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心组织准确预报积极为防汛抗洪减灾做贡献章少卿1994年汛期,我省气候异常,旱涝灾害的发生、发展和严重程度都超过了历年同期。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领导下,全省各级气象部门精,C组织,准确预报,周密服务,园满完成了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受到了各级工大府...  相似文献   

2.
旱涝灾害历来是辽宁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旱涝的发生与降水量的多少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和连续功率谱分析方法对全省部分地区近80年的降水序列和近200年的旱涝资料进行研究,探讨其发生周期规律。  相似文献   

3.
我省是历史上多灾的省份,干旱、水涝、风雹、霜冻等气象灾害年年都有发生,尤以旱涝灾害最为频繁、最为严重。据省民政厅资料统计,1949~1989年的四十年里,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减产一成以上的)平均每年5169.4万亩,成灾面积(减产三成以上的)3195.9万亩,分别占全省每年平均播种面积的30.5%和19.0%,因灾平均每年减产粮食30.2亿斤,减  相似文献   

4.
李爱贞  张雪芹 《气象》1996,22(7):17-20
作者根据《山东省历代自然灾害志》的记载,应用Foxpro提供的软件,建立了莱州湾地区500年来旱涝灾害的汉字库,并通过一系列转换,将其转为数字库;将旱涝灾情的文字记我转换为区域旱涝指数,并与现代降水资料相对接,建立了1470-1990年共521年的历年逐季旱涝灾害指数序列,为分析该地区旱涝灾害发生规律和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实际出发,经多年研究证明.旱涝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灾害.本文依据各地平均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历年月平均资料,按照即定的农业气候指标,在计算机上完成一系列的计算,能够计算出各月水分供应量、蒸散量、旱涝情况、旱涝起止日期和旱涝出现频率,进而分析出全省旱涝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
1前言气候灾害可造成粮食产量减产是众所周知的,我们通过辽宁省气候灾害档案资料与全省粮食产量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了辽宁省旱涝灾害影响粮食产量的规律。运用这些规律,采用反向思维就可以提前数年将旱涝灾害出现年预测出来,如1994年的洪涝灾害提前4年报出,1997年的干旱灾害也提前2年报出,这对我省的防灾减灾,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程度和促进粮食增产增收,都有重要指导作用,可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2旱涝灾害对全省粮食产量的影响规律我们知道全省粮食产量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人,最后还要靠“老天爷”帮忙才能…  相似文献   

7.
李爱贞  张雪芹 《气象》1996,22(7):17-20
作者根据《山东省历代自然灾害志》的记载应用Foxpro提供的软件,建立了莱州湾地区500年来旱涝灾害的汉字库,并通过一系列转换,将其转为数字库;将旱涝灾情的文字记载转换为区域旱捞指数,并与现代降水资料相对接,建立了1470-1990年共521年的历年逐旱涝灾害指数为序列,为分析该地区旱涝灾害发生规律和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旱涝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Z指数和区域旱涝指数作为旱涝指标,探讨了旱涝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及旱涝成灾面积与年降水量、区域旱涝指数的关系,并提出了旱涝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9.
1 引言 本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不断遭遇大范围自然灾害的困扰.其中,气候变化及其异常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愈来愈显著.我国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是世界上气候变异大的区域之一.四川由于高原、盆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天气气候复杂,旱涝灾害频繁,并呈上升趋势.气候灾害对四川的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特别是农业的丰歉有着重大的影响.如1994年我省发生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夏伏连旱,有8000多万亩农田受灾,损失粮食27亿公斤;1981年7月13日的特大暴雨洪灾,淹没城市57座、场镇779处,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元;1998年的特大洪灾同样给四川带来巨大损失.干旱和洪涝无疑是四川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据全省近28年的统计,干旱频率达93%,其中严重干旱频率达61%;洪涝灾害频繁发生,造成的损失也十分严重.每年因旱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均在30亿元以上.省委、省政府提出"治水兴蜀"的战略方针,正是根据四川的实际,总结历史经验,作出的正确决策."治水兴蜀"是指导四川持续发展、实现经济腾飞的战略方针,也是四川面向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进行<四川省"治水兴蜀"气象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正是为了给省委、省政府指导全省贯彻落实"治水兴蜀"战略方针,提供可靠的气象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 本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不断遭遇大范围自然灾害的困扰.其中,气候变化及其异常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愈来愈显著.我国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是世界上气候变异大的区域之一.四川由于高原、盆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天气气候复杂,旱涝灾害频繁,并呈上升趋势.气候灾害对四川的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特别是农业的丰歉有着重大的影响.如1994年我省发生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夏伏连旱,有8000多万亩农田受灾,损失粮食27亿公斤;1981年7月13日的特大暴雨洪灾,淹没城市57座、场镇779处,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元;1998年的特大洪灾同样给四川带来巨大损失.干旱和洪涝无疑是四川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据全省近28年的统计,干旱频率达93%,其中严重干旱频率达61%;洪涝灾害频繁发生,造成的损失也十分严重.每年因旱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均在30亿元以上.省委、省政府提出"治水兴蜀"的战略方针,正是根据四川的实际,总结历史经验,作出的正确决策."治水兴蜀"是指导四川持续发展、实现经济腾飞的战略方针,也是四川面向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进行<四川省"治水兴蜀"气象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正是为了给省委、省政府指导全省贯彻落实"治水兴蜀"战略方针,提供可靠的气象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辽宁省粮食产量的变化预测旱涝灾害发生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气候灾害可造成粮食产量减产是众所周知的,我们通过辽宁省气候灾害档案资料与全省粮食产量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了辽宁省旱涝灾害影响粮食产量的规律。运用这些规律,采用反向思维就可以提前数年将旱涝灾害出现年预测出来,如1994年的洪涝灾害提前4年报出,1997年的干旱灾害也提前2年报出,这对我省的防灾减灾,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程度和促进粮食增产增收,都有重要指导作用,可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旱涝灾害及其对农作物产量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建国以来安徽省多种农业气象资料分析,采用Z指数方法建立安徽省旱涝灾害气候判别指标,分析安徽省旱涝灾害发生规律。结果表明:1961—2000年安徽省有13年偏涝、13年偏旱;分区域看,淮北旱多于涝,沿淮、江淮、江南旱涝相当,沿江、大别山区涝多于旱。通过水稻(一季稻)、小麦典型旱涝年灾损率与发育期间气象条件、旱涝程度的对比统计分析,建立了分区水稻、小麦旱涝灾害损失评估模型和指标。春季涝渍灾害是影响安徽省冬小麦产量的主要灾害,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危害程度远大于干旱,尤以4—5月发生的涝渍影响最严重,极重涝渍灾害的减产损失可达4成以上。同时重点研究了春季渍害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提出改进的涝渍强度指标Qw,并进一步综合分析作物的敏感性和区域脆弱性对灾损率的影响。对1961—2000年冬小麦灾损率进行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订正表明,订正后拟合误差平均值和差异变率都明显降低,灾损评估精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1994年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1994年气候影响评价雷向杰(陕西省气候资料室西安·710015)1994年(1993年12月-1994年10月)陕西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气温持续偏高,降水长期偏少,干旱、局地暴雨等气象灾害严重,为近几十年少有。严重干旱使夏季粮、油和秋粮大幅度减...  相似文献   

14.
1引言旱涝灾害历来是辽宁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旱涝的发生与降水量的多少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和连续功率谱分析方法对全省部分地区近80年的降水序列和近200年的旱涝资料进行研究,探讨其发生周期规律。2逐步回归周期分析(’)2.1降水量资料分析年降水量是表征本年旱涝程度的重要标志。沈阳、大连、丹东、营口有近80年的无间断降水资料,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用上述4站年降水量的平均值代表辽宁省的年降水序列,进行逐步回归周期分析,前3个主要降水周期依次为28、5、亚三年左右。对沈阳、大连、丹东、营口4个地区的单站年…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60-2019年黄淮海地区186个气象站逐日气象数据,结合春花生发育期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作物需水指数将旱涝灾害分为7个等级,分析春花生旱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以旱涝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构建春花生旱涝灾害危险性指数,开展黄淮海地区春花生旱涝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西北部和中部、淮河流域东北部以及海河...  相似文献   

16.
近40年广东省的旱涝特征   总被引:40,自引:7,他引:33  
利用广东省86个测站近40年(建站起至1994年)的降水资料,分析和讨论了平均年雨量分布的特征,并以5级旱标准确定了全省和各分区的逐年旱涝级别,初步讨论了若干旱涝特征。结果表明,全省平均年雨量为1748mm;四个主要雨量大值(年雨量2000mm以上)中心分别位于恩平、清远、海丰和龙门;全省平均而言,1959、1961、1973、1975和1983年为涝年,1956、1963、1977和1991年为  相似文献   

17.
吕红梅 《山东气象》1996,16(3):25-27
利用1978-1993年历年来全省各地旱涝面积的资料,采用受灾面积占实有耕地面积的百分比和灾害出现的年数两项指标,分析得出了全省各地旱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对这些特点的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较客观地反映了各地抵御旱涝灾害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清 《山东气象》1997,17(1):43-45
根据1951-1995年我国336个站逐旬降水量资料,采用服从皮尔逊Ⅲ型分布的旱涝Z指数,分析了40多年来我国的旱涝事实,并对旱涝灾害的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近50年河南降水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河南32个代表站1951~2002年降水量资料,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省年降水资源和水资源的变化趋势以及对旱涝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河南已进入一个降水量偏少时期,干旱化程度加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吴义城  倪国裕 《湖北气象》1995,(3):13-15,12
中稻是湖北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水稻种类,分析表明,严重的旱涝灾害是造成中稻产量(气候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