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海洋世界》2011,(1):9-9
全球变暖几乎是一个让人谈虎色变的麻烦事.但是科学家认为情况也不尽然。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最近这些年一直致力于推动人们关注全球变暖的问题,他有一大批拥趸,追随着他反对全球变暖。对于全球变暖的反对者来说,总是将地球变暖与其导致的恶劣结果联系起来,但事实上,研究人员认为,变暖未必全是坏事。  相似文献   

2.
刘辉 《海洋世界》2004,(9):20-20
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对地球上六个地区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陆地动植物在未来50年内灭绝,也就是说,在半个世纪后100多万个物种将从地球上消失?  相似文献   

3.
温室气体排放、工业革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将不断上升……这些说法,恐怕是这些年人们听到最多的有关地球气候环境变化的话题。绝大多数人,已经笃信我们所处的地球正在面临非常严峻的气候变暖考验。不断消融的冰山、频发的飓风与其他气候灾害一次又一次敲打人们脆弱的神经。地球的气候状态是不是到达了危机四伏的临界点?各种由于气候变暖所造成的灾难会不会一触即发?这些问题萦绕在无数人的心头,更激起了全球一波又一波呼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采取必要手段减缓气候变暖趋势的运动。不过,人类活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对地球的气候系统造…  相似文献   

4.
最近,俄罗斯黑客从东英格兰大学气候研究机构窃取的材料中获知,全球变暖有可能是某些国家或国际组织捏造的“借口”,想借此操控全球经济运行主体。这些书信资料称,通常被认为是上升的地球平均温度,其实是降低了。  相似文献   

5.
主编手记     
屠强 《海洋世界》2010,(2):11-11
<正>"气候变化"从逻辑上讲是一个比"全球变暖"相对更易于接受的概念。虽然很多科学家都认同全球的气候有比较明显的变暖趋势,可以看到和找到越来越多的线索和证据,但是不可否认,地球的气候系统是异常复杂的,在总体变暖的态势中,普通人深刻体会的,  相似文献   

6.
蓝色新事     
《海洋世界》2013,(11):48-49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近期在斯德哥尔摩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气候变化的自然科学基础报告。报告显示,全球变暖证据确凿,北极冰川融化速度已经翻了一倍,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如果温室气体排放有增无减,地球将面临不可想象的灾难。  相似文献   

7.
石莉 《海洋信息》2006,(1):32-32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Ruth Curry、英国洛斯托夫特渔业和水产养殖科学所环境中心的Bob Dickson以及加拿大贝德福海洋研究所的IgorYashayaev在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最近40年来,热带海域海水更咸,而靠近地球两极海域的海水更淡。这种大范围较迅速的海洋变化表明,近些年来的气候变化(包括全球变暖)可能正在改变调节着全球蒸发和降水及淡水循环的地球系统。  相似文献   

8.
与太平洋和印度洋不同,全球变暖下热带大西洋变化的研究较少。本文使用地球系统模型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发现全球变暖后热带大西洋在秋季的升温类似大西洋尼诺(Atlantic Niño)的正位相,即大西洋西部增暖幅度小于东部;在夏季类似大西洋尼诺的负位相,即大西洋西部增暖幅度大于东部。利用覆盖(overriding)技术,分离了风应力、风速和CO2的直接热效应对海洋升温的作用,探讨了大西洋尼诺本身和全球变暖作用下类似大西洋尼诺正位相(下文简称“类大西洋尼诺升温”)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这两种情况下的形成机制基本相同,风应力的变化是导致大西洋东部暖异常的主要机制。但两者之间也存在区别:1)全球变暖下海表温度的季节变化振幅减小,而大西洋尼诺时变化不大;2)全球变暖下西风异常主要集中在大西洋东部,而大西洋尼诺时主要集中在大西洋中部;3)除风应力外,CO2的热效应对类尼诺升温的变化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岁月,全球变暖和气候巨变问题愈益受到国际普遍关注,这是因为它同世界人口问题、粮食问题和能源问题联系在一起了。探讨全球变暖现象及其起因,对阐明陆架发育演变进程,预言亿万人所关切的地球未来气候变异和海、陆地变迁规律具有积极意义。1现代全球变暖期的起始与终结目前,全球变暖趋向,已是千万人切身感受到的现象。例如,据1999年12月6日路透社伦敦报道,英国气象学家宣称,1999年全球温度比1961年~1990年间的平均温度高出大约0.33℃,比19世纪末的温度高出大约0.7℃。又据2000年美联社华盛顿报道,美国科学家已经发现,过去40 a来世界…  相似文献   

10.
苏光陆 《海洋世界》2008,(11):57-61
全球变暖从一个抽象的气候名词.逐渐变或影响我们生活健康的幽灵。它的狰狞面目越发地清晰可见了,因为所有的地球生物无一能逃脱环境温室的影响.些许的变化足以引发兴亡的后果,但是,让人类始料不及的是.首先受害的竟是平静的大海。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地球变暖和气候异常等地球环境现象引人注目。地表植物与海中浮游植物的光合碳化作用,可以去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现在,有报告称全球植物进行的光合碳化作用,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占60~70%,其实际情况还不能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日本海洋与地球科技研究社的稻垣文夫(Fumio Inagaki)发现,在台湾附近海域的海底下面有一个巨大的液体二氧化碳构成的湖泊。这一发现震惊了地球科学家,而且有希望提出新的对策来处理跟二氧化碳有关的全球变暖问题。根据经验,这样一个湖泊的存在有利于蓝天计划的实施:将大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注入深海海底,强大的压力可以使二氧化碳以液态形式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世界》2008,(8):7-7
在全球变暖的进程中。北极地区深受其害。现在,北极的这种情况可能得到暂时的缓解。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与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如果每年北美的森林大火都有增加的趋势.大火带来的烟尘将从北美转移至北极地区,进而在一定时间内影响北极的气候。大气科学家罗伯特·斯通表示.大气中的烟尘可暂时减少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从而部分抵消温室效应所带来的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世界》2007,(4):8-16
在地球冷暖交替的变化中,欧洲如同跳跳板的最远一角,暖得最快也冷得最快;如果全球持续变暖,全世界都将变得温暖异常,包括西伯利亚地区,而欧洲会变成北半球的寒极,取代今天西伯利亚的地位,这种趋势说到底就是格陵兰和北冰洋的海洋持续融化的结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在地球冷暖交替的变化中,欧洲如同跳跳板的最远一角,暖得最快也冷得最快;如果全球持续变暖,全世界都将变得温暖异常,包括西伯利亚地  相似文献   

16.
刘敬圃 《海洋科学》1995,19(1):26-28
众所周知,大气中CO_(2)的浓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近些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引起了众多的科学家以及政府首脑的普遍关注。我们知道,作为温室气体之一的CO_(2),对于全球温度及环境的变化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而且就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地球正在逐渐变暖。温室效应正在发挥作用,极地冰川在融化,山地冰雪在消融,海平面在上升,环境在恶化。气候模拟显示,如果下世纪CO2含量增加一倍的话,全球气温将上升1.5至4.SC[3],而在高纬度的地区可能变得更暖。通过对最近极地冰盖的跟踪分析,从末次冰期到全新世,…  相似文献   

17.
朱佛宏 《海洋地质前沿》2001,17(9):F003-F003
2000年3月在美国帕利塞兹举行的“小冰期和中世纪温暖期”专题讨论会上 ,世界上首要的气候学家探讨了20世纪全球性变暖之前气候的自然变化。还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 ,美国科学家LambHH就提出了有关在1000~1300a期间地球上全球性变暖的学说。气候学家HughesMK和DiazHF强调指出 ,已有的资料只允许我们谈论在某些特定时期内某些局部地区的变暖。同时由于资料的缺乏也不能完全否定该过程的全球性质 ,特别是涉及世界大洋和南半球。对采自格陵兰和南极洲的冰岩心分析表明 ,约1000年前地球上这些地区…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世界》2009,(8):6-6
日前,澳大利亚一位著名的海洋学家表示,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海水温度日趋变暖,大堡礁将在20年内消失。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地球上生命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根据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师尼古拉斯·斯特恩所作的《斯特恩报告》,到21世纪末,气候变暖将导致全球年均国内总产值下降20个百分点,有可能会成为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危机关头。而且,与过去经济低迷时期不同的是,这一效果将是持久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由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和海洋科学技术中心共同研发的矢量型超级计算机-地球模拟器。该计算机上运行了高分辨率的海洋和大气数值模式,用以对全球大气和海洋环流的研究,中尺度涡的模拟,全球变暖预测以及海、气、冰相互作用模拟和预报等。本文具体阐述了地球模拟器的性能以及其上的数值产品海-冰耦合模式OIFES、大气模式AFES和海气冰耦合模式CF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