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疆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周金龙 《地下水》2005,27(2):97-98
本文利用2003年4~8月间386个浅层地下水水样测试结果,以流域与地(州、市)交并划定基本评价单元,选用pH、矿化度、总硬度、NH3-N、C6H5OH、CODMn和总大肠菌群7个项目作为评价因子,以为评价标准,采用一票否决法对各基本评价单元的地下水质量进行分类,并对水质成因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于玲  高建峰 《地下水》1999,21(2):52-53,90
本文就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中有关可开采量的概念,调节时段的合理划分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地下水计算参数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引起有关水资源评价工作者的重视,并有利于促进地下水资源的评价、计算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北京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北京实际情况,提出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灾害风险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对北京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了分区评价。评价认为:北京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高风险区主要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顶部。  相似文献   

4.
郭青松 《城市地质》2005,17(3):23-28
密云县平原区是北京市重要水源地之一。本文在分析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均衡原理对其进行地下水资源现状评价,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资源潜力是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地下水资源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下水资源模数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设计并开发了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模型软件。该软件可根据评价指标域值,生成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区图。通过黄河下游浅层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的应用表明,本软件可辅助专业人员进行地下水资源潜力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6.
平原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兴辉  谷秀英 《水文》2005,25(4):23-25,38
平原区三水转化关系强烈,由地表水和地下水形成了统一的水资源系统。本文研究分析了基于费用准则和供水量准则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模型,以合理开发、优化调度本区的水资源.充分发挥该区地表水库和地下含水层空间的联合调蓄作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邢台市平原区地下水水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台市平原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入渗、灌溉回归入渗,在补给过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引起水质变化.以多年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水质动态分析,得出浅层地下水多年动态较稳定,深层地下水多年动态稳定.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大部分地下水质量良好,个别区域地下水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加剧了区域地下水水质恶化。为了解新疆北部平原区地下水水质时空变化特征,文章以平原区的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塔城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石河子市等8个地区(州、市)的地下水水质变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典型区石河子市地下水水质年内变化及年际动态、分别对比了平原区边缘、过渡带和中心2003年和2011年共51组原位取样点水质指标数据。结果表明:新疆北部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与含油盆地有类似的规律,在边缘主要为HCO3 Ca,到中心过渡为HCO3 Na;典型区(石河子市)地下水质10月优于4月,2001-2010年地下水水质呈恶化趋势;地下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面积占统计总面积的百分数由2003年的79%降至2011年的64%。得出了新疆北部平原区具有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空间分带性、8年来除昌吉回族自治州部分地区外地下水水质变差、平原区中心地下水水质变差幅度最大的结论。讨论了典型地区(州)地下水水质类别变化特征及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机井混层取水、工业活动和农业活动、开采量增大等),提出了地下水水质改善与污染防治对策(控制点源的排放、加强地表水污染的防治、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分层开采地下水、重视地下水水质动态监测等)。  相似文献   

9.
周金龙  王斌 《地下水》2002,24(4):202-203
本文以新疆地矿局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场实测资料为基础 ,分析了灌溉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影响因素 ,给出了可以直接应用于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灌溉水入渗补给系数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辽阳市西部地区位于下辽河平原东部的太子河冲洪积扇上,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都十分丰富,著名的特大型水源——首山水源(工业开采量107万m~3/d)即位于冲洪积扇的轴部。为了进一步合理地开发地下水资源,本文采用响应矩阵法探索并建立了本区地下水管理模型,并为当地水资源管理部门采纳和实施,作为今后地下水管理的科学依据,成为一个将要接受实践检验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吉林省西部平原区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DRASTIC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西部平原区的实际情况,利用GIS的矢量制图功能生成各单指标图,通过空间叠加分析模块生成评价单元,并利用GIS的属性数据库对吉林省西部平原的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区域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与GIS的集成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能够模拟地下水系统的时空变化特征,GIS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及数据可视化能力,将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与GIS集成,可以提高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的可用性。分析了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与GIS集成模型发展的历程,并针对传统集成方法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C/S结构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与GIS集成框架,并详细介绍了在该集成框架内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具体步骤,将该系统结构应用于哈尔滨市水资源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分析了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现状,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FEFLOW软件建立了相应的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基于识别后的模型进行了水资源评价.研究表明:2000~2003年研究区地下水系统均衡分别为-7.73×10 8、-6.02×10 8、-5.95×10 8和-4.38×10 8m 3,地下水系统的补给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山前迳流补给,主要的排泄是人工开采.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22.98×108m 3.平谷和昌平地区地下水还有开采潜力,密云-怀柔-顺义(密怀顺)平原和城近郊区地下水已过量开采.山前郊县地下水水质优良,城近郊区、大兴、房山和通州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差.文章最后分析了引起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GIS技术在长春市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哲  傅春 《地下水》2006,28(6):34-36
结合长春市地下水水质评价的实例,分析GIS软件在水资源管理中的有效应用,阐明了使用Arc/info软件在水质评价中体现的优点及在管理决策上实现的简捷性和易操作性,为行政管理部门的分析决策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5.
左文喆  杨燕雄  张征宇  隋新新 《地下水》2009,31(3):11-14,44
在分析洋戴河平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研究区 2003 年的地下水进行了水均衡分析.结果表明,2003 年总的补给资源量为 6 470.2×104 m3,总的排泄量为 6 195.7×104 m3,地下水虽处于正均衡状态,但漏斗区的地下水位仍呈下降趋势,海水呈反向补给地下淡水.在地下水均衡分析中,采用与 Arcview GIS 相合的分析方法,不仅可提高均衡计算的精度,还能增强对地下水系统的综合认识,是水均衡计算方法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6.
国外GIS在地下水管理与研究中的应用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军  贾艳红 《地下水》2005,27(3):166-168
GIS及其应用研究是水资源学科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对国外GIS及其在地下水管理与研究领域的应用概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指出了GIS在地下水管理与研究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并总结出GIS技术在国外地下水管理与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及其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探索变化环境下新疆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是识别地下水环境问题、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基于水利部门历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水利统计资料汇编等数据,对1956—2016年新疆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变化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956—2016年新疆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呈减少趋势,其中地下水天然补给量基本稳定,地表水体转化补给量持续减少;从地下水补给结构分析,渠系渗漏补给量大幅减少,导致地下水资源量减少;河道渗漏补给量增加,抵消了地下水资源量的减幅。平原区灌溉面积扩大导致的农田灌溉耗水量增大是地下水资源量减少的根本原因,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量的影响大于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8.
GIS技术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技术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发展的共同产物。是管理和研究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可以迅速地获取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能以地图、图形或数据的形式表示处理的结果。论文介绍了GIS技术的应用现状,建立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必要性,讨论了基于GIS技术应用在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系统结构,并就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和建立地质灾害模型做了初步探讨。对于全面掌握一定范围内可能产生的自然灾害的分布,预测和预报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灾害,对地质灾害的防御和处理,最终保障社会的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客观世界到信息化世界的认识和抽象过程以及由信息世界返回客观世界的利用改造过程的发展和转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9.
遥感作为一种对远距离目标信息进行综合性探测的新技术,可从根本上解决地下水监测工作中控制点少、地下水信息空间分布代表性差,无法实现大面积动态监测和评价的问题.GIS以其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为地下水研究数据的收集、空间分析及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本文以GIS技术在黑河下游地区地下水位空间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为...  相似文献   

20.
GIS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资源研究中的应用是水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论文就基于GIS的地下水模拟评价、地下水环境评价、水源地保护、流域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决策支持及专家系统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地理信息系统在地下水研究方面的应用现状,对今后GIS在地下水的应用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