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召宜  渠爱雪  李红瑞 《地理研究》2011,30(12):2186-2198
在构建文化经济共同演化模型的基础上,对江苏省丰县、昆山的共同演化类型进行判定,进而从共同演化路径、共同演化亚型、共同演化大类、共同演化亚类、共同演化过程等方面对丰县模式、昆山模式解读和比较,研究发现:(1)区域发展模式是文化经济共同演化的结果,而区域文化是文化经济共同演化和区域发展模式形成创新的能动因素;(2)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2.
周庄位于江苏省昆山市西南隅。周庄四面环水,鳞次栉比的房屋簇拥在水巷两旁,粉墙黛瓦,古意盎然。画家陈逸飞的一幅《做乡的回忆》的油画使周庄名扬海内外,每年有数十万中外游客到周庄领略古镇秀美的风光与古朴的风韵。乘车路线: 上海方向:上海-青浦-朱家角-大观园-周庄昆山方向:高建公路昆山出口-昆周公路-锦溪- 周庄苏州方向:苏虹机场路-周苍-昆周公路-大市- 锦溪-周庄浙江方向:沪杭高速嘉兴出口-苏嘉公路-平望- 沪青平公路-北库-金家坝-周庄门票:10元  相似文献   

3.
正昆山是名闻遐迩的江南水乡,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水资源,在水一方的百姓靠水吃水,依水用水,因此历史上就是水产满河、水稻满田的景象,成为名正言顺的鱼米之乡。因为水多,才船多帆多;因为水多,才橹多桨多。依靠黄金水道的四通八达,输出了物产,送来了宾朋。昆山凭水富庶,靠水腾达,早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宽阔的水域和灵巧的水系还常被兵家利用,成为与敌人巧妙周旋的博弈空间。巴城的武城潭和周市的城隍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以产业调整为纽带,结合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实践,建立了创意产业与低碳经济概念的理论联系性。然后通过对两者特征契合性的进一步分析,以及M50创意园区案例研究,证实了发展创意产业园区是上海遵循低碳经济要求、建设低碳城市的有效途径之一。最后,基于此认识本文从低碳经济视角提出了一些今后上海发展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市场体系的互动与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上就形成了紧密地地缘经济关系,上海依靠市场的力量,对这一地区发挥着重要的地缘经济整合功能。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实现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更加迫切。尽管目前整个稀薄工三角洲地区的市场体系发育已相对寒带,但仍角要推动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更深层次的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孙阳  姚士谋  张落成 《地理科学进展》2016,35(11):1381-1387
高铁作为城市群内部物质与信息交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扩展和城市间相互联系的重要通道,而城市群则是被高铁系统压缩了空间的众多城市空间。本文通过采集长三角城市群380个高速铁路客运数据建构20×20的矩阵,建立了基于高铁客流的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间联系的矩阵,并在此基础上对长三角城市群内外空间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宁波间城市网络联系密度高于其他廊道城市间联系;②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向外延伸的轴线联系加强,主要表现为上海与镇江、嘉兴,南京与丹阳、湖州,苏州与常州、昆山等城市间联系紧凑;③在城市群“空间流”分层方面:第一层级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沪—苏—锡—常”及其沿线;第二层级城市网络主要由“沪—宁”及其沿线路线构成;第三层级城市网络主要由“沪—杭—甬”及其沿线路线构成;第四层级城市网络主要由上海—金华—义乌及其沿线路线构成。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在上海的区位行为及其空间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熊世伟  葛越峰 《地理科学》2000,20(3):229-235
跨国公司的兴起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经济现象之一。通过对跨国公司在上海的产业、行业分布的研究,认为:(跨国公司在上海的区位行为是由市场因素、成本因素和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战略共同决定的;(跨国公司的区位行为对上海城市形态及其空间结构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上海滨岸带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滨岸带的开发利用是整个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90年代以来,随着上海经济的高速增长,引发了新一轮滨岸带大规模开发热潮,完全改变了上海滨岸带原有的土地利用结构,本文利用上海及滨岸6区县近10余年来的统计资料,系统地分析了上海滨岸带土地利用的结构现状,揭示了本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以期为制定土地利用开发,管理政策和本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付承伟  唐志鹏  李玉成 《地理研究》2013,32(9):1699-1707
生产性服务业发达是全球城市的最重要的特征。以旨在建设全球城市的北京和上海为研究对象,以投入产出表为研究基础,从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性、外部关联性、内部融合性和尺度影响性4个方面对北京和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在现阶段,北京和上海的服务型经济已经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均以流通、金融服务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正在有序提升。其中,金融服务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与其产业规模相比是不对等的。北京与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差异显著,原因在于市场化程度和城市功能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运用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和变异系数得出上海区域经济总体差异演化过程,通过基尼系数分解测得上海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差异,结果发现:(1)1995—2005年上海市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变化平缓,而2005~2009年总体差异急剧扩大;(2)1995—2009年中心城区内部差异经历“缓慢下降一急剧上升”的过程,郊区内部差异呈扩大的态势,而城郊之间差异呈“缩小一扩大”的态势。认为城市化、产业转移、区域投资政策和行政区划调整等是上海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论述建设上海至南京、武汉沿江大铁路的重大意义,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与香港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前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上海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香港国际城市的地位更上一层楼,特别是城市的国际影响和经济增长势头越来越突显。21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上海与香港的大都市如何定位?两个国际性城市将如何发挥各自特点、各自优势,并在今后的竞争中如何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必须从高层面、多视角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作者就城市经济与城市发展,以及城市功能的完善等基本问题作深入研究,并以期得到各位学者更多的学术指导与交流。  相似文献   

13.
洋山深水港     
正洋山深水港是位于中国上海外海、杭州湾口的浙江嵊泗崎岖列岛上的一个大型深水海港,是上海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部分位于大、小洋山岛上。洋山港通过东海大桥与上海交通运输网络连接,充分发挥上海港经济腹地广阔、箱源充足的优势,对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洋山深水港港区规划总面积超过25平方千米,共包括东、西、南、北四个港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土资源开发和横向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发展,新的企业群体、城市群体、经济群体不断出现,新的经济区域相继形成。从而带来现行行政区划与客观经济区域的尖锐矛盾,国土经济综合发展区划的研究工作显得愈来愈重要了。近年来,我国开展了自然区划、农业区划、山西能源基地规划,以及上海、重庆、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等经济区的规划。上海、重庆、闽南、珠江口等经济区虽是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但从区域的角度来看,都是联富型的城市区域规划,范围小,尚未涉及到全国性范围的大区域的综合经济区划。因此,  相似文献   

15.
上海外资生产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新正  宁越敏  魏也华 《地理学报》2011,66(10):1390-1402
利用2004 年经济普查数据对上海制造业外资企业的空间分布、区位选择及其空间效应进行了研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上海外资企业在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郊区化和向近郊区局部地区(尤其是园区和新城) 集聚的特征,并形成了沪西南、浦东和沪西北3 大集聚区;制造业外资企业的分散和集聚推动了上海外资生产空间的郊区化重组。对制造业外资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分析显示:上海制造业外资企业区位选择是经济全球化与地方政府互动的过程;具体来说,传统区位因素作用在逐渐减弱,制度因素和集聚因素的作用在不断增强;制度因素内部产业优惠政策对外资的吸引力强于空间优惠政策,而国家级园区优惠政策对制造业外资企业(尤其是高技术外资企业) 的吸引力则强于市级园区,上述研究对上海未来的产业及外资引进政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聪  曹有挥  陈国伟 《地理研究》2014,33(2):323-335
全球化进程中,城市网络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前沿。借鉴西方有关的研究工具,从城市网络的层级特征、网络模式、功能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发展特征。研究表明: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长三角城市网络具有显著的层级特征,与已有的城市等级体系特征并不完全一致,个别城市如昆山、义乌等城市承担了重要的网络联系中心的作用。同时,城市间的网络连接也呈现出明显的位序关系,三大核心节点城市(上海、南京、杭州)之间的联系形成了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网络的最主要的联系。从影响范围来看,上海的网络指向性最强,涉及面也最广,但南京和杭州的影响不再仅仅局限于自身所在省份之内,扁平化发展的趋势愈发显著。网络联系的核心区域开始由传统的上海、南京、杭州、宁波所围合的“Z”字型区域向北部的南通、扬州以及南部的绍兴等地区扩散。根据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所形成的网络特征的不同,将11个部门分为完善型、扁平型、专业型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网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聪  曹有挥  陈国伟 《地理研究》2014,33(2):323-335
全球化进程中,城市网络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前沿。借鉴西方有关的研究工具,从城市网络的层级特征、网络模式、功能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发展特征。研究表明: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长三角城市网络具有显著的层级特征,与已有的城市等级体系特征并不完全一致,个别城市如昆山、义乌等城市承担了重要的网络联系中心的作用。同时,城市间的网络连接也呈现出明显的位序关系,三大核心节点城市(上海、南京、杭州)之间的联系形成了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网络的最主要的联系。从影响范围来看,上海的网络指向性最强,涉及面也最广,但南京和杭州的影响不再仅仅局限于自身所在省份之内,扁平化发展的趋势愈发显著。网络联系的核心区域开始由传统的上海、南京、杭州、宁波所围合的“Z”字型区域向北部的南通、扬州以及南部的绍兴等地区扩散。根据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所形成的网络特征的不同,将11个部门分为完善型、扁平型、专业型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上海世博会对周边城市旅游辐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周边城市的旅游辐射效应以及对该地区旅游经济产生的影响,引入旅游辐射场强模型、旅游断裂点、旅游集中系数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世博会使上海对周边城市的旅游辐射效应明显增强;2)世博会对周边城市的旅游辐射效应分布并不均匀,不同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3)上海在对周边城市的旅游辐射中占优势地位,世博会的举办使这种优势得以加强;4)世博会使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旅游经济趋于集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球城市"极化与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对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的当前趋势进行探讨,结合中国崛起的历史性、地域性,针对上海城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转型问题,对全球化下我国城市社会空间发展的趋向进行分析,发现上海目前的社会经济结构尚未出现社会空间极化.通过对社会空间因子空间分布的实证分析,进一步揭示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程度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浪潮影响下,获取充足、优质的技术资源正成为各区域在竞争中夺取制高点的前提和保障。为更好地发挥技术流动的潜在效益和促进技术创新,正在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上海应当积极构筑技术高地。这不仅将促进上海自身的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进步,而且将改善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技术支撑环境。文章分析了上海建设技术高地的现实条件,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