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山东胶莱盆地及周边的金矿床主要有4个矿床模式:蓬家夼式、发云夼式、七宝山式和土堆式。这些矿床多产于山东省金异常密集区,是在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遥感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新发现的矿床。本文总结了这4个矿床模式产出的区域构造部位、岩浆岩、控矿构造、遥感影像以及区域和矿区勘查地球物理和勘查地球化学特征,为建立胶莱盆地及周边金矿的区域勘查模型和该地区的找矿部署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崔振生 《铀矿地质》1991,7(5):285-293
文中总结了金矿化探在西北的应用效果,介绍了不同地球化学景观区的工作方法技术,金异常晕的基本特征与分布规律,合理的化探工作程序,金异常晕的检查方法及找矿实例。  相似文献   

3.
刘玉强 《矿产与地质》2003,17(3):191-197
从出露基底找金走向隐伏基底找金的新思路出发,对胶莱盆地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运用物—化探信息和深钻资料给予深刻明晰的解译,发现其与胶北隆起区有着相似的地、物、化背景条件。指出胶莱盆地是座落在太古—元古宙基底之上的中新生代盆地,具有基底与盖层的双层结构,它们分别形成金矿的矿源层和衍生矿源层,展示了胶莱盆地的找矿前景。结合矿化信息以及典型矿床实例的地、物、化特点的解剖,指出矿化规律和控矿因素,建立了矿床地质一地球物理一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并圈定了1:20万预测靶区以及靶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矿床类型,为进一步勘查工作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赵东杰  王学求 《地球学报》2020,41(3):407-419
为研究滇黔桂卡林型金矿区水系沉积物和岩石中金的地球化学时空分布及其与金矿规模的对应关系,系统收集了该区1:20万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水系沉积物和全国地球化学基准计划岩石金的地球化学数据,绘制了水系沉积物和岩石金的地球化学分布图。滇黔桂卡林型金矿区以水系沉积物金地球化学异常面积大于1000 km^2为准,共圈定5处金的地球化学省,这些金的地球化学省同时也是矿床大规模产出的部位。区内右江盆地水系沉积物金背景值(1.94×10^–9)高于扬子克拉通(1.68×10^9),其内以泥岩、页岩、砂岩、灰岩为代表的容矿岩石金背景值(0.51×10^–9)也高于扬子克拉通(0.39×10^–9)。研究区不同构造单元及沉积相中水系沉积物金背景值受岩石金背景值的制约。金的地球化学省是地壳演化过程中不均匀分布的高金背景岩石、金矿化作用及金矿床次生风化作用相互叠加的结果。该研究有助于有效判断异常成因、识别成矿作用存在,对研究金的区域成矿规律和聚焦找矿靶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依据地球化学景观条件和采样介质的不同, 有针对性地选用顺序相态提取分析技术,对亚热带湿润- 半湿润低山丘陵景观区和亚热带岩溶景观区内两个卡林型金矿区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景观条件、表生作用等因素对金在表生介质中的存在形式、含量变化、异常元素组合及在土壤中富集层位的影响, 探讨了导致这两类不同景观区中金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存在差异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这两类不同景观研究区中制约金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发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巨量金聚集作用和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响应关系,本文针对胶东地区收集了1∶20万全国区域化探扫面计划水系沉积物、全国地球化学基准计划河漫滩沉积物和岩石的地球化学数据,绘制了该研究区水系沉积物和岩石的金地球化学分布图,并结合区域构造-蚀变-成矿特征揭示水系沉积物和主要地质体岩矿石中金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布及其成因联系。研究区水系沉积物金含量以10.7×10^-9为异常下限,地球化学异常面积为164.3km^2,其中Au-1号异常面金属量占研究区总面金属量的51.94%,标准化异常面金属占研究区总标准化面金属量的73.63%,是胶东地区最主要的次生金浓集中心和原生金矿化中心,因此也是胶东金矿床密集产出的部位。区内赋矿地质体岩石、载金矿物黄铁矿和水系沉积物中成矿相关元素Au、Ag、Cu、Pb、Zn和Bi含量变化及综合对比研究表明,胶东地区不同构造带中水系沉积物金背景值受岩石金背景值和矿化体风化剥蚀的综合制约。因此,胶东金的地球化学异常图谱是由区域大规模金矿化作用、高金背景的岩石和金矿床次生风化作用相互叠加的结果,对于理解胶东金矿省巨量金聚集的地表沉积物响应和指导深部找矿勘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总结从我国东北到西南的5个重要景观区中13个金、铜异常区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通过特征对比得出金、铜元素在上述地区表生介质中分布、分配及异常发育特征的基本规律,并根据这些初步规律提出景观、表生因素对哪些区域异常标志有影响及影响到什么程度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8.
藏西南某地金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大发  刘长生 《江西地质》2000,14(4):287-291
本文对藏西南某地金的异常地地球化学特征作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对区内的找金远景作了初步评价,为今后在区内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依据地球化学景观条件和采样介质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用顺序相态提取分析技术,对亚热带湿润-半湿润低山我陵景观区和亚热带岩溶景观区内两个卡林型金矿区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景观条件,表生作用等因素对金在表生介质中的存在形式,含量变化,异常元素组合及在土壤中富集层位的影响,探讨了导致这两类不同景观区中金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这两类不同景观研究区中制约金的  相似文献   

10.
李双飞 《地质与勘探》2023,59(5):961-973
山东省胶莱盆地南缘发现了多处火山机构,随着五莲七宝山角砾岩筒型铜金多金属矿的发现,说明胶莱盆地南缘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但从目前发现的矿床来看,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均与成矿条件不匹配,亟需总结该区成矿模式和勘查模型,为胶莱盆地南缘铜多金属矿勘查提供找矿方向及方法。本文以七宝山矿床为解剖对象,开展了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探测。研究发现七宝山杂岩体对应高磁异常,隐爆角砾岩筒的γ能谱显示U元素、Th元素和能谱总量∑均为低异常,隐爆角砾岩筒在重力剖面上呈重力高异常。地球化学特征为以Ag、Pb、Au、Cu?元素异常为主,各元素异常套合好,主要元素具有明显的二、三级分带。以上物化探特征均是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矿床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给出了七宝山地区成矿模式,建立了综合找矿勘查模型,成功预测了隐爆角砾岩筒深部延伸特征,建立了七宝山地区陆相火山热液型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勘查模型。  相似文献   

11.
李炳华 《物探与化探》1998,22(4):262-266254
在陕西秦岭巴山地区9万km2内,通过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发现了一批多元素综合异常,并根据地质构造背景分析划分出五个异常带(区)。其中新发现的北秦岭Au、Ag、Pb、Zn异常带,规模大、元素组合复杂且含量高,为一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1986年开始,在该区大力开展区域化探异常查证工作。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了以金元素为主的化探异常。在主体异常部位系统地开展了1:1万土壤测量和槽探工程,于当年就在周至县马鞍桥发现了金矿体。随后又根据化探异常特征,布置了钻探和坑探工程验证。经进一步检查和详查,确认马鞍桥金矿为一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八卦庙金矿是目前陕西省已探明资源储量及规模最大的金矿床.化探异常在八卦庙金矿的发现和初期勘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金矿的发现中提供了重要线索.通过分析八卦庙金矿勘查工作中的化探异常特点及作用,旨在为应用化探异常指导找矿工作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地球化学分区标准化方法在区域化探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区域化探数据中提取找矿地球化学信息是目前化探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划分是提取找矿地球化学信息的关键。水系沉积物是岩石风化的产物,是上游汇水盆地物质的天然组合,在化学成分上与上游汇水盆地岩石组成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水系沉积物中成矿成晕元素含量与常量元素含量之间亦有着密切关系。笔者基于水系沉积物样品特点,采用地球化学分区标准化方法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研究发现,利用常量元素进行地球化学分区是可行的;分区标准化数据处理可以有效地压抑高背景区非矿异常,并强化低背景区矿致异常,突出了找矿信息。以成矿成晕元素标准化数据的因子得分圈定矿化类型综合异常,集中体现了矿致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桐柏县银洞坡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银洞坡金矿是我国重要的变质碎屑岩型金矿之一,为丰富此类矿床的研究内容和服务领域,时该类型金矿成矿条件及地球化学特征的总结,具有重要意义.在时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参数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以期为该类型金矿的普查评价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浅谈江西化探找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鄢新华 《江西地质》2000,14(2):137-141
该文在探讨江西省金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对化探找金方向作了初步分析,认为中元古界、震旦系等是江西找金有利的地层;目前应把变质热液型金矿床作为化探找金的主攻类型,其次是岩浆热液型及地下热(卤)水溶滤型;重要找金远景区为景德镇市八字脑-蝥源县清华远景区及宜春-新余远景区。最后提出了江西化探找金的4点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6.
廖国忠 《地质与勘探》2018,54(2):315-324
地球化学异常靶区优选一直是勘查地球化学所面临的核心问题。目前地球化学异常靶区优选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基于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地球化学异常评价方法和基于多元统计而发展的多元素定量化评价指标方法,然而这些异常评价方法缺少对水系中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区域进行限定。由于在一级水系中沉积的水系沉积物主要由一级水系流域内的岩石经过风化、剥蚀、搬运,最后在水系内沉积而成,因此一级水系中的水系沉积物的物源区域可近似与水系流域等同。本文通过水系流域的提取,以水系流域作为分析单元,对1∶50000丫他幅水系沉积物进行地球化学分析评价,通过与地质矿产资料对比,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并且缩小了地球化学异常区域,更精确地进行靶区定位。根据本文提出的方法,通过分析区内已知矿点所处流域的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将丫他幅内已有金矿划分为两种类型,对后期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合肥盆地为例,分析不同背景下的地球化学异常的变化规律及其勘探意义,提出划分区块的原则,指出化探工作者不可忽略对背景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地表油气化探异常的解释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气化探中地表地球化学异常大量呈环形分布。在二连盆地桑根达来工区进行地表化探中,发现不同地球化学指标形成的地球化学异常的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正环形组合和反环形组合。文中结合石油地质条件,通过数字模拟和异常形成的时间序列分析得出:正环形异常组合表示油气向地表微渗漏持续进行,下部可能存在工业聚集的油气藏;反环形异常组合表示油气向地表微渗漏正在减弱,历史上普经存在的油气藏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19.
赵克斌  陈银节  孙长青 《地质通报》2009,28(11):1620-1627
油气化探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寻找油气,具有直接、快速、有效、成本低的特点,已在油气勘探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在一定时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油气化探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不足,其中异常的稳定性与重现性是制约油气化探推广应用的认识障碍。以河南泌阳洼陷(井楼-古城油田)和山东临邑洼陷南斜坡(临南油田)的实际地球化学测量资料为基础,通过已知油气藏上方不同期次(同年)、不同时期的油气化探异常特征的对比,从油气化探指标组合关系、结构特征、剖面显示、油气异常的平面分布等方面证实油气化探异常存在较好的稳定性,表明利用油气化探技术方法寻找油气是可行的,并进一步证实了油气化探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广西金牙金矿金的来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桂西北中三叠世沉积盆地中有关碎屑物质来源的沉积环境分析和碎屑源区及沉积区金的地球化学场对比,研究了盆地沉积成岩过程中金的富集的贫化特征,认为金牙金矿区的金来源于中三叠统浊积岩沉积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