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梅雨对夏收夏种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早梅往往给夏收夏种带来极大的不便。我们运用上海市1949—1958年资料及奉贤县1959—1977年资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5月下旬—6月上旬入梅的叫早梅,6月中旬入梅的叫中梅,6月下旬及以后入梅的叫晚梅,无明显梅雨的叫空梅。上述早、中、晚梅大致同本地群众讲的小满黄梅,黄梅和莳梅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近八十年长江中、下游的梅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徐群 《气象学报》1965,37(4):507-518
作者对1885—1963年长江中下游的梅雨期作了划分。从划分结果来着,梅雨时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稳定于20—25°N之间,极锋和雨带稳定于长江中下游附近。 梅雨可分为早梅雨和典型梅雨二种,后者为一般所熟知的出现于6,7月间的梅雨,前者是一种异常的雨带北跃过程。早梅雨出现于5月中、上旬,典型梅雨期平均出现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梅雨期的年际变动甚大,发现它有2—3年短周期,11—13年左右的波动和世纪振动。此外,对近八十年梅雨的气候概况也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3.
每年6月初到夏至以前是上海地区夏熟作物收获的时期,这时正直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如果是早梅雨,出现在6月上、中旬的夏收繁忙时期,就有严重的影响。1961年梅雨出现在6月7—15日,9天内雨量共达206.8毫米(据松江气象站资料)。尽管大力抢收抢运,但小麦、油菜仍然受到较大的损失。这次早梅雨对生产的影响,给予我们一次很  相似文献   

4.
我县群众中有“五九雨雪应秋伏”的说法。几年来,我们对这条群众看天经验,通过反复验证和使用,逐步提高了认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起初,我们认为这条谚语可能揭示了“五九”雨雪与“秋水”的对应关系,但通过验证,结果并不好。究竟“秋伏”是指的哪一时段呢?经过进一步向群众作调查,才了解到当地群众把“莳梅雨”以后的雨水统称为“秋水”,而对莳梅后期至立秋这段时间就称为“秋伏”。我们过去拿立秋后的雨水与“五九”雨雪量  相似文献   

5.
1992年的梅雨     
进入6月中旬,我省降水过程明显增多,强度增大,梅雨开始.6月下旬至7月上旬,沿江江南维持一条弱的切变线,出现了连续低温和弱降水天气.7月上旬后期到中旬末,副高时强时弱,降水分布不均匀,多发生雷阵雨或大风、冰雹天气;鄂北、鄂西常处在副高边缘辐合带内,降水明显,并有几次中等强度以上的降水或强对流天气.7月下旬初,副高跳到27°N附近,梅雨结束.因此,今年我省梅雨期虽长,但强降水过程少,梅雨量大部正常,渍涝轻缓,范围窄小,江河湖库无严重汛情,局部出现的灾害性天气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一定损失.一、梅雨期较长,但大范围强降水过程少今年,梅雨期长达39天(6月13日~7月21日),比历年平均延长了8天,是建国以来依次排列  相似文献   

6.
小麦“青干”群众又称“腾死”,是灌区小麦生育后期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危害程度随天气特点,作物生育状况,地势土质和农业技术措施而异,一般发生“青干”年份小麦可减产5—10%,严重的可达20%或以上。因此分析和掌握“青干”发生规律,找出预防措施对我区小麦高产稳产有一定意义。一、“青干”发生时期及其成因农谚有:“夏至后的雨,麦头上的霜”、“小暑前后的雨,秋天的霜”,说明“青干”主要发生于小麦灌浆成熟阶段,就灌区而言,大约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这段时间里,  相似文献   

7.
用检测极端降水过程的EID方法确定梅雨雨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典  陆尔  赵玮 《气象科学》2018,38(1):37-45
梅雨期是江淮流域夏季降水最为集中的时段。先前研究提出的从时域上寻找极端降水过程的EID方法,可用来确定梅雨雨期的开始和结束及梅雨的强度。该方法含有一个介于0~1之间的可调参数a,通过对其设定不同的值,可确定出一年中不同时间尺度的降水最为集中的时段(雨期)。以南京的梅雨为例,通过试验将参数a取值为0.10,用EID方法获得了气候态的梅雨雨期,它于6月19日开始,7月12日结束,这大体与传统认定的梅雨期相符。对于逐年梅雨雨期的确定,情况稍有复杂。在用同样的方法确定出各年的强降水时段后,在62 a里去掉了12个异常的年份,包括雨期太长和太短、及太早和太晚的年份。然后对其余50个梅雨较为典型的年份进行平均。结果显示,平均的入梅日期为6月24日,平均的出梅日期为7月14日,平均雨期为20 a,这也大体与传统认定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8.
我县从7月29日下了一场大雨以来,长达四十天未出现过一场≥10mm的好雨,从8月上旬末、中旬初起,由阳山地逐步到川坝地的农作物受到干旱影响,群众叫做“24个秋老虎”,不仅大秋作物、复种作物受到影响,而且小麦也无法秋播下种。到底“秋老虎”何时结束?群众都盼着一场透雨。  相似文献   

9.
2011年江苏出梅日界定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况观测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江苏出梅日的界定进行探讨,并将7月4 -20日的低温高湿多雨、寡照的异常气候判定为“倒黄梅”,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2011年和2009年的两次“倒黄梅”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2011年江苏出梅日为6月30日;(2)出梅后的7月4-20日是“倒黄梅”天气过程;(3)北上台风对梅雨和“倒黄梅”结束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4)“倒黄梅”和梅雨(含“二度梅”)的天气特点为:前者冷暖空气频繁交替、雨带多经向分布、中低空温湿场反位相配置,常为低温高湿的局地对流性降水;而后者冷暖空气稳定对峙、雨带多纬向分布、中低空温湿场同位相配置,常为高温高湿的大范围稳定性降水.  相似文献   

10.
唐口是我县终南公社东面廿多里处的一个生产大队。站在我站观测场东望,常可看到该队附近的山脚下有一种云雾现象出现。当地群众称此为“唐口拉烟雾”。且很早广泛流传有“唐口拉烟雾有雨”的天气谚语。(一)烟雾与降雨的规律为了验证“唐口拉烟雾有雨”这条天气谚语,我们十多年来,一直对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前言“强雨天气”是指最大一小时雨量达20mm 以上,且12小时雨量达50mm 以上的大暴雨天气。由于其雨量大且集中,极易成灾,是浙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8—9月份浙江发生的强雨天气常与热带系统活动有关,一般近地层均在偏东气流控制下,故称之为“东风强雨天气”。和发生在5—7月份与梅雨锋相联系的西风强雨天气相比较,东风强雨天气具有更明显的突发性和局地性,预报也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全国740站日降水资料,采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对两湖流域雨季降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两湖流域年降水序列可分为5个阶段,其中主雨季从4月的第2候开始,持续到7月的第1候。两湖流域雨季较江淮梅雨来得早,持续的时间长。(2)雨季内以出现2个和3个主雨期模态的可能性较大。其中2个主雨期一般出现在5月上、中旬及6月中、下旬,这种模态在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表现明显;3个主雨期一般出现在4月中旬、5月中下旬到6月初与6月下旬至7月初,该模态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初、80年代中后期表现明显。(3)两湖流域雨季内降水的准双周(10~20 d)、30~60 d低频振荡现象明显。准双周振动在雨季中表现为5个波动,30~60 d振荡表现为3个完整的波动,波峰分别出现4月上旬、5月上旬及6月中旬,与其降水主模态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董晓敏  傅顺瑛 《气象》1980,6(10):10-11
长江中下游到日本南部,春末夏初多有一段潮湿、阴雨、暴雨频繁的梅雨期,这是客观现象,为大家所公认。但在具体划分梅雨期时,除因地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外,还有认识上的分歧而存在的争议。这些争议集中表现在入梅、出梅、梅雨间断、早梅雨,倒黄梅等问题上,统称为“梅雨问题”。我们认为,就梅雨问题展开讨论,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浙江省常规气象资料及梅雨特征指数等资料,对2019年浙江省梅雨异常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19年浙江省入梅和出梅均偏晚7天,暴雨过程频繁,短时雨强强,降水量异常偏多,比常年同期偏多115%,“冷黄梅”特征明显,气温为近20年同期最低。(2)对流层高层西风急流北跳偏晚、中层副热带高压北跳偏晚、低层夏季风加强北涌偏晚,导致2019年浙江省入梅偏晚;7月上旬西风急流的减弱南退,副热带高压和夏季风的阶段性南落,导致浙江省出梅偏晚。(3)梅汛期期间,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偏强、高低空急流的有利耦合、强劲的西南季风带来的充足水汽、中高纬“两槽一脊”形势的维持,导致冷暖空气长时间在浙江省上空汇合,造成2019年浙江省梅汛期降水异常偏多。(4)高空冷涡活动频繁,有利于冷空气不断南下;浙江省梅汛期期间降水异常偏多,上空对流活动多,云系多,晴天少,是造成浙江省“冷黄梅”现象出现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15.
汛期(4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金华地区降水量最为集中时期,据1970年至1989年20年资料统计,其暴雨日占全年暴雨日65%以上,而梅雨期(5月下旬至7月上旬)暴雨日更为集中,约占汛期的83%,且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区域性暴雨常常导致洪涝成灾,影响甚为严重。本文时这20年间出现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产生本区梅雨暴雨的  相似文献   

16.
清明风预报     
我县位于海南岛五指山区,有些年份到清明时节仍受较强冷空气影响,群众称之为“清明风”。这时水稻正处于孕穗期,受其冷害而影响结实率。若能及早做准长期预报,妥善安排早稻品种和播种插秧时间,就可避开冷害,确保稳产高产。县委在几年前给我们出了这个题目,我们经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以一条谚语为线索,对照资料进行加工提炼,初步解决了清明风预报的问题。经三年服务实践,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7.
梅雨锋空间结构及其雨成锋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80~1983年梅雨期间安徽发生的6次暴雨过程,作了沿117.5°E的空间剖面图分析。结果发现,梅雨锋常不及地,在低层锋区特征不明显,而且在地面出现带状雷暴雨时,常在雨区南侧形成“雨成锋”。作者对雨成锋的形成和演变作了初步探讨,并对各阶段经圈环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前言1991年梅汛期间(5~7月)江淮地区入梅早,持续时间长,出现“三度梅”(5月19~26日、6月2~20日、6月29~7月13日),梅雨期间总雨量一般在500毫米以上,部分地区700~12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至3倍,造成江淮地区特大洪涝灾害。1991年梅汛期间季风来得早,500百帕高度场西风带和副热带环流形势都出现持续稳定的特点,海陆温度场也出现异  相似文献   

19.
干热风是济宁地区小麦生育后期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称为“西南火风”,有时风力并不大。这种风在我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此时小麦正处于乳熟到黄熟期,遇到这种风后,易造成小麦秕粒减产。因此,群众有“麦到芒种,不熟自死”的说法。  相似文献   

20.
“立了冬萝卜葱,小雪收白菜”这是千百年来我市农民对晚秋蔬菜收获期经验的结晶,它反映了气候规律和大白菜生育节律的一致性。这只是一般规律,而大白菜营养生长后期的11月份气温变化剧烈,寒潮降温的早晚和强度差异很大。个别年份11月上旬便有强寒潮入侵,使大白菜受冻,有的年份直到12月中旬才有强寒潮出现。如按一般规律,固定在某一节气采收,则有的年份因寒潮早临,可能遭受冻害;而有的年份又会由于寒潮迟临,气温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