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2.
3.
CCD相机二维几何检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CD相机检校是CCD输入影象处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本文对CCD成象系统的几何性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测定CCD影象象素比例因子和象主点初值的简易实验方法。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一种同时顾及光、电误差的二维检校方法,并进行了相机检校实验。最后对检校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CCD 相机检校是 CCD输入影象处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本文对 CCD成象系统的几何性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测定 CCD影象象素比例因子和象主点初值的简易实验方法。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一种同时顾及光、电误差的二维检校方法,井进行了相机检校实验。最后对检校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CCD阵列相机几何标定的多级处理方法。根据几何成像原理,该方法把相机内外部参数分开求解;而在内部参数标定过程中,又把各内部参数的标定分阶段进行。这种标定方法是建立在严格的几何约束关系之上的,它克服了传统的整体参数标定方法中各未知参数的相关性影响,从而保证了标定结果的数据一致性和精度。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CCD阵列相机的几何标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一种CCD阵列相机几何标定的多级处理方法,根据几何成像原理,该方法把相机内外部参数分开求解,而在内部参数标定过程中,又把各内部参烽的标定分阶段进行,这种标定方法是建立在严格的几何约束关系之上的,它克服了传统的整体参数标定方法中各未知参数的相关性影响,从而保证了标定结果的数据一致性和精度。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文中系统地阐述了三线阵CCD相机动态检定的理论基础,分析了相机内、外方位元素之间以及外方位元素自身之间的相关问题;介绍了相机动态检定的计算过程,实验验证了动态检定理论。文章最后对模拟计算的结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基于GPS的CCD相机同步控制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和GPS的CCD相机同步控制器,阐述了控制器的硬件、软件设计思想,讨论了高精度时钟的实现,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9.
星敏感器是卫星姿态确定与控制系统中重要的星上设备。为了能够方便地研究基于星敏感器的星图识别算法,采用恒星瞬时坐标进行星图模拟,讨论了根据空间坐标系的旋转变换以及摄影测量中的共线条件方程;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CCD相机成像过程进行模拟,得到模拟星图以作为下一步星图识别工作的基础。最后对坐标变换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星敏感器CCD相机成像模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敏感器是卫星姿态确定与控制系统中重要的星上设备。为了能够方便地研究基于星敏感器的星图识别算法,采用恒星瞬时坐标进行星图模拟,讨论了根据空间坐标系的旋转变换以及摄影测量中的共线条件方程;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CCD相机成像过程进行模拟,得到模拟星图以作为下一步星图识别工作的基础。最后对坐标变换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结构光、CCD单相机、双定向实现三维空间自动测量的新方法。利用CCD摄相机、计算机图像采集系统及软件进行空间目标的自动跟踪、自动实现从影像平面到三维空间的自动转换,为单相机实现三维空间物体自动量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15.
胡莘 《解放军测绘研究所学报》1999,19(1):41-45
三线阵CCD航天摄影测量相机是国际上八十年代中期出现的新一代传输型数字式航天光学遥感器,与常规的航天立体测绘相机在构像原理上有较大区别。本文简要介绍了三线阵CCD相机的成像原理和摄影测量处理技术,主要就三线阵CCD相机设计中应考虑的摄影测量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主要参数进行了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6.
根据内视场拼接相机的构像原理,提出了一种单镜头多面阵CCD相机影像拼接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该方法涵盖了成像过程的影响,包括子影像相对位置自动确定、等效焦面影像拼合、数字像差检测和无畸变中心投影影像生成等技术环节。特别是建立了内视场拼接型数字航测相机几何特性描述模型,在包含了传统航测相机像差所顾及的焦距、主点坐标和物镜光学畸变等要素的基础上,扩展考虑了多面阵CCD不平行性误差和安装误差两项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像量测精度从1.5像元提高到0.3像元,系统误差降低了78%,验证了相关技术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发展和应用三线阵CCD(Charge-coupled Device)传感器是当前遥感测绘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针对国内首台自主研制的机载三线阵CCD相机(以下简称GFXJ),开展了国产GFXJ相机几何标定技术研究。首先对比分析了GFXJ相机的成像特点和几何变形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CCD指向角的分段自检校标定模型;然后提出了循环两步法标定方案;最后在中国(嵩山)卫星遥感定标场和黑龙江鹤岗地区获得了多组飞行实验数据,采用循环二步法对GFXJ相机前、下及后视CCD每一像元指向角进行了准确标定,并生成可靠的CCD像点坐标文件。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CCD指向角的分段自检校标定模型和循环两步法标定方案对于GFXJ相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标定后可大幅提高影像无控定位精度;辅以少量控制点进行区域网平差,GFXJ影像定位精度可满足1:1000地形图测图的空中三角测量精度要求。同时本文建立的标定模型和标定方案可为其它机载线阵CCD相机的标定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9)
考虑到相机安置角一般为微小角度的情况,本文结合机载LiDAR数据和同机高精度影像,基于连接点的自动提取和虚拟地面控制点,建立安置角计算模型,完成在没有控制点的情况下,机载LiDAR系统的相机安置角的检校。该方法不需要地面控制点,较传统方法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19.
20.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3,(5)
从直接定向技术的原理出发,分析了POS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补偿POS位置、姿态测量误差的数学模型,并通过POS辅助多线阵影像光束法平差实现了对POS系统误差的一步法检校。ADS40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检校IMU偏心角不需要控制点参与。引入同架次、同航高检校场的标定结果改正POS数据之后,POS辅助直接定位的精度可达1像元左右,接近常规光束法平差的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