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苏境内华北与扬子岩石地层区界线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构造演化的活动论、地质发展历史的阶段论、岩石生成的时空联系论的观点 ,采用“层层剥皮”分析方法 ,根据江苏境内岩石地层序列、岩性特征、空间分布、沉积环境、含矿性、生物组合等情况按时间和空间 (华北和扬子岩石地层区 )对江苏境内岩石地层综合分区界线划分进行讨论 ,并就华北与扬子岩石地层区在江苏境内的界线 ,提出自北东向南西以海泗断裂—郯庐东侧断裂作为两者改造后的界线 ,其北西侧为华北岩石地层区 ,南东侧为扬子岩石地层区。依据江苏岩石地层时空分布实际情况 ,提出了江苏岩石地层综合分区的 7个原则 :1)岩石地层层序发育程度及其建造序列宏观岩性组合特征 ;2 )岩石生成环境 (古气候、古地理、古构造 )及其时空变化 ;3)生物群 (组合 )特征和生物分区 ;4 )区域变质岩生成时期及其特征 ;5 )区域岩浆岩生成时期及其特征 ;6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7)区域大地构造属性。  相似文献   

2.
冯军 《甘肃地质》2010,19(2):80-84,90
甘肃省西和县大坪测区、礼县马家沟测区、肃南县黑沟西测区应用高精度磁法测量划分弱磁性地层界线的效果良好,岩性磁化率差值在10~20×10-5SI以上,磁异常差值在10~20nT以上的弱磁性地层界线可以明显区分。在实际生产中对地质填图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梅仕龙 《地质学报》1995,69(3):277-284
通过对层序界面的详细剖析,指明了层序地层系统是独立存在于地方性的岩石地层系统和全球性的年代地层系统之间的区域性、过渡性地层系统,并因此提出了一个新的三重地层分类方案;通过将层序界面概念和界线层型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应该将全球层型剖面和点选在层序界面的整合部位从而建立最佳自然界线的观点,为建阶工作指出了工程层位和地区;以二叠纪Guadalupian统和乐平统的分界研究为实例,对最佳自然界线的概  相似文献   

4.
地层时代和地层划分研究一直是基础性、先导性工作,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材料的丰富,地层划分不断被重新认识。黄土地层时代和划分主要依靠OSL、14C、古地磁和磁化率的对比。中原邙山因发育巨厚的马兰黄土而闻名中外,但地层划分却出现了不同的认识。早期对赵下峪剖面的研究认为L1层厚98 m,并发育L1SS1弱古土壤层;剖面底部出露最老地层为S10层。后来的观点把早期的L1层划分为L1、S1、L2层,剖面底部出露最老地层为S11层。通过对B/M界线进行详细的古地磁研究,剖面上部补充年代测试样品,结合已有测年结果,分析认为早期对L1的划分和对剖面最老地层的确认是正确的,但B/M界线位置划分有误;而后期的研究对B/M界线位置的划分是正确的,但把底部最老地层划分为S11是不当的,同时把马兰黄土中弱古土壤层L1SS1划分为S1也是不合适的。地层对比表明,邙山黄土发育了S0—S10黄土—古土壤序列,B/M界线位于L8下部。   相似文献   

5.
车西地区沙四,沙三段界线的多重地层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层划分对比中,存在着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年代地层学等多种划分方法。由于每种方法的划分侧重点不同,即便是最常用的方法,如何仅使用其中的一种,有时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在生物地层方法中,古生物标志化石作为划分层位的主要依据,多年亚直沿用,但不同时期标志化石有时混生,致命层位划分国为疑难。  相似文献   

6.
以现代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多重地层划分单位的涵义、属性及划分标准;重点探讨了层序地层、旋回地层与传统地层单位的关系;以京西、冀北古生界为例说明了层序地层、旋回地层及多重地层划分理论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海相二叠系、三叠系生物地层界线划分的新方案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国际上传统地以Otoceras带之底作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但根据新资料综合对比,Otoceras带下部可能与二叠系顶部的Pseudotirolites或Paratirolites带重叠,不宜作为标志。在特提斯区广泛分布的Hindeodus Parvus,与上述菊石带上下不重叠,可作为三叠纪开始的标志。其底界在华南为粘土层,与事件地层界线一致。因此建议以H.parvus替代Otoceras,以H.parvus带之底作为三叠系之底。  相似文献   

8.
探地雷达在地层划分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简要介绍了探地雷达技术的应用概况和探测原理 ,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探讨了探地雷达在地层划分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10.
贵州普安龙吟剖面,自吴望始等(1979)重新划分和建立沙子塘组、龙吟组(狭义)及包磨山组以来,引起了广大地质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并且已成为我国石炭系与二叠系地层对比的重要标准剖面之一。80年代末,我们对该剖面进行了调查研究,获得了许多新资料,如在沙子塘组发现了二叠纪具三级隔壁的珊瑚群Szechuanophyllum,Wentzelellites等,Asselian阶上部及Sakmarian-Artinskian阶的牙形石Diplognathodusexpansus,Neogondolellabisselli,Sweetognathuswhitei,类Mccloudiabella,Schwagerinatschernychewilonga等。有意义的是还发现了异珊瑚类化石,从而证明此类化石不仅限于泥盆纪至早石炭世。它们的生存时间可上延至二叠纪。在龙吟组及包磨山组发现了Artinskian阶的菊石群,如Propinacocerasaktubense,P.knighti,Kargalitestypicus,Medlicottiaorbignyana等。在包磨山组至歪头山煤系地层中发现了栖霞阶的牙形石Neost  相似文献   

11.
广东地区晚泥盆地—早石炭世地层划分及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汝旋 《广东地质》1997,12(1):10-18
广(州)花(都)地区晚泥盆世早,中期为碎屑岩沉积,与东江地层分区的基本特征相似,但法门期中时至早石炭世地层的发育情况却与桂湘赣地层分区的着重晚密切,构成其独特的沉积层序,其中,春湾组是东江地层分区特有的岩石地层单位,在本区的地质时代属于弗拉斯期至法门期早时;天子岭组,帽子峰组,石磴子组,测水组和曲江组均源自桂湘赣地层分区,穿着广花地区的地劭地法门期中时,法门期晚时至杜内期早时,维宪期早时,维宪 戡  相似文献   

12.
郑全锋 《地层学杂志》2006,30(4):T0003-T0004
通过对浙江煤山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序新鲜露头的仔细研究后发现,长兴组顶部岩层(层22—层24)主要由3种微相构成:生物碎屑粒泥灰岩、富有机质生屑泥粒灰岩和含生屑或生屑质高有机质泥状灰岩—粒泥灰岩,其间夹有少量硅质骨针灰岩薄层或条带。殷坑组底部泥岩段(层30—层37)也主要由三种基本微相组成:灰绿色白云质泥岩、黑色白云质泥岩和灰白色瘤状白云质灰岩,其间夹有5层灰绿色火山灰层。界线附近的层25—层29的岩性及生物变化较为独特和复杂,属于以上两者的过渡部分。根据沉积微相组合特征和生物面貌纵向上的变化特征,将界线层序归为斜坡上部、斜坡下部和盆地环境3个沉积相带,并组成一个跨越界线的三级层序,层序底界位于层22中部(层22-11底面)。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湘西北桑植仁村坪、小埠头和慈利江垭、黄连峪4条剖面的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和上二叠统的碳酸盐岩做了系统的阴极发光测试,得出如下共同规律:(1)二叠—三叠系界线上下碳酸盐矿物发光截然不同;(2)不同时代地层阴极发光的颜色和强度有所差异。又通过电子探针、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说明阴极发光特征与微量元素的成分及含量有密切关系,因而认为用阴极发光方法可以做为划分、对比地层的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德兴地区怀玉地体前震旦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兴地区怀玉地体前震旦纪变质地层可分为2群6组。下部海相火山碎屑岩夹细碧角斑岩建造称铜厂群,含东坑组、铁罗山组和杜村组,代表中元古代怀玉地体边缘裂陷槽沉积;上部陆源碎屑为主的泥砂质复理石建造及陆相火山岩称登山群,含小浮溪组、拔竹坑组和上墅组,代表新元古代怀玉地体边缘海沉积及火山喷发。在区域上可与邻区相对比。  相似文献   

15.
周智  张纯刚 《云南地质》2013,32(2):190-194
磁法测量划分鹅头厂组一、二层界线及部分断层分布规律,提供矿区及外围寻找中型、小型"稀矿山式"铁铜矿依据。地球化学测量则提供有望寻找致矿异常以及大型铜矿远景信息。  相似文献   

16.
冯伟明  李嵘  赵瞻  余谦  杨瀚  谢渊  叶定南 《中国地质》2021,48(1):297-308
DD1井上奥陶统临湘组泥灰岩之上发育大套粉砂质泥岩,笔石化石缺乏,也未发现观音桥段含赫南特贝灰岩标志层,O-S界线通过生物地层和岩石地层方法难以确定.微量、稀土元素分析表明,粉砂质泥岩中部(1288.3 m)的Th、Sr、Y、Th/U以及Cen、Eun、δCe、δEu曲线均呈现尖锐的异常峰,该处∑REE含量显著高于上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姚家园公园地热井钻凿过程中所揭示岩性的现场编录,考虑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岩浆活动,以实验室岩矿鉴定成果和测井曲线梯度电阻率、电位电阻率、放射性指标的变化为佐证,初步确定了揭露地层的地质年代。采用地质与钻探相互佐证的方法,证实姚家园地区地热勘查中岩性的确定、地层的划分是合理的。总结了地热井工程中地层和岩性识别的一般步骤:首先,对岩屑使用野外地质辨别方法,根据岩石色率、硬度、致密性、钻时效率曲线及钻进过程中泥浆的消耗情况对地层进行初步划分;其次,通过对地层分界面和关键点的岩屑取样进行实验室岩矿鉴定,为初步划分提供科学的证据;最后,根据测井曲线中的梯度电阻率,电位电阻率和放射性三项指标的实际变化情况与实验室岩矿鉴定成果的对比,划分出属于不同地质年代和不同岩性的地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国际年代地层表",发现2011年及以前版本的文字说明不同于2012年及以后版本的文字说明。前者客观地交待了GSSP和GSSA各自的应用范围,没有传递任何取舍的意向;2012年及以后版本的文字说明,明确地传递了GSSP要逐步取代GSSA的意向。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事件地层学的发展现状,首次提出了一套系统的事件地层单位,由小到大大致上为事件面、事件层、事件带、事件组合和事件集群,并界定了各事件地层单位的含义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将该套事件地层理论应用于中扬子台地震旦—寒武系界线事件地层的研究,并划分出2个事件面即生物灭绝事件面和海泛事件面,1个事件层即粘土事件层,4个事件带即海平面下降事件带、浊流事件带以及海平面上升事件带和缺氧事件带,3个事件组合即海平面下降—浊流事件组合、外星撞击—生物灭绝事件组合和海平面上升—缺氧事件组合,共同构成了1个事件集群即震旦—寒武系界线事件集群。事件地层含油性分析表明,研究区海平面上升—缺氧事件组合是有利的烃源岩,海平面下降—浊流事件组合具有一定的储集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思恩  高林志  庞其清  宋彪  李亚 《地质学报》2015,89(8):1331-1351
冀北—辽西地区陆相侏罗系—白垩系发育,各类生物化石丰富,并夹有火山岩,是利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同位素测年和磁性年代地层综合研究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理想地区。冀北滦平盆地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附近的地层为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辽西义县—北票地区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附近的地层为土城子组和义县组。大店子组含有孢粉Cicatricosisporites Luanpingspora Jugella 组合;介形类Yanshanina Cypridea Rhinocypris组合,Cypridea Yanshanina Timiriasevia组合,Cypridea sulcata亚组合和叶肢介Eosestheria Abrestheria组合等各类化石,这些生物组合与国内、外的对比,尤其是孢粉和介形类与英、法、德、俄和加拿大等地相关地层同类化石组合的对比,其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Berriasian)。辽宁西部义县组下部的孢粉、介形类和叶肢介与国内、外的对比,也得出与大店子组的时代大致相同的结论。大北沟组含孢粉Poceites Podocarpidites Schizaeoisporites组合,介形类Luanpingella Torinina Eoparacypris组合以及叶肢介Nestoria Keratestheria组合等,这些生物组合与国内、外同类生物组合的对比,得出的时代结论是晚侏罗世晚期(Tithonian)。土城子组含有孢粉、介形类及叶肢介等6大门类化石,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得出的时代结论是晚侏罗世。因此,侏罗系\\白垩系的界线划在大北沟组与大店子组之间。生物地层的国际对比表明:此界线与国际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即Tithonian\\Berriasian界线是一致的。根据冀北—辽西地区一系列同位素测年数据推断,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龄应接近1307Ma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