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红树林内生真菌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是存在于健康植物的茎叶中,形成不明显浸染的一类真菌。植物与内生真菌呈互利共生的关系:一方面,植物为内生真菌提供光合产物和矿物质;另一方面,内生真菌产生的代谢物:或能刺激植物的生长发育,或能提高宿主植物对生物胁迫或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从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中,寻找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抗菌、杀虫、免疫抑制、酶抑制剂或激活剂等活性的分子代谢产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内生真菌已经成为寻找新药源的宝贵资源 。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源自海南红树林植物角果木(Ceriops tagal)内生真菌Endomelanconiopsis endophytica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体外生物活性。【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ODS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分离方法,对该菌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浸膏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综合利用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等波谱学技术以及与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和免疫抑制活性评价。【结果】从内生真菌Endomelanconiopsis endophytica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4E,8E)-2-N-(2-hydroxypalmitoyl)-1-O-(β-D-glucopyranosyl)-9-methyl-4,8-sphingadienine(Ⅰ)、2-(1-hydroxyethyl)quinazolin-4(3H)-one(Ⅱ)、uridine(Ⅲ)、citreoisocoumarinol(Ⅳ)、5-hydroxymellein(Ⅴ)、roccellatol(Ⅵ)、...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2株海洋真菌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种类及浓度的化学表观遗传修饰剂对其次级代谢产物化学多样性和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基于化学表观遗传修饰策略,采用两种不同的化学表观遗传修饰剂5-氮杂胞嘧啶核苷(5-azaC)和丁酸钠,分别对Penicillium sp.019和Aspergillus terreus ZN4-5-4两株海洋来源真菌进行表观遗传修饰。通过观察真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变化,并根据薄层层析(TLC)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谱、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和卤虫致死活性筛选模型等技术手段,从中筛选出代谢产物丰富、AChE抑制活性与抗氧化活性产物丰富且毒性小的发酵培养条件。【结果】添加1 mmol/mL的丁酸钠诱导剂可使菌株019和ZN4-5-4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增加,且同时能提高该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的AChE的抑制活性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因此,确定菌株019和ZN4-5-4的最优发酵条件均是添加浓度为1 mmol/mL丁酸钠的PDB培养基。【结论】化学表观遗传修饰策略指导下,添加诱导剂5-azaC或者丁酸钠对2株海洋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光谱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广西几个金属矿床的生物地球化学异常和植物细胞微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生物
地球化学异常对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有明显的物质性继承关系;生物地球化学异常的物质以金属聚集体(电子致高密度体物质)的形式
沉淀在植物液胞中或细胞壁及膜边缘,其对植物的伤害可能只达到细胞或组织的水平。生物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是金属元素胁迫植
物吸收过程产生屏障效应的结果;屏障效应是植物避性屏障和耐性屏障的综合反映。避性较大的植物,其在矿区的吸收率相对于背
景区降低幅度较大;耐性较大的植物,其异常衬度系数较大。生物地球化学找矿的有效指示植物应选择避性较小而耐性较大的植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可促进海洋真菌产生代谢产物更丰富的发酵条件,进一步挖掘菌株在抗阿尔茨海默症方面的潜力。【方法】基于OSMAC策略,分别选用马铃薯葡萄糖水(PDB)培养基、察氏培养基、大米培养基和葡萄糖/蛋白胨/酵母膏(GPY)培养基,并设置3种盐度(3、30和100),对Talaromyces sp. 001、Penicillium sp. 019和Aspergillus terreus ZN4-5-4等3株海洋真菌进行小规模发酵培养。通过观察真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变化,并根据TLC指纹图谱、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和卤虫致死活性筛选模型等技术手段筛选出代谢产物丰富、毒性小且AChE抑制活性与抗氧化活性产物丰富的发酵培养条件。【结果】菌株001的最优发酵条件是盐度3的GPY培养基,菌株019的最优发酵条件是盐度3的PDB培养基,菌株ZN4-5-4的最优发酵条件是盐度3的PDB培养基。【结论】OSMAC策略指导下,改变培养基条件对菌株产生次生代谢产物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Fe在地表环境中的生物利用率极低,为了适应低铁环境,微生物和植物会分泌一种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铁载体来螯合环境中的Fe(Ⅲ),以满足自身生命活动需求。铁载体在地表环境中普遍存在,并广泛参与微生物、植物和环境中Fe的迁移和转化。系统总结了铁载体的类型、检测方法以及其在矿物溶解、污染修复、植物促生和生物防治等领域的作用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细菌、真菌、蓝细菌和植物均能产生不同类型铁载体,通过螯合作用从环境中摄取和竞争Fe;依据铁载体中特定的官能团,可采用生物方法和化学方法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铁载体可以加速铁硅酸盐矿物和铁氧化物/氢氧化物矿物溶解,推动地表环境中不同相态Fe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铁载体能够螯合多种重金属离子并促进有机污染物降解,修复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的土壤,维持土壤良好的生态功能和农业生产能力;铁载体还可以捕获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并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繁殖,促进植物生长与产量提高,有效进行生物防治。最后,在综述研究的基础上展望了铁载体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推动铁载体在环境地学领域的研究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海洋土曲霉C23-3与不同类型海洋微生物共培养对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挖掘土曲霉菌株C23-3的次生代谢潜力。【方法】将副溶血弧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胶红酵母的活菌或灭活菌体分别以不同时间与土曲霉C23-3共培养;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Ellman法分别评价各提取物的抗氧化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采用滤纸片法比较各提取物的抗菌活性,采用HPLC指纹图谱分析各提取物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与结论】发现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与土曲霉共培养均可激活一些原本沉默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菌株及共培养物的化学拮抗能力、HPLC指纹图谱中的特征代谢产物变化揭示在活菌培养体系中土曲霉占竞争优势;而且灭活菌体中可能存在某些信号物质,在12 d时对土曲霉群体自感应信号分子丁内酯-I的产生具有比活菌更强的刺激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挖掘海洋真菌代谢潜力及抗老年痴呆等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甲壳素(chitin)广泛存在于虾、蟹等甲壳动物,部分植物,细菌及真菌等生物中,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年平均产量达数十亿吨之多[1]。壳聚糖(chtiosan)是甲壳素脱乙酰化产物,是膳食纤维中唯一的一种含有阳离子的高分子基团[2]。甲壳素及壳聚糖具有很多优越的特性,但由于溶解性较差,影响了它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为了改善壳聚糖的溶解性以及一些医学、保健性质,对其各种衍生物及壳聚糖低聚物的研究已逐渐展开[3,4]。甲壳素及壳聚糖的低聚物是指聚合度低于10的一些低聚葡聚糖,这些多糖具有优越的水溶性、保湿性。另外,D-低聚葡…  相似文献   

9.
贡嘎山海螺沟典型植被带总磷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独特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式,磷已成为影响山地生态系统发育和安全的重要元素。为了了解贡嘎山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贡嘎山海螺沟坡地典型植被带土壤、植物根际土壤、植物不同部位总磷在生长季(9月)和非生长季或生长季初期(5月)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土壤总磷的分布在垂直梯度上的差异以及同一土壤剖面不同土壤层总磷的差异均较明显,同时还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这些差异的形成与土壤发育程度、温度变化及植物生长有关;不同根际土壤在非生长季或生长季初期总磷的差异非常大,而在生长季较为接近,进一步说明植物对山地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存在较大影响;杜鹃、冬瓜杨、柳的叶较幼枝更富集磷,而峨眉冷杉、麦吊杉、竹的幼枝较叶所含磷略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化学诱导方法从一株海洋真菌Hypocrea lixii中获得多样化的活性小分子化合物。【方法】对菌株在盐酸普鲁卡因的化学诱导作用下进行固体发酵,代谢产物采用硅胶减压柱层析、Sephadex LH-20以及pHPLC等手段分离纯化,对化合物运用NMR、MS等波谱学技术并比对文献进行结构鉴定,采用Ellman比色法及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化合物进行初步抗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从海洋真菌Hypocrea lixii在盐酸普鲁卡因诱导下的发酵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异黄酮类化合物,包括6'-O-crotonylgenistin(1)、Genistein(2)、Daidzein(3)和Genistin(4),以及对氨基苯甲酸甲酯(5)、对羟基苯丙酸(6)和胞嘧啶(7),其中化合物1和6为该种中首次报道,化合物5为生物转化来源首次报道,化合物2~4可能源自培养基。在100μmol/L剂量浓度下,化合物1~4对AChE的抑制以及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均较弱,化合物5和6显示了相对强的AChE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40%和38%。【结论】盐酸普鲁卡因对该菌次级代谢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为深入研究该菌株化学诱导次级代谢产物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无水保活流通过程中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响应急冷(acute cold,AC)与空气暴露(waterless duration,WD)联合胁迫的生理代谢调节规律。【方法】研究模拟产业运输实际,分析联合胁迫(AC+WD)进程中凡纳滨对虾血液和肝胰腺典型生化指标,以及肝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AC胁迫后,凡纳滨对虾生理应激指标血清皮质醇含量由正常组(normal control,NC)的(326.90±4.61)pg/mL显著增加到AC组的(427.16±7.92)pg/mL(P<0.05),AC+WD组则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血清葡萄糖含量在联合胁迫6 h后达到最大值(26.31±1.05)mg/dL,乳酸在9 h达到峰值(7.90±0.11)mmol/L。AC及AC+WD组中血蓝蛋白、尿素氮和肌酐含量较NC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总蛋白含量先升后降,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呈胁迫时间依赖性下降。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力呈上升趋势,并在9 h达到峰值。以上生化指标在胁迫复苏组有所恢复,表明AC+WD双重胁迫引起凡纳滨对虾物质代谢紊乱,复苏后机体生理应激和代谢系统发生一系列代偿性调节,且胁迫进程中肝胰腺组织病理损伤特征进一步解释了凡纳滨对虾响应环境联合胁迫的结构基础。【结论】无水保活流通过程中双重胁迫时间依赖性改变凡纳滨对虾生理应激水平和物质代谢,在9 h时可明显造成肝胰腺组织结构损伤,进而影响机体存活。  相似文献   

12.
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如RAPD、AFLP进行植物病原真菌的群体遗传学、系统演化[1~ 4] 等方面的工作 ,特别是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及系统演化研究时需要研究大量样品 ,提取DNA的工作量十分大 ,需要花很多的时间。通常提取植物病原真菌DNA时 ,获取菌丝后需要经低温真空干燥处理 ,利用液氮研磨 ,再用CTAB(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 )或SDS(十二烷基磺酸钠 )提取[5 ] 。我们在研究水稻纹枯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过程中发现 ,采取通常程序提取DNA ,过程复杂 ,操作中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基于快速、简洁、经济有效的原则 ,我们将CTAB法进行简化 ,采用多…  相似文献   

13.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尤其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在生物体内有着重要的生理调节功能和保健作用。但人体不能合成或仅能合成微量的EPA和DHA,故只能依赖从食物中摄入。随着对EPA、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单靠目前的海洋鱼油生产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利用海洋微生物尤其是藻类、真菌和细菌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大有前途。当前除了从海洋生物群中继续筛选EPA和DHA含量高的、易于提纯的海洋真菌、细菌和微藻外,还对已有的高产PUFA海洋微生物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  相似文献   

14.
生物混生现象是指不同生物古地理区系的生物出现于同一地区的同时代地层中,表明它们曾同时或略为先后地生活或埋藏在一起。中国东北地区早二叠世时期出现明显的北方冷水动物群(归属北方大区准噶尔-兴安生物省)与特提斯暖水动物群(归属特提斯大区内蒙-吉林生物省)的混生现象;晚二叠世出现安加拉植物群(An-garaflora)与华夏植物群(Cathaysianflora)的混生。对于这些生物混生的机制及阻隔生物迁移扩散的障岩的详细研究,对于解决中国北方二叠纪古海盆性状和南北板块最终缝合带的位置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干旱与植被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气候因子与植被时空变化的相关性分析以及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能够适用于大尺度的植物抗逆性监测方法还较为欠缺。本文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总初级生产力(GPP)、修正花青素含量指数(mACI)、短波红外水分胁迫指数(SIWSI)监测干旱胁迫下的植被变化,综合考虑植物抗逆过程,建立滞后时间、抗逆时差、响应程度与恢复能力4个植物抗逆性监测指标,构建了一种能够适用于大尺度的植物抗逆性综合监测方法。利用各省份作物抗逆性综合评分与绝收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两者呈显著负相关。利用该方法对干旱胁迫下我国不同类型植被的抗逆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 从全国整体水平来看,不同季节植物抗逆性差异较大,其中夏季植物抗逆性最弱,冬季最强。我国植物抗逆性空间异质性显著,春季植物抗逆性综合评分低于70分的区域主要位于山西、陕西北部,综合评分高于90分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东北部以及云南的南部地区; ② 不同类型植被的抗逆性有明显差异,夏季落叶针叶林抗逆性最强,类内差异最小,春秋两季草地抗逆性最强但抗逆性类内差异最大。本文提出的植物抗逆性综合监测方法有助于探索干旱胁迫下植物抗逆性规律,对帮助降低灾害风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植物抗病基因(R基因)决定对某种病原物的抗性,其产物与病原物的无毒基因产物识别起始信号传导将信号传递到细胞体内,引起防卫基因的表达而导致植物产生抗性反应,这就是基因对基因学说。在过去的10多年中,基因对基因学说得到了大量实验的证实,这得益于许多植物抗病基因和病原物无毒基因的克隆。至今已有40种植物抗病基因(R基因)从拟南芥、番茄、烟草、亚麻、水稻、甜菜、玉米、大麦中出来。根据植物抗病基因产物的结构可将植物抗病基因分为明显的8个类群,最大的一个类群为NBS-LRR类(nucleotide-binding site,NBS;Leucine-rich repeat,LRR),在植物中NBS-LRR基因可根据蛋白中是否具有TIR(Toll and mammalian interleukin-1 receptors)结构域分为TIR-NBS-LRR和non-TIR-NBS-LRR两大类。  相似文献   

17.
植物抗病基因(R基因)决定对某种病原物的抗性,其产物与病原物的无毒基因产物识别起始信号传导将信号传递到细胞体内,引起防卫基因的表达而导致植物产生抗性反应,这就是基因对基因学说[1]。在过去的10多年中,基因对基因学说得到了大量实验的证实,这得益于许多植物抗病基因和病原物无毒基因的克隆。至今已有40种植物抗病基因(R基因)从拟南芥、番茄、烟草、亚麻、水稻、甜菜、玉米、大麦中出来[2]。根据植物抗病基因产物的结构可将植物抗病基因分为明显的8个类群,最大的一个类群为NBS-LRR类(nucleotide-binding site,NBS;Leucine-richrepe…  相似文献   

18.
分别用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计数法和平皿分离计数法对秋茄内生细菌总量和可培养内生细菌数量的时空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秋茄植株根茎叶内均含有大量的内生细菌,其中根茎叶内生细菌总量平均分别为4.35×107ind/g、6.31×107ind/g和5.02×107ind/g;可培养细菌总量平均分别为2.58×103cfu/g、1.76×103cfu/g和4.43×103cfu/g。其时空变化动态为:内生细菌总量根部变化基本平稳,而叶部和茎部均呈峰形变化,其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7月;可培养细菌数量根茎叶均呈峰形变化,根部峰值出现在9月,而茎叶部峰值均出现在3月。秋茄植株可培养的内生细菌数量占其内生细菌总量比率为(0.028.33)×10-4,秋茄植株体内仅有小部分的内生细菌为可培养,绝大多数内生细菌为不可培养或难培养。  相似文献   

19.
P是湿地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必需的一种营养元素,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大多与P有关.湿地关键带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是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的重要场所,且存在氮、碳、磷循环等多个子系统,彼此之间不断发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P在湿地关键带中具有源和汇的功能,不断进行着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其过程包括有机磷矿化、土壤磷吸附与解吸...  相似文献   

20.
华南晚三叠世Dictyophyllum-Clathropteris植物群可划分三个组合:1.Lepidopteris otlonis-Hubeiophyllum cuneifolium组合,时代为卡尼期的中-晚期;2.Anthrophyopsis crassinervis-Riret-icopteris microphylla组合,时代为卡尼期的晚期-诺尼期的早期;3.Goeppertella kwangyuanensis-Selaginellites yunnanensis组合,时代为诺尼期。鄂西荆当、秭归盆地的洞竹园组和香溪组(狭义).底部有一层底砾岩或含砾砂岩,层位稳定.是三叠-侏罗系分界岩性标志。同时表明该区晚三叠世末期,地壳上升,改变了原来的环境,造成晚三叠世的三个植物组合标准分子和大部分常见分子绝灭.晚三叠世双亮类标准属种也逃脱不了这次毁灭性的灾难.而代表侏罗纪的金鸡组、武昌组、桐竹园组及香溪组(狭义)含的植物、菊石及双壳类则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据此,笔者认为华南晚三叠世末期,发生了一次重大的生物地质事件。文中还对Dictyophyllum-Clathropteris植物群的含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