式出版发行,由《国际地震动态》编辑部编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和发行。1978年9月—2019年12月,《国际地震动态》共出版了492期。从2020年第1期起,正式以《地震科学进展》刊名出版发行。为保持延续性且便于期刊文章被引用,自本期开始更改期刊编号形式,由年份与期更改为卷与期,本期编号确定为第50卷第1期。  相似文献   

18.
常宝琦 《华南地震》1993,13(3):79-80
光耀华同志近作“水库地震震级预测的回归模型”(《华南地震》1993年第2期,以下简称“光文”),对本人拙文“水库地震最大震级的预测”(“人民珠江”,1992年第5期,以下简称“原文”)作了很高评价并进行了讨论,本人表示感谢。现就“光文”对“原文”提出的两个问题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震学会“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委员会”会议,于2 0 0 4年7月1 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期间召开。会议根据《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简章》的有关条例,对申请人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上所做的申请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的大会报告进行了评审。经过论文评审和无记名投票,会议决定授予:论文“多分量地震记录P和SV波场的τ- p域分离方法”作者: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王彦宾  一等奖;论文“加卸载响应比的时空变化与美国南加州地区地震趋势”作者:中国地震局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华南地震》是由广东省地震局主管主办,华南地区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地震学术季刊,主要刊登地震学、地球物理、地震预测预报、地震观测技术、地震地质、地震工程、防震减灾对策以及地震科学管理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设有多个特色的栏目,是地震及相关、相邻专业广大科技工作者必备的参考文献。本刊内容新颖,涉及专业广,信息容量大,资料价值高,理论性和现实性兼备,有很强的可读性和保存价值。曾被评为广东省第一、二、三届优秀期刊,并荣获中国地震局第二届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是国家科委选定的科技信息研究统计与分析刊物之一,并被多家检索数据库与文献杂志检索和收录。从2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